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研究.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1396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研究.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研究.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研究.doc

《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研究.doc

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研究

江苏省南京市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教师只是按照教案或教参的设计,按部就班的展示自己的教学行为,把学生当作观众,既没有沟通也没有交往,更忽视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教与学的完全分离,使本应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味。

然而,农村初中拥有独特的环境资源,生物教学更容易贴近生活,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鉴于此,我们提出“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生物教学生活化,是指在生物课堂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用已有的生活感知去重新认识、理解生物学科的内容与知识,让它们两者建立相互联系,从而把生物教学的整个过程融入到学生对于生活的理解与认识中去,从而能够让学生不仅学习、认识生物,更能"感知"生物的魅力。

在我们的生活中,生物知识无处不在。

对于初中生来说,刚刚开始接触生物学习,由生活作为切入点,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所以说,初中生物实现生活化教学即是实施新课程的客观需要,也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需要。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学生的生物生活化教学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推动每个学生更主观能动地进行思维活动。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生物的能力,加快把知识转化成生物素质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落实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在农村初中切实开展生物活动化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使学生形成“生物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意识。

二、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状况,使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明确、更科学。

2、行动研究法:

比较实验班和非实验班的生物学习情况,分析搜集的数据,从而了解生物生活化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的优势

3、调查问卷法:

在课题实施阶段,采用问卷、测试等方法适时向学生了解课题实施效果,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研究的方法。

4、经验总结法:

课题实施过程中,根据研究的重点,从经验出发,结合生活实际,总结研究的得失。

(二)研究途径:

1、研究原则:

(1)实践性原则

课程研究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实验、调查研究为学习研究的主要手段;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和自我体验。

(2)科学性原则

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一是所选择的课题要有利于充分运用在学科课程中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课题所提出的问题;二是所选择的课题要有科学性,即有一定的科研价值。

(3)主体性原则

以学校干部、教师、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其自觉性和积极性,共同参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研究,为学生主体探究、自主参与和师生合作探究提供广阔的空间。

(4)整体性原则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知识、技能、人格、道德等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健康的整体发展,体现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5)创新性原则

课题必须具有新意,有独创性和突破性。

课题的创新性往往是来源于研究设计、研究方法或研究技术等方面的创新,体现在新视角、新方法、新途径等方面。

2、研究的内容

(1)探索农村初中开展生物生活化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①研究初中生物教材中涉及生活或可以延伸至生活的教学内容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科学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物学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新的《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

生物教学应“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和陶行知先生的大教育观──“生活即教育”相吻合。

由此可见,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让小课堂转化为大社会,就有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内驱力,从而切实提高学习质量。

我们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认识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②研究初中生物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策略

要想使教材与生活紧密结合,前提就是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换句话说就是首要要考虑到学生的学情。

有时候,我们老师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学生对某些生活常识理所应当知道,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毕竟学生和我们的经历不同,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和我们知道的一样多。

我们可以在课前进行摸底,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中联系生活的内容的掌握情况,然后进行分组,每组中都要有好、中、差的学生,让相对好的学生教相对差的学生,这样好的学生就会感觉自己当了小老师,感觉受到了其他学生的尊重,相对较差的学生也不会旧的不好意思,毕竟这是同伴之间的交流,会变得更加愿意学习。

其次,就是在课堂上实行“兵教兵”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此外,我们还要关注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方法,在教学设计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力图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③农村初中结合实际开展有效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我们发现生物教学有很多内容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农村的孩子相对于城市的孩子有着更为丰富的农村生活常识,如果老师能够充分利用好这些知识,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然而,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教材内容的联系不能只浮于表面,要深入挖掘农村中与生物教学相关的资料,要突出农村相对于城市在生物教学资源方面的优势,要研究生物教材上的内容如何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

2)研究生物生活化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方面的作用。

本课题的研究诣在寻在农村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途径与方法,最终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效率。

因此,在进行课题研究时,我们要不断分析和总结生物生活化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方面的作用。

3、研究进程

 

(1)课题研究准备筹划阶段:

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讨论搜集有关文献,确定研究内容,制定研究目标、途径、方法,撰写实验研究方案。

(2)课题研究实施试验阶段:

组织教师根据研究方案指定的课题,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通过组织对有关文献的学习,撰写,交流心得、反思,开展教学设计,不断完善和创新在抓好典型引路的基础上,探索出阅读教学的个性教学特点和规律。

(3)课题研究完善总结阶段:

通过在第二阶段的教学时间上,要求课题组成员认真反思,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整理档案,形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三、问题解决的有效性说明

开展课题研究、实践,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一)教师方面

1、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由最初的模糊转为清晰,对科学课程标准的认识由最初的茫然转为理解,对科学探究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抵触转为积极实践。

教师驾驭科学课堂的能力也有了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是实践层面上的科学课的教学策略的研究,无论是最初的理论研究,还是后来的行动研究,都为教师提供了学习的场所。

2、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

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师实践科学课堂有了明确的方向,教师的研究意识不断增强,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撰写的研究随笔质量不断提高。

教师们能围绕本课题的研究积极实践、反思,并注意总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学生方面

 1、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

 学生们在老师精心设计的“农村初中生活化”的情境中争当学习小主人,改变了被动、懒惰、依赖等不良学习习惯,此外,他们还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另一方面又激发了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状态较以往有所改善,参与意识增强,学习兴趣保持持久,从而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2、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了提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改善,其科学素养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从课题研究前的学生调查问卷和课题结题前开展的学生调查问卷来看,学生经历了不会问、不敢问、不善问到敢问、会问、善问,从不懂、不会探究到能掌握探究方法的质变过程。

四、课题反思

(一)存在问题:

通过研究学习,农村初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学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1、在“生活化教学”的理论方面还应加强学习,使教师具有深度的理论基础,从而指导自己的实践研究。

2、课堂教学联系生活实际时还不能切实符合学情。

3、农村初中结合实际开展有效的生物教学的策略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4、学生虽然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有了一些改善,但离“生活化学习”尚有一段距离。

(二)改进措施:

在完善已结题的课题基础上,围绕新课程改革的实际,紧密联系实际汲取成功经验,克服研究中的不足,确立新课题,使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以达到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之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