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单元综合测评3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鲁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9050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单元综合测评3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鲁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单元综合测评3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鲁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单元综合测评3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鲁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单元综合测评3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鲁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单元综合测评3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鲁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单元综合测评3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鲁教版必修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单元综合测评3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鲁教版必修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单元综合测评3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鲁教版必修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单元综合测评3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鲁教版必修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单元综合测评3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鲁教版必修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单元综合测评3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鲁教版必修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单元综合测评3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鲁教版必修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单元综合测评3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鲁教版必修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中地理单元综合测评3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鲁教版必修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单元综合测评3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鲁教版必修3.docx

《学年高中地理单元综合测评3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鲁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单元综合测评3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鲁教版必修3.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单元综合测评3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鲁教版必修3.docx

学年高中地理单元综合测评3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鲁教版必修3

单元综合测评(三)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图,完成1~2题。

【导学号:

17952113】

1.图示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降水丰沛,属于湿润气候区

B.该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严重

C.该地区地形平坦,水流缓慢

D.该地区气候寒冷,冰川作用强烈

2.从图中水库分布看,修建水库的主要意义是(  )

A.防洪       B.发电

C.养殖D.防治水土流失

1.B 2.D [第1题,图示地区为渭河平原,位于黄土高原南部,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第2题,图中水库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上游支流,而河流干流很少有水库,说明水库的主要作用不是防洪和发电等,结合图示地区水库多位于黄土高原,以打坝建库的防治水土流失措施,可推断水库的主要意义。

]

有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因俯视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片一样,所以叫鱼鳞坑。

读图,回答3~4题。

3.左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

A.①B.②

C.③D.④

4.鱼鳞坑有利于物质的(  )

A.风化B.侵蚀

C.搬运D.沉积

3.C 4.D [第3题,在③地点植树更有利于涵养水源,减少坡面径流,保持水土。

第4题,这种交错排列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有利于物质的沉积,从而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

读我国七省区某种自然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比例图,回答5~6题。

【导学号:

17952114】

5.该种植被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为(  )

A.种植业B.畜牧业

C.林业D.渔业

6.该种植被区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酸雨B.水土流失

C.土地沙化D.森林破坏

5.B 6.C [第5题,读图可知,该种植被主要分布在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等省区,因此它最可能是草原,该种植被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为畜牧业。

第6题,该植被一般分布在降水较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该区最普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沙化。

]

宁夏人在沙海之中构建绿色屏障,阻挡了漫漫黄沙,实现了人进沙退的逆转。

中卫市沙坡头区就是一个成功治沙的典型例子。

读下图,完成7~8题。

【导学号:

17952115】

7.a地区治沙工作卓有成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沙障是因地制宜治沙的成功典型

B.草方格沙障能大量吸引地下水,促使植物生长,固定沙漠

C.沙障固沙成本低、费工小,应大规模推广

D.沙障可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但不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8.b地区农业应走的道路是(  )

A.粗放农业

B.商品农业

C.利用黄河水源发展淡水养殖

D.生态农业

7.A 8.D [第7题,采用草方格沙障固沙是沙坡头成功治沙的典例,这种沙障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截留水分,提高沙层的含水量,利于固沙植物成活。

第8题,b地区位于宁夏平原,只有结束粗放、低效的农牧业,发展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生态农业,才能既增加农民收入,又防治土地荒漠化。

]

下图示意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几种方式。

读图回答9~10题。

9.关于山西省利用煤炭资源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

A.延长产业链B.提高附加值

C.提高就业率D.降低碳排放

10.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交通和生态产生的压力都比较大,其原因是煤炭(  )

A.发热量低B.应用广泛

C.有害成分多D.分布不平衡

9.D 10.A [第9题,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属于动力指导型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发展必然加大对能源的需求,从而导致碳排放增多。

第10题,煤炭相比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发热量较低,产生同样的电力需要的煤炭更多,而且CO2排放量大,因此对交通和生态产生的压力都比较大。

]

鲁尔区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也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之一。

据此完成11~12题。

【导学号:

17952116】

11.美国五大湖工业区与鲁尔区有许多相似之处,下列选项中只属于鲁尔区的是(  )

A.科技力量雄厚B.水陆交通便利

C.水资源丰富D.铁矿石短缺

12.我国的下列工业基地中,最能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经验的是(  )

A.京津唐工业基地B.辽中南工业基地

C.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D.沪宁杭工业基地

11.D 12.B [第11题,与美国五大湖工业区相比,鲁尔区铁矿石短缺。

第12题,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与鲁尔区相似都是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基地,最能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经验。

]

下图为某企业生产的“风光路灯”太阳能和风能的“风光互补性”路灯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该“风光路灯”最适宜销往(  )

A.贵阳B.成都

C.呼和浩特D.济南

14.为降低成本,将路灯上风力发电扇叶的朝向固定,如果在哈尔滨则风力发电机扇叶应朝向(  )

A.西北B.西南

C.东北D.东南

13.C 14.A [第13题,该“风光路灯”最适宜销往风力持续稳定、光照充足的地区。

选项中贵阳多阴雨天气;成都位于四川盆地,云雾多;济南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多,季风不稳定;呼和浩特位于半干旱区,降水少,晴天多,风力稳定,最适宜。

第14题,为降低成本,将路灯上风力发电扇叶的朝向固定,哈尔滨属温带季风气候,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则风力发电机扇叶应朝向西北方向。

夏季东南季风受山地阻挡,势力较弱,且影响时间短。

其他风向频率小。

]

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回答15~17题。

【导学号:

17952117】

15.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分布与耕地资源分布不匹配,面对这种情况,正确的做法是(  )

①减少耕地面积 ②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 ③推广抗旱农作物的种植 ④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6.南水北调东线方案可能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土地沙化

C.土壤盐碱化D.地面下沉

17.南水北调东线与中线相比,其优点是(  )

A.水质好B.工程量小

C.全线可以自流D.输水量小

15.C 16.C 17.B [第15题,北方地区人口稠密,粮食需求量大,减少耕地和耕地的灌溉面积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此做法不可取。

应推广种植抗旱农作物,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第16题,南水北调东线方案沿线的一些地区地势低平,天然排水条件较差,加上蒸发旺盛,如果东线方案使地下水位上升,易造成土壤盐碱化。

第17题,南水北调东线可以利用京杭大运河输水,工程量小,但水质较差,在黄河以南地区需逐级提水。

]

国内最大规模运煤专线——蒙西到华中运煤铁路(即蒙华铁路)北起东乌铁路浩勒报吉站,终点到达江西省吉安市,线路全长1837千米,规划设计输送能力为2亿吨,预计2020年将建成并投入使用。

据此完成18~19题。

【导学号:

17952118】

18.建设蒙华铁路决定性的因素是(  )

A.地质地形B.河流分布

C.人口数量增加D.国民经济发展

19.下列措施中不利于缓解华中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的是(  )

A.实施能源多元化,积极开发新能源

B.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冶金工业

C.实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

D.增强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能力

18.D 19.B [第18题,社会经济的需要是现代铁路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第19题,华中地区能源资源并不丰富,若大力发展高耗能的冶金工业,必然要增加对煤炭能源的需求量,进而加剧华中地区能源供应紧张局面。

]

点—轴理论模型是我国著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院士提出的经济发展理论,“点”指各级居民点和中心城市,“轴”指由交通、通信干线和能源、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

读我国“T”字形点轴开发模式图,完成20~21题。

20.图中“沿江产业带”与“南北开发轴”相交的“点”是(  )

A.郑州B.南京

C.武汉D.九江

21.以下属于“西北开发轴”的“基础设施束”的是(  )

A.南水北调工程B.西气东输工程

C.青藏铁路工程D.西电东送工程

20.C 21.B [第20题,结合图中位置可判断武汉处于两者交点处。

第21题,“西北开发轴”起点位于新疆,终点在东部,只有西气东输工程符合。

]

塔霍河调水工程是西班牙将塔霍河的水调往塞古拉河流域的一项调水工程。

塔霍河流经西班牙腹地,经葡萄牙注入大西洋,全长910千米,水量丰沛,源头70%的水量都被调往塞古拉河流域。

塞古拉河是西班牙东南部注入地中海的一条河流,流域内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农业增产潜力大。

据此回答22~23题。

【导学号:

17952119】

22.下列有关西班牙塔霍河调水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水输入塔拉沃水库后,还要逐级提水

B.工程难度小,穿过一座分水岭和一些河谷

C.彻底改变了塞古拉河流域的水热组合状况

D.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塞古拉河流域的灌溉用水

23.西班牙塔霍河调水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有(  )

A.塞古拉河流域灌溉面积不断扩大

B.加剧了塔霍河流域的大气污染程度

C.塞古拉河流域的城市地面下沉程度加剧

D.塔霍河源头生态状况良好,不会影响塔霍河沿岸的植被

22.D 23.A [第22题,西班牙塔霍河调水工程,河水输入塔拉沃水库后,是自流注入地中海,不需要逐级提水;工程难度大,需穿过几座分水岭和几条河谷;改变了塞古拉河流域的水热组合状况,但不能彻底改变;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塞古拉河流域的灌溉用水。

第23题,西班牙塔霍河调水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是使塞古拉河流域灌溉面积不断扩大;与塔霍河流域的大气污染无关;塞古拉河流域地下水得到补给,城市地面下沉程度减轻;开凿调水工程,会影响塔霍河沿岸的植被。

]

“地球村”早已不是新名词,身为小小寰球的普通“村民”,饮食起居之间就可见商品、服务、资本、信息和技术的跨国流动。

据此回答24~25题。

24.下列活动或提法符合“地球村”含义的是(  )

①网上购物 ②信息高速公路 ③全球人类共享幸福生活 ④经济全球化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①④D.②③

25.“地球村”的出现是(  )

A.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结果

B.世界各国共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结果

C.世界交通、网络通信等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D.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精心策划的结果

24.A 25.C [“地球村”的出现是交通、通信技术发展的结果,尤其是网络技术发展的结果。

“地球村”的出现使人们联系更加方便,经济全球化使人们的联系更为频繁,经济全球化也符合“地球村”的含义。

]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0分)读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

17952120】

(1)据图说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的特征,并从地形、气候、经济发展特点等方面分析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

(5分)

(2)针对图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治理水土流失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5分)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水土流失的地理分布、成因及其治理措施。

(1)题,从图中看,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其成因与地形复杂、降水多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有关。

(2)题,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可从调整产业结构、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等方面回答。

【答案】 

(1)分布特征:

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原因:

这里地势起伏大,坡陡;降水集中,多暴雨;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落后,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活动破坏了植被,不合理的工矿、交通建设破坏了地表结构。

(2)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林牧相结合的大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营造薪炭林,推广省柴灶,开发利用新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工矿、交通建设中注意保护环境,开展矿区复垦工作;禁止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退耕还草还林等。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6分)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煤炭资源流动空间格局图。

材料二 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丰富,分布广泛。

长期以来,煤炭资源地区间调配呈“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格局。

近年来,为减轻煤炭运输压力,在煤炭资源输出地兴建发电厂,将煤就地转化为电能输出。

(1)山西是煤炭资源的________(输出或输入)省份,江苏是煤炭资源的________(输出或输入)省份。

(4分)

(2)促使我国煤炭资源跨区调配的主要自然原因有哪些?

长期以来,承担煤炭资源跨区调配的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什么?

(4分)

(3)分析将煤转化为电能输出对输出地大气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煤炭资源调配对输入地能源供给的影响。

(4分)

(4)简析加强煤炭后备资源储存区的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4分)

【解析】 第

(1)题,山西是煤炭资源的输出省份,江苏是煤炭资源的输入省份。

(2)题,促使我国煤炭资源跨区调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资源分布不均,长期以来,承担煤炭资源跨区调配的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铁路。

第(3)题,将煤转化为电能输出对输出地大气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是造成大气污染;煤炭资源调配对输入地能源供给的影响是缓解能源不足。

第(4)题,加强煤炭后备资源储存区的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是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

【答案】 

(1)输出 输入 

(2)资源分布不均。

铁路。

(3)造成大气污染。

缓解能源不足。

(4)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

2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导学号:

17952121】

页岩气是一种以游离或吸附状态藏身于页岩或泥岩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和常规天然气一样,是一种清洁、高效的优质能源。

美国依靠页岩气将走向能源独立,我国页岩气储量高达30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

我国页岩气集中分布在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下图为美国阿巴拉契亚盆地和我国四川盆地页岩气分布区地质结构图。

(1)评价我国页岩气的开发条件。

(4分)

(2)分析与阿巴拉契亚盆地相比,四川盆地开采页岩气会遇到哪些困难?

(4分)

(3)现有的页岩气开采过程,是将以百万升计的水、沙子和化学药剂通过高压一起注入页岩井下,压裂岩层,使页岩气溢出。

分析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6分)

【解析】 第

(1)题,开发条件可以从资源分布、资源特点、市场需求等方面分析,注意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

(2)题,相对于阿巴拉契亚盆地,四川盆地开采页岩气资源的困难主要表现在资源埋藏较深、断层多、地质条件复杂等自然方面和人口众多、开采活动对人类影响大、技术水平低、开采成本高等人文方面。

第(3)题,资源开采可能会破坏地表植被、污染地下水资源和地表环境等。

【答案】 

(1)有利条件:

我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储量有保障;我国能源消费量大,页岩气市场广阔;页岩气清洁、高效,污染小,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

不利条件:

页岩气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与消费地相距较远,运输成本高;页岩气分布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塔里木盆地水资源短缺,制约开采。

(2)埋藏深;(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形起伏大;多断层,地质条件复杂;四川盆地人口密集,开采活动对社会生活影响较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小,开采活动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紧张状况;技术较为落后,开采成本较高。

(3)大量取水和钻井会破坏地表环境,导致生态破坏;开采过程中会污染地下水;随页岩气溢出的可能有含化学药剂的水,会污染地表环境。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图甲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 图乙 北京各月气温与降水量示意图

材料二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取水,全长1241千米,全程砌引水渠道,穿越沿线各水系,每年将145亿立方米的水调到华北平原和黄淮地区,最后到达天津、北京。

(1)结合图乙,判断北京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

(2分)

(2)华北平原供水紧张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2分)(  )

①缓解北方缺水问题 ②使华北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③造成南方严重缺水 ④使整个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优点有哪些?

(2分)

【解析】 第

(1)题,图乙中北京最低气温在0℃以下,夏季降水多,因此可以判断北京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2)题,华北平原供水紧张的自然原因可以从降水量、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径流量等方面分析;人为原因从用水量、水污染等方面分析。

第(3)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可以缓解北方缺水问题;同时使华北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等。

第(4)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地势南高北低,可以自流;修建输水管道,水质好。

【答案】 

(1)温带季风气候

(2)降水少且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径流量小 人口激增,生活用水增加;工农业发展,生产用水增加;水污染严重

(3)A

(4)水可以自流,水质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