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数学原人教版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8957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15 大小:78.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下数学原人教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四下数学原人教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四下数学原人教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四下数学原人教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四下数学原人教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四下数学原人教版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5页
四下数学原人教版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5页
四下数学原人教版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5页
四下数学原人教版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5页
四下数学原人教版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5页
四下数学原人教版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5页
四下数学原人教版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5页
四下数学原人教版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5页
四下数学原人教版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5页
四下数学原人教版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5页
四下数学原人教版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5页
四下数学原人教版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5页
四下数学原人教版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5页
四下数学原人教版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5页
四下数学原人教版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下数学原人教版教案.docx

《四下数学原人教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下数学原人教版教案.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下数学原人教版教案.docx

四下数学原人教版教案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

 

宋睿

 

教学计划

新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班级是四

(1)

(2)班,共有学生74人。

在经过了三年半的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

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还比较好。

对本班的学生,我认为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培养本班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本学期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教材分析: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教材安排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关小数概念的知识和小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三角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难点或重点教学内容。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性,进一步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折线统计图。

让学生学习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会看懂此种统计图并学习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计算内容,教学用所学的整数四则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及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以前的教具和学具,一些仍可继续使用,本册的教学需要一些新教具和学具,如下:

1.数位顺序表2.用硬纸条做的三角形

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课时安排:

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

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根据本班具体情况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四则运算......................(4课时)

二、位置与方向.....................(4课时)

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12课时)

1.加法运算定律.....................3课时

2.乘法运算定律.....................4课时

3.简便计算..........................4课时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9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2课时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课时

3.生活中的小数........................1课时

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2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三角形.................................(4课时)

1.三角形..................................3课时

2.图形的拼组..........................1课时

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

七、统计...............................(3课时)

八、数学广角...............................(2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教学内容:

四则运算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

教材主题图创设了“冰雪天地”为学生展示了雪地里活动的才场景。

从活动区域指示牌上可以看出滑雪区、滑冰区和冰雕区,场景中还给出了三条信息:

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

这些信息给学生提出问题提供了数据,由此引出相应的例题。

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实例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法则等知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教学目标:

1、知道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运算。

2、结合实际的生活情景,能主动探索和理解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3、掌握有关0的特性,知道在运算过程中0不能做除数。

4、让学生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种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正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3、能合理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教学难点:

1、准确计算两、三步式题。

2、能列出正确的综合式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0不能做除数。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四则运算

(一)

教学内容:

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情感目标: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

“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

每个区有多少人?

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

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等等。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1.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2.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3.全班汇报:

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1)71-44+85

=27+85

=113(人)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3×66÷3×987

=329×6=2×987

=1974(人)=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

(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

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

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

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

4.巩固练习

(1)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

A加减混合。

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2)P5/做一做1、2

三、小结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

(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

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四、作业:

P8/1—4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一)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照这又有85人到来。

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72-44+85

(1)987÷3×6

(2)6÷3×987

=27+85=329×6=2×987

=113(人)=1974(人)=1974(人)

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反思:

 

第二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

(二)

教学内容:

P6例3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

=24+24+12

=48+12

=60(元)

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

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

=48+12

=60(元)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等等。

出示例4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

(1)270÷30-180÷30

=9-6

=3(名)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

(2)(270-180)÷30

=90÷30

=3(名)

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的保洁员。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式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

学生进行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

P7/做一做1、2

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

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四、作业

P8—9/5—9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二)

周末,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

下午有270位。

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

(1)24+24+24÷2

(2)24×2+24÷2下午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24+24+12=48+12

(1)270÷30-180÷30

(2)(270-180)÷30

=48+12=60(元)=9-6=90÷30

=60(元)=3(名)=3(名)

运算顺序: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运算顺序:

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面的。

反思:

 

第三课时:

四则运算

教学内容:

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审题认真,做题仔细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教学难点:

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

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

(1)42+6×(12-4)

(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

(画出顺序线)

两名学生板演。

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概括: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板书)

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三、巩固练习

P12/做一做1、2P14/4教师巡视纠正。

四、作业

P14—15/2、3、5—7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三)

(1)42+6×(12-4)

(2)42+6×12-4

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

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0的运算

教学内容:

P13例6(0的运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审题认真,做题仔细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

出示:

(1)100+0=

(2)0+568=(3)0×78=(4)154-0=(5)0÷23=(6)128-128=

(7)0÷76=(8)235+0=(9)99-0=(10)49-49=(11)0+319=(12)0×29=

二、新授

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

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

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

小组讨论:

0能否做除数?

全班辩论。

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教师小结:

0不能做除数。

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三、小结

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四、作业

P15—16/8—13

板书设计:

关于“0”的运算

100+0=100235+0=235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0能否做除数?

0+319=3190+568=5680不能做除数。

99-0=99154-0=154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0×29=00×78=0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

0÷76=00÷23=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49-49=0128-128=0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反思:

 

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

教学内容:

位置和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情感目标:

通过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能力、生活技能。

教材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已经初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位置与方向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情感目标: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

如果你是赛手,你将从大本营向什么方向行进?

你是怎样确定方向的?

小组讨论:

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到大致方向。

①训练加方向标的意识:

加个方向标有什么好处?

②突出以大本营为观测点:

为什么把方向标画在大本营?

二、探究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质疑:

1、知道吐鲁番在大本营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了吗?

2、如果这时就出发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小组讨论:

沿什么方向走就能保证赛手更准确、更快的找到目标:

地。

研究时,可以用上你手头的工具。

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度

练一练:

你说我摆,为小动物安家。

(课前剪好小图片,课上动手操作。

例:

我把熊猫的家安在偏,的方向上。

例:

我把熊猫的家安在西偏北30度的方向上,熊猫摆在哪?

讨论:

为什么猴子的家在西偏南30度,而小兔家在南偏西30度的方向?

解决问题,寻找得出距离的方法。

如果你的赛车每小时行进200千米,你要走几小时能到达考察地?

图上没有直接标距离,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它呢?

仔细观察地图,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试一试解决。

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度

三、练习:

1、以雷达站为观测点,填一填。

护卫舰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

巡洋舰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

鱼雷艇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

2、以电视塔为观测点,按要求填空。

文化广场在电视塔西偏南45度的方向;体育场在电视塔东偏南30度的方向;博物馆在电视塔东偏南60度的方向;动物园在电视塔北偏西40度的方向。

四、课后延伸

游乐场要新建两个游乐项目:

一个在观览车西偏北40º方向上,约200米处新添一个“登月舱”,另一个“天外来客”在观览车南偏东20º方向上,约150米处。

请你在平面图上标出这个新项目标:

位置。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位置与方向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情感目标:

1、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

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合作绘图、练习巩固

目标:

是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复习、巩固有关图上方向、角度、距离等知识,为下面自己绘制平面图作准备。

(1)停车场在广场的方向,距离大约是米。

小红家在广场的偏方向,距离大约是米。

(2)地铁站在广场东偏南45度方向,距离广场100米。

你能在图上标出地铁站的位置吗?

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