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0351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规划纲要

按照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及省、市有关精神,结合实际,《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重点阐明“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战略导向和发展重点,是未来五年制定实施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年度计划及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是全面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副中心城市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基础条件与总体目标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以“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文化名县、商贸富县”为目标,全县上下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抓落实。

经济综合实力增强,产业长足发展、城乡建设步伐加快、社会事业繁荣,群众生活水平提高。

1.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预计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5亿元,比2005年净增53.97亿元,年均增长12.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948.7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9亿元,年均增长24.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亿元,年均增长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6亿元,年均增长18.5%。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6:

56:

28调整为12∶57∶31,第二、三产业以88%的绝对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2010年,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22.58亿元,粮食总产连续五年获得丰收,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8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1亿元;工业增加值52亿元,年均增长14.2%;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达到32亿元,年均增长17%。

3.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

县城基础设施累计投资3.39亿元,以六纵六横城市骨架路网及“四路一立交”工程建设为重点,拓展城市空间,县城建成区面积19.5平方公里,城市承载力提高,城镇化水平达到44%。

城市道路总长度达到52.5公里,建成石井水厂,引黑河水进入城区供水网,排水管道总长61.4公里,路灯6786盏,道路广场照明普及率达95%以上,拥有8个城市广场,城区绿化面积540.15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0%;天然气加气站建成投入使用,发展天然气用户10000余户,城市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村电网改造基本完成。

4.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科技成果显著,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创新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文化事业较快发展,获国家诗词之乡、鼓舞之乡称号;教育长足发展,获“全国扫盲先进地区”、“陕西省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县”等多项荣誉。

小学适龄儿童、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均达到100%。

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18.5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累计1.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累计0.6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66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下。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594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31万人。

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参合率达到95.7%,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到9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

5.城乡统筹稳步推进

统筹城乡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预计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4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60元,均比“十五”末翻一番多。

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草堂镇进入国家发展改革试点镇,秦镇、祖庵等5个镇进入关中百镇,大王、蒋村等3个镇进入市级发展改革试点镇建设。

新建扩建6处农村集中供水厂,新建16处联村供水厂,128处单村供水工程,解决了20.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率达到80%。

新打配套深井114眼,新建水塔90座,铺设供水管网1308公里。

修建通村水泥路490公里,全县农村公路里程达到1530公里,乡镇和行政村班车通达率达100%。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

——副中心城市发展机遇。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把户县确定为三个副中心城市之一,围绕建设40平方公里、30万城镇人口规模以及未来50—60万城镇人口,城市建成区60平方公里的发展目标,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城区扩张、人口聚集,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高新区产业转移和沣渭新区建设发展机遇。

户县紧邻西安、咸阳,交通便利、民营经济活跃、产业门类齐全、投资环境优良,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巨大吸纳力。

草堂科技产业基地、沣渭新区建设推进,将极大的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软件服务外包、文化旅游、商贸等产业发展。

——新时期西安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

“十二五”期间,西安将加大对旅游产业投入,并将太平、朱雀作为三个重点发展景区之一,将为旅游业发展带来良机。

2.挑战

——观念更新的挑战。

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素质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副中心城市建设要求还有差距;城市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与国际化大都市副中心城市发展还有差距。

——资源环境约束强化。

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工业化、城市化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激增,建设用地供给矛盾加大。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要求不断提高,传统产业竞争优势减弱,新兴产业发育不足。

——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艰巨。

工业主导地位还不突出,消费对经济拉动力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总量不大,产业优势不强,产业集聚规模小,缺少大企业、大集团带动。

——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挑战。

统筹城乡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就业压力较大,城乡居民收入较低,医疗服务、社会治安等还存在群众不满意的地方。

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程度不高。

第二章发展定位与目标

一、总体要求与发展定位

1.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进改革,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将户县建成经济发展、城乡繁荣、人民富裕、社会和谐、文化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富有活力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副中心城市。

2.发展定位

——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副中心城市。

围绕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需要,建成产业副中心、旅游、文化副中心、服务、物流副中心、商住副中心。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承接地。

以工业强县为目标,以草堂科技产业基地和沣京工业园为平台,以区域合作和招商引资为抓手,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休闲文化山水宜居城市。

依托秦岭山水、农民画、宗教文化、历史文化、观光农业等特色资源,打造独具文化特色的生态旅游圈、宜居家园。

——城乡统筹示范区。

抢抓西安城乡统筹示范区建设机遇,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小城镇功能,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

——民营经济高地。

巩固提升、大力推进民营经济,鼓励支持全民创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引导民营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民营经济再创辉煌。

二、发展目标

1.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

全县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5%左右,2015年达到220亿元,经济总量翻一番,实现人均生产总值35000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递增20%左右,2015年达到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翻一番多。

2.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5年三次产业比重为7:

65:

28。

工业经济支撑作用得到加强,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左右。

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占GDP比重达到70%左右。

3.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201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3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800元,均实现翻一番,全面达到小康社会。

4.社会发展进入新水平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幼儿入园率达到95%以上,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小学、初中入学率达到100%,全面普及高中(职中)教育,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实行农村新型养老保险;精神文明上新台阶,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城乡居民综合素质提高。

5.城乡统筹有力推进

县城人口达到30万人,建成区达到40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12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8平方米,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0平方米,城市自来水普及率100%,农村饮水安全率达到95%以上,天然气普及率80%,集中供热普及率80%,城乡主干道路油化率达到100%,城镇化率达到60%。

6.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

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万元GDP能耗、COD和SO2排放量持续下降,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

森林覆盖率达到60%。

户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预测

指标

2010年

2015年

增速

目标属性

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

105

220

15%

预期性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

13

16

6%

预期性

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

60

143

18%

预期性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32

61

14%

预期性

三产结构比(%)

12∶57∶31

7:

65:

28

预期性

工业总产值(亿元)

180

600

25%

预期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109

——

20%

预期性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3.3

8

20%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32.6

82

20%

预期性

人口自然增长率(‰)

5.5

5

约束性

城镇化率(%)

44

60

预期性

森林覆盖率(%)

30

60

预期性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

5.5

达到省市要求

约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6460

33000

15%

预期性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6260

12800

16%

预期性

第二篇构建板块经济推动园区建设

按照板块推进、产业集群、园区整合的发展模式,构建产业板块,以园区建设促进发展。

第三章着力构建板块经济

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线,加快经济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建设,完善项目评审机制,引导大项目向重点园区集中。

构建产业集群化支撑下的经济板块,加强板块内部各集群园区的相互协调配合,突出各自优势,形成互补和错位发展,促进良性竞争,增强整体竞争力。

——工业科技产业板块。

加速发展草堂科技产业基地、沣京工业园、草堂工业园、余下能源化工城、渭丰印包产业园、医药产业园等。

——文化生态旅游产业板块。

着力构建秦岭北麓环山路休闲旅游区、天桥水生态修复示范区、草堂寺旅游区、重阳宫宗教文化旅游区、民俗文化产业基地。

——现代都市农业产业板块。

全面建设渭河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中部平原精品农业区、秦岭北麓观光、设施农业示范区等。

——商贸物流产业板块。

围绕县城30万人口,草堂10万人口,倾力打造多个商贸服务组团、多种经营形态并存的商贸发展中心区、物流园。

第四章重点发展十一个园区

以园区建设为引擎,重点打造十一个园区或基地。

以南北七号路为轴线,北接沣渭新区,中跨沣京工业园,南联草堂科技产业基地和草堂工业园,推动经济重心向东、向南扩展。

一、草堂科技产业基地

充分发挥西安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把高新区草堂科技产业基地建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软件服务外包、汽车装备制造为主的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2015年,完成20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入驻企业达到150户,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县级财政收入达到7.2亿元,就业人口达到10万人。

二、沣京工业园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形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力电器设备、服装产业、建材物流等为主的产业体系。

2015年,完成园区15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配套,建成区达到8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到200户,投产企业150户,规模以上企业100户,工业总产值300亿元,实现税收6.8亿元,园区从业人数达到5万人以上。

三、草堂工业园

围绕比亚迪汽车项目,在草堂、庞光镇设立草堂工业园,以汽车配件、机械加工产业为主,整合全县民营铸造业、引进外地资本,主动承接汽车产业延伸,形成产业链。

四、余下能源化工城

以余下镇为中心,壮大和完善能源化工产业。

发挥北方惠安国防科技工业优势,加快推进军工企业和地方产业融合进程;建设大唐户县第二发电厂(二期)热电联产项目。

2015年,产值达到80亿元。

五、渭丰印包产业园

以大王、渭丰纸业加工为基础,采取多种方式促进纸箱产业优化升级。

积极引导组建渭丰印包产业园,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纸箱制造企业发展到300个,产值超过10亿元。

六、医药产业园

以现有双鹤、京西医药企业为龙头,利用沣渭新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契机,引进、培育生物医药产业,使其成为发展的新亮点。

七、秦岭北麓环山路休闲旅游区

依托优美壮观的秦岭自然风光,丰富而独特的动植物资源,开发生态旅游、观光体验、科学考察、登山探险等旅游项目。

以太平、朱雀国家森林公园为核心,打造国家中央公园。

八、县城、重点镇商贸功能圈

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带动重点镇发展商业、贸易、服务业、房地产等第三产业。

九、渭河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

依托沣渭新区,做好示范区的产业对接,主要发展设施农业、生态观光农业及农业科技产业。

力争成为西北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国家AAA级旅游区和生态旅游示范点。

十、西户物流园

按照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的思路,培育、建设集货运分拨、整理、加工、仓储、配送、展示、展销等业务为一体的现代化货物集散中心,使之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方面。

十一、民俗文化产业基地

以农民画、鼓舞表演、诗词创作等为依托,建成集民间文化艺术创作、保护、展演、交易、研讨、会展、文化观光、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旅游体验园区。

第三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

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完善市场营销网络为支撑,做强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做精第一产业,促使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构筑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柱、高技术产业为先导、服务业为依托、高效生态农业为基础的都市型产业体系。

第五章落实“工业强县”战略

一、工业发展思路和目标

1.总体思路

实施工业富民强县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调整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技术进步和创新为支撑,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着力点,以园区基地引领发展为抓手,以提高工业增加值率为主要目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进高端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着力构建布局科学、产业集群化、制造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进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2.发展目标

——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00亿元,工业增加值160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7%和22%。

——工业投资强劲增长。

工业投资平均增速不低于25%,占总投资的比重不低于40%。

——工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引进和培育“123920”企业群落,即产值过100亿元企业1户,50亿元企业2户,30亿元企业3户,10亿元企业9户,1亿元以上企业20户。

工业企业总数达到1500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60户,形成具有省级竞争力优势产业3-5个。

——工业增加值能耗和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达到省市要求。

二、工业发展重点

1.做大做强四大支柱产业

——能源化工。

以大唐户县第二发电厂为主阵地,抓住二期建设热电联产技改工程,投资30亿元,实现总装机容量达到130万千瓦,产值达到30亿元。

化工工业以惠安、惠大、四川北方硝化棉等生产企业为依托,改造现有产品,研发生产民用衍生产品,产值达到35亿元。

——机械制造。

发挥广州京龙、北京联东等设备制造企业龙头作用,大力发展工程机械设备及其配套产业;支持西安泰格尔、黑牛、秦华、新达、亚澳等机械制造企业自主研发,保持机械装备类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实现产值10亿。

——印刷包装产业。

以方舟、吉丰等包装生产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以烟酒、医药、果汁、钢塑、铝塑复合为主的包装材料。

配合现代物流发展需要,重点发展以纸板、木材、塑料和金属为包装材料的各类包装箱生产,产值达到5亿元。

——农副产品加工。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

抓好国维淀粉公司淀粉深加工及户太葡萄、猕猴桃等果品产业化项目,延伸产业链,带动养殖业、种植业、运输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产值达到55亿元。

2.培育三大新兴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着力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链高端环节,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

建成承接科技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产值达到250亿元。

——汽车制造及配套产业。

做好比亚迪汽车二厂整车生产线项目,大力发展汽车配套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生物医药。

以世纪盛康和京西双鹤为代表,鼓励自主创新,力争在治疗性疫苗及用药等领域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重点开发治疗性、高附加值医药产品。

支持中药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产值达到15亿元。

三、加大县属企业改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积极稳妥的搞好县属企业改制工作。

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把民营经济做成工业发展的特色亮点工程,实现民营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80%以上。

制订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优势政策,支持和鼓励创业,通过政府扶持、引导,促进民营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质量提升。

创新企业融资方式,增加中小企业信贷规模。

成立贷款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进行担保,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实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计划,鼓励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

加强区域交流合作,通过资源互补、市场潜力吸引发达地区投资。

建立专项资金,加强对企业管理者、创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培育一批企业家。

第六章提升服务业水平

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创建民俗文化产业基地

深入挖掘和展示户县农民画和传统历史文化,围绕农民画珍藏馆和中国农民画创作研发中心建设,草堂寺、重阳宫、公输堂、兆伦钟官城铸币遗址开发,打造提升中国农民画“第一画乡”、鼓舞之乡、诗词之乡、中国道教文化祖庭等文化品牌,彰显关中文化和华夏历史文明,不断提高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和地位。

以产业化为方向,整理、提升传统历史文化、民间民俗文化,大力发展农民画、民间民俗展示和鼓舞表演、文化用品及相关文化培训等产业。

打造彰显关中文明的历史文化、民间民俗文化产业,创建民俗文化产业基地。

二、推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融入大西安旅游圈

按照大旅游、大市场、大发展的思路,整合农民画、宗教文化、历史文化、秦岭自然资源、渭河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等旅游资源,创新旅游发展模式,优化升级旅游产业和产品结构,融入大西安旅游圈,建设秦岭山水游、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游、绿色乡村游三大旅游体系。

实现年接待游客2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7.5亿元。

1.优化创新旅游产品

——秦岭山水游。

依托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国家中央公园。

加快太平、朱雀森林公园开发,做好吃、住、娱乐、通讯、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档次,建成“AAAAA”级景区。

——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游。

借力“农民画乡”,整合民间民俗文化、鼓舞表演、文化产品贸易等资源,形成民俗文化游系列产品。

推进草堂寺、重阳宫、紫阁寺、渼陂湖等开发,树立宗教文化、历史文化游品牌。

——绿色乡村游。

依托渭河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塑造生态旅游品牌,使传统农业资源和生态、自然、休闲、观光、采摘、体验、考察、教育等内容与旅游市场进行衔接,带动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快速发展。

争创绿色乡村游品牌,放大东韩陕西第一村、李家岩环山旅游第一村等乡村旅游亮点。

2.理顺旅游体系

整合旅游资源,理顺管理体系,引进、吸收先进的管理模式,形成适合大旅游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

加强规范管理,促使旅游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3.加大旅游市场开发力度,培育旅游产业链

整体策划旅游形象宣传,积极组织参加旅游专业会展,精心策划旅游节庆活动;加强与大型旅游企业的合作,吸引资金、管理及人才,推进旅游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培育有竞争力的旅游骨干企业。

积极壮大旅游产业总体规模,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综合优势,不断提高旅游知名度和满意度,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三、完善商贸服务业,提升服务能力

按照国际化大都市“副中心城市”建设要求,借力城区快速扩张,人口快速集聚,树立新理念,加快设施建设,拓宽消费领域,完善服务业,不断提升商贸服务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竞争有序的发展格局。

全县商业网点增加到20000个,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2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批发零售和餐饮业增加值达到1.8亿元和3.9亿元,年均增长12%和11%。

1.提升商贸服务业

提升县城中心商业区功能。

按照突出特色、提高品位的原则,优化结构、汇集品牌、提高商业聚集度,完善商贸服务功能,形成传统特色和现代气息相结合,较为繁华的商贸中心。

建设标准化农贸市场8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3个,农资交易市场5个,日用品连锁经营店250个,直营店100个。

围绕草堂科技产业基地、环山旅游带建设商贸服务网络,巩固和提升太平、朱雀国家森林公园、亚健高尔夫俱乐部等旅游商贸服务,加大环山路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旅游等设施。

形成环山路沿线旅游、度假、会议、娱乐、休闲、商住、购物、温泉洗浴、商务会展等服务体系。

2.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整合资源,扶持培育和引进物流知名企业入户,发展第三方物流;依托交通及区位优势,引进大型仓储货运企业,建设物流园区,形成对接关中城市圈和大西南的物流体系。

3.完善生活服务业

把面向群众、方便消费作为着力点,实施商贸进社区、进农村“双进工程”,加快社区和农村商贸网点建设,丰富日常购物、餐饮、维修、家政等服务项目。

推进放心早餐工程向农村、社区、学校、人口密集园区延伸;改造传统生活服务业,重点培育连锁化、品牌化、规范化生活服务企业,基本形成完善的生活服务业网络。

加快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等系列惠民工程,在每个村建设1-2个小、中型超市,县城大型社区、学校均建有超市或蔬菜市场、理发店、维修点等,方便群众生活。

第七章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以设施农业、户太葡萄、规模养殖为重点,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

发展壮大渭河南岸6万亩现代生态农业、中部平原5万亩精品农业、秦岭北麓5万亩旅游观光农业产业带,扩大都市农业示范基地,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农业总产值达到33.2亿元,年均递增8%。

一、优化种植业

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

以稳定粮食生产为重点,着力培育设施农业、户太葡萄、同兴西瓜、优质桃杏、猕猴桃等优势产业,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实施全国千亿斤粮食增产规划,加快新品种培育及推广,不断提高良种覆盖率。

保证粮食播种面积85万亩以上,总产38万吨以上。

加快渭河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和蒋村设施农业示范区建设,以新品种、新技术应用为手段,推广标准化生产,提高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示范效应。

扩大优势产业基地面积,促使蔬菜、果品向设施化、规模化、精品化发展。

二、提升养殖业

以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为核心,建立完善良种繁育、饲料生产、疫病防治、畜禽产品加工、信息服务五大体系和产业化运作机制,做大做强生猪、蛋鸡、肉牛和奶牛四大产业。

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经营产业化,建设百头以上奶牛场15个,千头以上猪场15个,万只以上养禽场20个。

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3.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以提高产业档次、延长产业链、拓展农业功能为目标,加快加工农业、精品农业、观光农业、安全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