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7930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6 大小:13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6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6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6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6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6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6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6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6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6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6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6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6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6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6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6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6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6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6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6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6页
亲,该文档总共1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1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目录

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

小数的意义……………………3

测量活动………………………5

比大小…………………………7

购物小票………………………9

量体重…………………………11

歌手大赛………………………13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16

图形分类………………………16

三角形分类……………………18

三角形内角和…………………20

三角形边的关系………………22

四边形分类……………………24

图案欣赏………………………26

数图形中的学问………………28

第三单元小数乘法………………30

文具店…………………………31

小数点搬家……………………33

街心广场………………………35

包装……………………………37

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39

手拉手…………………………41

整理与复习

(一)………………44

第四单元观察物体………………46

节日礼物………………………47

天安门广场……………………49

第五单元小数除法………………51

精打细算………………………52

参观博物馆……………………54

谁打电话的时间长……………56

谁爬的快………………………58

电视广告………………………60

第六单元游戏公平………………62

谁先走…………………………63

整理与复习

(二)……………65

第七单元认识方程………………67

用字母表示数…………………68

方程……………………………70

天平游戏

(一)………………72

天平游戏

(二)………………74

猜数游戏………………………76

邮票的张数……………………78

图形中的规律…………………80

总复习………………………………82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内容标准】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

2.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用小数的加减运算进行解决。

【教学目标】

1.基础性目标

①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②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③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2.发展性目标

①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合情推理能力。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

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所以小数的认识这一部分安排学生十分熟悉的情景,让学生充分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数所表示的意义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教供了小学生可操作的素材。

而对于小数的加减法,则借助直观模型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其加减法。

【教学时间】

11课时

 

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以及与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

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3.能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重难点】

体会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能够互化

【教具准备】

四个正方形,其中两个平均分成了10份,另外两个平均分成了100份。

计数器。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我们在三年级时学习了“元、角、分与小数”。

很多商店的标价用元做单位时,要用小数来表示。

除了商品标价可以用小数表示外,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学生交流见过的小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师出示一个正方形1个,用1表示

2.出示一个平均分成了10份的正方形,涂色1份

思考:

用分数怎样表示?

1/10

老师讲授:

1/10用小数表示就是0.1

3.学生在平均分成10份的方块中自主选择几份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用数学语言说一说自己的涂色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分别是怎样的。

4.师:

像0.1、0.5、0.7这样的小数是一位小数。

5.出示一个平均分成了100份的正方形,涂色1份

用分数怎样表示?

1/100

用小数表示就是0.01

6.学生动手涂色,用数学语言说一说怎样表示涂色部分。

7.像0.01、0.19、0.08这样的小数是二位小数。

8.思考:

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呢?

9.你们现在认识了小数,能不能在数位表上找到他们的位置呢?

比如0.30.030.003

10.你会读这些小数吗?

0.60.210.1110.673

读小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练一练第1、2题

学生认真读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一练第3题

要求学生看清楚每一格代表的是多少,再去改写。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说说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

教学反思:

 

测量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教学重难点】

把测量结果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体会小数的意义。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我们以前学习过测量物体的长度,今天我们在教室里进行一个测量活动。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看谁测量的最快、最准确。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量一量

①同桌合作完成课桌的长和宽的测量

②小组合作学习,怎样以米为单位来表示呢?

汇报:

1米10厘米=1.1米

50厘米=0.5米

2.再量一量。

①同学们,在你的身边有许多物品,选择自己喜欢的量一量?

以米为单位记录下来(学生自行完成填一填)。

3.试一试

春天来了,燕子也从南方赶来了,它给同学们提了几个问题请你们来回答,你们愿意回答吗?

(愿意)

我(燕子)的体重是1千克500克,骨骼重113克,以千克为单位怎么表示?

全班汇报:

1千克500克=(1.5)千克

113克=(0.113)千克

4.激趣活动。

我请一名学生来测量我(老师)的身高。

汇报:

1米60厘米=(1.6)米

下面请同学到自己的小组里任选一人,测量同学的身高,并以米为单位表示出来。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试一试第一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讨论为什么这样改写?

2.试一试第二题

①先读出测量的结果

②按照要求改写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同学们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回家测量你喜欢的物体,并把它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教学反思:

比大小

【教学目标】

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排序。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同学们都参加过什么比赛呢?

你们在电视上看过演讲比赛吗?

这些选手口齿伶俐,能言善辩。

看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三名演讲比赛的高手他们得分如下(出示情境图),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当回裁判,看看他们谁是第一名。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习两个小数比较大小。

同学们,四年二班的同学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演讲比赛,结果是郑强同学的得分是9.87分,李明同学的得分是9.90分。

你知道这两个同学中谁的得分高一些吗?

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并试着说一说你这样比较的理由。

学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讨论:

你是怎样进行比较的?

教师小结:

当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相同时,我们就要看它的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2.学习三个数比较大小。

教师:

张华同学也参加了比赛,他的成绩是9.96分,你能将他们三个的成绩按顺序排列起来吗?

(指导学生看清楚按怎样的顺序排列)

订正答案

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教师:

你能结合这对这三名同学名次的排列总结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是什么?

出示提示:

①先比较()部分,()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②如果()部分相同就要看()位上的数字,()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③十分位上相同,就要看()位上的数字,()位上的大的那个数就大.。

3.可能得了多少分。

教师:

参加这次比赛的最后一名选手是王平,他的表现比张华差一些,比李明好一些。

你知道王平得了多少分吗?

学生猜测可能的分数,其他的同学判断他的猜测是否正确。

根据你猜测的成绩,将四位选手的分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比大小。

0.839○0.96.07○6.75.45○5.63

4.03○4.0097.217○7.227.19○71.9

(1)先回顾如何比较小数的大小

(2)说说你是怎样判断

2.几个同学立定跳远的成绩是:

小军1.56米,小强1.6米,小平1.52米,小云1.48米,把前三名的学生名字写在领奖台上。

①首先要对四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序

②按要求写出前三名的名字

3.下面的小数各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

①□<1.8<□②□>23.47>□

③□<5.006<□④□>70.02>□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谈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购物小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直观模型理解并掌握小数的加减法。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 生成问题

你们跟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吗?

买完后电脑会出示购物小票。

今天老师买了两样东西,请同学们帮老师核对一下,电脑出示的小票是否正确。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购物小票

你们从购物小票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

2.探索计算方法

老师现在不知道买了这两样东西是否应付3.66元,你们能帮老师算算吗?

①学生动手计算

②汇报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可以把学生的不同方法板书在黑板上,体现计算的多样化)

③讨论计算小数加减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汇报

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住方法了,老师要考考同学们,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1.完成P15第一题

①让掌握的较差的学生上黑板上做,其他的在下面做,老师巡视指导。

①订正答案,纠正计算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问学生:

你从表中看懂了什么?

学生列式计算,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加减法,谁愿意说说在计算小数加减时应注意些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小数的加减法。

掌握住了方法,我们就能自己准确的计算了。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学习数学的意义。

教学反思:

 

量体重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2.能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你们量过体重吗?

你能说说你有多重?

把它改成以千克作单位的数。

(找3到4个人说就可以,把学生说的数写在黑板上)

出示图片:

笑笑、淘气和丁丁也测量了,他们的体重分别是多少?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根据图片中的数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①笑笑和淘气一共重多少千克?

②丁丁必笑笑轻多少千克?

……

2.探索交流

①学生尝试列式计算

②学生上台板演

③指名说为什么这样做?

(重点强调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总结方法

3.考考同桌

根据我们班同学提供的体重数,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考考同桌。

同桌互相提问,互相订正。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六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集体订正答案

指出容易出错的地方以及原因

2.完成练一练第5题

哪些“0”可以去掉?

哪些“0”不能去掉?

为什么有的可以去掉,而有的不能去掉呢?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我们通过量体重掌握了小数的进、退位的加减法。

在这一课的学习中,你认为你哪些地方掌握的比较好?

交流各自的收获。

教学反思:

 

歌手大赛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环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中央电视台举行过少儿歌手大奖赛,你们看过吗?

你们喜欢里面的谁?

喜欢哪首新歌?

在歌手比赛中就有好多数学问题,你能说说吗?

(在这里简单解释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选手得分

5号选手专业得分8.55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

8.65分综合素质得分:

0.88分综合素质得分:

0.40分

总分:

9.43分

11号选手专业得分:

9.03分

综合素质得分:

0.96分

①估计一下9号和11号他们的总分是多少?

②学生汇报他们估计的分数,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③你能根据上面的数据提出有关数学问题吗?

5号和9号到底他们两个谁得分比较高?

高多少呢?

学生尝试列式并计算

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

(两种方法都要给与肯定)

还能再提类似的问题吗?

同桌之间互相提,并试着解决。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①要求学生认真读题

②接口处共用去绳子0.25米,怎样理解?

③学生尝试列式并计算

④集体订正答案

2.完成练一练第5题

①认真观察题目的特点

②先估算,再精确计算

③比一比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④说说你为什么那么快就找到答案的?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说说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内容标准】

1.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2.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教学目标】

一、基础性目标

1.通过具体的分类活动,整理图形,认识不同类别图形的特征。

2.通过对三角形的分类活动,认识并能识别哪些图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

3.通过直观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º。

4.通过摆一摆的实验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二、发展性目标

欣赏图案,体会图案形成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

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初步认识梯形,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三角形内角和及三角形三边关系,体验分类以及探索图形特征与性质的方法。

本单元教材编写力图体现突出分类在认识图形中的作用,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强调通过直观操作探索图形的性质,重视对探索过程的亲身体验,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教学课时】

9课时

 

图形分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把图形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学会说明分类的依据。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4.通过认识图形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按一定的标准对图形进行分类。

2.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比较法,归纳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我们在都市生活习惯了,有的人可能非常希望能去乡村看一看田园风光,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这幅图来感受一下乡村的风景吧。

看,这幅图上有些什么?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这幅图上还有许多数学图形呢?

从图上找出你认识的图形,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你能大概地画出你找到的图形吗?

试试看。

2.把你找到的图形进行分类,采用标号的方式进行。

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依据是什么?

汇报分三种情况:

按照图形是否是平面图形来分;

按照图形是否由线段围成来分;

按照围成图形的边数来分。

3.实践活动。

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特性

老师这准备了几根小棒,你能选几根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你认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四条边?

①看,拿出课前准备的几根小棒,可以作为图形的边,请你挑选合适的小棒,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问:

拉拉看,你发现了什么?

(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容易变形。

看来随便玩一玩都能发现好多数学的问题。

生活中你见过运用平行四边形的这个特性的情况吗?

②如果是其它图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性呢?

试一试三角形。

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

三角形有稳固性。

生活中见过运用这样的特性的情况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我能行:

1.分一分

 

2.仔细观察,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应用到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并把它们写下来。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活动,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2.通过认一认和练一练等活动,进一步体验三角形的特点,并能熟练的区分各类三角形。

【教学重、难点】

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分一分:

小组活动;把附页2中的图3的三角形进行分类。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汇报:

分类的标准和方法。

可以按角来分,可以按边来分。

1.按角分类:

①观察第一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②观察第二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③观察第三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2.按边分类:

①观察这类三角形的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每个三角形中都有两条边相等,这样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并介绍各部分的名称。

②引导学生发现有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这样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比较各类三角形的异同。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出示各类三角形,判断以下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

2.做25页的填一填。

3.做25页的练一练的第1题:

通过“猜三角形游戏”让学生体会到看到一个锐角,不能决定是一个锐角三角形,必须三个角都是锐角才是锐角三角形。

4.实践活动:

26页的第3题:

①将长方形的纸,剪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②用长方形纸,怎样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

让学生自己动手剪。

③用正方形的纸,剪成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分类按边分类: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教学反思:

 

三角形内角和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º。

2.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3.能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º。

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量角器。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故事引入。

一天,大三角形对小三角形说:

“我的个头大,所以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的大。

”小三角形很不甘心地说:

“是这样的吗?

”你认为谁说得对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怎样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大多数学生会想到测量角度。

动手操作,量一量

思考:

①什么是内角?

②如何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2.小组活动,每组同学分别拿出课前准备的大小,形状不同的若干个三角形。

分别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并记录在第27页的表格中。

3.汇报测量结果和得到的结论。

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都接近180º。

4.一步探索: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否是180º呢?

5.小组活动进一步探索方法。

小组活动:

把三个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看一看会是怎样的。

小组汇报:

我们把三个角折叠在一起,,三个角在一条直线上。

从而得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

6.得出结论。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28页试一试的的第3题。

我能行:

1.求出下列各角的度数。

①∠A=76º,∠B=42º,∠=?

②∠C=25º∠A=75º∠B=?

2.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º,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

①两个锐角之和大于90º。

②两个锐角之和等于90º。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

测量三个角的度数求和:

结论:

教学反思:

 

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4.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体验“做数学”的成功和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直尺。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出示情境图,问:

从邮局到杏云村那条路最近?

你是怎样想的?

生:

走路线a最近。

因为……

师:

在生活中人们都愿意走近路。

在这幅图中,邮局、清泉村和杏云村所在的位置,正好组成一个三角形,从图中和我们的生活经验中同学们都认为路线a最近,路线b加上路线c一定比路线a远。

那么,是不是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比第三边大呢?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小组活动: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3页“填一填”,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量出三角形的边的长,再比一比,填入表内。

书上做了一个范例,同学们先讨论一下是怎样比的,可能会对你有所启发,通过试验,最后你发现了什么,把它填在书上。

2.小组活动。

3.小组汇报。

4.现在把同学们发现的结论讨论一下。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练一练:

31页的第1题:

判断每一竖行三条线段能否摆成三角形。

第2题:

组织学生用小棒摆一摆

第3题:

组织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并填入表中。

第4题:

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第三条边可能是多长?

有多个答案,第三边只要大于3厘米小于13厘米即可。

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得到答案。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师生互动,多元评价。

2.整体回顾,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

 

四边形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