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A+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9536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A+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A+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A+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A+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A+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A+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A+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A+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A+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A+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A+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A+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A+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A+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A+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A+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A+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A+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A+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A+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A+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A+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A+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A+B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观察现象并分析。

塑料瓶变瘪

部分CO2溶于水使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变小大气压强使瓶子变瘪

根据实验6-3、6-4完成下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与空气比较)

溶解性

是否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还会溶解得更多。

生产汽水等碳酸型饮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

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实验6-5:

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

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纸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纸花的颜色变化。

然后将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地用吹风机烘干,观察现象。

(Ⅰ)

(Ⅱ)

(Ⅲ)

(Ⅳ)

学生:

第一朵小花遇醋酸变成红色;

第二朵小花遇水不变色;

第三朵小花遇二氧化碳也不变色;

第四朵小花同时接触水和二氧化碳后,由紫色变成红色。

这说明水和二氧化碳接触后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类似醋酸的物质。

将第一朵小花和第四朵小花分别小心加热后,第一朵小花的红色未褪去,而第四朵小花的红色褪去,又恢复为紫色。

这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教师讲解:

CO2与H2O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CO2+H2O

H2CO3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受热时分解更快。

H2CO3

H2O+CO2↑

教师:

我们已经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学生:

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CO2+Ca(OH)2

CaCO3↓+H2O

归纳总结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

(1)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2)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练习:

为了使用石灰浆[Ca(OH)2]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

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变得潮湿?

回答:

因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石灰浆[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墙壁越来越硬,刚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

前面我们分析了气态二氧化碳的性质,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

下面我们了解干冰的性质。

教师展示“干冰”。

学生观察描述:

“干冰周围有大量白雾”。

介绍:

干冰是一种半透明的白色固体,在常压和-78.5℃时升华,升华时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为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雾。

影视舞台上经常见到的云雾缭绕、使人如入仙境的景象就是这样形成的。

设问:

二氧化碳有广泛的用途,请你根据所学二氧化碳的性质总结它的有关用途。

学生讨论总结:

(1)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作温室里的气体肥料。

(2)能灭火。

(3)因为易溶于水,所以可制汽水等碳酸饮料。

(4)干冰可用作人工降雨,创造云雾缭绕的景象;

还可作制冷剂,用于冷藏食物。

(5)可用来检验澄清石灰水。

(6)是一种很好的化工原料。

过渡:

二氧化碳的用途这么大,它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有没有负面影响呢?

2.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通风换气。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19页表6-1和图6-18,了解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知道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用途。

温室效应: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

讨论:

谈谈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应采取什么措施。

学生1:

全球温度升高,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许多城市。

学生2:

现在温带的农业发达地区,由于气温升高,蒸发加强,气候会变得干旱,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

学生3:

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可采取以下措施:

节约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探究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并能用有关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又分析了二氧化碳的功与过,了解了温室效应及防止温室效应增强应采取的措施。

四、布置作业

1.教科书第123页“练习与应用”第4、7题。

2.以“CO2的功与过”为题写一篇小论文。

第2课时

碳的氧化物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

1个CO2分子比1个CO分子多1个氧原子,这就使得它们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

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氧化碳的性质。

活动与探究: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分析。

观察贮气瓶内一氧化碳的颜色和状态,然后在贮气瓶的导管口点火,观察火焰的颜色;

把一个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观察现象并分析。

交流:

一氧化碳是无色的气体,一氧化碳可以燃烧,火焰呈蓝色;

烧杯内壁变浑浊,说明一氧化碳点燃时生成二氧化碳。

2CO+O2

2CO2

介绍:

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烧。

烧煤取暖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你知道中毒的原理吗?

演示实验:

在试管中加入新鲜鸡血(加入抗凝血剂),然后通入一氧化碳气体,观察血液颜色的变化。

学生描述:

通入一氧化碳后,血液由深红色变成鲜红色。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结论:

一氧化碳有剧毒

(1)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煤气中毒?

(2)有人烧煤取暖,又担心煤气中毒,临睡前在煤炉上和地上放两大盆冷水,这样做能预防煤气中毒吗?

(3)烧煤取暖时,怎样预防煤气中毒?

(4)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

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

学生讨论后明晰:

(1)如果煤气泄漏,室内通风不良,或生煤炉的房间不装烟囱,都有可能导致煤气中毒。

(2)水不能预防煤气中毒,因为CO难溶于水。

(3)首先室里应装烟囱,其次应注意睡觉时头不要靠墙边,因为CO的密度略小于空气,它会沿着墙壁慢慢地向上飘。

(4)因为一氧化碳无色无味,煤气泄露不易被察觉,所以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

如果发生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然后开窗通风。

我们探究了一氧化碳的两大性质,它还会有什么性质吗?

在玻璃管中放入氧化铜,通入一氧化碳赶走玻璃管内的空气后,加热。

观察现象并与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作对比。

学生观察、思考、交流。

现象:

玻璃管中的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这说明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这个现象和结论与木炭还原氧化铜的相同。

提问:

同学们能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CuO+CO

CuO+CO2

该反应是否是还原反应?

若是还原反应,哪种物质具有还原性?

是还原反应,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思考:

分析该反应的特点,试谈谈它的用途。

同焦炭一样,在工业上可用来炼铁。

该实验装置不同于碳还原氧化铜装置的一个主要部位是用酒精灯点燃尾气。

为什么?

一氧化碳有毒,用酒精灯点燃尾气是防止未与氧化铜充分反应的一氧化碳散失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本课题我们探究了哪些知识?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一氧化碳的三大性质:

可燃性、毒性、还原性。

另外锻炼了大家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科书第123页“练习与应用”1~8题。

教案B

同学们,你们知道舞台上人物出现时腾云驾雾的景象是怎样创设的吗

不知道。

我们进行一个小实验。

向盛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内倒入1/3体积的水,即刻旋紧瓶盖,振荡后,瓶子由鼓变瘪,这是怎么回事?

你们想知道这些现象的奥秘吗?

想知道。

我们今天就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下面请两位同学合作操作,制取一瓶二氧化碳。

学生合作,用锥形瓶和长颈漏斗组装发生装置,采用向上排气法和带火焰的木条检验法制取一瓶二氧化碳。

然后在教师提示下,向大家展示收集到的这瓶二氧化碳,随即走入分组坐的学生中间,用手在瓶口上方摆动让大家闻气味。

二氧化碳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呢?

学生1:

二氧化碳是无色的气体。

学生2:

二氧化碳有刺激性气味。

学生3: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易溶于水,不支持燃烧。

通常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的气体。

有同学说它有刺激性气味,其实这是在实验时木条的烟味进入集气瓶造成的。

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所以,应将易溶于水的“易”改为“能”更为确切。

两位同学从二氧化碳能使火焰熄灭推知它不支持燃烧,这是对的,但是又将“不支持燃烧”写进物理性质栏目后擦去,说明他们认识到它不支持燃烧的性质不属于物理性质。

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将二氧化碳像倒水那样,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为什么火焰会熄灭?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为什么低位的火焰先熄灭,高位的火焰后熄灭?

不清楚。

教师播放课件——二氧化碳分子跌落入烧杯底部,碰撞底部反弹向上扩散的动画。

看过动画后,怎样来解释刚才的现象呢?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的分子跌落到烧杯底部,接着向上扩散,先包围了低位的火焰,所以低位的火焰先熄灭,后包围了高位的火焰,所以,高位的火焰后熄灭。

大家同意这位同学的解释吗?

同意。

教师:

对!

下面请两位同学合作写出通过这个实验了解到的二氧化碳的性质。

不支持燃烧。

性质不活泼。

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不是不活泼,待下面深入探究后再下结论。

将二氧化碳用于灭火,这正是利用它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我们知道,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它溶于水时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展示并讲述)这三朵干燥纸花上染有紫色石蕊。

紫色石蕊是种色素,我们用这三朵小花来做实验。

实验:

将第一朵小花放在二氧化碳中;

用喷液器向第二朵小花喷稀醋酸。

学生观察并描述现象。

稀醋酸是种酸,可见酸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

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由此推知,它不是酸。

学生表示同意。

实验:

用喷液器向第三朵小花喷水,过了一会儿,再将小花放入二氧化碳中。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可推知它不是酸。

用喷液器向第三朵小花喷水后,再将小花放入二氧化碳中。

将喷有水的小花放入二氧化碳中,为什么会变成红色呢?

是二氧化碳和水接触了。

既然是二氧化碳与水接触了,而二氧化碳和水都不是酸,那么,是谁使小花变成红色的?

学生(大声):

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

对,说得好!

请你们写出二氧化碳溶于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H2O=H2CO3

很好!

(接着在“CO3”处注明碳酸根和-2价。

提出问题后,以实验设疑,诱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会运用实验、观察的方法获取信息,用文字、化学用语表达信息,会运用比较、知识迁移的方法加工信息,从而解释化学现象,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接着将第三朵小花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微微受热,让学生观察到红色小花变为紫色后,引导学生理解碳酸不稳定、易分解的性质。

实际生活中,增大压强还能溶解得更多。

可口可乐、雪碧、桔宝等汽水饮料就是通过加压溶解了大量二氧化碳制成的。

(展示并设问)这里有一瓶可口可乐,怎样检验其中溶有二氧化碳呢?

用带火焰的木条放在瓶口,火焰熄灭了,说明是二氧化碳。

是否可由此现象推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呢?

不一定,还可能是氮气。

那用什么方法来检验二氧化碳既可靠又简便呢?

用澄清石灰水。

教师(展示并提示):

好,请同学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这瓶可口可乐里是否溶解了二氧化碳。

教师与一学生合作进行实验:

将可口可乐瓶盖打开,再将放出的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学生观察并描述现象。

大家从产生了白色沉淀的现象推测,二氧化碳是与石灰水中的水反应,还是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

与氢氧化钙反应。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碳酸钙中含有碳酸根。

请同学们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

写得很好。

我们常利用二氧化碳跟石灰水反应的性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现在请你们运用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来解释矿泉水瓶为什么会由鼓变瘪吗?

二氧化碳溶于水,瓶内气压比大气压更小,所以瓶子会变瘪。

大家同意她的解释吗?

同意!

师:

你们会综合运用化学和物理知识解释这个现象,很好!

那影视舞台上出现的腾云驾雾的现象又如何解释呢?

是干冰升华吸收热量,使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液体或固体。

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干冰”有哪些用途呢?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作制冷剂,广泛用于食品的冷藏保鲜和冷藏运输、医疗上血液制品的储存和运输等方面。

如果用飞机在云层中撒布干冰,由于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冷凝变成水滴,于是就开始下雨了。

这就是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奥秘。

今天,我们通过探究较系统地了解了二氧化碳的知识。

下节课物品们会学习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上节课我们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还知道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吗?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学生2;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学生4: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同学们总结得很好,我们现在继续学习二氧化碳,看看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有哪些影响。

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哪些影响?

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1%时,人会感到气闷、头昏、心悸。

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4~5%时,人会感到气喘、头疼、眩晕。

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达到10%时,人会神志不清、停止呼吸,以致死亡。

同学们说得很好,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该注意通风换气。

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但是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你知道有哪些吗?

光合作用。

灭火。

可以做化工产品的原料。

可以做气体肥料。

……

同学们说得很好。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即能让太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向外散失,起到了对地球保温的作用,这种现象叫做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谈谈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应采取什么措施。

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那么一氧化碳是什么,它有哪些性质呢?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2CO+O2

2CO2

有人烧煤取暖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你知道中毒的原理吗?

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煤气中毒?

如果煤气泄漏,室内通风不良,或生煤炉的房间不装烟囱,都有可能导致煤气中毒。

有人烧煤取暖,又担心煤气中毒,临睡前在煤炉上和地上放两大盆冷水,这样做能预防煤气中毒吗?

水不能预防煤气中毒,因为CO难溶于水。

用煤火取暖时,怎样预防煤气中毒?

首先室内应装烟囱,其次应注意睡觉时头不要靠墙边,因为CO的密度略小于空气,它会沿着墙壁慢慢地向上飘。

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

因为一氧化碳无色无味,煤气泄露不易被察觉,所以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

我们探究了一氧化碳的两大性质,它还会有什么性质呢?

一氧化碳和木炭一样具有还原性,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例如,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来炼铁。

学习本课题后你应该知道:

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个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3.一氧化碳能够燃烧,具有还原性和毒性。

4.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

人类应采取积极措施,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

A.有金属光泽的无色透明晶体B.电的良导体

C.非常坚硬的物质D.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

2.下列实验能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的是()。

A.测量其密度B.测量其熔点C.用水溶解D.分别燃烧验证产物

3.活性炭或木炭能使红墨水的红色褪去,是因为()。

A.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碳

B.它们具有多管道的疏松结构而有吸附作用

C.它们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很活泼

D.它们的颗粒很细小,而且是黑色的

4.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作的字画至今仍不褪色,是因为墨汁中的碳()。

A.具有可燃性B.在常温下稳定

C.具有氧化性D.具有还原性

5.小刚要检验妈妈的金戒指是真还是假,下列方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铁锤砸B.火烧C.测密度D.玻璃刀刻画

6下列关于碳的几种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璀璨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B.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来作润滑剂

C.铅笔芯主要是用铅和少量碳粉制成的

D.活性炭可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

7.试管中有黑色粉末,加热后变成红色固体,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黑色粉末是()。

A.氧化铜B.四氧化三铁和木炭粉

C.氧化铜和木炭粉D.氧化铜和二氧化锰

8.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至今依然清新如初,其主要原因是()。

A.作画的宣纸吸附性强B.研磨用的端砚质地细腻

C.所用墨汁由炭墨制作D.保管时注意防蛀防潮防霉

9.下列有关C6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60是一种单质B.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C.C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D.C60是一种化合物

10.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A.煅烧石灰石B.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燃烧木炭D.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

11.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充满集气瓶的正确方法是()。

A.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内振荡

B.将点燃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C.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集气瓶口

1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而不能用硫酸的原因是()。

A.这两种物质间不能反应

B.反应太剧烈来不及收集

C.因为硫酸易挥发,因而产生的气体中混有杂质

D.生成了微溶性物质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13.两份质量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