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有关溶解度曲线的解题思路.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1036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有关溶解度曲线的解题思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化学有关溶解度曲线的解题思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化学有关溶解度曲线的解题思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有关溶解度曲线的解题思路.doc

《初中化学有关溶解度曲线的解题思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有关溶解度曲线的解题思路.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化学有关溶解度曲线的解题思路.doc

有关溶解度曲线的解题思路

●A

●M

1、

比较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必须在同一温度下进行

●N

2、曲线上的交点,表示在某一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M、A、N三点相对于甲物质的曲线来讲,M点表过饱和溶液,即溶液中还有未溶解的溶质;A点表示饱和溶液;N点表示不饱和溶液。

4、结晶方法的选择:

①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甲)

②蒸发结晶(蒸发溶剂):

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从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

③升温结晶: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从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丙)

5、物质提纯方法的选择

想提纯什么物质,就看该物质适用于什么结晶方法。

①甲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提纯甲物质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②固体甲中含有少量的固体乙,提纯固体甲的方法

加水溶解、加热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冷水)、干燥

③乙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甲,提纯乙物质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④固体乙中含有少量的固体甲,提纯固体乙的方法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过滤、洗涤(热水)、干燥

6、甲乙两种溶液降温不一定有晶体析出,必须是饱和溶液降温才有晶体析出。

7、要比较甲乙两种物质降温后析出晶体的多少,必须是等量的饱和溶液才能比较。

8、t3℃时,等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甲中所含水的量最少(或者说在t3℃时将等的甲乙丙三种物质配成饱和溶液,甲物质需要的水最少)因为在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溶液能力最强(或者说在等量的水中甲物质溶解的最多)

9、升温或降温后比较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

依据公式:

S/100g+S×100%溶解度大的,溶质质量分数就大

①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根据末温下的溶解度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发生变化,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变化)

②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根据初温下的溶解度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虽然发生变化,但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按初温下的溶解度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

现有t1℃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分析:

从t1℃升温到t3℃时,甲乙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则根据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来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从图可以看出,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所以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甲,从t1℃升温到t3℃时,丙物质的溶解度降低,还是饱和溶液,则根据t3℃时的溶解度计算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丙物质的溶解度比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所以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乙﹥甲﹥丙

10、大多数物质由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①加入溶质(温度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②蒸发溶剂(温度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③降低温度(温度变化,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11、常用计算公式:

①饱和溶液中溶解度(S)=×100g(已知某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可以求出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②饱和溶液中=(已知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可以判断一定量的溶质能否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③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已知其中两个量,可以求第三个量)

④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已知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便可以求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⑤饱和溶液中=(已知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可以求出一定量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⑥饱和溶液中

溶质:

溶剂:

溶液=S:

100g:

(100g+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