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213高考新课标卷重组仿真模拟卷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3044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213高考新课标卷重组仿真模拟卷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213高考新课标卷重组仿真模拟卷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213高考新课标卷重组仿真模拟卷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213高考新课标卷重组仿真模拟卷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213高考新课标卷重组仿真模拟卷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考213高考新课标卷重组仿真模拟卷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考213高考新课标卷重组仿真模拟卷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考213高考新课标卷重组仿真模拟卷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考213高考新课标卷重组仿真模拟卷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考213高考新课标卷重组仿真模拟卷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考213高考新课标卷重组仿真模拟卷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考213高考新课标卷重组仿真模拟卷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考213高考新课标卷重组仿真模拟卷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考213高考新课标卷重组仿真模拟卷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考213高考新课标卷重组仿真模拟卷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考213高考新课标卷重组仿真模拟卷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考213高考新课标卷重组仿真模拟卷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考213高考新课标卷重组仿真模拟卷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考213高考新课标卷重组仿真模拟卷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考213高考新课标卷重组仿真模拟卷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213高考新课标卷重组仿真模拟卷二.docx

《高考213高考新课标卷重组仿真模拟卷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213高考新课标卷重组仿真模拟卷二.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213高考新课标卷重组仿真模拟卷二.docx

高考213高考新课标卷重组仿真模拟卷二

2015年高考(213)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重组仿真模拟卷

(二)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重组仿真模拟卷

(二)

语文试题

第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2014·甘肃省兰州一中冲刺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人画在古代中国画史的地位及主要传统

文人画带有文人的性质,含有文人的趣味,不以对象形似为目的,注重画外功的修炼和情感的抒发,或成教化,助人伦,或聊以自娱。

文人画都是文人或具有文人性质的画家所作,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特定时代下产生的一批特定人的感情产物。

文人这个特殊体掌握着中国古代最高的文化和最高的思想,因此作为文人情感产物的文人画,必然含有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

文人画于前期排斥其他画家,与其他画种并存;中、后期乃成为中国绘画史的主流。

研究文人画,有助于从深层认识中国文化精神和中国艺术精神,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和超前因素。

文人画之所以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不单单是一个画种,而且是一个从画家到作品及理论的三位一体的艺术体系。

已知的画史画论多为文人所作,这些画论的内容不仅有关于绘画技法的阐述,而且有相当部分将文人画的创作思想、审美理想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古代文人追求立德立功立言。

诗为言之余,书为诗之余,画为书之余,因此文人画家其实是一批业余画家。

他们以将个人品行、情操、学识、修养、感受融入画中为己任,大都借助绘画入道,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和超越。

入仕时,他们宏扬儒学,提倡绘画当成教化,助人伦;归隐时,他们追随老、庄,讲究画面意境淡泊空灵。

到了文人画的中、后期,他们又将释家的某些思想精华与画论融为一体,推进和完善了文人画的审美理想。

苏东坡是文人画的大力倡导者。

他提出诗画本一律,即借助诗的理性来扩大绘画的表现力。

到了文人画的后期,文人画更是将书、画和印章结合在一起。

因此历史上许多的文人画家,不但是绘画高手,而且还是书法大家和金石名家。

文人画不但广为吸收一系列姊妹艺术的养分,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其他体系的画种。

如文人画对画工画的影响,画圣吴道子的绘画风格被画工们归纳为吴家样,广为流传,即是此类影响的典范。

文人画对宫廷绘画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宋代一大批宫廷画家同时又都是文人画家,清初的四王直接就是文人画中的正统派。

由上述可知,文人画是极具包容性、生命力极强的绘画体系,这也是它能够在中国绘画史上占主流地位的根本原因。

当然,文人画也有其局限性。

如文人阶层的圈子狭小,一味地追求形而上,绘画题材不宽泛,以及后期严重的程式化等,很容易使人产生对文人画的误解。

但是文人画却蕴藏着极为强大的先进因素。

它具有包容性,注重画家个人品质、情操、学养等的锻炼,有助于新时代的美育事业;文人画所创造出的种种意境,或简淡或空灵,也使承受巨大压力的新时代的人们得到心灵的陶冶,为世人保留一片心灵的净土。

此外,文人画在表达个性、阐述哲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基础和理论支撑,是我们当代艺术家取之不竭的源泉。

因此,文人画必将会以种种新的面目在新时代中继续大放异彩。

1.下列关于文人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人画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是一批文人或有文人性质的画家的感情产物。

B.文人画带有文人的气质,含有文人的趣味,他常常排斥其他画家,只求自娱、修心。

C.文人画不讲究表面的形似,而重在抒发个人情感,画中含有个人的品行、情操以及修养

D.文人画的其实是一批业余画家,他们大都借画入道,以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和超越。

解析他常常排斥其他画家,只求自娱,修心不当,文人画只是前期排斥其他画家,同时文人画还有成教化,助人伦的作用。

答案B

2.下列对文人画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原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人画是一个画家、作品及理论三位一体的艺术体系,其创作思想、审美理想有的已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B.文人画广泛吸收诗歌、书法、印章等姊妹艺术的养分,也影响了其他画种,包容性强,有着极强的生命力。

C.文人画简淡或空灵的意境有助于人们缓解巨大压力,陶冶心灵,让新时代的人保留一片心灵的净土。

D.文人画家注重个人品质、情操、学养等的锻炼,并将之融入画中,他们的绘画作品能表达个性,阐述哲学思想。

解析C项,答非所问,讲的是文人画的现实意义。

答案C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人画地位崇高,在古代绘画史中占据主流地位,极大地影响了其他体系的画种,如画工画和宫廷画。

B.文人画融诗、画、书法、篆刻于一炉,许多文人画家诗画兼精,苏轼就是其中的典型。

C.文人画深蕴中国文化精神和艺术精神,体现了中国画的超前因素,当代艺术完全可以从中获取养分,并服务于时代。

D.文人阶层的圈子狭小,并且文人画单纯追求形而上,因而绘画题材不宽泛,并造成了严重的程式化倾向。

解析因而前后强加因果。

答案D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2014·安徽省师大附中第八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自突厥颉利破后,诸部落首领来降者,皆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

惟拓跋不至,又遣招慰之,使者相望于道。

凉州都督李大亮以为于事无益,徒费中国,上疏曰:

臣闻欲绥远者必先安近。

中国百姓,天下根本,四夷之人,犹于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

自古明王,化中国以信,驭夷狄以权。

故《春秋》云:

‘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自陛下君临区宇,深根固本,人逸兵强,九州殷富,四夷自服。

今者招致突厥,虽入提封,臣愚稍觉劳费,未悟其有益也。

然河西民庶,镇御藩夷,州县萧条,户口鲜少,加因隋乱,减耗尤多,突厥未平之前,尚不安业,匈奴微弱以来,始就农亩,若即劳役,恐致妨损,以臣愚惑,请停招慰。

且谓之荒服者,故臣而不纳。

是以周室爱民攘狄,竟延八百之龄;秦王轻战事胡,故四十载而绝灭。

汉文养兵静守,天下安丰;孝武扬威远略,海内虚耗,虽悔轮台,追已不及。

至于隋室,早得伊吾,兼统鄯善,且既得之后,劳费日甚,虚内致外,竟损无益。

远寻秦、汉,近观隋室,动静安危,昭然备矣。

伊吾虽已臣附,远在藩碛,民非夏人,地多沙卤。

其自竖立称藩附庸者,请羁縻受之,使居塞外,必畏威怀德,永为藩臣,盖行虚惠而收实福矣。

近日突厥倾国入朝,既不能俘之江淮,以变其俗,乃置于内地,去京不远,虽则宽仁之义,亦非久安之计也。

每见一人初降,赐物五匹,袍一领,酋长悉授大官,禄厚位尊,理多糜费。

以中国之租赋,供积恶之凶虏,其众益多,非中国之利也。

太宗不纳。

十三年,太宗幸九成宫。

突利可汗弟中郎将阿史那结社率阴结所部,并拥突利子贺罗鹘夜犯御营,事败,皆捕斩之。

太宗自是不直突厥,悔处其部众于中国,还其旧部于河北,建牙于故定襄城,立李思摩为乙弥泥熟俟利苾可汗以主之。

因谓侍臣曰:

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

初不纳魏徵言,遂觉劳费日甚,几失久安之道。

(选自《贞观政要》)

注提封:

指国内、四境之内。

建牙:

建立官署。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臣闻欲绥远者必先安近

绥:

击败

B.戎狄豺狼,不可厌也

厌:

厌倦

C.孝武扬威远略

略:

谋略

D.并拥突利子贺罗鹘夜犯御营

犯:

侵犯

解析A.绥,安抚;B.厌,满足;C.略,侵略。

答案D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化中国以信斧斤以时入山林

B.未悟其有益也其孰能讥之乎

C.若即劳役,恐致妨损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D.因谓侍臣曰因之以饥馑

解析A.用,介词/按照,介词;B.这种做法,代词/表示反问语气,副词;C.如果,连词;D.于是,就,连词/接着,动词。

答案C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从突厥颉利可汗被打败后,有很多归降的部落首领在朝廷做官,五品以上官员的人数几乎达到了在朝官员的一半。

B.太宗派遣使者招降鲜卑拓跋氏,凉州都督李大亮认为这样做没有益处,上疏陈述理由,但太宗没有采纳他的奏言。

C.都督李大亮认为,招降突厥会耗费国家财力,妨碍百姓的耕作,引起百姓反感,百姓不能接纳他们,对中原没有益处。

D.贞观十三年,突利可汗的弟弟发动叛乱,最后兵败被杀。

太宗因此后悔以前的做法,就让突厥旧部回到黄河以北居住。

解析引起百姓反感,百姓不能接纳他们文中没有这样的内容。

答案C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是以周室爱民攘狄,竟延八百之龄;秦王轻战事胡,故四十载而绝灭。

(6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不纳魏徵言,遂觉劳费日甚,几失久安之道。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所以周天子爱民而排除外族,就延续了八百年的帝业;秦始皇轻率发动战争对付胡人,所以四十年便绝灭了。

(2)当初,我不采纳魏徵的建议,终于感觉到烦劳破费一天比一天厉害,几乎失去了长治久安的好方法。

参考译文

自从突厥颉利被打败后,来归降的各部落首领,都封为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官员就有一百多人,几乎达到了在朝任职官员的一半。

当时只有鲜卑拓跋氏没有归降,唐太宗又派遣使者安抚招降,使者来来往往,不绝于道。

凉州都督李大亮认为这样做无济于事,只能使国家破费,于是上疏说:

臣下听说要安抚远邦必先安定近邦。

中原的百姓,是天下的根本,四方藩邦之人,犹如枝叶,损伤根本来使枝叶繁茂,来求得长久的平安,没有这样的事。

自古以来,贤明的君主用信义来教化中原,用权变来驾驭藩邦。

所以《春秋》说:

‘戎、狄如同豺狼,不能满足;华夏各国是与我们亲近的,不能抛弃。

’自从陛下统治天下,十分注意巩固根本,老百姓生活安乐,兵力得到了加强,九州之内殷实富足,四方夷狄自然臣服。

如今朝廷招降突厥,虽然他们加入我朝版图,臣下愚蠢,觉得烦劳破费,没有领会到这种做法有什么益处。

黄河以西的百姓,有镇守和防御藩邦的作用,但这里州县萧条,人口稀少。

再加上隋末战乱,破坏和耗费特别多,突厥未平定之前,他们尚未安定生产,匈奴势力衰弱后,百姓才开始回到田地中,如果马上役使他们,恐怕会妨碍他们耕作、损害他们利益。

以臣的想法,请求陛下停止安抚招降。

并且称为蛮荒的外邦,即使愿意臣服也不要接纳。

所以周天子爱民而排除外族,就延续了八百年的帝业;秦始皇轻率发动战争对付胡人,所以四十年便绝灭了。

汉文帝养兵镇守,天下丰收安宁;汉武帝张扬威名向边远地区扩张,致使天下空虚损耗殆尽,后来虽然有轮台之悔,但已追悔莫及了。

至于到了隋代,很早就夺取了伊吾,后又征服了鄯善,得到之后才知道为此而损耗的日渐增多,招徕了外邦却使国内空虚,只有损害没有益处。

远察秦、汉,近看隋代,他们的动静变化,国家的安宁危亡,都是非常明显的事实。

伊吾虽已臣服,但远在边关荒漠之地,那里的人不是华夏种族,土地也多荒漠盐碱。

对于那些前来归附的人,请安抚他们,收留他们,让他们居住在塞外,这样他们必定对大唐心怀畏惧又感恩戴德,永远做大唐的藩臣,这是施行名义上的恩惠而收取实在的利益。

近日突厥倾国进入我朝,既不能让他们到江淮之地去生活,改变他们的风俗,而安置到黄河以南的内地,离京城不远,虽然这是宽大仁慈的义举,但并非久安之计。

何况对每一个初降的人,都赏赐给他们布五匹,袍子一件,酋长全都授予大官,俸禄优厚,地位尊贵,自然也就花费极多。

用中原百姓上缴的租赋,来供养那些凶恶顽固的俘虏,他们的数量又如此之多,这对中原是非常不利的。

唐太宗没有采纳他的奏言。

贞观十三年,太宗亲临九成宫。

突利可汗的弟弟中郎将阿史那结社率暗地里集结部众,并支持突利可汗的儿子贺罗鹘乘夜侵袭太宗的御营。

事情败露后,他们都被捕获并斩首。

太宗从此不再信任突厥,并后悔在内地安置他们的部众,于是将他们遣送回黄河以北地区,让他们在原来的定襄城建立官署,立李思摩为乙弥泥熟俟利苾可汗来统率他们。

事后,唐太宗就对侍从的大臣们说:

中原的百姓,实在是天下的根本,四方藩邦之人,犹如枝叶,损伤根本来使枝叶繁茂,来求得国家长治久安,没有这样的事。

当初,我不采纳魏徵的建议,终于感觉到烦劳破费一天比一天厉害,几乎失去了长治久安的好方法。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2014·山西省太原市模拟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浣溪沙

姜夔

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

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

一年灯火要人归。

注丙辰岁不尽五日,意为丙辰年还有五日就结束了。

吴松,今上海一带,距词人家杭州已近。

恶:

猛烈,很;禁持:

摆布。

亚:

接近。

8.词的首句雁怯重云不肯啼,在上阕中起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首句起兴,营造了压抑的气氛,写出了归雁无声穿过重云时的紧张情状,(2分)引出了对自己回家路途艰难的描写,(1分)以归雁自比,委婉地写出近乡情更怯的心理。

(2分)

9.清代评家陈廷焯说:

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

而发之又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

(《白雨斋词话》)请结合这首词的下阕来阐释陈廷焯的这种说法。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下阕先实写春水展绿欢迎词人归来的盎然春意,从而写出接近家乡的喜悦;(1分)接着用虚笔写想象中自家门前的小梅已然新枝生长,高与门齐,似有盼归的殷切,写自己归乡的心切;(1分)收尾句想象一年一度的除夕守岁之灯火催人还家团聚,更是表达了自己渴盼回家的心情。

(2分)词人着眼于春绿、小梅、灯火,从对方入笔,欲露不露,反复缠绵,表达了回乡路上的急切与喜悦。

(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2014·辽宁省锦州市第一次质量检测考试)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答案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2014·山西省太原市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使圆成方

[美]欧·亨利

自然界的事物是循圆周运动的,人为的事物则沿直线行进。

孩子的圆眼睛象征天真,女人卖弄风情时眯缝成一条线的眼睛就说明矫揉造作。

在大城市里,本性丧失得最快。

大城市的街道和建筑的直线,法律和社会风俗的拘泥古板,人行道的循规蹈矩,城市生活方式的严格、冷酷和沉默,毫不通融的规则——这一切都冷漠而鄙夷地对自然界的弧线表示轻蔑。

这个数学气十足的引子揭示了肯塔基州两个家族之间的世仇的前因后果。

这个世仇是在坎伯兰山岭的福维尔和哈克尼斯两个家族之间形成的。

冤仇的第一个牺牲品是比尔·哈克尼斯的猎狗。

哈克尼斯家立刻杀掉福维尔族的头儿作为赔偿。

福维尔的亲属急于报复,又让比尔·哈克尼斯跟随他的猎狗到了另一个国度。

四十年来,这两个家族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哈克尼斯家的人一个个地被枪杀,福维尔家族的成员也给一枝一枝地砍掉。

两个家系的树枝经过这样修剪之后,都只剩下一个成员。

卡尔·哈克尼斯也许领悟到了什么,便突然离开了坎伯兰山岭,避开了福维尔家族最末一个后裔山姆的得分。

一年后,山姆听说那个冤家住在纽约市,于是整装准备出发。

他从梳妆台抽屉里找出一把老式而可靠的科尔特左轮手枪。

在城市里干冒险和复仇的勾当,这把手枪似乎是最好的武器了。

山姆把它放在毡提包里。

骑上骡子,向火车站进发。

山姆到纽约时天色已晚。

他的行动和生活仍旧遵循着自然界自由的圆周运动,看不到大城市隐藏在黑暗里的可怕、无情、好动、凶恶的手段,准备向他圆形的心脏和头颅包拢过来。

一辆马车飞快地把他送到一家同他的靴子和毡提包相称的旅馆。

第二天早晨,福维尔家硕果仅存的后代向那个掩护哈克尼斯家最后一个子弟的城市发起了突袭。

他把科尔特手枪藏在上衣里面。

他只知道这两个情况:

卡尔在这个城市里驾驶运货马车,而他自己,山姆,要来杀他。

山姆踏上人行道时,眼珠变红了,心头升起一股世袭的仇恨。

但是一小时过去了,卡尔没有出现。

中午时分,山姆站在城市里两条笔直的大动脉互相交叉的地方。

人们形成直排熙来攘往;可怕的喧嚷和轰响把他吓懵了。

山姆靠在一座石头建筑的尖角上。

在他身边经过的人何止千万,可是没有一个过脸来向他看看。

一个胖子从人流中滑了出来,站着等汽车,离他只有几步远。

山姆挨到他身边,在嘈杂声中嚷着对他说:

兰金斯家喂的猪比我们的肥多啦,不过他们那边的猪草也比我们这边的好——

胖子神气活现的样子有所收敛,他走开去买炒栗子,以便掩饰自己的惊惶。

山姆感到需要喝一点山间露水。

对街的人们在弹簧门里进进出出。

隐约可以看到门里一个金光锃亮的酒吧和酒吧上面的装饰。

这个复仇者穿过街道,打算进去。

人为的事物又在这里挤掉了熟悉的圆形。

山姆找不到门的把手,连大头针那样小的捏手的东西都找不到。

他手足无措,羞红着脸,伤心地从这扇没有用的门前走开;坐到石阶上。

一根警棍戳戳他的肋骨。

另找个地方去遛遛吧。

警察说,你在这里闲荡得太久啦。

在下一个拐角上,一声锐厉的口哨直刺山姆的耳朵。

他赶快过身去,只见一个满面怒容的恶狠狠的家伙,在热气腾腾的堆着花生豆的机器后面朝他直瞪眼睛。

他穿过街去。

一辆庞大的、不用骡子拖的车辆,发着牛吼似的声音和冒烟的煤油灯似的气味,刷地擦过他的膝盖。

一个马车夫用车毂撞了他一下,还训斥他;一个电车司机使劲踩铃叫他闪开;一个穿着走样的绸坎肩的胖太太用胳臂肘撞他的背脊;一个报童不慌不忙地朝他扔香蕉皮:

我不愿意这样干,可是看到我的人得让路!

卡尔干完了一天的工作,存好运货马车,从一幢房屋旁边拐出来。

他在三码开外的地方,在一匆匆忙忙的行人中间发现了那个仍旧活着的、不共戴天的、世世代代的仇人。

他猛地站住,犹豫了片刻,因为他身边没有武器,情况又那样突然。

山姆锐利的山地居民的眼睛也在人中发现了他。

来往的人流中间突然跳动了一下,起了一个漩涡,山姆的声音响了起来:

好啊,卡尔!

我见到你真高兴!

在百老汇路、五马路和第二十三号街的交岔口,坎伯兰山岭的世仇握手言欢了。

(1)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当两个世仇家族冤冤相报,都只剩下最后一个成员的时候,卡尔决定离开家乡,避开福维尔家族的报复,因为他已领悟到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对双方都没有意义。

B.小说多次对圆与直线加以描述,如笔直的大动脉人们形成直排熙来攘往挤掉了熟悉的圆形等,暗示了山姆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

C.小说用语形象幽默,如把家族成员的被杀形容为树枝的修剪,把胖子走出人流形容为滑出来,把找不到门把手说成连大头针那样小的捏手的东西都找不到。

D.来往的人流中突然跳动了一下,起了一个漩涡表明在城市的直线运动中,有了一点和谐的圆周运动,突出表现了小说追求自然本性的主题。

E.小说记叙了山姆到纽约找卡尔复仇所经历的一系列事情,细致生动地刻画了这两个人物形象,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大团圆结局。

(2)小说前三段的作用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姆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是欧·亨利小说结尾的一大特点,请结合本小说对这一特点作简要分析。

(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D.只是暗示,非突出表现;E.对卡尔的形象刻画并不细致;A.原文是也许领悟到。

答案

(1)答B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

(2)自然界和人为事物的特征形成对比,有助于揭示主题。

有助于与下文关于圆和直线的描述相照应,使主题更加鲜明。

暗示了两个世仇家族握手言欢的原因是这种城乡差别带来的心理冲击。

用圆和直线来表示自然与人为的事物,使主题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3)强烈的复仇心理:

离开山岭的家乡,到大城市追杀已躲避的卡尔。

缺少见识:

城市的设施及规矩让他感到陌生,使他羞涩。

渴望与人交流沟通:

挨近胖子和他交谈。

单纯,自然:

遵循习惯的生活方式,当对城市极度失望的时候,很快就与曾是仇敌的同乡握手言欢。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4)山姆本是去复仇的,却在见到卡尔后表现得非常高兴,这似乎不合情理,但前面其实早有铺垫。

(2分)小说先交代了山姆持枪准备复仇,再以眼珠变红强化读者对他复仇心理强烈程度的印象,为出人意料的结局进行铺垫;(2分)然后叙述了他在纽约一系列的遭遇,为结局的合理性进行铺垫;(2分)当感到极度孤单和对城市极度失望的时候,他渴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就顺理成章了。

(2分)(意思对或有道理即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2014·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题。

(25分)

梅花香自苦寒来——记画家荣宏君

王海珍

站在北京2011年岁末的街头,荣宏君自己大概已经想不起初来的心情了。

有兴奋,也有茫然吧!

和大多数北漂一样,有一个胸怀远大的抱负,有深浅莫测的前程,还有一颗跃跃欲试、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峥嵘之心……

现在,心情渐渐平静,安和。

步履渐渐放慢,稳定。

长期在传统文化、词章翰墨的浸润下,古意隐隐散发。

那个从鲁西南偏僻农村走出来的懵懂无措的年轻人,已经在这个车水马龙的繁华城市稳稳地走出了一条路——那个自十岁起便拿起笔在土墙上胡抹乱涂的小孩,已经将他的梅花画送进了人民大会堂,赠送给了多名国外友人。

荣宏君,你现在是名人了呢,这句话,在家乡人的酒桌上常被提起,并成为祝酒的下酒菜,当事人却只是憨憨地笑,诚恳之极。

山东鲁人的厚道、耿直,一直未曾有变。

这么多年,一个人,无亲无故,无组织无单位,游离在体制外,以笔墨为生。

靠一双手、一只笔、一砚墨,单枪匹马,一路走来,也真是不易。

现在回望仿佛显得太早。

经历的有些事,到了我七八十岁时再细细咂摸吧!

荣宏君在傍晚的灯光下微笑。

他早已学会了不抱怨。

外面,寒星泛起,黑夜的幕布拉开,回忆漫溢上来——他经历过的苦涩,因有现在的甘味,便也不再都是苦。

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很多攀越人生高峰,览人生胜景之人的感慨,也更像是他的人生写照——他画梅,一株又一株,傲雪的梅,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