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28107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doc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doc

中国古代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把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历史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点。

经过研究,他们把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概括为

A、统一国家的建立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2、与以前的封建王朝相比较,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突出的特点体现在

①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②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③设立厂卫特务机构④实行八股取士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3、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主要表现是

A、废行省,设三司B、八股取士C、设立厂卫特务机构D、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

4、下列关于古代科举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是为了扩大封建统治的基础B、有利于封建国家选拔人才,推动社会发展

C、八股取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D、在封建社会前后期的作用根本不同

5、清朝时,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A、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B、设立军机处C、大兴文字狱D、实行八旗制度

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出现危机的表现有

①军机处的设立②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③闭关政策的实行④八股取士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关于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正式形成于秦朝②西汉初期出现过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的局面

③元朝的行省制度奠定了中国今天行政区划的基础④明朝初期废除丞相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8、“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这是哪位历史人物事迹的写照

A、岳飞B、郑成功C、戚继光D、左宗棠

9、在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市有这样一幅对联:

“继张(骞)班(超)立功异域,开哥(伦布)麦(哲伦)探险先河。

”此联称颂的杰出人物和事迹是

A、玄奘西游B、马可波罗来华C、郑和下西洋D、成吉思汗西征

10、公元1405年,郑和这个名字开始载入史册。

现在的人们之所以怀念郑和,是因为他曾

A、收复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B、抗击倭寇,维护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定

C、七下西洋,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D、英勇抗元,留下“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11、“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时克复先基”,写下这首诗句的是

A、戚继光B、郑成功C、康熙帝D、渥巴锡

12、右图反映的是我国同俄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它

A、说明清朝初期我国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是清朝康熙帝领导的雅克萨之战战败被迫签订的

C、是俄国侵略我国东北地区的开始

D、从法律上肯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

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13、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清政府为加强对新疆的管辖而设置的机构是

A、设置西域都护 B、设置伊犁将军 C、设立宣政院 D、设置驻藏大臣

14、中华民族是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伟大民族。

电影《东归英雄传》讲述了清朝时期我国有一支少数民族不远万里,历尽艰险回归祖国的故事。

请你说说这支少数民族应属于下列哪一民族

A、匈奴            B、鲜卑       C、回族         D、蒙古族

15、我国历代都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请依据下列示意图中的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是

伊犁将军

乾隆帝平叛

安西、北庭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

西域都护

A、台湾B、东北C、西藏D、新疆

16、与以前各代相比,明朝在经济发展方面所具有的特点有

①大量引进国外粮食作物②棉花的种植推广和棉纺织业发展

③商品经济空前活跃④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7、清朝前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B、农民极端贫困C、国内关卡林立D、腐朽的封建制度

18、明清时期(1840年前),最能反映当时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八股取士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C、郑和下西洋D、“闭关锁国”

19、乾隆帝曾致信英王乔治三世说: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对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乾隆帝以天朝上国自居B、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C、鸦片战争打破了此种局面D、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优于英国

20、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

A、《齐民要术》B、《梦溪笔谈》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

二、非选择题:

1、(15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秦朝到明清经历了一个建立、发展到巩固历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

(6分)

材料二“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尘坐谈兵。

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材料三“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2)材料二中的“但愿海波平”和材料三中的“逐荷夷”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分)

(3)由材料二、三可以看出,与以往相比明清时期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出现了什么新情况?

(2分)这一情况反映了明清时期怎样的社会特征?

(3分)

2、(15分)2008年4月30日,“西藏今昔——大型主题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展出了大量有关西藏的历史文献和实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右图为唐蕃会盟碑,公元823年立,至今仍巍然矗立在拉萨大昭寺前。

碑文中说,松赞干布于贞观年间迎娶文成公主……景龙年间,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患难相恤,暴掠不作,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渝替!

(1)依据材料一,归纳唐蕃友好交往的方式(2分)。

材料宣政院印戳

二见右图

(2)你认为在哪个朝代的官方文书中能见到宣政院印戳(chuō)?

这一机构的设置对西藏地区有何重要影响?

(2分)

材料三西藏佛教规定,达赖或班禅以其转世“灵童”作为继承人。

为了避免纷争,清朝建立了金瓶掣(chè)签制度。

该制度规定,达赖或班禅转世时,将几个“灵童”的姓名和生辰分别写在象牙签上,装入瓶内,由驻藏大臣监督掣签确定。

然后报请清廷批准,才能成为合法继承人。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采取哪些措施?

(3分)

(4)清朝前期,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对内;对外)(8分)

3、(15分)唐朝和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王朝,它们采取的对外政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唐朝和清朝各采取了怎样的对外政策?

(4分)它们的对外政策要达到的相同目的是什么?

(2分)

(2)如何评价清朝采取的这种对外政策?

(6分)

(3)两个朝代采取的不同的对外政策,你从中能够得到什么启示?

(3分)

4、(15分)

材料一《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苏州府风俗考》及同书《考工典·织工部》载:

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

工匠各有专能。

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一作‘唤找’)。

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坊,什百为群,延颈而望,如流民相聚,粥后俱各散归。

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醒世恒言》里有一个故事,苏州盛泽镇上,有一个小户人家施复夫妇俩口。

他们有一张织机。

他们织的绸缎,光彩润泽,人们争相加价购买。

施复夫妇赚许多的银子。

十几年后,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

雇人织绸,施复夫妇有小手工业者发展为机户。

那时的机工大多来自破产的机户和农村失去土地的农民。

他们一无所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一天没活干就得挨饿。

(1)材料中所说的“匠”和“主”(或者说“机工”、“机户”)各自的身份是什么?

他们之间是怎样的一种生产关系?

(8分)

(2)出现这种生产关系的前提是什么?

(3分)

(3)到了清朝,这种生产关系又有了怎样的发展?

(4分)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