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减压岗位操作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2981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减压岗位操作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常减压岗位操作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常减压岗位操作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常减压岗位操作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常减压岗位操作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常减压岗位操作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常减压岗位操作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常减压岗位操作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常减压岗位操作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常减压岗位操作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常减压岗位操作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常减压岗位操作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常减压岗位操作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常减压岗位操作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常减压岗位操作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常减压岗位操作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常减压岗位操作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常减压岗位操作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常减压岗位操作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常减压岗位操作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减压岗位操作法.docx

《常减压岗位操作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减压岗位操作法.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减压岗位操作法.docx

常减压岗位操作法

常减压岗位操作法

第一节常压岗位操作法

一、常压岗位的任务及要求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工艺卡片的要求生产出合格产品。

2、完成或超额完成原油加工任务。

3、平稳开工、停工、切换各种生产方案。

4、与其他岗位相配合,加强联系,实现装置安、稳、长、满、优、高运行。

5、与加热炉岗位配合,常压蒸馏升温速度和停工时的降温速度严格按图-1进行。

6、负责常压系统、冷换设备的合理操作和维修。

二、影响分馏效果因素

1、塔顶压力和温度。

2、塔顶回流油的性质、含水量、温度及回流比。

3、回流取热合理分配。

4、原油性质及处理量。

5、控制仪表失灵及误差偏大。

6、塔底液面。

7、侧线油的质量、温度及抽出量。

8、常压塔的结构及安装质量。

三、常压塔操作影响因素及调节方法

(一)油含水对操作的影响:

1原油大量含水,可使电脱盐电流升高跳闸,塔-101顶压力急骤上升,造成安全阀跳开,冲塔冒黑油事故,塔底液面下降,容-101脱水量显著增大,容易造成回流带水,各路换热温度及塔底温降下降,泵-103半抽空。

2加速塔顶低温部位的设备腐蚀。

处理方法:

1、及时联系调度室,切换原油罐,并加强脱水。

2、紧急降低处理量,加强脱盐罐脱水,减小注水量。

3、提高塔-101顶温。

4、容-101加强脱水,控制好油位、水位。

5、根据情况,可适当短时间降低炉-101出口温度。

6、关小塔-102底吹汽。

7、减小中段回流量。

8、若塔底泵-104抽空,塔底液面上升较快时,应立即停原油泵,常压炉熄火,待泵上量正常,塔-101液面下降后,再启动原油泵。

若系统带水严重时,请示调度室降温、降量,改循环脱水。

(二)常压塔顶温的因素及调节方法

1、炉-101出口温度的波动,影响塔顶温度波动,应稳定出口温度在±2℃。

2、压塔进料量的波动,影响塔顶温度波动,应稳定进料量。

3、冷却温度过高时回流比大,汽油干点变轻,柴油闪点偏低,应稍降低汽油终冷温度,提高塔顶温度。

汽油冷却温度过低时,回流比小,侧线温度高,柴油闪点升高,汽油干点变重,应适当降低塔顶温度,提高冷却温度,加大回流比。

4、段回流量及温度的影响:

中段回流量大时,塔上部负荷减小,塔顶温度下降,塔顶回流比小,一线油馏分变重,应减小中段回流比。

中段回流量小时,塔上部负荷增加,塔顶温度上升,塔顶回流比大,一线油闪点不利,应增加中段回流量。

回流温度低,回流量大,一线和二线产品重叠度大,应升高中段回流温度,降低回流量。

回流温度高,回流量小塔顶负荷大,应降低中段回流温度,适当提高中段回流流量。

5、流油带水的影响,水汽化时,大量吸热和体积膨胀,容易冲塔使塔顶温度下降,应加强容-101脱水。

6、压塔顶压力的影响因素及调节:

操作中改变换-105、冷-101/1.2的进水量即可改变常压塔顶压力,同时也可关小容-101瓦斯排空来调节。

影响因素及调节方法:

1炉-1出口温度波动,原料进塔汽化量大,导致塔顶压力上升,应控制好炉出口温度平稳。

2塔顶回流温度影响:

回流温度高时,塔顶气相负荷大,压力上升,对常一线闪点不利,应降低回流温度,回流温度低时,回流量减小,压力下降,对常一线油闪点有利,应抽高回流量,保持塔顶压力增大,应及时作好分析适当降低处理量。

3原油变轻:

进塔汽化率增大,塔顶压力增大,应及时做好分析适当降低处理量。

4塔顶回流带水的影响,带水后塔顶压力会急剧上升,应加强容-101脱水。

5塔顶温度表控制失灵,造成顶温波动,应联系仪表工迅速处理好。

5、液面的影响因素及调节方法:

(1)炉-101出口温度变化的影响,炉-101出口温度高与低,直接影响液面高度,炉-101出口温度应严格按工艺卡要求。

(2)线油变化的影响,侧线油馏出量大时,液面低。

侧线油馏出量小时,液面高,会造成侧线携带,应根据原油性质变化,调整侧线抽出量。

(3)炉-102进料量波动,影响塔-101底液面,应稳定炉-102进料量。

(4)底液面计浮球失灵,及时联系仪表工修理。

(三)常压各产品质量的调节

1、汽油质量的调节

(1)顶温升高,汽油干点高,顶温低,汽油干点低,根据汽油干点适当,调节塔顶温度。

(2)常压炉出口温度对汽油干点有一定的影响,炉出口温度升高,塔顶汽油对干点变高,反之,汽油干点变低,调节方法应稳定炉出口温度在控制范围内。

(3)中段回流量大时,塔顶温度低,汽油干点变低,应提高塔顶温度或者适当减小中段回流量。

(4)顶回流带水,顶温低,压力升高,造成携带,使汽油干点升高调节方法:

回流罐紧急脱水,适当降低水层。

2、油质量的调节:

1柴油初馏点的调节:

(1)柴油初馏点的高低,一般由汽油或中段回流温度来调节,根据柴油初馏点的高低,调节直馏汽油抽出量和中段回流量温度。

(2)调节柴油的抽出量。

(3)控制塔-103中部液面和吹气量。

②柴油90%点温度或350℃含量的调节:

(1)调节柴油抽出量,柴油抽出量大90%温度高(或350℃含量低)抽出量小则相反。

(2)常压炉出口温度影响90%点温度(或350℃含量)炉出口温度要求控制在指标内。

(3)塔-101底液面影响90%点温度(或350℃含量)液面要求保持在中部。

(4)常压塔中部回流温度,影响90%点温度(或350℃含量)适当调节回流温度。

五、提量、降量操作方法:

由于原油进厂,原油性质的变化和产品出厂的影响,装置的加工能力也不断变化。

提高处理量和降低处理量的操作方法如下:

1、首先提或降炉-101进料量,再提或降炉-102进料量,每次提量或降量都要缓慢进行,一般控制在0.5-1.0立方米每小时,分多次实施,决不允许大提,大降,一次到位。

提量和降量的全过程要保持平衡操作。

2、根据提量或降量的速度,及时调节塔顶温度,调节各侧线馏出量。

保证提量和降量过程中产品质量合格。

3、在提量或降量过程中,要保持两塔的物料平衡和炉出口温度在工艺指标内,不允许有较大的波动。

四、非正常操作的处理

1、原油泵抽空

原因:

①原油罐液面较低。

②原油重、粘度大、温度低、蜡含量高,过滤网、管线堵塞。

③原油含水大,温度高。

④容-104液面过低漏风。

⑤机泵故障。

处理方法:

联系调度切换原油罐和检查机泵。

并加强脱水,检查容-104的液面和密封情况,拆卸过滤网,若长时间抽空,一下调不上量,请示调度停炉-101、炉-102,按紧急停工处理。

2、回流带水

现象:

塔顶压力上升,塔顶温度突然明显下降,严重时,侧线泵抽空,不来油,塔底泵抽空,安全阀跳开,冲油等事故,塔顶回流量指示大幅度降低。

处理方法:

1迅速加强容-101脱水维持低位水面。

2减小回流量,提高塔顶温度。

3、常压塔底泵抽空

现象:

常压塔液面上升,减压炉-102进料减小或中断,炉-102出口温度上升,减压塔液面下降。

原因及处理方法:

1液面过低或仪表控制失灵,应迅速补充液面,将自动控制改手动,参看玻璃板液面计,联系仪表工处理。

2原油含水过大,引起泵抽空,应联系储运加紧脱水或换罐,并加强容-103的脱水。

3回流严重带水,顶温显著下降,水分蒸发不掉,应迅速脱掉回流罐水,调整回流,提高塔顶温度。

4机泵故障,立即切换机泵,并联系钳工处理。

5抽空时间过长,请示调度降量或炉-101熄火。

4、塔-101冲油、汽油变色

原因:

①原油含水量大。

②回流带水。

3塔底液面过高。

4塔底仪表失灵,控制不准。

处理方法:

1加强电脱盐操作,降低原油含水。

2容-101脱水,严格控制水位。

3减小原油进料量,降低塔-101底部液面。

4联系仪表工,检查处理塔底液面控制。

5容-101汽油全打回流或改入不合格线,进行重炼。

5、塔顶安全阀顶开

原因:

①原油含水量大,塔顶压力大。

②回流带水。

③汽提带水。

④回流泵抽空。

处理方法:

①降低原油处理量。

②原油罐,容-101抓紧脱水,控制水位。

③汽提用蒸汽排净冷凝水。

④检查回流泵抽空原因,迅速排出。

第二节减压岗位操作

一、减压岗位的任务与要求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工艺卡的要求,生产合格蜡油和氧化沥青原料。

2、稳开工、停工,切换不同生产方案

3、他岗位相配合,加强联系,实现装置安、稳、长、满、高运行。

4、与加热炉岗位配合,减压蒸馏升温速度和停工时的降温速度严格按图-2进行。

5、压塔开工和停工抽真空速度严格按图进行。

6、负责减压系统塔和冷换设备的合理操作与维护。

二、真空系统的开启及操作

1、真空系统启用操作:

1检查真空泵、冷却器、工艺流程和设备状况。

2减顶油气分离罐容-102,加水,保持水封。

3先开二级蒸汽喷射泵,缓慢给汽,待真空度不上升时,再开一级喷射泵,使塔内真空度逐渐达到工艺控制指标。

4减压塔抽真空,必须按图-3曲线的要求进行。

2、真空系统停用操作:

1当炉-102熄火后,即可缓慢停蒸汽、停真空,先停一级喷射泵,后停二级喷射泵。

2装置冷循环结束后,可以消除真空度,消除真空度要严格按图-3进行。

3、正常操作:

1真空泵正常操作时,蒸汽压力不能低于0.7Mpa。

2真空泵正常操作时,蒸汽喷射器抽力足,响声均匀无噪音。

3没有倒抽现象。

4气密性能好,真空度小。

三、抽真空度的影响因素及调整方法

1、抽真空蒸汽压力,冷却温度、流量要严格控制好,蒸汽压力愈高,冷却温度愈低,真空度愈高。

2、减压炉出口温度过高,进减压塔汽化量大且油品产生裂解,产生过量不凝气体,使真空泵负荷增加,真空下降,应控制炉出口温度在工艺指标的±2℃。

3、减顶温度过高,使塔顶气相负荷增大,真空泵负荷增加,应适当控制塔顶温度一般控制≯120℃。

4、为了防止炉管结焦,减压炉管采取了注气措施,若塔底吹气量和炉管注气调节不当,就影响真空度的提高,所以塔底吹汽量和炉管注汽量应严格控制在指标内。

5、塔底液面过高,塔内蒸发空间小,真空度会下降,要稳定塔底液面在中部偏下。

6、常压拔出率低或进减压塔原料轻,造成减压塔负荷大,真空度低,应增加常压塔的拔出率。

7、抽空器故障或蒸气过滤网堵塞,使真空度降低,应停工处理。

8、大气腿堵塞和容-102水封破坏,真空下降,应清理大气腿和容-102建立水封。

9、抽真空系统密封性差,漏气,真空度抽不上去。

全面检查,处理漏气。

四、减压操作条件及调节方法

1、减压塔顶温度是由塔顶回流量实现自动控制,操作中改变塔顶回流控制阀的开度。

即达到塔顶温度的目的。

影响因素调节方法:

1减压炉出口温度波动,影响减压塔顶温波动,控制炉-102出口温度在工艺指标内。

2减压塔顶真空度变化,造成塔顶的变化而影响塔顶温度,应稳定减顶真空度。

3根据进料性质和流量变化,相应的调节塔顶温度。

4塔底液面、侧线流量的波动,影响塔顶温度波动,应稳定塔底液面。

5减压塔侧线流量的变化,影响塔顶温度变化,应稳定侧线抽出量。

2、减压塔底液位的影响因素及调节方法

1炉-102出口温度变化,温度高,液位低,应稳定炉-102出口温度,控制在工艺指标之内。

2真空度波动,如真空度低,塔内油汽化量少,塔底渣油增加,使液位上升,应控制好真空度。

3各侧线馏出量的变化,抽出量大,液位低,抽出量小相反,应稳定侧线馏出量。

4减压塔进料量或性质变化,如进料量增大或渣油组成变重,应使渣油液位升高,应根据原料性质和流量变化进行调整。

5塔底吹汽量波动,吹汽量大,液面低,应控制适当吹汽量。

6液面计失灵,液位指示不准确,应联系仪表工处理。

7各侧线泵和渣油泵故障,造成液面波动及时切换泵,消除故障。

8渣油出装置管线凝或换罐时故障,应及时处理。

3、减压渣油管线停用的处理方法

由于减压渣油粘度大,凝点高,停用后必须进行管线处理,否则会影响下次生产。

1用柴油顶线置换,用柴油将渣油顶入渣油罐中,加强联系,掌握顶线时间。

2用原油置换顶线,渣油管线暂时停用时,可采用每隔1-2小时用原油顶线处理。

五、影响总拔出率的因素

提高总拔出率是减压操作的一项主要任务。

1、真空度的变化:

真空度高,总拔出率高,真空度底,总拔出率低,尽量提高真空度。

2、塔底吹汽量的变化。

吹汽量过大,总拔出率高,但吹汽量不易过大,在操作中摸索最理想的吹汽量,提高总拔出率。

3、常压拔出率的变化。

塔-101拔出率高低直接影响塔-102负荷大小,影响总拔出率。

所以塔-101合理的保证减压平稳操作,提高总拔出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4、炉出口温度的变化对稳定操作,提高总拔出率有直接关系。

5、汽液符合的变化。

塔上部与下部汽相负荷大小都影响总拔出率,所以全塔汽液负荷要分布均匀,因此在调节侧线时,要勤、要慢、保证侧线产物抽出量平稳。

6、搞好全塔物料平稳,在质量合格前提下多抽出的侧线馏分,产品质量卡规格下限生产。

六、非正常操作

1、塔底泵抽空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塔底液面过低或控制阀失灵,实际无液面,联系仪表工处理,减小渣油出装置量。

2塔底油太轻,应适当提高常压和减压拔出率。

3机泵故障及时切换备用泵,处理故障泵。

4处理量降量幅度大造成抽空,应稳定处理量。

2、侧线泵抽空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1真空度低,炉出口温度低,汽提塔无液面,应适当减小出装置量,调节好真空度,减压炉出口温度达到工艺指标。

2机泵故障及时切换备用泵,处理故障泵。

3汽提塔吹汽量过大,应调节吹汽量。

第三节司炉岗位操作法

一、司炉岗位的任务及要求

加热炉是常减压装置提供分馏所需热量的主要供热设备。

其操作好坏直接影响装置平稳操作。

1、任务:

1把原料油加热到规定的指标,保证两塔进料段的汽化率。

2提高加热炉热效率,降低燃料油消耗。

2、要求:

1炉出口温度平稳。

2炉膛温度不大于800℃。

3加热炉热效率不低于85%。

4与岗位联系好开工时炉子出口温度和停工时降温度速度,严格按图-1和图-2进行。

3、操作要点:

1加热炉进料量平稳、均衡。

2燃料油、蒸汽压力稳定。

3燃料油雾化很好,燃烧完全,炉膛明亮,烟囱不冒黑烟。

4燃料油罐温度保持在80±10℃,并经常脱水。

5调好“三门一板”控制炉膛负压1-3㎜水柱。

6投用好仪表自动控制和燃料油压力控制。

二、加热炉点火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火嘴、风门、烟道挡板、看火窗、热电偶是否安装好,并灵活好用。

2、检查消防蒸汽线和其它消防设施是否齐全畅通。

3、检查火嘴安装角度是否正确,清扫炉区周围及易燃物。

4、检查火嘴手阀灵活好用,火嘴是否堵塞畅通。

5、引蒸汽进炉前集合器,并进行脱水。

6、准备点火用具,如火柴、点火棒、轻柴油。

7、检查燃料油流程,并启动泵108/1.2建立燃料油循环,引蒸汽至火嘴。

8、通过火嘴向炉膛吹蒸汽,待烟囱冒汽为止。

三、点火步骤及注意事项

1、点火步骤:

1点火时先脱净雾化蒸汽管内积水,然后缓慢打开火嘴雾化蒸汽阀对油嘴进行预热,待油嘴扫通后停汽关严扫线。

2蒸汽阀少量打开,然后将点燃的点火棒放在火嘴的顶端,再稍开油阀,待火点燃后,逐步开大蒸汽阀门和油阀,调节油气比例,使火焰呈正常颜色。

3若点火一次不着,应立即关闭油阀,用蒸汽吹扫后,烟囱见蒸汽,重新点火。

2、火注意事项:

1点火人员应置身一侧,防止回火烧伤。

2脱净雾化蒸汽线内存水。

3点火过程,先给汽后再给油,要避免产生正压。

4点火过程中,不准正对看火窗,以免回火伤人。

5点火后,司炉员必须观察一段时间才能离开,以防回火伤人。

四、加热炉正常操作

1、正常燃烧

1完全燃烧时,炉膛清晰、明亮、火焰呈麦黄色。

2排烟呈淡兰色或无色。

3过剩空气系数‘а’在合适范围内。

系数1.15—1.25。

2、火焰调节方法

1调节手段:

“三门一板”〔油门、汽门、风门、烟道挡板〕

2不正常现象。

〔1〕火焰发软,炉膛昏暗有烟。

〔2〕火焰发白缩水。

〔3〕结焦、漏油。

〔4〕炉管、炉膛温度高。

〔5〕火焰冒火星缩水。

〔6〕火眼呈红色,炉膛深暗。

③调节处理:

〔1〕燃料多雾化蒸汽量少,调整雾化比。

〔2〕燃料少雾化蒸气量多,调整雾化比。

〔3〕火焰大,火嘴不正常,压小火焰或停工处理。

〔4〕燃料或蒸汽带水应脱干净水。

〔5〕风门开度及挡板开度不合适,调节风门及挡板。

五、加热炉操作因素分析

1、炉出口温度波动原因:

1入炉原料油的温度、流量、性质得变化。

2燃料压力或性质的变化。

3雾化蒸汽压力波动。

4仪表自动控制失灵。

5外界气候变化,引起入炉温度的变化。

6燃料油泵出现故障。

2、调节方法:

1做到“四勤”:

勤看、勤分析、勤检查、勤调节。

2及时、严格、准确地进行“三门一板”的调节,做到炉膛内燃烧状况良好。

3联系稳定原油换热终温。

4若仪表故障,改自动为手动控制,联系仪表工修理。

5保证燃料油,蒸汽压力平稳,严格求燃料油的性质稳定。

6在处理量、气候不变时,可调整,固定好炉子火嘴风门和烟道挡板,调节时幅度要小,不要过猛。

3、燃料油压力控制:

1控制原理;燃料油压力是同表PV-201调节燃料油循环线上的控制的开大小进行控制.

2影响因素;

(1)泵-108/1.2号上量不稳晃量。

(2)燃料油用量的变化及各炉子返回量的变化。

(3)仪表失灵。

3调节方法:

⑴检查燃料油罐的液位、温度、调节液位高度及温度。

⑵机泵故障使原料油压力波动,摸索后,处理故障泵。

⑶稳定燃料油的用量及返回量,即控制压力。

⑷机泵出口压力失灵,更换压力表。

六、非正常工作情况判断

1、间断冒小股黑烟,表明蒸汽量不足,雾化不好,燃烧不完全或个别火嘴油汽配比不当或加热炉负荷太大。

烟囱排烟以无色或淡黄,色为正常。

2、

3、冒大烟黑烟是由于燃料油突增,仪表失灵,蒸汽压力突然下降或炉管严重少穿。

4、冒白烟表明雾化蒸汽量过大。

5、正常燃烧时完全燃烧,火焰颜色呈杏黄色,,高度合适。

6、油汽配比不当蒸汽量过小,造成雾化不良。

7、当然料油粘度过大并到水时或油阀开度小或蒸汽量过小且含水,炉膛容易熄火。

8、燃料油轻,蒸汽量过大或开度过大,空气量不足,会使燃料喷出后离开燃烧道燃烧。

七、常见事故及处理方法

1、原料中断:

现象:

烟气温度,炉管油出口温度急剧直线上升。

原因:

①进料泵抽空或出现故障.

②管线阀门堵塞。

3切换油泵或换罐失误。

处理方法:

①设法提高进料量,如一时调不上量,立即熄火按紧急停炉处理。

②检查原料泵不上量原因,抓紧排除故障。

2、炉管破裂:

现象:

不严重时,从炉管破裂处向外少量喷油,炉膛温度、油气温度均上升,严重时油大量从炉管内喷出燃烧,烟气从回弯头、管板,入孔等处冒出,烟囱大量冒黑烟,炉膛温度突然急剧上升。

原因:

炉管局部过热、结焦,结焦严重处有鼓,包、变形,以致破裂,高温氧化剥皮或炉管材质不合适。

处理方法:

炉管轻度破裂时,降温、降量、按正常停工处理,严重破裂时,加热炉立即熄火,停止进料,向炉膛内吹入大量蒸汽,从炉入口给汽向塔内扫线,如果减压炉着火,则应立即恢复减压系统为常压,其它按紧急停工处理。

3、炉管结焦:

现象:

炉管上有灰暗斑点,说明该处炉管已结焦,处理量未变,而炉膛温度及入炉压力均升高,炉出口温度反应缓慢,表明热偶套等处已结焦。

原因:

火焰扑管,炉管局部过热,进料量波动使油温忽高忽低或流量过小,油品在炉管内停留时间长而裂解,原料稠化物聚合-分解或含有杂质。

处理办法:

保证火嘴蒸汽雾化的稳定畅通,保证炉膛明亮,火焰不扑炉管的燃烧方法,控制好物料平衡和流量。

4、加热路回火:

现象:

炉膛内产生正压,火焰喷出炉膛,回火伤人,或炉膛内发生爆炸而造成设备的损坏。

原因:

①燃料油猛然大量喷入炉内。

②烟道挡板开度过小。

③炉子超负荷运行,烟气来不及排放。

处理方法:

①严禁燃料油在点燃前进入炉膛。

②调节适宜的烟道开度。

③不能超负荷运转。

5、燃料油泵抽空:

原因:

①燃料油罐液面低。

②燃料油馏分轻且温度过高。

③燃料油带水。

④泵入口堵塞或阀门故障。

处理方法:

①罐内液位较低立即换罐。

②燃料油轻时,可降低燃料油罐加热炉温度防止燃料汽化,保持温度在80±5℃。

③加强燃料油脱水。

④处理堵塞故障。

第四节电脱盐岗位操作方法

一、电脱盐目的及任务

1、脱盐目的:

由于原油中含有水及盐类,给操作带来影响,引起操作波动,设备腐蚀,增加能耗,并且给二次加工带来危害,所以要求原油必须进行脱盐脱水。

2、任务:

原油电脱盐工艺过程是将原油稀释破乳沉降、分离、脱水过程,它是通过加热,加破乳剂,注水和高压电场等措施达到脱除原油中的无机盐及杂质的目的。

二、电脱盐的投用步骤

1、投用前的检查:

1看样管线或采样线是否畅通。

2压力表,温度计是否齐全好用,量程是否符合要求。

3注水控制阀,排水控制阀〔界位记〕是否灵活好用。

4改好原油流程、注水系统工、艺流程。

5关闭各排空阀、液面采样阀、退油阀,打开压力表引压阀。

6检查各阀门、阀兰、人孔等有无泄漏。

2、投用步骤:

1确定操作条件。

2温度的确定:

轻质原油低些,重质原油高些,一般温度控制在80--120℃。

3界面位置:

按工艺设计位置或偏低控制界面,结合我厂实际情况(一级脱盐)界面不得大于250mm,即容—103的2#采样口不允许有水,初期控制1#采样口不允许有水。

4将变压输出电压调整在19kw或更低档。

5注水量初步确定4.5%左右,以脱盐效果最佳为宜。

注水温度不大于70℃,PH值为5-6。

6破乳剂量为40—70PPM。

3、投用电盐电源:

开工冷循环时,在容-103顶排空,赶尽脱盐罐内空气,待罐内充满油后,即可送电。

使挡板间建立电场,稳定1-2小时,并记录此时的电流、电压、弱电流>80A,则断电,重新建立电场,≯100A。

4、建立界面:

待电场稳定后即可注水和破乳剂,观察电源电压、电流变化情况,关闭排水阀,并适当加大注水量,同时观察采样口和脱水阀放出的油水情况,确定水位,并对照仪表指示排水阀转为自动排水,继续观察界面变化情况,直至界面稳定。

5、油样分析:

待上述各项操作稳定后,即可按规定取样分析油中含水量、含盐量和脱后水中含油情况。

三、影响脱盐、脱水的因素

影响脱盐、脱水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压力、注水量、破乳剂、电场梯度和停留时间。

1、温度:

温度升高以降低原油的粘度和密度以及乳化剂的稳定性,有利于水滴积集与沉降分离,若温度过高,油与水的密度差反而减小,同样不利于脱水,同时,原油的导电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温度太高,不但不会提高脱水脱盐效果,反而会因脱盐罐电流过大而跳闸,影响正常送电,脱盐、脱水温度一般选在80-120℃,视不同性质原油而定。

2、压力:

原油的脱盐脱水是在一定的压力下进行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原油中的水与轻组分蒸发汽化,引起油层搅动,影响水的沉降分离,操作压力视原油中轻组分含量和加温而定,一般操作压力应比原油在脱水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大0.15-0.2Mpa。

3、注水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