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20《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时练习题 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107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20《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时练习题 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20《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时练习题 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20《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时练习题 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20《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时练习题 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20《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时练习题 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20《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时练习题 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20《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时练习题 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20《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时练习题 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20《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时练习题 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20《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时练习题 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20《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时练习题 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20《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时练习题 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20《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时练习题 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20《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时练习题 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配套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统编七年级历史上册20《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时练习题 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D.王献之

4.(2019·

河南中考模拟)对下面图片反映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我国佛教盛行B.我国善于吸收外来文化

C.我国建筑均为木结构D.我国艺术的多样性

5.(2019·

黑龙江初一期末)成书于北魏时期,我国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是

A.《水经注》

B.《资治通鉴》

D.《农政全书》

6.(2019·

内蒙古初一期中)我国古代被称为“书圣”“诗仙”“诗圣”的分别是()

A.王羲之、吴道子、李白B.王羲之、李白、杜甫

C.张旭、顾恺之、李白D.张旭、顾恺之、杜甫

7.(2019·

北京中考模拟)以下各项都属于中国古代科技著作的是(  )

A.《史记》《伤寒杂病论》

B.《大唐西域记》《马可•波罗行纪》

C.《齐民要术》《农政全书》

D.《三国演义》《红楼梦》

8.(2018·

黑龙江初一开学考试)“遒媚劲健,绝代更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后人对哪一作品的评价

A.《三国志》

B.《洛神赋图》

C.《兰亭序》

D.《帝后礼佛图》

9.(2019·

重庆初三期中)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他的历史贡献在于推动了我国古代科学的发展,率先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欧洲科学家约早一千多年。

他就是

A.祖冲之

B.张仲景

C.毕昇

D.徐光启

10.(2019·

安徽中考模拟)下图所示是我国古代杰出农学家贾思勰的某一著作中的目录(部分)。

据此可知,下列关于该著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巨著

B.被誉为“中国古代工业百科全书”

C.表明我国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

D.记载的内容全部是有关农作物种植的

11.(2019·

广东中考模拟)德国数学家康托尔说过:

“历史上一个国家所算得的圆周率的精确程度,可以作为衡量这个国家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指标。

”要衡量南北朝时期中国数学发展水平,要找谁的研究成果?

(  )

A.祖冲之B.关汉卿C.李时珍D.李白

12.(2019·

山东中考真题)“文字的发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石破天惊的大事,它将人们的思维、语言、经验以及复杂的社会现象记录下来,使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传承,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哪位书法家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欧阳询

13.(2018·

云南初一期末)小轩同学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情况。

你可建议他阅读

A.《天工开物》

B.《水经注》

C.《离骚》

D.《论语》

二、综合题

14.(2019·

重庆初一期末)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其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稻、粟、黍的人工栽培,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我国大致在什么时候已出现最早的人工栽培农作物?

稻这种农作物最早出现在我国哪一地区?

(2)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又一伟大贡献。

汉代哪位历史人物对改进造纸工艺,提高纸张的质量与产量做出了重大贡献?

你认为造纸术的发明及传播对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3)对圆周率的准确推算是我国古代科学家对人类做出的重大杰出贡献。

我国南北朝时期哪位科学家为圆周率的准确推算做出了突出贡献?

其突出贡献主要表现为什么?

15.(2018·

江苏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初一期末)中华民族有着丰富多彩科技文化遗产,面对优秀民族文化,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油然而生。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名著是什么?

它开创什么新体例?

(2)请按要求把下列表格的空格中填出相应的内容。

人物

成就或著作

著《伤寒杂病论》

贾思勰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小数

蔡伦

(3)纵观上面图表,你最佩服或喜欢哪位?

他们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4)纵观上面图表,你认为科技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该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

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这部农业科学技术的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齐民要术》。

故C项符合题意。

《本草纲目》,中国药学著作,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医学集大成者,作者是明朝李时珍。

故A项不符合题意。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

故B项不符合题意。

《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

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

故D项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故选C。

2.A

根据所学可知:

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比欧洲早了约1000年。

顾恺之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他的艺术特点是画人物要“以形写神”,注重点睛传神和表现人物的特征,故A对应不正确但符合题意。

贾思勰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著成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故B对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郦道元是中国北朝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撰《水经注》一书,故C对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故D对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依据题干信息“天下第一行书”,结合所学可知,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庄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故C符合题意;

曹魏时期,钟繇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独创楷书书法,故A不合题意;

祖冲之是南朝的天文学家,故B不合题意;

王献之与题干无关,故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4.D

仔细观察三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BC只是对其中一幅图片的正确解读,不符合题意。

三幅图片体现了我国艺术的多样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C

结合所学可知,A项《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所撰的我国第一部以水道为纲,全面系统的综合性历史地理巨著,不符合题意;

B项《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不符合题意;

C项《齐民要术》成书于北魏时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符合题意;

D项《农政全书》是明朝徐光启编著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不符合题意;

由此可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题干信息“北魏”、结合所学可把BD排除,“最早的农学著作”是解题的关键,结合所学,可知我我国现存最早的农学著作是《齐民要术》。

6.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他的字被赞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集书法之大成,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唐朝诗人李白的诗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

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

因此古代被称为“书圣”“诗仙”“诗圣”的分别是王羲之、李白、杜甫。

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7.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的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书中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

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书中记载了我国古代有关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欧洲的水利技术。

这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题干中属于中国古代科技著作《齐民要术》《农政全书》。

故C正确。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伤寒杂病论》是一部中医学著作;

故排除A项。

《马可·

波罗行纪》是一部游记性小说,故排除B项。

《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是小说,故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著作的相关史实。

8.C

依据所学可知,“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对王羲之书法的评价。

东晋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所以C项符合题意;

A项是史学著作,B项是绘画作品,D项是龙门石窟中的浮雕。

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9.A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成就是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在世界上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这项成果领先世界约1000年,所以A项符合题意;

B项是东汉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C项是北宋时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D项是明代科学家,著有《农政全书》。

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0.C

依据题干信息“耕田、收种、谷类、养鱼、酿酒”可知,此内容是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的内容,故A不合题意;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食品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利用,内容丰富,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故BD不合题意;

题干内容表明我国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故C符合题意。

抓住题干关键词“耕田、收种、谷类、养鱼、酿酒”是解题的关键,逐一分析各选项。

11.A

据“历史上一个国家所算得的圆周率的精确程度,可以作为衡量这个国家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指标。

”及所学知识可知,要衡量南北朝时期中国数学发展水平,要找祖冲之。

祖冲之是我国南朝宋、齐之际著名的数学家,科学家。

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

在数学方面,他写了《缀术》一书,祖冲之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

比欧洲人早了约1000年。

选项A符合题意。

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B

依据所学可知,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庄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故B符合题意;

钟繇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独创楷书书法,故A不合题意;

颜真卿、欧阳询是唐代书法家,故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B。

抓住题干关键词“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解题的关键,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庄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13.B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编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记述了许多前人没有记载过的河流,全书以水道系统为纲,详细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

故正确答案为B。

《天工开物》是明朝的科技著作;

《离骚》是诗人屈原的作品;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论的著作。

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

(1)10000年;

长江流域。

(2)蔡伦;

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教育的普及,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祖冲之;

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2019年)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黍的国家。

中国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稻这种农作物最早出现在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遗址。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用树皮、破布和旧鱼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提高了质量,降低了成本,使纸得以广泛使用。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是我国古代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

它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教育的普及,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