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功》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1030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功》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功》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功》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物理《-功》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功》教学设计.doc

《初中物理《-功》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功》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功》教学设计.doc

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

第一节《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②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③知道功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思考,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②通过推理、分析与阅读,得出功与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定性关系。

③经历探究功的原理的过程,感知使用机械不能省功的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②通过合作性的探究,展示性交流,增强自信,学会合作的意识,追求学生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功的概念及计算。

2、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对“功的原理”的探究与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

说出下列词语中“功”的含义:

功劳、立功_____贡献大功告成、事半功倍_____成效

师:

在力学上“做功”的含义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一)物理学中的功

师: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作了功。

多媒体:

投影一组做功的实例和一组没有做功的实例。

(实例联系生活和科技前沿)

师:

每组实例有什么共同点?

两组实例有什么不同点?

生:

观察并总结共同点和不同点

师:

功包含哪些必要因素?

生:

有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师:

如何判断是否做功?

生:

用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来判断。

师:

有哪些情况看似做功,但实际上并不做功?

生:

1、有力F的作用,但距离S=0(如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生:

2、有距离S,但力F=0(如惯性运动)

生:

3、有力F也有距离S,但F⊥S(如提一桶水,水平前进)

练习(投影):

1.起重机将货物从地面A点提升到B点,又从B点平移到C点,在这一过程中起重机一直都在做功吗?

为什么?

2.在下列几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A、冰球在光滑的冰面上匀速滑动

B、小孩用力推箱子,箱子未被推动

C、学生背着书包站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上

D、清洁工把一桶水从地上提起

(二)功的计算

师:

做功是有大小的,做功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有什么关系?

投影:

由图甲可知,用力把一木板提升1米做了一定的功,图乙把同样三块木板提升1米高,拉力做的功与甲相比有什么关系?

把一块木板提升3米呢?

师:

讲述物理学中对功的规定,以及公式、单位。

功的公式:

W=FS

W—功—焦耳(J)

F—力—牛顿(N)

S—距离—米(m)

功的单位是:

“牛·米”专业名称为:

“焦耳”1J=1N·m

关于公式的几点说明:

1、公式中的各个量W、F、s均用国际单位

2、在功的单位中,“牛·米”才能写成“焦”。

而力x力臂单位是牛·米,不能写成焦。

投影反馈练习题:

1、推铅球时,是否做了功?

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应是哪个距离?

2、你爬楼梯时,你是否做了功?

力移动的距离应是多少?

3、用重50N的水平拉力拉重为100N的物体,使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前进了20m,拉力和重力各做了多少功?

(三)功的原理

师:

我们已经知道使用简单机械可省力、省距离、改变力的方向,那么能省功呢?

启发引导学生猜想。

投影:

用杠杆、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物体的图示。

师:

要得到不用机械提升物体和利用机械提升物体所做的功,分别要知道什么?

怎么得到?

通过图示加以说明。

可通过哪些方法获得这些数据?

最简便的方法是什么?

生:

思考讨论,在图上指出要测的量。

讨论用怎样的方法最简便。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计算收集证据。

生:

进行计算、说操作步骤,协助教师完成实验。

教师总结强调。

投影练习题:

使用自重可以忽略的动滑轮提起50N的重物,人对绳做的功是100J,求动滑轮把物体提起的高度。

三、课堂小结:

在学生自我归纳小结后,教师投影小结内容

力学中的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

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即W=F×s

注意:

F≠0,S=0时不做“功”;F=0,S≠0时不做“功”;F⊥s时不做功。

3、功单位:

1焦=1牛×1米,即1J=1N·m

4、功的原理: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四、布置作业

P107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5

教学后记

1、“功”的含义很多,有“贡献”的意思,还有“成效”的意思。

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有“成效”的意思,但它具有更确切的含义。

“功”新概念引入,学生比较难理解。

2、在力学中功的概念是怎么定义的?

怎样才叫做功?

又怎样计算做功的多少?

区分日常功的认识和物理学中功的概念。

3、功的计算,和日常功的计算的差别认识,是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