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内练习.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29323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内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内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内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内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内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内练习.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内练习.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内练习.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内练习.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内练习.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内练习.doc

《《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内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内练习.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内练习.doc

《压强》复习课教学设计及课内练习

一、中考热点

压强是中考的热点.压强的概念是贯穿本讲的核心概念.液体压强是本讲的难点.几年中考已将考查的侧重点转移到联系同学们生活实际,用所学的压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出现了较多新颖的实验探究设计问题,尤其是获取实验数据和实验操作方面改革的力度更大.这是因为,在实验中获取数据,并根据相关的公式或原理处理数据得出待测的物理量,既考查了实验目的,也考查了实验能力;规范的实验操作、细心的器材组装和调整、发现和纠正实验装置或操作中的错误是优良的实验技能的表现,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

预计今后中考会以课标为依据主要考查:

压强的简单计算、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二、考点精讲

1.压强

(1)压力:

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注意:

压力的特点:

①与物体轰面接触②与物体表面垂直.若不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则不是压力

(2)探究压力的效果:

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3)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定义产生原因力的方向力的大小力的本质作用点(面)施力物体

(4)压强

①压强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理学中采用规定相同受力面积(单位面积),比较相同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的大小,从而引入压强的概念.利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可以方便地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②压强的公式:

p=F/S,公式中,F表示压力,p表示压强,S表示受力面积.

③压强的单位:

帕斯卡,符号是Pa,1Pa=1N/m2,表示物体均出现高度差,从而得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科学探究

(1)通过探究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液体压强的特点:

①在水中,压强计的按着朝任何不同方向,U型管两端液面均出现高度差,从而得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将探头固定在水中某一深度,使探头朝不同方向,U形管两端的高度差不变,得出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③使探头在水中的深度逐渐增加,u形管两端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增大,得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④记下探头在水中的某一深度时,U形管两端的液面差,然后换用盐水,发现在同一深度,U形管两端液面的高度差增大,得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系.

(2)利用公式p=触进行计算时应注意:

①利用此公式时,ρ的单位要用kg/m3,h的单位要用m,计算出的压强单位才是Pa.②公式中h表示深度,而不是高度,即:

深度是由上向下量的,而高度是由下向上量的.判断出h的大小是计算液体压强的关键.

(3)液体压强的应用:

①连通器:

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其液面相平要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二是“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②应用:

锅炉水位计、茶壶、船闸等。

(4)液体压强的传递

①帕斯卡原理:

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注意:

密闭是指被固体密闭;“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是指外加压强,而不是液体自身的压强.

②公式:

③帕斯卡原理的应用:

液压机、液压千斤顶等.

3.空气的力量

(1)大气压强:

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

(2)测量大气压的实验:

托里拆利实验.注意:

①管内上方是真空,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只随外界大气压变化而变化,和管的粗细、倾斜角度、管的长度及将玻璃管提起还是下压等因素无关,只与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有关.②由于大气压值是变化的,所以只用仪器测定而难以直接用公式进行计算.③测量:

气压计.常用的有:

水银气压计、空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管式弹簧压强计.

(3)大气压强的变化:

①标准大气压:

托里拆利实验中规定:

760mm汞柱产生的压强即1个标准大气压=1.013×105Pa.②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大气压随高度减小的变化是不均匀的.在海拔2OOOm以内,每升高12m,大气压强降低133Pa(即1毫米汞柱).大气压强随天气的变化规律是冬高夏低,晴高阴低。

(4)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同种液体的沸点不是固定不变的.

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三、例题精讲

考点一、影响压强大小因素的探究

例一、(2008·河南省理化综合)对赛跑中的一些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员换上跑鞋后对地面的压强变小,因为他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变小

B.运动员换上跑鞋后对地面的压强不变,因为他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C.运动员起跑时向后蹬助跑器,身体向前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运动员在终点冲线时可能失去惯性,所以不能立即停下来

例二、(2008·宁波市)小科同学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时,做了如图甲、乙所示实验。

(1)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2)若想继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再做图_______(填“丙”或“丁”)所示实验。

例三、(2008·潍坊市)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是()

考点二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判断及应用

例一、(2008·桂林市)小明

在一个塑料瓶的侧壁上戳了三个洞用来探究水的压强。

他在探究报告中画出了图6中所示的四种水流喷出时的图示,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例二、(2008·佳木斯市)下列图中的现象和做法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考点三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例一、(2008·湖北恩施州)如图6,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则两只杯子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应该是()

A.P甲>P乙B.P乙>P甲

C.P甲=P乙D.无法判断

例二、(2008·江苏泰州)如图9是水坝的截面图,水坝筑成下宽、上窄的形状,是考虑到水对坝体侧面有_______,并且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

压强;增大

例三、(08浙江台州)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老师出示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并向装置中加人一定量的水,此时你观察到的现象,这说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稍后老师拿出如图乙的压强计准备探究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而小明认为没必要,利用图里装置即可。

于是小明将图甲装置缓慢地浸人水中,你将观察到。

若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哪个装置更适合,并说明理由。

考点四大气压强

例一、(08江苏无锡)小明在暑假跟爸爸去拉萨游玩,进入高原后,小明出现了高原反应。

这是由于该地区海拔较(选填“高”或“低”),大气压(选填“较大”或“较小”)的缘故。

例二、(08广东茂名)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如靠近公路旁的玻璃窗做成双层的,能起到很好的隔音效果,这是声音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减弱噪声;如图所示的吸盘挂衣钩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其压在平整的墙上的;拦河大坝做成上窄下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三、(08巴中)有甲、乙、丙三个同学在同一房间用托里拆利的方法测量大气压,实验记录结果依次是75.2cm,75.6cm,76.0cm。

已知一个同学做实验时,管内混入了空气,另一个同学则没有将管子竖直放置,如果只有一个同学的方法是正确的.它是()

A.甲B.乙C.丙D.无法确定

考点五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

例一、(2008·鸡西市)如图所示:

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B.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C.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D.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例二、(2008·株洲市)将纸带弯折,使两端对齐,卷成U形,中间插一吸管,用拇指和食指将吸管和纸带夹住,然后向吸管内持续吹气,如图3所示,纸带的上下部分将()

A.相互靠近B.相互远离C.先相互远离,后相互靠近D.既不相互靠近,又不相互远离

考点六压强的计算及综合应用

例一、(2008·河南省)少林功夫名扬天下,“二指禅”绝活令人称奇。

表演时,人体倒立,只用中指和食指支撑全身的重量,如图6所示。

这时两手指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A.3×102PaB.3×104PaC.3×106paD.3×lO8Pa

例二、(2008·吉林省)质量为60kg的举重运动员将140kg的杠铃举高2m时对杠铃做了多少功?

如果该运动员双脚着地总面积约为0.05m2.则此时他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取g=10N/kg)

例三、(2008·泰安市)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遭受的一次重大灾难,目前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地震形成了三十多处堰塞湖,严重威胁着下游群众的生命安全,水文工作者正在昼夜监测这些堰塞湖水位。

某堰塞湖水位已达到64m,假设湖堤底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7×105Pa,那么水面最多还能上升几米?

(g取10N/kg)

四、课内练习

一、填空题

1.(2008·长沙市)我市望城县丁字湾盛产麻石,小明在麻石加工厂看到一块标明密度为2.5×lO3kg/m3。

的正方体样品,他用刻度尺测得其边长(如右图所示)为cm,则其质量为。

kg。

把它放在水平面上,它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a。

2.(2008·株洲市)在靠近塑料瓶底部的侧壁上开一个小圆孔,用胶带封住小孔,接着拧开瓶盖,往瓶中加入水,然后撕去胶带,水便从小孔射出,如图13所示。

接着盖上瓶盖并拧紧,不久水便停止从小孔中射出,此时瓶内水面上方气压______外界大气压。

这个实验表明气体的压强随体积的增大而。

3.(2008·长春市)(2分)淘气的小明将两只系着细线的气球在衣服上蹭来蹭去,当他提起细线试图让两只气球靠近时,出现了图13的现象,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这时小红向两气球之间吹气,气球又相互靠近了,这是因为________。

4、(2008·江苏无锡)如图甲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为受油机加油,如果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的。

飞机机翼的横截面设计成如图乙所示的形状,是利用了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的原理,从而使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为飞机提供升力。

二、选择题

1.(2008·黄冈)沙漠中有一个沙丘(如图),当水平方向的风不断吹过沙丘时,沙丘会慢慢()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仍停原处D.无法确定

2.(2008·宜昌市)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越大B.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C.重力越大,压力越大D.压力越小,压强越小

3。

(2008·常德市)如图所示,杯子中装满水,现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

小木块漂浮在水面,则放入木块后()

A.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B.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C.水对杯底的压力增大D.水对杯底的压力减小

4.(2008·株洲市)生活中的刀、斧、剪的刃磨得很薄,这是为了()

A.增大压强B.减小压强C.增大压力D.减小压力

5.(2008·吉林省)如图3所示.在甲、乙两个试管中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试管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p甲和p乙的关系是()

A.P甲>P乙 B.P甲=P乙C.P甲<P乙 D.无法确定

三、实验探究

1.(2008·广州市)据报道:

“一男子陷在泥沼里,他挣扎着力图把一只脚拔出来,结果下陷得更快更深.抢救队员在泥沼上铺上木板,从木板上靠近该男子,把绳索递给他.大家合力把他拉出后,让他平躺在泥沼上以蛙泳姿势移离泥沼.”

(1)报道中描述的过程对泥沼的压强增大;

(2)报道中描述和_________的过程对泥沼的压强减小,你判断的依据是:

(1)他挣扎着力图把一只脚拔出来

(2)在泥沼上铺上木板,从木板上靠近该男子;平躺在泥沼上以蛙泳姿势移离泥沼;压力一定,接触面积减少(或从效果角度表述)。

2.(2008·广东省)(7分)我们生活的空间存在着大气压,只是我们平时没有在意它的存在.现提供下列器材:

A.塑料吸盘两个B.玻璃片一块C.玻璃杯一个D.带吸管的纸盒饮料一盒E.水.请你选择所需器材,设计一个小实验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1)写出你所选用的器材,并简述你的实验方法及观察到的现象。

(2)请举出一个在生活中应用大气压的例子:

(1)A.塑料吸盘两个E.水.

将两个吸盘沾一下水,将它们正对并挤压在一起,然后用力将它们拉开,结果,用很大的力也很难把它们拉开。

因为经过挤压,吸盘里的气体被挤出,几乎真空,没有气压。

这说明它们是被大气压压在一起的。

(2)医生用针筒抽药水。

四、计算题

1.(2008·福州市)矗立在福州闽江公园国际雕塑园中的水平大理石基座上正面印文为“北京奥运”的巨石印,重约3.3×l05N,底面积约4m2,如图18所示。

求:

(1)该巨石印的质量是多大?

(g取10N/kg)

(2)它对基座的压强有多大?

(3)在搬运过程中,起重机将该巨石印匀速抬离2m做了多少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