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详细设计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43248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213 大小:2.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用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详细设计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3页
信用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详细设计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3页
信用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详细设计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3页
信用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详细设计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3页
信用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详细设计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3页
信用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详细设计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3页
信用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详细设计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3页
信用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详细设计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3页
信用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详细设计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3页
信用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详细设计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3页
信用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详细设计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3页
信用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详细设计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3页
信用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详细设计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3页
信用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详细设计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3页
信用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详细设计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3页
信用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详细设计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3页
信用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详细设计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3页
信用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详细设计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3页
信用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详细设计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3页
信用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详细设计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3页
亲,该文档总共2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用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详细设计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信用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详细设计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详细设计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2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用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详细设计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1.1.2.3.数据接口标准规范

制定数据对外服务的应用接口标准,用于规范数据对外服务的接口实现数据的接口查询,包括数据查询和预警数据查询。

1.1.3.管理办法编制

管理制度本身是由人来制定和执行的,定应尽量做到科学全面,符合实际情况,使人们在接受制度管理时,能够乐于接受。

平台数据归集涉及信息资源提供方、信息资源管理方、信息资源使用方、平台管理运维单位、平台建设单位等其他相关部门及人员,管理对象包括信息资源、技术平台。

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自制订管理制度分为信息资源管理维护制度、技术平台管理维护制度两类。

1.1.3.1.信息资源管理维护制度

1、信息资源责任公开制度

通过本制度,鼓励政府部门公开本部门可共享信息资源,规范约束信息资源提供方及时、准确提供最新共享信息资源,明确信息资源提供方的信息公开职责,公开信息资源的备案制度,奖惩考核办法等。

2、信息资源动态管理制度

明确共享交换信息资源注册、更新、注销管理办法,保证共享数据库中信息资源的鲜活性,对共享数据库中数据实现动态管理。

3、信息资源安全管理办法

本办法明确信息资源提供方和使用方共享交换信息资源的安全保密协议制度,保证共享信息资源在采集、存储、备份、访问授权、传输、使用等过程中的安全。

4、信息资源共享查询制度

本制度明确信息资源使用方共享查询信息资源的管理流程,获取信息资源后的备案制度等。

1.1.3.2.技术平台管理维护制度

1、平台管理办法

本办法明确信息资源提供方、信息资源使用方、技术平台管理运维单位、技术平台建设单位等其他相关部门及人员在平台运行维护、日常管理中的责权利关系,岗位职责等。

主要依据《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使用管理办法》制定本管理办法。

2、平台对外服务指南

本指南说明技术平台为各部门应用系统提供的支撑服务,技术平台支持的不同接入方式,每种接入方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各政府部门、单位在将应用系统接入到技术平台过程中,应该填写的表单、所遵循的工作流程等。

主要依据《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规划》、《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对接指南》制定本服务指南。

3、平台安全运营管理制度

本制度从技术平台环境设备安全、运行安全、信息安全、人员安全、运营管理、安全审计等各方面做出规定,全面保护技术平台安全运营。

1.2.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平台基础支撑设计

1.2.1.大数据基础支撑分布式数据库存储系统设计

本期只作设计,不包括在本期项目建设范围内。

分布式、高性能、交互式SQL并行查询数据库系统,用于查询存储在ApacheHadoopHDFS或HBase之上的大数据。

分布式数据库存储系统除了提供业界广泛使用的Hadoop大数据的存储平台,也提供同Hive一致的元数据、SQL语法、JDBC/ODBC驱动程序。

分布式数据库存储系统是基于Hadoop及Hive的实时交互式SQL大数据查询工具,通过使用与商用并行关系数据库中类似的分布式查询引擎,可以直接从HDFS或HBase中用SELECT、JOIN和统计函数查询数据,从而大大降低了查询的延迟时间,具有较高的查询性能。

分布式数据库存储系统主要有以下特性:

l面向实时查询,结果秒级返回

l兼容Hive的类SQL语法,包括自定义函数及自定义聚合函数

l可以和Hive共享元数据存储

l支持从HDFS和HBase读取数据

l运行时环境用C++实现,并利用了LLVM的技术,动态优化执行代码

l支持JDBC接口

要求支持的功能还包括:

l高可用、高容错

可配置为高可用的部署模式,即将单台主节点架设在两台主机上,一台处于活动状态,别一台处理待命状态。

活动主节点响应正常操作,实时同步数据到备份主节点。

活动主节点失效时,实时切换到备份主节点。

数据块多副本分布式存储,保证某个数据节点失效的情况下,其它数据节点上仍然有可用的数据块,保证数据不会丢失。

l列式存储

数据是存储在HDFS之中,支持多种常见的ApacheHadoop文件格式和压缩编码。

分布式数据库存储系统可以加载和查询由其他Hadoop组件,如Hive、HBase、Pig等生成的数据文件。

l负载均衡

分布式数据库存储系统集群提供查询负载均衡功能,将查询请求分摊到不同的集群节点上执行,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

分布式数据库存储系统集群各节点对应用是透明的,应用只需要连到一台主节点,而不用关心集群中的其它节点。

在某个集群节点失效情况下,应用仍然可以正常连接,负载均衡器会将请求转发到其它可用的节点上。

支持多种负载均衡策略,如轮询、权重、最少连接等。

l范式模型

支持三范式模型。

灵活的视图处理。

支持星形模型。

三范式模型与量型模型互相转化。

l海量数据查询

亿级数据规模下,性能全面超越商业的RDBMS数据库。

TB级数据下,性能比Hive有数倍甚至上百倍的提升。

更适合海量数据,特别是TB级及以上的数据处理。

lSQL标准兼容

兼容SQL-99标准,支持大部分SQL-2003标准。

对于DDL语句,除常规的建库、建表、建视图外,还支持表分区、表缓存等特性。

DML方面,提供LOADDATA批量加载数据,能支持非常复杂的多表JOIN和UNION。

支持丰富的数学、字符串、日期时间、聚集、分析函数等,还支持用户自定义函数。

SQL语法基本同HiveSQL兼容,语法上同其它数据库SQL语法大体一致。

lETL支持

分布式数据库存储系统提供了JDBC/ODBC接口,能支持几乎所有的ETL工具产品。

分布式数据库存储系统能友好支持Sqoop,将外部数据源的数据抽取到分布式数据库存储系统直接使用。

也可以将分布式数据库存储系统数据导出到外部数据源。

采用分布式数据库存储系统作为数据仓库,还可以简化ETL环节,在分布式数据库存储系统内进行数据转换,节省大量时间。

l可视化管理

Web控制台提供监控仪表盘界面,对分布式数据库存储系统数据库信息、集群CPU、内存、磁盘空间、数据库会话以及节点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通过图形界面对集群进行整体控制、资源监控,也可以对单个节点进行管理,了解各节点资源使用情况,进行会话管理等。

类PL/SQLDeveloperIDE的数据库管理界面,可完成建库、建表、SQL查询编辑器、执行计划、数据导入、导出、数据复制等常用操作。

l线性可扩展

分布式数据库存储系统可通过添加廉价的服务器实现性能更好的分布式计算。

随着集群节点数的扩充,其查询并发能力将随节点数增加而增大。

查询的响应时间,会随着节点数的增多而缩短。

可轻松扩展到上千台集群规模,满足TB甚至PB级数据查询。

l分布式并行查询引擎

提交到分布式数据库存储系统的SQL查询由查询计划器进行解析,生成并行执行计划。

各节点由下至上,并行方式完成数据局部计算,中间结果不写磁盘。

分布式数据库存储系统使用Pull方式获取各节点的局部数据结果,以流式传递汇集到执行计划根节点完成计算。

l多级I/O压缩缓存

采用列存储压缩技术,压缩存储具有较高的压缩比,压缩率最高可以达到30%以下,极大的减少I/O的吞吐量。

采用零拷贝技术相比传统技术节省了一半的拷贝操作,在数据传输性能上要节省65%的时间。

表缓存技术,可以提升分布式数据库存储系统数据库集群整体的内存使用率,可以提升50倍以上的I/O性能。

l支持第三方应用接口

分布式数据库存储系统提供多种应用程序接口,包括JDBC、ODBC、CLI、Thrift等。

JDBC/ODBC为第三方应用连接到分布式数据库存储系统提供了便利性。

CLI(命令行界面)可以让数据库管理人员、数据仓库工程师方便、灵活的进行数据库管理、数据查询、SQL脚本调优及诊断等Thrift接口是跨语言的访问接口,可以让Java、C++、Python、PHP开发者采用一致的接口进行编程,灵活定制访问分布式数据库存储系统的数据库应用。

1.2.2.社会信用体系舆情分析设计

l采集能力要求

实现对新闻、论坛、博客、微博、图片、SNS、视频网站、QQ群、云数据中心、电子报、WAP、微信、搜索、文档、境外媒体等,监测人员能够自行添加、修改、移除目标监测网站;

支持多语种、少数民族语言采集;

支持至少5000以上采集站点目标;

支持注册论坛需要验证码的数据抓取、虚拟帐号登录等采集方式

支持自动识别语言和网站编码:

可对任何形式的网站进行采集(RSS、PHP、JAVA、HTML、AJAX等);

基于C、C++或者C#开发的C/S架构的采集软件,可以实现客户端的自由安装,配置、可视化的用户操作管理,自由添加关键词,添加网址即加即用;

数据采集引擎可视化,能够独立运行,采集引擎数据接口开放,可以推送到指定数据库,可以自动清理自定义时间段内的数据,保留有效时间段内的数据;

可以自定义采集频率周期,最快频率周期必须在5分钟以内。

l分析

单机分析效率达到每天30万条数据以上

可根据自定义类似进行数据自动分类

可实现专题事件的分析(网站分布、载体分布、地域分布、传播情况、趋势情况等)

可实现对指定作者、虚拟身份的发帖情况分析(发帖平率、感情倾向性、敏感性等)

可实现对不同站点内容进行分析,对于敏感数据进行提示等

l舆情预警

可以通过邮件、弹窗、手机短信(短信预警不少于10人)或者自动刷新等方式第一时间获取舆情信息。

支持用户定制个性化预警信息,各用户定制的个性化舆情信息只有自己可以看到;

无需事先设置关键字,系统自动推送预警业务相关的数据。

业务类别可按需定制;

手工预警——紧急事宜可手工发送短信、邮件、页面弹窗、APP消息提示(系统截图);

自动预警——支持对关键字匹配到的帖子自动发送邮件、页面弹窗、APP消息提示、声音或短信预警;

报警类型必须包括:

短信、邮件、页面弹窗(系统截图)、APP消息提示;

报警可以针对每个事件或者领导人配置报警规则;

支持将不同人员关注的不同信息发送到各自的邮箱、短信、页面弹窗、APP消息提示;

预先设置预警规则的内容可在首页弹窗显示,且可对预警贴进行详情查看,并对相似文章进行统计;

组合预警功能。

可选择微博、论坛、博客、国内新闻、电子报刊、视频及境外新闻等各类网站与关键字组合的预警,便于实现对重点站点的针对性关注。

1.2.3.商业智能分析平台

具体技术指标要求如下:

l技术架构

采用J2EE架构和B/S模式,采用JAVA语言开发,支持Tomcat、WebLogic、WebSphere等多种应用服务器运行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IE,Safari等浏览器进行访问。

l软件开发接口要求

软件应提供二次开发接口,可以根据需求方便地对系统进行灵活的定制修改和功能扩展。

l软件集成开发要求

软件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和集成性,应提供丰富的报表访问接口技术,支持如API接口、URL接口、WebService接口等第三方接口调用,软件还应支持与其他应用系统的单点登录集成。

l遵循MD模型和ROLAP理论

软件在构建数据仓库时应遵循规范的“事实表+维表”的数据库模型,后台提供OLAP引擎,前台提供基于WEB的OLAP操作,并完整支持下钻、切片、旋转、钻透等操作。

l报表设计

软件应提供在线报表设计工具,便于用户快速的编辑报表,采用图形化设计界面,类似EXCEL的操作风格,支持合并拆分单元格、任意表头、多级斜线、富文本等功能,能实现各种复杂报表的快速设计,也能实现各种图形展示的设计,如杜邦分析、组织架构图等。

软件应提供自动保存报表的编辑进度的功能。

l分析展现方式

软件应支持对报表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多种展现形式,提供固定报表、多维分析报表、丰富的统计图模型、领导驾驶舱等常用展现方式。

支持所有常用展现方式的钻取功能,允许用户对所有常用展现方式定义热点,通过点击热点钻取到其他报表、图形或明细。

支持单元格鼠标指向的高亮显示。

支持报表的行列锁定等等。

l统计图类型

软件应提供丰富的统计图类型和样式,类型包括但不限于柱状图、饼图、折线图、面积图、条形图、雷达图、散点图、走势图、仪表盘、汽泡图、箱线图、K线图、复合条饼图等等;

样式包括但不限于2D、3D、EXCEL风格、WEB风格、秋天风格、Flash风格等。

同时,软件还应提供丰富的绘图功能,如杜邦分析、组织架构树等图形。

l公式体系

软件应内置公式引擎,语法应与EXCEL非常类似,支持指标拾取,可自动分析出运算表达式中的依赖顺序,自动的按顺序计算表达式。

支持除四则运算外的其它复杂的分析模式,如:

取前期数据、增幅、排名、标准差、相关系数、跨主题跨报表取数等等。

同时,软件还应提供自定义函数途径以满足各种不同的数据统计需求。

l图形化建模

软件应支持图形化建模功能,可以在可视化建模界面中新建、编辑、删除主题表,将主题维度度量,主题和维度的关系用直观易懂的星形图方式展现出来,并支持用鼠标点选和拖拽的方式进行主题和维度属性及关联的增删改。

l报表母版

软件应提供类office.ppt的母版功能,可以轻松的在报表母版中定义的格式,包括背景图片、标题字体、报表风格等等都可以作用到其他报表模板上。

l历史版本管理

软件应提供对报表历史版本的控制服务,可以对修改于不同时期的同一张报表进行统一管理,从一张表入口管理N张不同的表。

l报表分支管理

软件应提供报表分支管理功能,通过分支选择表达式和参数计算,轻松地设置在不同的场合计算和展示不同的报表版本。

l拖拽式多维分析

系统应提供猜想式、求证式分析,提升报表分析的交互能力,通过鼠标拖拽操作就实现数据的分析展现,并且还可直接即兴定义指标间的列运算,同时为分析结果即时生成统计图。

拖拽式多维分析的结果可以轻松的拖拽到主题门户,并在门户上可直接对结果表进行再度拖拽分析。

同时,拖拽式多维分析的结果可以保存为固定方案持续使用。

l领导驾驶舱

软件应提供领导驾驶舱功能,可以将一些关键的KPI指标简单明了的用图形或仪表盘等形式呈现给领导,可以使用报表模板拥有的所有的数据展现形式,如:

地图、表格、富文本、绘图、统计图等等。

lWord分析报告

软件可以提供WORD式分析报告的功能,分析报告中的动态内容如数字、文字、统计图、表格等可从其他报表中获取,可以像编辑WORD文件那样编辑自己的分析报告。

l支持基于地图的分析

软件应支持地图的应用,软件自带一些地图,也可以自己上传地图。

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数据为地图的不同区块着色,也可以实现在地图上的钻取,预警,信息提示等。

l数据挖掘模型

软件应提供结构分析、相关分析、离散分析、弹性分析、TOPn、TOP%、聚类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支持回归分析、ARIMA模型分析、时间序列平滑预测、季节变动预测等多种预测模型,除以上系统内置的数理统计挖掘方法,软件还应支持用户自定义相关算法并固化使用。

l聚集主题模型

软件应支持聚集主题模型,通过聚集主题技术提高海量数据统计分析的处理效率。

l报表订阅

软件应提供报表订阅功能,通过邮件将定时计算的报表结果发送给其他人,允许通过配置实现报表发送周期、发送时间、发送对象及发送内容等。

l个性化门户

软件应支持门户定义功能,允许通过拖拉方式自定义BI门户,并能够提供丰富的页面显示风格和各种高级界面设置,可以对门户做全方位的规划,可为门户做权限控制。

l个人收藏夹

软件应支持个人收藏夹功能,个人收藏夹仅当前用户可见,可收录个人比较关注的报表和拖拽式多维分析结果表。

l共享文件夹

软件应支持共享文件夹功能,共享文件夹可以实现文件夹中的资源让所有用户都可见,还可灵活的赋予用户“写”的权限。

l多功能计划任务

软件应具有灵活的计划任务管理功能,通过配制可以让系统定期自动执行某个功能,如定时计算、定时备份、定时抽数导数、报表批量导出等,还可定义系统内部或外部的执行任务(非定时执行),如存储过程、KettleJob、外部可执行程序、脚本等,并能随时的手工执行它们。

同时,计划任务被立即执行时有参数输入和警告信息,所有类型的计划任务都支持邮件发送及简单的站内消息通知,当计划任务执行的过程中出现异常并退出之后,软件可以继续重试。

l元数据管理

软件应提供元数据管理功能,可管理包括如主题表的描述信息、维表的描述信息、度量和维度的描述信息、报表的定义、查询的定义、门户、权限信息等等。

l权限多维度控制

软件应支持多维度的数据权限自动限定,应可以通过任意维度数据的相关设置来实现,比如,对于同一个OLAP分析,市局用户查看、钻取出的结果是全市数据,某分局用户查看、钻取到的结果是该分局的数据,或者同时,市局钻取的是全市所有纳税人业务的数据,而分局只能看到本分局申报业务的数据,这样就可以对用户的权限进行地区维度和税收业务维度进行权限的控制,以严格防止数据的越权访问。

l打印输出

软件应支持将报表的计算结果导出成一个PDF、Excel、Word、Csv、TXT、HTML文件,报表以DHTML形式展示,能自动实现多行分页功能。

同时,软件还可以所见即所得的形式预览、打印报表,支持分页打印和分栏打印,并可设置分页后自动补足行列;

可设置页眉页脚,支持套打、打印背景图片,可定义行、列或表头是否打印或导出,也可成批打印报表,支持自动打印、按比例打印、撑满版心打印、自适应纸张打印、套打打印等打印方式的设置。

l系统日志记录

软件支持日志记录功能,可涵盖系统所有的操作,如报表设计、修改、计算,用户的登录注销,服务器的维护,用户管理和权限分配,系统异常等。

同时还应提供专门的日志查询和清理入口,方便的监控软件运行情况。

l集群部署

软件应支持集群部署,支持主流的中间件如Websphere、Weblogic、Jboss、Tomcat等上的集群部署,任意节点可查看和管理其它集群节点,集群节点可随时动态加入或退出,对某个服务器实例状态的修改,也会自动同步到集群环境中的其他节点服务器上而无需重启各节点服务器。

lOLAP操作

软件应提供多功能的OLAP操作,如钻取切片。

软件应支持多样的钻取模型,如本表向下钻取、本表钻取子表并显示在本表的具体位置、本表钻取子表并直接跳转到子表界面、本表钻取统计图、本表点击后下拉菜单进行选择性钻取,还能实现URL链接、图片、附件等模式的钻取功能。

同时软件应支持数据切片,如从地区钻取变换到根据时间进行钻取,从而能对数据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展现。

l多种数据源定义

软件应支持目前主流的数据库系统,包括Mysql、Sqlserver、DB2、Sybase、Oracle、Netezza、Greenplum、Gbase等等主流的关系型数据库服务,同时系统还应内置强大的取数接口,通过配置相关的JDBC连接池建立多数据库连接,能够轻松连接到不同数据库用户甚至不同的数据库类型的用户,进行数据的调用。

l支持多语言国际化版本

软件应针对不同的业务需求,对于跨国企业或者外商外企提供多语言模式的产品版本,如英文等国际化产品版本。

l备份与恢复策略

软件应提供数据备份的功能,防止系统因意外中断而发生数据丢失,数据备份可以基于报表,也可以基于主题集和主题域,还可以基于整个服务器,同时对备份的文件进行恢复的时候可以进行选择性的恢复操作。

l指标定义语义转换

软件应能够针对后台数据库表的语法对前端数据模型进行语义层转换,通过定义指标的标题、主题表的标题、维表的标题,能够对数据的业务含义进行有效的把控,软件还应支持建立数据模型时直接获取数据库表comment字段值作为相关指标的标题而无需逐个定义。

l移动应用

产品应支持在移动设备上的访问和使用,如PAD,手机等。

同时,允许离线使用报表,支持在报表计算结果上进行圈阅并发送给指定用户的邮箱,也可以将报表计算结果界面截屏并发送给指定用户邮箱。

提供app应用使用方式,同时支持安桌和苹果系统。

1.3.信用信息库建设

1.3.1.总体架构

公共信用信息库的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

公共信用信息库总体架构

总体结构图中,处于底层的核心数据库由企业、个人、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四个信用信息数据库组成,是信用信息的基础数裾库。

根据应用的不同需求,从核心数据库中按需提取建立三类不同主题的应用数据库,分别为政府内部信用信息服务应用数据库、信用XX网应用数据库和信用个性化服务应用数据库,三大应用数据库支持信用信息的应用服务。

从安全和合理利用数据库资源的角度考虑,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核心数据库不直接对外开放。

由主题应用数据库对外提供服务。

1.3.2.核心数据库

1.3.2.1.核心数据库的结构组成

核心数据库的结构组成如下图所示

核心数据库架构

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核心数据库从逻辑上分为企业信用数据库、个人信用数据库、事业单位信用数据库和社会组织信用数据库等四个基础数据库。

其中企业信用数据库、事业单位信用数据库和社会组织信用数据库均由身份信息、经营管理信息(业务能力信息)、公共记录信息、金融信息、其他信息等组成;

个人信用数据库由身份信息、社会活动信息、公共记录信息、金融信息和其他信息组成。

1.3.2.2.核心数据库的逻辑关系

四个基础数据库之间的逻辑关系:

Ø

以姓名和公民身份证号码为主键,建立各信源单位个人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

以企业名称和组织机构代码为主键,以工商注册号为辅助标识,建立各信源单位企业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

以事业单位名称和组织机构代码为主键,以法人证书号为辅助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