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27951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doc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检测

(时间:

50分,满分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答题卡中)

1、历史教师在介绍我国某一原始人类时,提到“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

A.元谋人         B.半坡人        C.北京人         D.河姆渡人

2、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的时候,重点提到了“黄河流域”、“粟”、“彩陶”。

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A、元谋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

3、穿越时空,如果你访问河姆渡原始居民,他们招待你的场所是(   )

4、海内外华人都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这是因为()

A.主干部分由炎、黄两个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    B.华人都是黑眼睛、黄皮肤

C.黄色在中国古代最为尊贵                           D.华夏族诞生在黄河流域

5、 “我祖赫赫,开辟洪荒;功化神圣,世代仰望”,2015年4月5日,万余名海内华儿女共祭“人文初祖”,这是祭拜(    )

A.黄帝           B.炎帝           C.蚩尤       D.大禹

6、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7、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

A.21世纪70年代B.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C.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70年代

8、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

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9、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当兵立军功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10、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A.兵马俑

B.司母戊鼎

C.竹木简

D.青花瓷

11.史学上有“左图右史"之说,小明同学利用右边的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内容应是()

A.西周分封B.春秋五霸

C.战国七雄D.秦灭六国

12、齐桓公、晋文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相同因素有()

①以“尊王攘夷”为口号②发展生产③整顿内政

④注重军队建设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3、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下列各国中,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

①齐国      ②楚国      ③晋国      ④赵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后人写诗“始知事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治水,这是因为李冰()

A.发明了望、闻、问、切“四诊法”B.修筑了都江堰,造福于民

C.发明了铁农具和牛耕D.进行了变法,推动了历史前进

15、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

①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③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6、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

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17.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触犯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奖励军功D.推行县制

1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

19、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B.诸侯争霸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D.商业繁荣局面

20、初三某班班委会因为班上纪律混乱,准备制定严格的班规来约束同学们的行为,他们的主张和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哪一学派主张相似()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二、非选这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21、材料解析题(10分)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

“莫如商鞅反者!

”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2分)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4分)

(3)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1分)

(4)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1分)

22、识别右图人物,回答问题:

10分

(1)右图人物是谁?

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是哪一学派的

创始人?

(3分)

(2)简述他在思想、政治及教育方面的主要观点和成就。

(7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来源】——《朝代歌》

材料二“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21世纪教育网版——《史记·周本记》

材料三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四如图:

《战国形势图》

请回答: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谁?

写出商朝末年著名的暴君。

(2)材料二涉及了西周时哪一政治制度?

周王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哪个著名的霸主称霸?

请再列举一个这一时期著名的霸主

(4)写出材料四图中战国七雄中A、B、C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A

A

B

B

B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A

B

C

D

C

C

C

B

二、非选这题:

(30分)

21、[参考答案]

(1)信息:

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并推广。

(1分)

说明:

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

(1分)

(2)事件:

商鞅变法。

(2分)

措施:

废井田制(或承认土地使用);奖励生产;奖励军功;重视农业。

(4分)

(3)作用:

“倾邻国而雄诸侯”。

(1分)

(4)原因:

守旧贵族的反对和秦孝公死而失去了政治支柱。

(1分)

22、

(1)孔子春秋儒家(3分)

(2)思想方面:

提出“仁”和“礼”的观点。

政治方面:

提倡“为政以德”,以“礼”治国。

教育方面:

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教学方法有“当仁不让于师”、“因材施教”等;(7分)

23、

(1)禹。

纣。

(2分)

(2)分封制。

为了巩固统治。

(2分)

(3)齐桓公(2分);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任写一个1分)

(4)A是齐国,B是楚国,C是秦国。

(3分)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答题纸

二、非选这题:

(30分)

21、

(1)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