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月知识竞赛试题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8805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密月知识竞赛试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保密月知识竞赛试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保密月知识竞赛试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保密月知识竞赛试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保密月知识竞赛试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保密月知识竞赛试题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保密月知识竞赛试题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保密月知识竞赛试题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保密月知识竞赛试题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保密月知识竞赛试题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保密月知识竞赛试题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保密月知识竞赛试题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密月知识竞赛试题二.docx

《保密月知识竞赛试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密月知识竞赛试题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保密月知识竞赛试题二.docx

保密月知识竞赛试题二

2019年保密月知识竞赛试题

(二)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20XX年保密月知识竞赛试题,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 ),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A.根据实际需要确定B.依照法定程序确定 C.按照领导的意图确定

2.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A.国家公务员 B.共产党员 C.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

3.一份文件为机密级,保密期限是10年,应当标注为()。

A.机密10年B.机密★C.机密★10年

4.某文件标注“绝密★”,表示该文件保密期限为()。

A.30年 B.20年 C.长期

5.《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正式实施。

A.20XX年10月1日B.20XX年10月1日

C.20XX年5月1日D.20XX年7月1日

6.我国信息公开作为一项制度建设,最早产生于()。

A.20世纪70年代初 B.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

C.20世纪80年代末 D.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7.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 )的方针。

A.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B.便利各项工作的开展

C.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8.各级机关、单位对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 )及时确定密级。

A.保密法实施办法 B.保密规章制度 C.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

9.信息公开的审查人员负责对信息公开的日常()。

A.保密审查B.送审工作 C.程序审查 D.终审签发

10.重要涉密部门的人员选配,应当坚持( )的原则,并定期进行考核,不适合的应及时调整。

A.谁选配谁负责 B.先审后用 C.先选后训

11.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前,应当将所保管和使用的涉密载体全部清退,并( )。

A.登记销毁 B.订卷归档 C.办理移交手续

12.下面属于按照解密时间确定国家秘密期限标识的是()。

A.5年 B.20XX年1月1日 C.权威媒体正式公布 D.启封

13.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保守国家秘密的日常工作,由()管理。

A.上级机关和上级单位B.本机关和本单位C.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14.新《保密法》共有( )。

A.五章三十五条B.六章四十条 C.六章五十三条

15.新《保密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 )的义务。

A.国家秘密B.党和国家秘密 C.商业秘密、工作秘密

16.新《保密法》的立法依据是( )。

A.宪法B.刑法C.党和领导人的指示

17.新《保密法》第三条规定任何( )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A.泄露国家秘密 B.窃取国家机密 C.危害国家秘密安全

18.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应当在单位内部进行维修,现场有专门人员监督,严禁维修人员读取或复制涉密信息;确需送外维修的,应当()。

A.拆除涉密信息存储部件B.对涉密信息存储部件进行加密处理

C.将涉密信息删除

19.涉密信息系统建设使用单位应当按照系统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 )确定系统密级,并按照相应密级信息系统防护要求进行保护和管理。

A.最低密级B.大多数文件的等级C.最高密级

20._____主管全国的保密工作。

_____主管本行政区域的保密工作。

______管理本机关和本单位的保密工作。

()

A.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简称机关、单位)

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简称机关、单位);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C.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简称机关、单位);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21.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 )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规定。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C.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22.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规定外,绝密级不超过_______,机密级不超过_______,秘密级不超过_______。

()

A.四十年;三十年;二十年 B.三十年;二十年;十年

C.二十年;十五年;十年 D.十五年;十年;五年

23.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在()。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能够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人员。

A.最小范围B.最大范围 C.最合适范围

24.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实行()。

A.专门保护 B.分级保护C.区别保护

25.国家秘密区别于其他秘密的关键是( )。

A.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 B.依照法定程序确定

C.在一定时间内保密 D.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

26.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 )三级。

A.重要、次要、普通B.高、中、下

C.核心、重要、一般D.绝密、机密、秘密

27.我国保密工作体制的核心是( )。

A.党管保密B.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C.依法管理D.依法行政

28.党中央统一领导党政军保密工作的领导机构是( )。

A.国家保密局B.国家安全委员会

C.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D.中央保密委员会

29.制作涉密载体,应标明__,注明发放范围、__。

()

A.密级秘密点及编号B.密级和保密期限 制作数量及编号

C.密级和保密期限秘密点及数量D.密级制作数量及编号

30.摘录、引用国家秘密内容形成的涉密载体,应( )。

A.按新生成密件管理,重新确定密级、保密期限和范围管理

B.按原件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管理

C.按秘密级密件管理

D.按机密级密件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在信息公开工作中的监督,主要体现在涉及国家秘密信息的()和对拟公开信息的()方面。

A.保密审查 B.保密检查 C.保密调查 D.保密管理

2.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公开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政府信息:

()

A.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

B.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

C.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

D.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

3.商业秘密是指,()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A.不为公众所知悉的

B.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的

C.经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

D.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

4.涉密信息系统与公共信息系统的区别在于( )。

A、信息内容不同B、设施、设备标准不同

C、检测审批要求不同D、使用权限不同

5.《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八条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不得危及()。

”这对于禁止和限制政府信息公开来讲,是一个兜底性的条款。

A.国家安全B.公共安全 C.经济安全 D.社会稳定

6.对于主动公开信息的保密审查,包括()两项内容。

A.符合法定公开范畴的审查B.对拟公开信息是否涉密的审查

C.信息公开合理性审查D.信息公开合法性审查

7.各机关、单位应当制定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明确本机关、单位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的()。

A.依据B.岗位责任C.程序D.奖惩措施

8.提供信息的部门应当对所提供的信息是否涉密和能否公开进行(A),再交由本机关单位审查人员进行(),最终由分管领导()并签发;其中涉及重要内容的信息应当由审查人员呈报分管领导审核确定。

A.初步审查 B.复审 C.终审D.送审

9.根据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A)机制,明确审查的()和责任。

A.保密审查 B.保密审批 C.制度D.程序

10.下列国家秘密标志中,标注正确的是()。

A.秘密★长期

B.机密★21年

C.绝密★15日

D.秘密★20XX年1月15日至20XX年7月1日

11.一份涉密文件的国家秘密标志为“秘密★8年”,保密期限届满时,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A.经过合法履行国家秘密变更程序,可以延长保密期限

B.自行解密

C.自行公开

D.继续作为国家秘密管理

12.按照保密法的规定,可以确定绝密级国家秘密的机关单位包括()。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B.中央办公厅

C.宝鸡市民政局

D.陕西省人民检察院

13.按照保密法的规定,应根据()确定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

A.国家秘密事项的性质

B.国家秘密事项的特点

C.国家秘密事项的重要程度

D.国家秘密事项的时效需要

14.确定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的具体形式包括确定()等方式。

A.保密期限 B.不作标志

C.解密时间 D.解密条件

15.下面属于按照解密条件确定国家秘密期限标识的是()。

A.5年B.20XX年8月20日

C.会议结束D.执行完毕

16.制作涉密载体要在( )进行。

A.环境良好、管理严格的印刷、复印单位

B.机关、单位内部

C.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单位

17.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

A.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

B.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

C.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

D.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

E.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出境

18.机关、单位在定密过程中,对不明确和有争议的事项,由( )确定其密级。

A.机关、单位定密责任人B.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C.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D.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19.国家秘密载体的(),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A.制作 B.收发 C.传递D.使用E.复制F.保存G.维修和销毁

20.涉密人员按照涉密程度分为:

( )。

A.核心涉密人员B.重要涉密人员C.一般涉密人员D.机密级涉密人员E.绝密级涉密人员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国家秘密不可能只限定在情报、军事、外交领域,也不可能除了国家秘密外的其他类型信息都可以公开发布()

2.为适应新形势下的保密工作,保密干部应当具备创新能力、调研能力、协调能力和执行能力。

()

3.各级保密委员会组成人员、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机关单位涉密岗位的工作人员、各级保密工作机构的专兼职工作人员都是保密干部。

()

4.党管保密、依法行政、保放结合、综合防范是保密管理的基本要求。

()

5.开展保密工作时,要正确处理保密与公开的关系,做到保放结合,确保保住核心和重点。

()

6.引导、规范、推进、激励等作用,是保密宣传教育的主要功能。

()

7.保密科研项目一般分为重大科研项目和一般科研项目。

()

8.一般科研项目,主要是从保密工作实际和现实需求出发,为支撑日常保密管理工作开展,以及针对保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设置的,以年度为周期的“短平快”科研项目。

()

9.根据国务院有关行政审批授权,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国家秘密载体制作复制单位、涉密信息系统集成单位、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和涉密工程建设单位实行保密资质管理。

()

10.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是保密法制的核心价值。

()

11保密工作必须以防范为主,把工作重点放在预防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窃密泄密事件的发生。

()

12.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

( )

13.不准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国家秘密。

( )

14.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鉴定有关事项是否属于机密级国家秘密。

( )

15.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实行脱密期管理。

( )

16.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满的,经定密机构审定后方可解密。

( )

17.军事方面的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中央军事委员会规定。

( )

18.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

绝密、机密、秘密和工作秘密。

( )

19.禁止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或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

( )

20.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并指定专人管理。

( )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

1.某局干部郑某受领导指派到兄弟部门学习取经,受到热情接待,被工作人员允许在绝密级的涉密计算机上拷贝大量涉密文件资料,其中包括绝密级文件7份,机密级文件1份。

后来,郑某被调到基层工作,存有大量涉密信息的U盘也被带到基层。

由于基层单位地处偏远,只开通了互联网,涉密U盘也随之在互联网上频繁使用,被有关部门在互联网检查中发现。

郑某因严重违规受到行政警告处分,负有领导责任的两个部门的领导受到通报批评。

请谈谈材料中有哪些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

2.某县档案局在创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过程中,按照有关要求建立电子档案及网站查询系统,从社会上招聘了两名专业人员负责文件扫描、发布工作。

由于该局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存在严重漏洞,两名招聘人员可以将扫描后的档案资料直接上网发布,致使1份秘密级文件被擅自上传至该县档案局网站“档案服务”栏目内,造成泄密。

案件发生后,两名招聘人员被辞退,网站负责人、档案科负责人、档案局局长受到处分。

谈谈你对材料中造成泄密行为的原因以及暴露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