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四川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1383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四川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四川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四川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四川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四川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四川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四川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四川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四川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四川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docx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四川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四川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四川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docx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四川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

[专升本(地方)考试密押题库与答案解析]四川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2015年

四川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2015年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问题:

1.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曹禺是一位知名______

A.剧作家

B.散文家

C.杂文家

D.小说家

答案:

A

问题:

2.“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苏轼对下列哪位诗人诗风的评价______

A.孟浩然

B.李白

C.王维

D.陶渊明

答案:

C

问题:

3.汉代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是______

A.格律诗

B.词

C.赋

D.曲

答案:

C

问题:

4.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所使用的对仗形式是______

A.流水对

B.扇面对

C.鼎足对

D.隔句对

答案:

C

问题:

5.《中庸》原存录于______

A.《四书》

B.《五经》

C.《礼记》

D.《春秋》

答案:

C

问题:

6.“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出自______

A.培根

B.拉封丹

C.伏尔泰

D.富兰克林

答案:

A

问题:

7.以下诗句中,化用《诗经》诗句的为______

A.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B.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C.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D.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答案:

D

问题:

8.辛弃疾《摸鱼儿》的主要情感内容是______

A.国势殆危之忧

B.收复无望之叹

C.权奸当道之恨

D.报国无门之愤

答案:

D

问题:

9.《种树郭橐驼传》用种树之道讽刺了封建官吏______

A.横征暴敛

B.草菅人命

C.好烦其令

D.贪赃枉法

答案:

C

问题:

10.清代成就最高的长篇讽刺小说是______

A.《金瓶梅》

B.《聊斋志异》

C.《儒林外史》

D.《西游记》

答案:

C

问题:

11.在新诗创作中,提出“三美”主张的是______

A.冯至

B.刘半农

C.胡适

D.闻一多

答案:

D

问题:

12.以下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作家是______

A.徐志摩

B.朱自清

C.丁玲

D.巴金

答案:

B

问题: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梁启超倡导的“三界革命”的是______

A.诗界革命

B.小说界革命

C.文界革命

D.艺术界革命

答案:

D

问题:

14.从作品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上看,《炉中煤》是一首______

A.颂歌

B.战歌

C.牧歌

D.恋歌

答案:

D

问题:

15.沈从文的中篇小说代表作是______

A.《萧萧》

B.《湘西》

C.《边城》

D.《长河》

答案:

C

问题:

16.元代从事杂剧及散曲创作、有“曲状元”誉称的是______

A.王实甫

B.马致远

C.关汉卿

D.张养浩

答案:

B

问题:

17.“三曹”中诗风悲凉慷慨、气韵沉雄的是______

A.曹丕

B.曹操

C.曹植

D.曹睿

答案:

B

问题:

18.李白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故人”指______

A.杜甫

B.孟浩然

C.谢朓

D.汪伦

答案:

B

问题:

19.“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作者是______

A.李清照

B.秦观

C.李煜

D.晏殊

答案:

A

问题:

20.下列作品中属于律诗的是______

A.杜牧《清明》

B.王维《山居秋暝》

C.李白《行路难》(其一)

D.陆游《关山月》(和戎诏下)

答案:

B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每小题1分,共10分。

问题:

1.公曰:

“不义不暱,厚将崩。

答案:

暱:

亲近兄长。

问题:

2.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答案:

陈:

同“阵”,布阵。

问题:

3.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答案:

以为:

即“以……为”,把……作为。

问题:

4.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答案:

发:

开仓赈济。

问题:

5.计中国之在海内。

答案:

中国:

中原地区。

问题:

6.溯回从之,道阻且右。

答案:

右:

迂回曲折。

问题:

7.玉盘珍羞直万钱。

答案:

羞:

同“馐”,美味的菜肴。

问题:

8.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答案:

造:

到,至。

问题:

9.在这“香市”中,我不但鉴赏了所谓“国技”。

答案:

国技:

指武术杂技之类。

问题:

10.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

答案:

典质:

典当,抵押。

三、阅读分析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

“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孟尝君就国于薛。

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孟尝君顾谓冯谖: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冯谖曰: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请为君复凿二窟。

”(《冯谖客孟尝君》)

1.这段话中“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答案:

真正原因是齐王害怕孟尝君位高权重对他构成威胁。

2.这段话中最能表现“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的场景是哪一句?

答案:

孟尝君就国于薛。

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3.这段话中所指的“一窟”是什么?

答案:

孟尝君已经赢得了薛地的民心。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

“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授之而掩其上哉?

”马伶曰:

“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不肯授我。

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

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

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

”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侯方域《马伶传》)

4.严相国指何人?

“此吾之所为师也”中的“师”则指何人?

马伶所扮演的人物又是谁?

答案:

严相国指严嵩。

“师”指顾秉谦。

马伶所扮演的人物是严嵩。

5.从马伶成功的经验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答案:

文艺创作要获得成功,必须了解和熟悉生活,到生活中去学习,而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要有吃苦耐劳、潜心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

6.作者写昆山顾秉谦,有什么意图?

答案:

作者的意图在于借此讽刺朝中权奸。

马伶扮演奸相严嵩,却由仿效当朝宰相顾秉谦而一举成功,这就有力地揭示了严、顾二人是一丘之貉。

这番话不免啰嗦,但是我们原在咬文嚼字,非这样锱铢必较不可。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感情;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从来没有一句话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朱光潜《咬文嚼字》)

7.第一句话强调的语意重点是什么?

答案:

强调用词认真推敲,锱铢必较,

8.咬文嚼字在文学上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在表面上像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9.作者认为强调咬文嚼字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①文学阅读和写作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②文字含糊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③说法变,思想也随之而变。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

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

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

10.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旨意。

答案:

中心旨意:

父亲晚年心境的颓唐。

11.文章结尾的家境描写与开头相呼应,有什么表现作用?

答案:

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家境的窘迫,这就将全文笼罩在阴冷的氛围之中,既显示出当时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动荡不安、日渐下降的生活境遇,又烘托出父子亲情的真挚可贵。

12.这里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揭示父亲晚年的心境?

答案:

这里是通过外在行为来揭示父亲晚年的心境,这叫作“以外显内”的心理刻画方式。

我愿是一座荒林,

坐落在河流两岸;

我高声呼叫着,

同暴风雨作战……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只小鸟,

停在枝头上啼叫,

在我的怀里作巢。

(裴多菲《我愿是一条急流》)

13.这里运用的是什么抒情手法?

答案:

借比喻抒情。

14.写出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意象。

答案:

“荒林”和“小鸟”。

15.“我高声呼叫着,同暴风雨作战”表现出“我”怎样的感情?

答案:

对爱人、对事业的无比真诚和为之献身的力量。

四、写作题

问题:

1.应用文写作

根据下列内容,写一篇招聘启事。

文远建筑公司需招聘出纳人员两名,28岁以下,男女不限,身体健康,有大专以上毕业文凭,有会计证,一经录取,待遇从优。

要求:

(1)格式正确;

(2)内容清楚明确,用语规范,合乎文体特点;

(3)不超过200字。

答案:

参考例文:

[参考范文]

招聘启事

文远建筑公司现因业务需要,面向社会招聘出纳职位:

一、招聘条件与录用待遇

1.要求:

两名,28岁以下,男女不限,身体健康,有大专以上毕业文凭,有会计证;

2.待遇:

一经录取,待遇从优。

二、报名方式及注意事项

1.如有意者请带好简历及身份证原件到文远建筑公司行政人事处面试。

2.联系电话:

×××××××××××,联系人:

×××

文远建筑公司人力资源部(公章)

××××年××月××日

问题:

2.作文

从前,有一只海鸟飞到鲁国郊外停歇下来,国君让人把海鸟接到太庙供养,演奏“九韶”想让它快乐,用丰盛的食物喂养它。

海鸟却两眼迷乱,忧心伤悲,不敢吃一块肉,不敢喝一杯酒,三天就死了。

这是鲁国国君按自己的生活习性来养鸟,而不是按鸟的习性来养鸟。

按鸟的习性养鸟,就应该让鸟栖息于深山密林,嬉戏于水中沙洲,浮游于江河湖泊,啄食泥鳅和小鱼,随着鸟群的队列飞翔休息,从容自得,自由自在地生活。

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后,请选择一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2)题目自拟;

(3)立意自定;

(4)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