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3167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

第三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单元测试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5分)

1.毕业联欢会上,化学老师出了一条谜语:

说是宝,真是宝,动物植物离不了;看不见。

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打一物质名称。

这条谜语的谜底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2.下列氧气的用途,主要利用了氧气的物理性质的是()

A.液化空气制氧气  B.炼钢C.气割气焊   D.火箭发射的燃料

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带火星的术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4.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5.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

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6.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

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A.木灰 B.硫磺 C.铁丝 D.红磷

7.用KMnO4、KClO3、H2O2三种物质都可制得氧气,说明这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A.氧元素B.氧化物C.氧分子D.氧原子

8.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呼吸 B.酒的酿造 C.食物腐烂 D.甲烷燃烧

9.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贴上的标志是()

ABCD

10.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11.火灾自救是我们的基本生存技能。

下列火灾自救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躲在桌子下B.使用灭火器灭火

C.尽快呼救或报警求救  D.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巴

12.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的船舱里装滿了供战马吃的草料,航行途中突然草料着火,整个战舰瞬间变为火海。

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草料舱通风不好B.草料舱没有氧气

C.草料发生缓慢氧化积累了大量的热D.草料温度达到了草料的着火点

13.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镁是化合物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C.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D.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14.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最适宜的灭火措施是()

A.向油锅里泼水  B.向锅里撒沙子C.端下油锅   D.盖上锅盖

15.我国古代有“女娲补天”的传说,今天,人类也面临“补天”。

是指臭氧发生如下变化:

,使臭氧层出现空洞,“补天”就是要防止臭氧层出现空洞的形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2和O3都是单质

B.O2和O3都是同一种物质

C.O2和O3的性质完全相同

D.臭氧和氧气都由同一种元素组成,混合在一起仍属纯净物

16.药品说明书上标明:

本产品含碘25mg、镁40mg、锌1.5mg,这里所标明的是()

A.分子B.原子C.元素D.无法确定

17.实验室常用的仪器有:

⑴漏斗⑵试管⑶铁架台⑷水槽⑸酒精灯⑹玻璃管⑺带导管的橡皮塞。

如要制取氧气,应选用下列哪组()

A.⑵⑶⑷⑸⑺B.⑴⑵⑶⑷⑸C.⑶⑷⑸⑹⑺D.⑷⑸⑹⑺⑴

18.物质在空气里发生的燃烧、自燃、缓慢氧化,有人叙述有如下的共同点:

⑴都产生热量;⑵都有发光;⑶都属于氧化反应;⑷反应都很缓慢;⑸都要与氧接触;⑹都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下列正确的一组是()

A.⑴⑵⑶B.⑴⑶⑸C.⑷⑸⑹D.⑵⑷

二、填空题(38分)

19.(7分)空气里含量最多的物质是,它由(填符号)元素组成;占空气体积分数为21%的物质是。

在地壳中含量排前3位的元素是、、(填符号)。

属于同一元素的粒子,它们一定相同的是。

20.(5分)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

混合物的是,纯净物的是,单质的是,

化合物的是,氧化物的是。

(均填容器下的代号)。

22.(10分)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1)右图是燃烧条件示意图:

请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写出燃烧的三个条件:

(2)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的变化。

(3)奥林匹克火炬(内部储有可燃物)是奥林匹克圣火的载体.

①采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是在奥林匹克的赫拉神庙前通过太阳光集中在凹面镜的中央,引燃圣火。

此过程中最关键的燃烧条件是。

②北京奥运会火炬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雨量的情况下保持燃烧。

但要实现奥运圣火登顶珠峰,还需要解决最关键的燃烧条件是。

三、实验题(26分)

23.(每空1分,共18分)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

a;b。

(2)实验室中,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来进行分组实验,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标号);加入药品前,应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如果手不慎接触到高锰酸钾药品,接触到的皮肤会留下痕迹;如果在装配时试管内少放了一团棉花会出现的现象是(请写出一点)。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如何验满?

(3)如果用H2O2分解来制取氧气,制气装置选用的仪器(填序号);其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装置中所加固体试剂的名称         ,该固体在该反应中起作用。

(4)比较

(2)和(3)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最好选用方法(3)的原因是双氧水分解产物污染,而高锰酸钾分解产物污染。

(5)按图F作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你观察到的现象有(只答一条),其相关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6)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自制氧气,有同学从家里拿来了洗脸盆并盛了半盆自来水,用罐头瓶(带玻璃片)装满水倒放入脸盆中准备收集气体,还有同学从化工试剂商店买来了高锰酸钾作原料。

由于自带仪器不够用,又有同学准备从学校化学实验室借用一些仪器。

问:

①还需借用的仪器有导管、橡皮塞、大试管、、。

②检验收集的气体是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每空1分,共8分)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交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解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热水中白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①;

②。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

(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拓展与迁移】

(1)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

“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

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

”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

“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

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

甲:

接近试管容积的1/5;乙:

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你赞同的预测是(填“甲”或“乙”),理由是。

(2)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

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用扇予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填序号)。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一、选择题(共36分,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B

A

C

C

C

D

A

D

A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B

A

B

A

D

A

C

A

B

二、填空题(38分)

19.(7分)氮气;N;氧气;O;Si;Al;原子核里的质子数。

20.(5分)A、C;B、D、E;E;B、D;B;

21.(16分)

(1)

(2)(3)(4);(5)(6);

(1)硫+氧气二氧化硫

(2)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3)铁+氧气四氧化三铁(4)铜+氧气氧化铜

(5)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6)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22.(10分)

(1)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不要求顺序)。

(2)热量(或能量);(3)①温度达到着火点;②氧气或空气;

(4)降温、隔绝空气。

三、实验题(26分)

23.(每空1分,共18分)

⑴试管;集气瓶

⑵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黑色(或紫黑色);高锰酸钾粉末会随氧气流通过试管进入水,使水变紫色;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满;

(3)B;过氧化氢水+氧气;二氧化锰(或MnO2或红砖颗粒或氧化铜等);催化;

(4)(2分)没有;有(1分)

(5)发出白光(或放出热量等合理答案);碳+氧气二氧化碳;

(2分)铁架台、酒精灯;将带火量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复燃,表明收集的气体是O2。

24.(每空1分,共8分)

【改进与实验】①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②热水中的白磷没有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反思与评价】

(1)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2)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

【拓展与迁移】

(1)甲;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且上述实验白磷足量、气密性良好,所以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能接近试管容积的1/5(或乙装置漏气等)

(2)A、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