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高二语文下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 最新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3184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下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 最新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下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 最新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下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 最新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下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 最新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下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 最新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下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 最新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下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 最新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下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 最新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下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 最新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下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 最新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下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 最新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下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 最新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下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 最新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下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 最新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下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 最新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下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 最新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下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 最新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下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 最新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下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 最新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下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 最新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下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 最新Word格式.docx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下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 最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高二语文下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 最新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语文高二语文下学期课时同步练习3 最新Word格式.docx

只有经过千百代的积累,人的生物特性才能出现可察觉到的变化。

所以人类文化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与基因进化没有直接关系。

(摘自《人性·

兽性·

虫性——进化论出世150周年陟览》)

1.下列关于人类进化研究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类认识世界,适应环境和局部改造环境的能力更强大、系统和深刻,因此人类胜过一切其他动物而统治着整个世界。

B.动物的认知和人类的认知不同,动物多是先天遗传技能,比如猫捉老鼠,但它们却不能够在镜子中认出自己的影像。

C.人类独一无二的创新智能是同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良好的悟性、探求真理的勇气、为集体利益而勇于献身的精神分不开的。

D.一个生来就孤单孑立与社会隔离的人,连语言都不可能掌握,更不用说理性了,人一旦脱离了社会生活,理性便无从谈起。

【答案】 B(以偏概全,文中说“除高级灵长类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理性思维和行为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他动物如灵长目只有初等的认识、简单的思维和粗浅的推理能力。

B.人类通过其后天学习获得的独有的技能——符号语言和文字,积累和传播知识,根据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判断并作出推论。

C.每代新人的理性都要从头学起,靠社会文化和教育塑造而成,后天习得的性状和能力至少短期内不可能遗传子代。

D.公民能够形成良好的品德、优越的智慧和坚韧的创新精神,其原因是社会文化的进步和教育制度的完善。

【答案】 D(“社会文化的进步和教育制度的完善”是必要条件)

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猴子一生下来就能爬树,但新生儿除了本能的吃奶以外,没有其他的技能,对外界事物也一无所知,因为人的感性认知和能力是后天获得的。

B.人类能够对事物进行深刻分析和准确判断并作出推论而其他动物不能,是因为人类有着比其他动物更为发达的大脑。

C.有些人认为人的高超能力只能来自于天才,孔子也说过“生而知之者上也”,这些说法是和科学精神相悖的,是违背“理性”认知规律的。

D.虽然现在人类基因进行非常缓慢,但随着人类基因计划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基因的进化将极大地推动文化的进步、社会的发展。

【答案】 D(人类文化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与基因进化没有直接关系,因此也谈不上“极大地推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

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

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

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

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千余,说下之,使隶京。

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

弃疾曰:

“匄①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

义端曰:

“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

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

“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

”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金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

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

仍授前官,改关江阴签判。

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

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

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

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

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

州罹兵烬,并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

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

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注】 ①匄gà

i:

乞求。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弃疾间与之游   间:

断断续续

B.州罹兵烬罹:

遭遇

C.始筮仕,决以蓍决:

决定

D.少师蔡伯坚师:

以……为师

【答案】 C(决:

折断)

5.下列加点词都属使动或意动的一组是(3分)(  )

①说下之②急追获之

③京益壮之④嘉纳之

⑤叶衡雅重之⑥弃疾悉讨平之

A.①③B.②④

C.③⑤D.①⑥

【答案】 C(均为意动用法)

6.辛弃疾早年追随耿京起义,后来率义军南归的主要原因是(3分)(  )

A.他与党怀英同学时曾经占卜自己的仕途,自己得“离”卦因此南归。

B.他介绍的僧人义端窃得耿京的大印奔金,耿京大怒要杀他,因此南归。

C.在耿京的授意下,他奉表归宋,受到高宗召见,高宗以节度使印告召耿京。

D.因义军内部叛徒张安国杀耿京降金,辛弃疾得知,活捉张安国率残部南归。

【答案】 C(A、C、D三项都是辛弃疾率义军南归的原因,如果相比较,C项所述理由最重要,他曾在耿京授意下奉表归宋,表明耿京也是愿意归宋的,当耿京被杀,他率义军南归即情理之中事了,再是他得到高宗召见,更坚定了南归之意。

7.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

(3分)

(3)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答案】 

(1)我知道你真正的命相,是青犀牛相,(你)有力量杀人,但希望你不要杀我。

(2)(辛弃疾)把俘获的张安国交给朝廷,(朝廷下令)在闹市中将张安国斩首。

(3)朝廷征召(辛弃疾)做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很看重他。

【参考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

年轻时以蔡伯坚为师,与党怀英同学,并称辛、党。

当初(辛、党)占卜仕途,将蓍草折断(占卜),怀英得到的是坎卦,于是留(在北方)为金主做事,而辛弃疾得到离卦,就下决心南归大宋。

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纷纷起义。

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号称天平节度使,调配管辖山东、河北效忠大宋王朝的军马,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就劝耿京作南归决断。

僧人义端,好论军事,早先弃疾有时跟他有来往。

等到弃疾在耿京军中,义端也聚集了一千多人。

(弃疾)劝他投奔耿京,让他做了耿京的下属。

义端一天晚上,窃得耿京的大印而逃。

耿京大怒,要杀弃疾。

弃疾说:

“请给我三天为期,不抓到他,再杀我(也)不晚。

”他推测义端一定将义军的虚实报告金帅,马上行动抓住了他。

义端(用计)道:

“我知道你真正的命相,是青犀牛相,(你)有力量杀人,但希望你不要杀我。

”弃疾(并不理会),斩其首回报耿京,耿京更认为他是壮士。

绍兴三十二年,耿京命令弃疾带着表奏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劳军,召见了他,嘉奖了他,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书记的官职,同时用节度使印和文告召耿京。

正遇张安国、邵进已经杀耿京降金了。

弃疾回到海州,与众人谋划道:

“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

”于是邀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直奔金营,(此时)张安国正与金将饮酒兴浓,就当着众人将他捆绑起来带走,金将没追上他们,弃疾将张安国献给朝廷。

(朝廷下令)在闹市中将张安国斩首。

朝廷还是将先前的官职授于弃疾,改做江阴签判。

当时他二十三岁。

乾道四年,(他)到建康府做通判。

乾道六年,孝宗召见大臣们在延和殿对策。

当时虞允文掌管国事,孝宗帝在恢复中原问题上态度坚决,弃疾趁机谈了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的人才,所持的观点强硬而直露,不被(孝宗帝)采纳。

(弃疾)写了《九议》和(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给朝廷,论述(敌我)不利和有利的条件,形势的变化发展,战术的长处和短处,地形的有利有害,极为详细。

因为朝廷和金主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

改任司农寺主簿,出任滁州知府。

滁州遭战火毁坏严重,村落破败,弃疾放宽并减轻赋税,招回逃难流散的百姓,教练民兵,提议军队屯垦,于是创立了奠枕楼、繁雄馆。

朝廷征召(弃疾)做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很看重他,叶衡入朝为相,竭力推荐弃疾胸有大志谋略过人。

(孝宗)召见,改任仓部郎官,做江西提点刑狱。

(因为)铲平大盗赖文政有功,加官秘阁修撰。

(后)调任京西转运判官,做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列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8.这首词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

(5分)

【答案】 词人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抒发了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塑造出处于流荡无依、孤苦凄凉环境中的自我形象。

9.词的下阕在挖掘主人公的内在情感方面更加细腻更加深邃,有人评价说:

“短幅中藏有无数曲折。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请简要表述理由。

(6分)

【答案】 同意“短幅中藏有无数曲折”的观点。

词的下阕以“闻说”“也拟”“只恐”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

上阕词人还在流泪,“闻说”句陡然一扬,听说双溪正是春光明媚游人如织,引出出游之兴;

词人一刹那的喜悦心情悄然泛起心头。

“也拟”二字婉曲低回,说明词人出游之兴并不十分强烈。

“轻舟”一词为下文的“愁”字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至“只恐”以下两句,则是铺足之后来一个猛烈的跌宕,使感情显得无比深沉,有韵味悠长的艺术效果。

(言之成理即可)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1)重湖叠清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梧桐更兼细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次第,______________!

【答案】 见课本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

(1)~(4)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寄诸弟

韦应物

秋草生庭白露时,故园诸弟益相思。

尽日高斋无一事,芭蕉叶上独题诗。

(1)总体把握全诗诗意,分别说明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在诗中的作用。

答:

【答案】 《寄诸弟》是一首怀人诗。

诗的第一句点明白露时节秋草生满庭院的季候特点,说明了思念诸弟的原因。

诗的第二句则与诗的题目呼应,直接点出了思念诸弟的题旨。

(2)诗的第四句,历来被人称为点睛之笔。

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 这句诗描写了“芭蕉叶上独题诗”的生动细节,“芭蕉”的意象,历来与怀人相关;

而蕉叶题诗寄人,既新颖又别致。

句中一个“独”字,更是集中表现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寂寞思念之情。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甘草子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

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栏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

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3)词的上片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用了什么手法?

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答案】 上片写女主人公池上凭阑的孤寂情景。

运用了以景写情的手法。

暮秋时节,更兼细雨,则主人公愁苦可知。

鸳鸯浦中残荷衰败,寒冷凄清。

再加上雨洒衰荷历乱惊心的声响,有力地烘托了女主人公的寂寞无聊心绪。

(4)词的结尾有何特点?

请简要分析。

(8分)

【答案】 不直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而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婉曲含蓄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学问源于乐趣,藏宝最终散尽

曾有一种说法,二十一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

2018年11月28日,著名文物专家、学者、文物鉴赏家、收藏家王世襄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5岁。

王世襄的离世,意味着中国又一位标志性文化老人的陨落。

王世襄生于1914年。

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曾是朝中的大官,母亲出身书香门第。

他年轻时就在燕京大学读书。

王世襄虽然出身豪门,拥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对书画、陶瓷这些也都较为精通,但是他更关注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如捉獾、养鸽、驯鹰、养狗等。

然而,他的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却并没有被一般人看成是学问。

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

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于乐趣。

王世襄生前有一句名言:

“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有可能把工作干好吗?

”他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

少年的“王家二少爷”养狗、玩葫芦、养鸣虫,在北京城可算是小有名气。

他玩过的一只白鹰,是鹰中绝品,当时叫价一百块钱,而当时一袋面粉才两块五。

王世襄平生头一次借钱,买走了这只白鹰。

王世襄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他对自己的评价是:

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

但启功先生却不认同这种说法,他曾说,王世襄先生的“玩物”是“研物”,许多被人看做是玩的东西,在王世襄眼里都是学问。

王世襄曾说:

人生价值不在于据有事物,而在于观察赏析,有所发现,使之上升为知识,有助于文化研究。

即使是“雕虫小技”,王世襄都能“玩”出道道。

他曾经出版过《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等。

他收藏的东西除了像家具这样的大家伙,还包括蛐蛐罐、鸽哨这样的小玩意儿,他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同样也都非常精深。

2000年,王世襄将自己一生所写的大部分文章交由三联书店以“锦灰堆”为名出版,书中涉及家具、漆具、竹刻、工艺、、则例、书画、雕塑、乐舞、忆往、游艺、饮食、杂稿等十二类。

王世襄于1940年曾应梁思成之邀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国难频仍的年代,他们在荒野中寻找中华文明存在的久远证据,将历史传统缝合。

1945年8月,日本投降。

经当时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和梁思成推荐,王世襄被派遣回北平清查战乱中损失的文物。

当时,许多日本和德国的文物贩子与收藏家在中国收买文物,伺机盗运出境。

王世襄宴请了四五十位知名的古玩商,请他们提供线索。

他得知河南某地出土的青铜器多数被德国人杨宁史买去,于是通过他父亲的友人找到宋子文详陈原委,最终没收了杨宁史的240件青铜器,其中包括价值连城的“宴乐渔猎攻战铜壶”、“商饕餮纹大钺”等。

文革时期,王世襄跑到国家文物局,请求文物局的“内行红卫兵”前来抄家,就此保住了大批文物。

王世襄毕生为国家追回国宝而努力,收藏了那么多宝贝,却在晚年全部拍卖回流到社会。

王世襄最终选择了“散尽”,这些宝贝也有了更多前世今生。

王世襄自称“书呆子”,在反右已经开始的情况下,他还热情地邀约黄苗子、郁风以及漫画家张光宇来自己的四合院“芳嘉园”住。

小院越来越热闹,成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京城文化圈里一个不可多得的雅致场所。

但由于人越来越多,王世襄便将宝物缩回一间漏雨的小屋,将数十件形态、大小各异的明清家具塞满狭小的空间。

两个明代的柜子被王世襄拼在一起,他和老伴袁荃猷睡在里面,以至黄苗子专门为这张特殊的“大床”写了一副对联——移门好就橱当榻,仰屋常愁雨湿书,横批——斯是漏室。

有一件物什是王世襄始终珍藏的,那就是他与夫人用了多年的买菜的提筐。

2018年,妻子去世,王世襄在怀念亡妻的诗中,深情地回忆与妻“提筐双弯梁,并行各挈一”的情景。

他还说,到将来自己辞世之后,请人把这个提筐放在他们俩的墓穴中间,能与妻子“生死永相匹”。

(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开篇引用一些人的说法“二十一世纪可能还会出现个钱钟书,王世襄是出不了了”,并不是在否定钱钟书的国学大师的地位,而是为了突出王世襄在民俗研究和文物收藏上的贡献。

B.文中写王世襄借钱买白鹰一事,以实例说明他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而对“玩物”投入热情,也说明了他的“杂”与“通”。

C.王世襄从一开始就秉持研究文化、实现人生价值的理念,有意识地关注“雕虫小技”,《中国金鱼文化》、《竹刻艺术》、《北京鸽哨》、《锦灰堆》等书都是其成就的代表作。

D.王世襄毕生为国家追回国宝而努力,收藏了许多宝贝,却在晚年散尽收藏,这表现出他对国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表现出了他豁达的性情。

E.这篇人物传记以记叙为主,间有议论说明,展现了王世襄性格的不同侧面,记叙颇为生动,而评价性文字里又渗透着作者的敬佩之情。

【答案】 选D给3分,选A给2分,选B给1分,选C、E不给分。

(A项,“并不是在否定钱钟书的国学大师的地位,而是为了突出王世襄在民俗研究和文物收藏上的贡献”的表述正确但不全面,还隐含着对不能出现像王世襄这样的大家的担忧。

B项,“也说明了他的‘杂’与‘通’”的表述正确,但“以实例说明他的心思从小就不在学业上,而对‘玩物’投入热情”的表述错误,写王世襄借钱买白鹰一事是为了证明“王世襄是杂家也是通家。

他的许多学问最初都起源于乐趣”。

C项,“从一开始就秉持研究文化、实现人生价值的理念”与文不符。

D项,该项的表述和评价与文意完全吻合。

E项,“以记叙为主,间有议论说明”的表述错误,应该是以议论为主,间有记叙,没有说明。

(2)文章写了王世襄的哪几个方面?

请加以概括。

【答案】 ①在研究民俗方面,他是杂家也是通家,关注社会底层的文娱活动,不仅仅停留在“玩”的层面,还进行艰苦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文化发展;

②在抢救收藏文物方面,为保护民族文物费尽心力,收藏广泛,最终却散尽藏宝;

③在为人处世方面,生活简朴,为人淡泊,待人热情,重感情。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文本,划分全文层次,其中第一至六段为第一层,第七至九段为第二层,第十、十一段为第三层;

其次要对所划分的层次进行概括,概括时要注意抓住各段的中心句,从中提炼出每层的大意,第一层为研究民俗方面,第二层为抢救收藏文物方面,第三层为为人处世方面;

再次对概括出来的层意进行分析整合,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即可。

(3)王世襄有一句名言:

一个人如果连玩都玩不好,还有可能把工作干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