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卫生常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1973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队卫生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部队卫生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部队卫生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部队卫生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部队卫生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部队卫生常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部队卫生常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部队卫生常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部队卫生常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部队卫生常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部队卫生常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部队卫生常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部队卫生常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队卫生常识.docx

《部队卫生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队卫生常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队卫生常识.docx

部队卫生常识

编号:

 

教案

课目:

卫生

教员:

教学对象:

新兵

单位:

 

二〇年十二月

 

批准人:

20年月日

卫生常识

教学提要

课目:

卫生常识

目的:

使新战友了解卫生的一般常识,更好的懂的怎样讲究个人卫生。

内容:

卫生基本常识

教学对象:

新兵

方法:

理论讲解,注重实践。

时间:

地点:

要求:

1、遵守课堂纪律。

2、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教学进程

教学准备:

一、向首长报告。

二、宣布教学提要。

教学实施

一、卫生常识。

1、卫生的概念。

什么是卫生,它的内容比较广义,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为了好理解,给卫生下这样一个定义。

所谓的卫生就是能防止疾病,有益于身心健康,保持身体上和心理上处于一种良好状态,它不仅是身体的各个器官的健康,同时思想上也要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

意义在于:

讲究卫生就是能有效的防止疾病,提高健康水平,为圆满完成好各项工作,生活、学习、战备训练,施工生产等各项任务。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副健康的身体,将一事无成,谚语,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都是说明了健康的重要性。

所以要求我们每一位军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强健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一)个人卫生的总要求。

应做到:

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不清洁的事物,不喝生水,不暴饮暴食,防止病从口入;实行分餐制,行军或外出时要自带饮食用具,不用公用脸盆和毛巾,防止疾病传播;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扔果皮,纸屑和其它废物。

保持室内和环境卫生清洁;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洗晒衣服被褥,不在禁烟场所吸烟,保持军人良好风貌。

(二)个人卫生的内容。

1、手的卫生

手是人类的劳动工具,我们每个人的一双手,它每天接触的东西最多,它每天帮助我们完成各种各样的事情,它最容易受尘土和细菌的污染,若不注意清洁卫生,它就可能引发起疾病特别是肠道传染病,(急、慢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被细菌污染过的手,再去拿东西吃,就容易得病也许有的战友会问,我每天也不讲究,吃东西,吃水果也不洗,怎么也不得病这是因为你的身体抵抗力,免疫力处于一种旺盛阶段,一些致病的细菌被消化道的胃液消化液给杀灭,这时致病细菌的数量少,当你的身体抵抗力,免疫力下降时,存留在体内的致病细菌趁虚而入,大量繁殖,那就容易得病。

所以要养成饭前、便后或吃东西之前要洗手,最好用香皂或肥皂洗,还要勤剪指甲。

指甲缝里也是细菌繁殖生长的场所。

2、脚的卫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保护脚的健康完好,也是保持战斗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医学上,脚它是称之为人体的第二大心脏,它远离大腿和心脏,如长时间的受凉,找着凉,最容易引起感冒,它长时间的受凉,报暖不好还容易引起血液循环受阻,营养物质的供应,毛细血管的收缩,最后就容易导致冻伤的出现因此要经常保持脚的清洁和干燥,特别是要注意,保暖。

要尽可能每天用热水洗脚,穿的鞋子要大小适宜,还要勤换袜子,最好穿松紧适宜的棉袜,这样有利于保暖和血液循环,同时还能很好地预防脚气。

3、口腔和脸部的卫生。

经常刷牙,漱口,保持口腔卫生,要养成经常洗脸的习惯,以保持脸部卫生。

洗漱用具不要与他人共用,冬天提倡用冷水洗脸,干毛巾擦脸,以提高御寒能力。

4、头发的卫生。

头发过长,既不卫生又不利于战场行动,受伤后容易感染,因此要保持头发整洁,定期理发,不蓄胡子,梳子于刮胡刀不要于别人共用。

5、眼、耳、鼻的卫生。

眼、耳、鼻是人体的感觉器官,更要保持清洁卫生,当眼睛进入异物时,不要用手去揉搓它,以防引起眼睛充血。

引起角膜炎,正确的方法是要双人配合,用干净的手帕,棉嵌擦去或者去就近的诊所,必要时点一些药水。

清洁外耳道耵聍时,不要用火柴梗或一些坚硬的金属东西,以防引起中耳炎,甚至穿破鼓膜,影响听力,洗澡是要避免水洗入耳道里。

保护眼睛是,要经常做到眼保健操,不要在光线不足或强光地方看书,更不要躺在床上看书,防止近视。

6、皮肤的卫生。

清洁健康的皮肤对全身各器官都有保护作用因此要定期洗澡是保护皮肤和健康的主要措施,同时可去除身上的汗腥味,提倡淋浴和冷水擦浴。

7、衣服和卧具的清洁

衣服和卧具脏了要勤换洗,若不能换洗,则要定期地打开抖一抖,并在阳光下暴晒一会,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衣服和卧具上的细菌。

第二个内容训练伤的防治及预防

一、常见训练伤的种类及防治。

在军营中每位同志都要经过2个多月的军事训练生活。

在训练中有些同志难免出现磕磕碰碰。

掉皮和流点血,这都很正常。

只要我们了解或掌握一些训练伤和外伤的应急,处理知识不但能防止事态的扩大,减轻伤者的痛苦,而且还为进一步就医,促进伤口愈合,也提供了时机和方便。

<一>擦伤.

通常是指皮肤的表皮擦破.如果擦伤很浅只需涂点红药水即可.伤口出现流黄水涂些紫药水.每月2—3次。

约3—6次日即可痊愈。

如果擦伤外面较脏或有渗血时.要先用氧化钠盐水或用凉开水将擦伤部位冲洗干净。

然后涂些红药水或紫药水或用些消炎粉。

并用干净纱布包扎好,每日换药,至伤面痊愈。

<二>扭伤

是由于外力作用使关节活动超过正常生理范围;造成关节、韧带、肌腱等软组织损伤。

多发生在踝关节。

腕关节、腰部、膝关节及颈部受伤部位。

常有局部肿账、淤斑、疼痛、功能活动受限。

早期扭伤(24小时之内)应冷敷治疗。

以减少局部组织充血、疼痛、肿胀。

24小时以后在热敷。

内服舒经活血(三七片、跌打丸等)另外根据病情可手用推拿、针刺或封闭疗法。

(三)刺伤

指长而尖的锐器刺入机体后引起的损伤。

伤口多为小而深。

有时会伤及神经。

血管及主要器官不要立即把刺伤异物拔除。

应送医院处理。

一面发生大出血。

刺伤后均要及时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同时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四)肌肉拉伤

通常是由于肌肉过度拉紧致肌纤维撕裂。

而引起。

多发生于大腿、小腿、腰背和肩胛处肌肉。

表现为伤部疼痛。

肿胀。

处理方法压痛较重者可服止痛片。

淤血较重者可服跌打丸、三七片。

24小时后可用热疗。

按摩、拔罐等药物疗法。

(五)挫伤

磋商是钝性外力直接作用于身体某部引起的闭合性损伤,其症状特征是:

皮肤无裂口。

伤部有疼痛、肿胀、局部青紫。

压痛功能障碍。

轻度挫伤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局部贴些止痛消炎药。

如有血肿伤后。

等一天局部以冷敷。

两天后可做热敷。

约一周后即可吸收。

重度挫伤可用云南白药加白酒调敷伤处。

并包好每隔1—2天换药一次,直至伤愈。

(六)脱臼

脱臼指关节脱位,其特征是关节周围肿胀。

疼痛剧烈关节变形功能障碍、处理方法不论何处关节脱臼,均应保持安静不要活动。

脱臼部位千万不能随便搓揉,如果是肩关节脱位,可把肘部弯成直角,在用三角巾把前臂和肘扎起。

挂在颈上,在用一条宽带缠过胸部,在对侧胸前打结,把脱位关节固定住,如果是骨宽关节脱臼时,应让病人躯在柔软的卧具上送医院治疗。

(七)骨折

骨折有两种,一种叫闭合性骨折,特点是皮肤没有伤口,断骨不与外界相通,另外一种是骨头的断端穿出皮肤,有伤口,因此叫开放性骨折,救治方法见“救护”一节的有关部分。

二、预防训练伤的一般措施。

(一)严格操作规程。

要按照自身的接受能力和训练程度参加训练,克服争强好胜或信心,不足等不良心理,即不急于求成,又不畏手畏脚,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确定了强度和难度。

(三)做好准备活动。

训练前的身体准备活动要充分并具有针对性,一般不少于10分钟,切不可走过场,不然就会因肌肉僵硬,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差而造成训练损伤。

训练结束后应作好整理活动。

(四)掌握保护方法

要学会自我保护和互相保护的方法,特别是在一些难度高、危险性大,动作复杂,不易掌握的科目训练中,更要注意做好保护,以2防意外事故。

(五)坚持训前检查。

训练前要主动认真的检查器械,设施有无损坏,安装是否稳固。

训练地内如有石块、砖瓦等容易造成人员损伤的物体,要及时加以清除。

第三个内容战场救护

一、通气

(一)人口呼吸

气与血市生命之本,抢救重伤员时首先查明他是否有呼吸,可通过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或将棉絮贴于鼻孔看是否有摆动。

如呼吸已停止,必须迅速采取口对口方式进行人口呼吸。

具体方法是:

先使伤员仰卧,清理其口中堵塞物,从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托起伤员下颚,使头部后仰,将口腔打开;用一手捏住伤员鼻孔,另一手放在颈下并上托;深吸一口气,对准伤员口用力吃入,然后迅速抬头并同时松开双手;听有无回气声响,如有则表示呼吸道通畅。

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16—20次。

如心跳停止,应与心脏按压同时进行,每按压心脏4—5次后吹气一口,吹气应在放松按压的间歇进行。

(二)胸外心脏按压。

当发现伤员失去知觉时,要立即检查其心脏是否跳动。

用手指在喉结两侧接触颈动脉,看有无搏动。

如无搏动应紧急采取胸外心脏按压法抢救。

具体方法是:

先使伤员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找准按压部位将左手掌根方在伤员胸下3分之一处,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然后用力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3—4厘米,再放开。

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60—80次。

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必须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如急救时只由一人可向伤员口中吹四大口气,然后每按压15次后,迅速吹气两大口。

如此反复进行。

二、止血

(一)出血种类。

1、动脉出血:

血色鲜红,呈喷射状。

2、静脉出血:

血色暗红,呈缓慢涌流状。

3、毛细血管出血:

呈片状渗出,血色鲜红。

(二)止血方法。

止血是一种医疗技术,有许多简便的方法。

与运用起来却十分奏效。

1加压包扎止血法。

静脉、毛细血管或小动脉出血时,先将辅料盖在伤口上,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用力包扎。

2指压止血法

(1)头顶部除邪:

一侧头顶部出血,可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同侧耳前方(颞浅动脉)搏动点。

(2)颜面部出血

(3)头面部出血

(4)肩部出血

(5)前臂出血:

可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压迫上臂内侧肱二头肌与肱骨之间的搏动点止血。

(6)手部出血

(7)大腿以下出血

(8)足部出血

3、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时一种制止肢体出血的急救用品。

常用的止血带时约一米长的橡皮管。

一般在四肢大动脉出血用其它方法止血无效时,手用止血带。

方法要诀是:

橡皮带左手拿。

后头五寸要留下,右手拉紧环体扎,前头交左手,中食二指夹,顺着肢体向下拉牵头环中插,保证不松垮。

使用止血带注意事项:

(1)止血带与皮肤之间要加垫(敷料,衣服等)。

不能直接扎在皮肤上,以免损伤皮肤。

(2)扎止血带的伤员必须作标记,注明扎止血带的时间。

(3)止血带每隔1小时(冬季半小时)松开一次,每次松开2—3分钟以暂时改善血液循环。

(4)止血带必须扎在靠近伤口近心端。

而不强求标准位置。

三、包扎

包扎在战就中应用非常广泛,有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感染扶托伤肢以及固定敷料,夹板等作用。

(1)包扎的注意事项

1、快:

发现、暴露、检查、包扎伤口要快。

2、准:

包扎部位要准确。

3、轻:

动作要轻,不要碰压伤口,以免增加流血和疼痛。

4、牢:

包扎牢靠,松紧适宜。

打结时要避开伤口和不宜压迫的部位。

5、细:

处理伤口要仔细。

(三)三角巾包扎法

1、头面部包扎法。

(1)帽式包扎法:

将三角巾底边折叠约2指宽,放于前额眉上。

顶角拉至枕后,左右两底角沿两耳上方往后再绕至前额打结。

顶角拉紧,并向上反折,将角塞进两底角交叉处。

(2)风帽式包扎法:

将三角巾顶角和底边中央打结(放于前额正中;将两底角向额下拉紧,反折上约3—4指宽)开口似风帽,顶角结放于前额,底边结置于枕外隆凸下方,然后将两底角拉紧,包绕下额,至枕后打结固定。

(3)面具式包扎法:

将三角巾顶角打一结,套住下额和罩住头面部,拉紧两底角交叉至前额打结。

(4)下额带式包扎法:

将三角巾叠成4横指宽,取3分之1托住下额长端经耳前绕过头顶至对侧耳前上方,与另一端交叉,然后分另绕至前额及枕后,于对侧打结固定。

包好后,在耳、口、鼻的地方剪洞,露出眼、口、鼻。

2肩部包扎法。

(1)单肩燕尾式包扎法:

将三角巾折叠成燕尾式(夹角成80℃左右)向后的角要稍大于前角,放于伤侧角对准颈侧面,燕尾底边两角包绕上臂上1/3在腋下和前(后)打结。

(2)双肩燕尾式包扎法:

将三角巾折成燕尾式,夹角成130度,放于颈后部,两燕尾角分别包绕肩部经腋下和两底角打结。

2、胸部包扎法

(1)胸部一般包扎法:

三角巾底边横放在胸部,顶角从伤侧越过肩上折向背部,三角巾的中部盖在胸部的伤处,两底角拉向背部打结。

顶角结和两底角结打在一起。

(2)胸部燕尾式包扎法:

先将三角巾折成燕尾式,置于胸前,两燕尾底角分别结上系带于背后打结然后将两燕尾角分别放于两肩上,并拉向背后,与前结余头打结固定。

3、腹部包扎法。

(1)腹部兜式包扎法:

将三角巾顶角向下拉,底边横放于上腹部,两底角拉紧于腰部打结,顶角结一小带,经会阴拉至后面,同两底脚的余头打结。

4、四肢包扎法

(1)手(足)三角巾包扎法:

将三角巾顶角向上横置于腕部或踝部手掌向下,放于三角巾的中央,在将顶角折回盖在手背上,然后将两底角,交叉压住顶角,在于腕部缠绕一周打结。

(2)膝(肘)部三角巾包扎法:

根据伤情。

三角巾折成适当宽度的条带状,将带的中央,在将顶角折回盖在手背上,然后将两底角,交叉压住顶角,在于腕部缠绕一周打结。

四、固定

(一)判断骨折的方法

1、用手指轻轻按摸受伤部位时疼痛加剧,有时可以摸到骨折断端。

2、受伤部位变形

3、受伤部位明显肿胀或受伤部位不能活动。

4、骨折断端有时可用手扣到“嘎吱、嘎吱”的骨摩擦感。

(二)骨折临时固定方法。

固定材料一般手用木制夹板,没有时也可用木棍,树枝竹片等代替

1、上臂骨折固定:

把两块夹板分别放在上臂内侧和外侧垫好后用绷带固定,再用三角巾将前臂悬足于胸前。

2、前臂骨折固定:

在前臂掌背侧各放一块夹板,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前臂于中间位置,屈肘90°。

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

3、小腿骨折固定:

用两块相当于大腿中部到足跟常的木板,分别放在小腿的内、外侧(如只由一块木板,放在小腿外侧)骨突出部加垫,用三角巾分别放在骨折的上下端,大腿中部膝下和踝关节部打结固定。

足部最好用三角巾条带作“8”字形固定,使足尖与小腿成直角。

4、大腿骨折固定:

用一块长木板,放在伤肢的外侧。

目半的长度必须上至腋下,下至足跟。

在骨突出部,关节处和空隙部位须加衬垫,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腰带、米带等,分别在骨折上下端,腋下、腰部和踝关节等处打结固定。

五、搬运

(一)侧身匍匐搬运法

(二)单人肩、背、抱法

(三)双人徒手搬运法

(四)匍匐背驮搬运法

批准人:

第四个内容防护。

一、利用器材防护。

熟练使用防护器材,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免受生物、化学武器的伤害。

1、防毒面具

防毒面具是呼吸道防护器材,用于保护人员的呼吸器官。

眼睛及面部,使用免受毒剂、生物战剂的伤害。

主要类型有65型和69型防毒面具。

65型防毒面具是头带式通话面具,由面罩、过滤元件,面具袋组成。

面具用于保护面部免受伤害;过滤元件用于将受染空气过滤成洁净空气;面具袋用于携带和保护面具。

防毒面具的携带与使用方法:

携带面具:

通常是左肩右胁,面具袋上沿与腰带取齐。

运动时可将面具移至身体的右后方。

戴面具:

当听(看)带“化学警报”信号或”“戴面具”的口令时,迅速将面具袋移到右前方,打开袋盖,立即停止呼吸,闭嘴、闭眼,右手握住面具袋底,左手迅速取出面具,两手分别握住面具两侧的中、下头带,拇指在内撑开面罩;身体微向前倾,下额微伸出,将面具罩往下额用力带,迅速戴上面具;两手对称地调整头带,使面具与脸部密合;然后深吸一口气,睁开眼睛,带好军帽。

气密性检查:

戴好面具后,用右手堵主进入口,同时用力吸气,若感觉到堵塞不透气,则说明面具气密疗好,若感觉漏气,应首先检查佩戴面具有无损坏,根据情况处理后再重新检。

脱面具;

当听(看)到解除“化学警报”信号或“脱面具”的口令后,左手脱下军帽,右手握住面具下部,向下向前脱下面具戴上军帽,然后将过滤器朝外装入面具袋内。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