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玻璃行业发展现状分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8019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玻璃行业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玻璃行业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玻璃行业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玻璃行业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玻璃行业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中国玻璃行业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中国玻璃行业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中国玻璃行业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中国玻璃行业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中国玻璃行业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中国玻璃行业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中国玻璃行业发展现状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玻璃行业发展现状分析.docx

《中国玻璃行业发展现状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玻璃行业发展现状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玻璃行业发展现状分析.docx

中国玻璃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玻璃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行业状况概述

玻璃,这种拥有5000年历史的物质发展到今天,丰富了我们的世界,促进了文明社会的发展。

玻璃行业像其它任何行业一样,都有其发展历史与规律,在21世纪的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国的玻璃行业同样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

当各类高楼拔地而起时,我们不得不关注给我们添上漂亮外衣的中国玻璃的发展史。

中国的玻璃比西方世界晚1000年左右,宋代的“玻璃”称为“硝子”,这一名称流传到日本,至今都在用。

中国当代建筑玻璃发展也较晚,落后西方半个世纪,特别是浮法玻璃技术,大陆厂家是在上个世纪末才慢慢引进技术,所以相对其它国家和地区比较落后,但随着很多的世界型大型玻璃公司进军大陆市场,使得大陆的技术与设备慢慢追赶上来,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玻璃业也会向其它制造业一样,取得非凡的成绩。

2、中国玻璃业从新中国开始发展到现在,主要玻璃厂家发展史

台玻集团:

公元1964年台湾实业家林玉嘉先生创立于台湾,原名叫台湾玻璃工业公司,公司于1993年开始到大陆投资,经过45年的发展,台玻集团已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大,世界第六大玻璃公司。

产品主要有高档浮法玻璃、镀膜玻璃、LOW-E玻璃、银镜及各类高档深加工玻璃、电子玻璃纤维、器皿等产品。

台玻集团发展到今天创造了中国玻璃界很多个第一“第一家生产高挡浮法玻璃的厂家”、“第一家生产钢化的玻璃厂家”“第一家生产中空玻璃的厂家”、“第一家生产镀膜玻璃的厂家”、“第一家生产LOW-E玻璃的厂家”,“中国建筑玻璃生产量、占有量第一”“中国高档银镜生产量、占有量第一”台玻集团的产品行销世界各地,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建筑玻璃界,台玻都处于行业的领先者。

南玻集团:

成立于1984年,最初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深加工产品,没有浮法玻璃生产线,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后,在上世纪末逐渐有了自己的浮法线和镀膜线,虽然在大陆玻璃市场取得了不小进步,但企业由于自身管理和技术上的缺陷决定了它不能向国际化企业发展,随着进年来很多国际大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南玻的竞争力显得越来越弱,丢掉了自己很大的市场和客户,如自身企业不加以改正,将在不远的将来被市场所淘汰。

上海耀皮:

成立于1983年,最初也是一家很小的企业,在上世纪90年引进英国皮儿金顿浮法玻璃制造工艺开始生产浮法原片,加之上海市政府的支持,在华东地区慢慢发展起来,后来合并上海阳光镀膜公司,开始生产深加工产品,在大陆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但由于自身管理及其它原因,企业始终不能发展壮大,生产能力很有限,也很缺少国际市场竞争力。

3、下面是目前国内玻璃厂家的排序图。

作为第一品牌的台玻集团在国际上有着很大的品牌知名度和广阔的市场,台玻集团的产品行销:

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北美、澳洲、中东、欧洲及南非等地区。

台玻集团创始人林玉嘉先生是中国第一也是唯一、亚洲第二位获得世界玻璃界最高奖——玻璃凤凰奖的人。

第二集团品牌中的南玻和耀皮,分别创立于1984年和1983年,虽然在国内深加工市场有一定知名度,但始终脱离不了国内企业常有的很多弊病,市场始终停留在国内市场及周边地区,国际竞争力较差。

第三集团品牌中,信义是最近几年才开始涉及建筑玻璃行业,信义长期都是作为汽车玻璃的代加工企业,高档建筑玻璃所需要的技术及原料都是其欠缺的。

福耀玻璃也是一样,作为国内汽车玻璃最大的国内生产厂家,其优势在汽车玻璃,建筑玻璃对其来说只能是附带产业。

第四集团品牌中,很大一批都是以前的国有企业,如洛玻,耀华,他们都曾对中国玻璃行业的发展作出过不小贡献,如洛玻,自身研发出国内第一条自主知识产权的浮法线。

耀华是第一家实验生产钢化玻璃的国内企业。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因其体制原因,创造力缺乏,竞争力下降,导致在激烈的深加工玻璃市场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小,技术及设备跟不上发展。

像广东中南,安源萍乡等玻璃公司,更是整个玻璃行业的破坏者,它们由于自身实力和管理方面的原因,这几年更慢慢经不起市场的竞争,很快的退出了高档建筑玻璃行业。

现在主要从事玻璃的代加工生产,也就是贴牌生产,也常到外面小厂做代贴牌生产产品,客户需要什么品牌,它们就贴什么品牌,给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以下对贴牌生产的概念及缺点作了一个介绍。

什么是贴牌?

答:

也称OEM,简称为"代工生产",这种经营模式在国际上已运作多年,在社会化分工、专业化利益驱动下产生的,其基本含义是:

按原单位(品牌单位)委托合同进行产品开发和制造,用原单位商标,由原单位销售或经营的合作经营生产方式。

企业为了加大其拥有资源在创新能力方面的配置,尽可能地减少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入,企业不直接进行生产,通过让别的企业代为生产的方式来完成产品的生产任务。

这样,只需支付材料成本费和加工费,而不必承担设备折旧和自建工厂的负担,可随时根据市场变化灵活的按需下单。

由此可促进成品业务形成新的经营优势,培养和壮大企业内在的扩张力,提高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从而为更高层次的资本运营创造条件和积累经验。

贴牌的劣势

 对于供应商而言,采购商的经营不善,控股权易主;采购商对自己的战略和企业结构做出调查;采购商采购产品技术指标过于复杂等均可给供应商带来一定的风险。

对于采购商而言,如果一味依靠靠买方来支撑的小企业从事OEM,则会毁坏自己的公众形象,降低集团员工的士气。

贴牌生产实际上只是一种为人作嫁的品牌殖民现象。

贴牌生产是自有品牌概念以来就已经存在的一种寄生现象。

它起源于发达国家,起初是拥有自主品牌和市场优势的大企寻找合作伙伴共同生产,以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品牌附加值的游戏规则。

一些品牌企业有鉴于此,慢慢地将视觉和触角伸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以制造业为中心的发展中国家的落后地区,以市场优势获得加工地所要的庞大资源,并积极寻求代理人——贴牌加工方,让他们只负责加工产品,完了再贴上自己的商标,以自己的商标名义进行销售,从而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以实现“天下布武”的品牌目标。

在品牌企业眼里,加工地就是自己的世界车间。

而那些自愿为人贴牌生产的代理人一般是些名不见经传的厂家企业,他们囿于技术、资金不足,不能自主研发,市场尚无立锥之地,根本无力抢占市场份额,只好放低身段,向品牌企业讨单做,为求订单生存而“为他人作嫁衣裳”,替人生产。

与此同时,在订单有限的情况下,他们争得头破血流,不惜牺牲自己的利润互相压价,造成贴牌厂家互相拉单的竞争。

在世界经济发展强劲,需求十分旺盛的时候,因为有别人给的做不完的现成订单,一些企业不是“常将有日思无日”,而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不是在自主品牌上下功夫,而是热情高涨地仰人鼻息拾人牙慧,一味迎合别人施舍的订单,成天想着别人有饭吃自己就饿不死,自己落得个“兀自快活”。

这种因贴牌加工本身造成的惰性弊端,极大地阻碍了加工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极大地削弱了贴牌企业的竞争力。

在强势的品牌企业面前,他们毫无讨价还价的话语权,只是被动地按品牌企业的要求加工生产,生怕一言不慎,断了自己的炊,将“赔尽小心”才得到的订单,通过所谓的批量生产,薄利多销。

在订单面前,他们非但没有招架之功,而且毫无还手之力。

4、因为品牌较多,在这里就把第一第二品牌作一下对比:

第一品牌与第二品牌的比较

品牌分类

企业发展历史

企业设备状况

产品质量档次

市场服务维护

企业突出优势

第一品牌

企业历史发展悠久,技术成熟,实力雄厚,拥有国际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

全部国际领先设备,绝大部分为进口

国际领先产品,国际质量检测

市场服务全面快截,专业人员上门服务。

国际化的管理与国际化的产品

第二品牌

有一定市场份额,国内部分地区拥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缺乏国际影响力。

部分进口,国内较先进设备。

高于国标,符合国内质量检测标准

比较广的服务范围。

政府比较支持,拥有一定市场。

具体厂家对比

比较方面

台玻

南玻

耀皮

信义

1.行业发展状况

1964年创建,拥有中国玻璃业很多个第一,是中国玻璃的真正领跑者。

1984年创建,拥有一定的市场和知名度。

1983年创建,

1988年创建,部分地区拥有市场和知名度。

2.企业规模状况

全世界第六大,中国第一大。

国内较大玻璃深加工企业。

国内较大玻璃企业

国内较大玻璃企业

3.市场布局

台湾、天津、青岛、连云港、昆山、东莞、成都、咸阳。

覆盖整个中国

东莞、天津、成都、吴江。

建筑玻璃仅上海与天津。

OEM市场

4.销售服务网络

全国各个区域都有销售办事处,配备各地经销商,服务更全面及时。

海外拥有很多销售部。

全国拥有办事处销售网络,但人员流动变化快,造成服务不及时。

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北,人员较少,供货期很不及时。

销售区域窄

5.产品类型

拥有高档建筑玻璃的绝对统治地位,产品结构类型完整,产品覆盖面广。

主要是深加工玻璃,拥有较完整的产品结构。

但浮法玻璃是较弱环节。

只有少量的建筑玻璃产品,产品结构不完整。

主要从事汽车玻璃生产,2004年11月才开始生产镀膜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生产开始于2005年的7月以后。

6.公司管理

世界先进的管理体制,办事效率高效,公司运转成熟健康。

拥有严重的官僚主义作风,办事效率低下,喜欢讲排场。

拥有教好的管理体系,人员配置不很合理。

拥有教好的管理体系,但公司发展较慢。

5、第一品牌与第二品牌详细对比,由于各集团分公司较多,在这里就部分厂区的详细设备对比作一比较。

台玻成都玻璃有限公司同南玻成都公司

对比项目

台玻成都

南玻成都

创立时间

2002年

2004年

投资规模

20亿,注册资本5亿

10亿,注册资本2亿

年销售额

15亿

8亿

产品结构

高档浮法玻璃,LOW-E镀膜及各类深加工产品,高档银镜。

浮法玻璃,深加工玻璃。

原料质量控制

浮法玻璃主要原料硅砂——台玻汉中硅砂厂,其它深加工原料及辅料主要是国际大公司提供:

中空铝隔条—奥地利LESIC

中空丁基胶—道康林

结构密封胶—GE或柯美林

聚硫密封胶—柯美林

干燥剂分子筛—柯美林

硅砂主要在成都周边采购,质量不稳定,没有固定供应源。

铝条—上海LESIC

中空胶—广州白云

分子筛—南京博图。

浮法生产线

全进口英国皮尔金顿,1600吨/天

国产组装900吨/天

改切设备

9台意大利BOTTERO,全进口

部分进口,有意大利BOTTERO,共3台。

磨边设备

双边磨,4台。

深圳卓大。

合资产品,3台。

夹胶线

深圳意为高,产用德国佳士福和美国杜帮进口胶片

洛阳北方,设备胶片都采用国产,质量很普通。

钢化线

采用国际最先进的双室钢化炉。

4台,可做3300*8000板面。

翘区度控制在0.15%.

北玻和深圳南玻用旧的GLASSROTOBS,只可做3000*5000,为单室钢化炉,4台。

翘区度在0.5%.

均质炉

TEMGLASS和汉江,可使钢化玻璃自爆率降低到0.1%以下.

中空生产线

全进口奥地利LESIC和德国百超,可不打孔充惰性气体。

全自动设备。

合资丽江特能和部分进口LESIC,不可不打孔充惰性气体,部分为手动打胶。

LOW-E镀膜生产线

采用全进口德国VON-ARDNNE,全世界最大最先进的生产线,可做3300*6000

所谓自主研发的组装线,拥有很多问题,常发生质量问题。

生产技术及经验

80年引进皮尔金顿的浮法技术及设备,84年引进德国莱宝镀膜设备及技术,中国第一家生产镀膜玻璃的厂家,93年开始生产中国第一片LOW-E玻璃。

技术世界领先。

90年代后开始涉及镀膜玻璃生产,99年开始涉及LOW-E玻璃的生产。

生产时间较短。

浮法玻璃更是其软肋。

销售区域

中国中西部及中亚,俄罗斯等国。

西南、西北。

以上仅仅是把负责西南西北地区玻璃生产的两个最大的厂家从设备上做了一些比较,从中不难看出两家公司的实力差异,当然,好的产品一定不是仅依靠先进的设备来生产,还需要企业完善的管理体系,先进技术,娴熟的工人,这些无不是一个好产品所需要的因素.

企业管理

台玻以国际先进的企业理念管理公司,公司人员结构扁平,办事效率高,公司生产管理成本相对较低,以此把公司节约的成本转化回报给客户,使客户能购买到高性价比的产品.此外,低调的处事风格更显得台玻集团的包容与博大.而不像一些企业那样喜欢吹嘘夸大自己,给客户造成误导.

台玻集团从创业初就秉承“客户满意,报酬股东,照顾员工,贡献社会”的经营理念,更以“以先进的技术,全公司的品质管理,提供客户满意的产品。

”的品质政策严格控制质量,做好行业的带头者。

人员配备

台玻公司管理部及销售部人员达到100%大专以上学历,更有完善的人员培训体系,为公司源源不断提供高素质人才,生产车间技术工人全部经过统一的上岗培训,培训人员由台玻拥有20年以上相关技术经验的高级工程师进行培训.使技术工作变成一门艺术,使产品成为一种漂亮的工艺品.

今天,作为中国第一大玻璃集团企业,台玻一直在不段的创新与进步,发展更多新型的产品,点缀我们美丽的生活。

6、以下是台玻集团在大陆近2两年所做的部分工程案例:

10万平方米左右的工程如下表

序号

工程名称

产品

数量(万M2)

1

江苏徐州行政中心

LOW-E中空等

9.80

2

上海万科朗润园

双银LOW-E中空等

9.20

3

上海香溢花城

LOW-E中空等

10.25

4

上海长城大厦

LOW-E中空等

9.68

5

江苏常州九州广场

LOW-E中空等

8.90

6

宁波明州花园酒店

LOW-E中空等

9.65

7

绍兴金昌昆化国际广场

LOW-E中空等

11.50

8

北京冠城中心

LOW-E中空等

10.03

9

宁夏国际会展中心

双银LOW-E中空等

8.94

10

厦门世界山庄

LOW-E中空等

11.00

11

成都仁恒置地广场

双银LOW-E中空等

10.00

超过3万平方米的工程如下表

序号

工程名称

产品

数量(万M2)

1

成都IT大厦

LOW-E中空等

3.20

2

成都成达大厦

LOW-E中空等

4.00

3

成都首座

LOW-E中空等

3.00

4

成都力宝大厦

LOW-E中空等

3.30

5

成都天府软件园

LOW-E中空等

3.50

6

重庆中新城上城

LOW-E中空、镀膜中空等

6.00

7

重庆天地

双银LOW-E中空等

3.40

8

太原千禧世纪广场

双银LOW-E中空等

4.10

9

山西移动

LOW-E中空等

5.00

10

陕西煤炭化工集团

LOW-E中空等

3.00

3万平方米左右的工程如下表

序号

工程名称

产品

数量(万M2)

1

江苏国际图书馆

LOW-E中空等

2.00

2

南京嘉业阳光城

LOW-E中空等

2.50

3

南京联强国际

LOW-E中空等

1.80

4

咸阳202所办公楼

LOW-E中空等

2.50

5

唐沣国际大厦

LOW-E中空等

1.50

6

香港城

LOW-E中空等

2.00

7

河南发展大厦

LOW-E中空

1.50

8

农牧科技大楼

LOW-E中空等

1.30

9

陕西中煤能源大厦

LOW-E中空等

1.00

10

天府长城

镀膜中空

1.80

11

成都天一大厦

镀膜中空

1.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