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密资质保密知识测试题最新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42950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涉密资质保密知识测试题最新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涉密资质保密知识测试题最新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涉密资质保密知识测试题最新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涉密资质保密知识测试题最新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涉密资质保密知识测试题最新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涉密资质保密知识测试题最新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涉密资质保密知识测试题最新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涉密资质保密知识测试题最新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涉密资质保密知识测试题最新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涉密资质保密知识测试题最新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涉密资质保密知识测试题最新Word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涉密资质保密知识测试题最新Word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涉密资质保密知识测试题最新Word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涉密资质保密知识测试题最新Word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涉密资质保密知识测试题最新Word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涉密资质保密知识测试题最新Word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涉密资质保密知识测试题最新Word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涉密资质保密知识测试题最新Word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涉密资质保密知识测试题最新Word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涉密资质保密知识测试题最新Word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涉密资质保密知识测试题最新Word文档格式.doc

《涉密资质保密知识测试题最新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涉密资质保密知识测试题最新Word文档格式.doc(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涉密资质保密知识测试题最新Word文档格式.doc

19.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

20.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21.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应当根据限定在最小范围。

22.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另有规定外,机密级国家秘密不超过年。

23.移动存储介质不得在和之间交叉使用。

24.涉密信息系统、涉密台式计算机、涉密便携式计算机不得与连接,不得具有功能。

25.禁止在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或者在未采取保密措施的中传递国家秘密。

26.举办会议或者其他活动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采取保密措施,并对参加人员进行,提出具体保密要求。

27.摘录、引用国家秘密内容形成的涉密载体,应当按原件、和管理。

28.未经审批的涉密信息系统,在试运行期间不能存储和处理。

29.涉密办公自动化设备现场维修时,应由有关人员

陪同。

30.存储在涉密计算机或存储介质中的电子文件,只要内容涉密,就应当。

31.机密级涉密计算机的系统登录如采用用户名加口令的方式,则系统口令更换周期不得长于。

32.处理秘密级信息的计算机,口令长度不少于位。

33.处理机密级信息的计算机,口令长度不少于位。

34.处理绝密级信息的计算机,应采用等强身份鉴别措施。

35.高密级的移动存储介质禁止在使用。

36.严禁将用于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具有打印、复印、传真等多功能的一体机与连接。

37.涉密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分为、和。

38.资质单位应当成立,为本单位保密工作领导机构。

39.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以外的人员,因工作需要知悉国家秘密的,应当经过机关、单位负责人。

40.机关、单位对所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同时确定和。

41.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并指定。

42.机关、单位应当按照保密法的规定,严格限定国家秘密的,对知悉机密级以上国家秘密的人员,应当作出。

43.涉密人员应当通过,并签订后方能上岗。

44.涉密人员离岗离职须经资质单位保密审查,签订,并按相关保密规定实行管理。

45.资质单位应当按照,严格控制涉密载体的和涉密信息的。

46.涉密办公场所应当安装、、等安防系统,实行管理。

监控机房应当安排人员值守。

47.涉密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设计方案、研发成果及有关建设情况,资质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擅自以任何形式、或。

48.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两个基本原则:

一是,不应简单把国家秘密视为一种政治待遇,或把行政级别作为确定国家秘密知悉范围的依据。

二是,能够具体限定到人员的限定到具体人员,不能限定到具体人员的限定到机关、单位,由机关、单位限定到具体的人员。

49.保密工作应当坚持最小化、全程化、、、五项原则。

50.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未经,不得赠送、出售、丢弃或改作其他用途。

51.涉密计算机改作非涉密计算机使用,应当经过机关、单位批准,并采取等安全技术处理措施。

52.常见窃听方式主要有、、激光窃听和等。

53.保密要害部门,是指机关、单位日常工作中、传递、和绝密级或较多机密级、秘密级国家秘密的内设机构。

54.保密要害部位,是指机关、单位内部集中、、保管涉密载体的专门场所。

55.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实行“,”的原则,做到严格管理、责任到人、严密防范、确保安全。

56.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应按国家标准配备,对使用的信息设备特别是进口设备和产品应进行。

57.保密工作责任制主要有:

,机关、单位保密工作责任制,定密工作责任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责任制等。

58.未经批准,不得将具有、、、

、通信功能的设备带入涉密办公场所。

59.从事涉密现场项目开发、工程施工、运行维护的人员应为。

60.核心涉密岗位是指、、或者经常处理事项的工作岗位。

61.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不得到工作。

62.传递涉密载体应当通过、或其它符合保密要求的方式进行。

63.销毁涉密载体应当履行、、手续,并送交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销毁工作机构或指定的单位销毁。

64.计算机一旦存储和处理过一份涉密信息,就应当确定为,并粘贴相关密级标志。

65.资质单位应当按照、承接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

66.涉密人员因私出境应,还应按照有关规定。

67.机密、秘密级涉密载体应当存放在中,绝密级涉密载体应当存放在中。

68.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制定分级保护方案,采取,,,,信息流转控制等安全保密防护措施。

69.涉密人员是指在工作的人员。

70.变更密级或解密,应由决定,也可由决定。

71.销毁秘密文件、资料要履行手续,并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到指定场所监销。

72.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73.核心涉密人员的脱密期为。

74.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前,应当将所保管和使用的涉密载体全部清退,并。

75.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特殊规定外,绝密级事项不超过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年。

76.资质单位应当定期对、

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

77.国家秘密载体以及属于国家秘密的设备、产品的明显部位应当。

78.机关、单位对符合保密法的规定,但保密范围没有规定的不明确事项,应当先行拟定、和知悉范围,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并自拟定之日起日内报有关部门确定。

79.经保密审查合格的企业事业单位违反保密规定的,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逾期不改或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

情节严重的,。

80.涉密信息系统未按照规定进行检测评估审查而投入使用的,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并建议有关机关、单位对和依法给予处分。

81.未经保密审查的单位从事涉密业务的,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

有违法所得的,由没收违法所得。

二、判断题(共87题)

1.核心涉密岗位是指产生、管理、掌握或者经常处理绝密级事项的工作岗位。

()

2.涉密人员应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

3.经审查合格,进入涉密岗位的人员须按规定签订保密承诺书,承担相应的保密责任。

()

4.涉密人员与境外人员通婚或者接受境外机构、组织资助的应当向单位报告。

()

5.涉密人员本人或者直系亲属获得境外永久居留权以及取得外国国籍的应当向单位报告。

()

6.涉密人员在脱密期内不得到境外驻华机构、组织或者外资企业工作,但可以为境外组织或人员提供劳务咨询或其他服务。

()

7.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满的,可以自行解密。

()

8.涉密人员脱密期内可以自由因私出境。

()

9.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后,就不再对本人在原涉密岗位上知悉的国家秘密事项承担保密义务。

()

10.涉密人员出境应当经有关部门批准,有关机关认为涉密人员出境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不得批准出境。

()

11.配偶、子女和本人都是涉密人员,互相谈涉密事项没有关系。

12.保密范围定得越宽,密级越高,越有利于国家秘密的安全。

()

13.国家秘密的标志为★,★前标注密级,★后标注保密期限。

14.摘录、引用密件中属于国家秘密的内容,应当以其中最高密级和最长保密期限作出标志。

()

15.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一经确定,就不能改变。

16.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除有特殊规定外,绝密级事项不超过20年,机密级事项不超过10年,秘密级事项不超过5年。

()

17.企业的技术成果被确定为国家秘密后,在保密期限内不得擅自解密和对外提供。

()

18.复制绝密级涉密载体应当履行审批手续,经本机关或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加盖复制戳记,视同原件管理,并进行登记。

()

19.普通手机处于关机状态下,不存在泄密隐患。

20.因工作需要随身携带密件、密品外出时,不得进入购物、餐饮娱乐等公共场所()

21.密品是指直接含有国家秘密信息的设备或者产品。

22.涉密存储介质经文件删除并格式化处理后,仍不得作为非密介质使用。

()

23.涉密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未经国家指定的专业销密点销密,不得自行淘汰处理。

()

24.在涉密场所使用的与国际互联网或者其他公共网络连接的计算机不得安装视频、音频等输入装置。

()

25.确因工作需要,可以使用私人计算机处理涉密文件,但要与国际互联网断开连接,待处理完涉密信息后可与互联网连接。

()

26.召开涉及国家秘密的会议,使用无线扩音、通信设备不能把音量开得太大。

()

27.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急需提供国家秘密事项的,可以先提供,后补办手续。

()

28.发现国家秘密载体在使用中下落不明,应当在8小时内向本单位保密工作机构报告,向上级报告不应超过24小时。

29.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对保密检查中发现的非法获取、持有的国家秘密载体,应当予以收缴。

30.报告泄密事件应当包括被泄露国家秘密的内容、密级、数量及其载体形式、事件发现经过、责任人基本情况、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

31.未经保密审查的单位从事涉密业务的,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有违法所得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一并没收违法所得。

32.甲级资质单位只能在注册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机密级、秘密级信息系统集成业务。

33.资质单位承接涉密信息系统集成工程监理业务的,同时还可以承接所监理工程的其他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

34.《资质证书》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从事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的,应当在期满后向作出审批决定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延续申请。

35.涉密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完成后,资质单位应当向业务项目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项目建设情况。

36.将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分包或者转包给无相应资质单位的,应由作出审批决定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撤销其资质。

建议删掉此题或换道题

37.资质单位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优盘、移动硬盘等移动存储介质时,只要及时升级杀毒软件病毒库,就不会造成泄密。

()

38.甲级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单位的保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可以由法定代表人或者保密总监担任。

39.机关、单位对知悉机密级以上国家秘密的人员,应当作出书面记录。

40.根据《保密标准》要求,在岗涉密人员每年参加保密教育与保密知识、技能培训的时间不少于10个学时。

()

41.资质单位可以将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分包或者转包给无相应资质的单位。

42.在涉密项目中,从事现场项目开发、工程施工、运行维护的人员应当是资质单位确定的涉密人员。

43.甲级资质单位保密管理经费,年度标准不少于3万元。

44.资质单位股权结构发生变更的,在事项变更后向作出审批决定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提交变更方案即可。

45.被撤销资质的单位,在撤销决定下达前已签订有效合同的,在确保安全保密的情况下可以继续完成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

()

46.涉密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完成后,资质单位应当向项目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书面报告项目建设情况。

47.涉密信息设备的维修,应当一律在本单位内部进行。

48.涉密计算机安全保密防护软件和设备不可以擅自卸载。

49.涉密计算机可以接入互联网等公共信息网络。

50.涉密计算机可以使用无线网卡、无线鼠标、无线键盘等无线设备。

51.移动存储介质可以在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

52.非涉密打印机不得打印涉密文件、资料。

53.涉密打印机不得采用无线方式与涉密计算机相连。

()

54.涉密文件、资料打印应进行审计记录;

涉密文件扫描应履行审批程序。

55.涉密网络需要经过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或者授权的保密测评机构评估才可以投入使用。

56.涉密网络需要设置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运行维护。

57.非涉密网络可以储存、处理、传递涉密信息。

58.保密要害部门、部位不可以使用无绳电话和手机,未经批准不得带入有录音、录像、拍照、信息存储等功能的设备。

59.参加涉密会议、活动的人员可以自行委托其他人员代替参加会议。

60.如有必要,参加涉密会议时可以携带手机和其它无线设备进入会议、活动场所,但需履行审批手续。

61.涉密工程可以公开招标但需要签订保密协议。

62.任用聘用涉密人员不需要任前检查。

63.复制涉密载体可以改变密级。

()

64.保存涉密载体可以放在木质书柜中。

65.资质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变动的,应当向作出审批决定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

66.涉密人员脱离涉密岗位3年内不得在境外驻华机构或外商独资企业工作。

()

67.涉密人员分为绝密涉密人员、机密涉密人员和秘密涉密人员。

68.不准在私人交往和通信中泄露国家秘密。

69.被撤销或者注销资质的单位,自撤销或者注销决定下达之日起,不得签订新的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合同。

()

70.国家秘密事项的保密期限届满即自行解密。

71.某领导携带涉密优盘参加行业工作会,会议要求报书面材料,因时间紧急,该领导使用涉密优盘连接营业性场所计算机打印了机密级汇报资料,该领导的做法是合理合法的。

()

72.因公出差,且两人同行,可以携带密件到购物、餐饮、娱乐等公共场所。

73.不准在普通手机通话中涉及国家秘密。

74.工作人员离开办公场所,应当将涉密载体存放在保密设备里。

75.不得将未进行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赠送、出售、丢弃或改作其他用途。

76.甲级资质单位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从事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涉密信息系统集成业务。

77.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78.变更密级或解密,应由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也可由其上级机关决定。

79.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与国际互联网或其它公共信息网络连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

80.储存过国家秘密的信息介质可以提高密级使用。

81.某领导外出时提包被窃,找回后发现包内钱物丢失,泄密文件完整无缺。

这一事件不应属于泄密事件。

82.国家秘密的本质属性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

83.某文件为秘密级,该文件的保密期限最长可以确定为5年。

84.未经批准,国家秘密不能被境外人员知悉。

85.涉密载体及设备保密防护包括防复印、磁介质体防护、涉密物品管控防护。

86.存储国家秘密信息的介质,应当按所存储信息最高密级标明密级,并按相应的密级文件进行管理。

87.资质单位可根据业务扩展需要自行变更业务种类,无需向作出审批决定的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提交变更申请。

三、单项选择题(共50题)

1.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A.国家公务员

B.共产党员

C.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

2.各级机关、单位对产生的国家秘密事项,应当按照()及时确定密级。

A.保密法实施办法

B.保密规章制度

C.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

3.一份文件为机密级,保密期限是20年,应当标注为()。

A.机密20年

B.20年★机密

C.机密★20年

4.某文件标注“绝密★”,除另有规定外,标识该文件保密期限最长不超过()。

A.30年

B.20年

C.10年

5.涉密人员离岗、离职前,应当将所保管和使用的涉密载体全部清退,并()。

A.登记销毁

B.订卷归档

C.办理移交手续

6.变更密级或解密,应由()。

A.密件使用单位决定

B.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也可以由其上级机关决定

C.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单位决定

7.传递绝密级秘密载体,()。

A.只能通过机要交通递送

B.只能通过机要通信递送

C.必须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派人直接递送

8.销毁秘密文件、资料要履行()手续,并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到指定场所监销。

A.审批、登记

B.交接

C.清退

9.储存国家秘密信息的介质,应按所储存信息的()密级标明密级,并按相应的密级文件进行管理。

A.最高

B.最低

C.相应

10.涉密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相关部门的安全技术检测,与境外机构、人员住所保持()的安全距离。

A.300米

B.1000米

11.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应当实行()制,由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单位主管领导负责本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保密工作,并指定有关机构和人员具体承办。

A.分工负责

B.单位负责

C.领导责任

12.乙级资质单位可在全国范围内从事信息系统集成业务的最高密级为()。

A.秘密级

B.机密级

C.绝密级

13.涉密计算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