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含答案详解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3424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6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含答案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含答案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含答案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含答案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含答案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含答案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含答案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含答案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含答案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含答案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含答案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含答案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含答案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含答案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含答案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含答案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含答案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含答案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含答案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含答案详解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含答案详解文档格式.docx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含答案详解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含答案详解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1含答案详解文档格式.docx

8.对我国人口增长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多

B.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

C.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

D.我国人口数量基本保持稳定

9.实施“单独二孩”的主要目的是( 

 

①迅速提高人口素质

②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③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④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0.有关中国人口、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分布西部密集,东部稀疏

B.人口总数世界第二位

C.民族分布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特点

D.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藏族

1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风俗表演。

下列能够体现新疆少数民族风俗的是()

A.

B.

C.

D.

12.下图中的虚线,表示我国人口密度分界线的是

C.

13.有人说:

“今年的降水量比往年多”,这种说法是指()

A.降水的季节分配B.降水的年际变化

C.降水的季节变化D.降水的周期性

14.我国干湿地区划分依据是()

A.河流径流量的大小B.降雨量的多少

C.蒸发量的多少D.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15.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都可以在我国找到适宜种植的地方,主要原因是我国气候具有下列哪个特点:

A.气候复杂多样B.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C.地形多种多样D.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

16.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丘陵和盆地B.丘陵和平原

C.山地和高原D.平原和高原

17.下列山脉的走向大体一致的是()

①天山

②大兴安岭

③太行山

④昆仑山

⑤秦岭

⑥长白山

A.①②④B.②③⑥C.①③⑤D.③④⑤

18.寒假期间,某同学全家自驾游,行程中身上的衣服由棉衣逐渐换成了单衣,由此可以推断自驾游的路线最可能是:

A.上海到银川B.广州到哈尔滨C.兰州到北京D.西宁到海口

19.对图中四省份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

B.甲省简称是陕或秦

C.丙省位于暖温带

D.丁省行政中心是南昌

20.关于我国地形特征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类型多样,不利于发展多样化的农业经济

B.受降水量的影响,我国多数大河自西向东流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D.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粮食种植业的发展

21.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小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C.季风气候显著D.气候复杂多样

22.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域辽阔,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②河流众多

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

④各类土地资源齐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23.“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原因是

A.河流蜿蜒曲折B.山河相间分布C.地势西高东低D.地形复杂多样

24.以下地理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1000毫米等降水量线④一月份0℃等温线.

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④

25.不同干湿地区植被类型差异很大,我国半湿润地区主要分布的植被类型是

A.森林B.森林草原C.草原D.荒漠

26.我国大部分宇宙飞船的着陆地点均选择在地势平坦开阔、人烟稀少地区,下列地区最符合该条件的是

A.内蒙古高原B.黄土高原C.上高原D.华北平原

读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和东北地区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27.图中A处所处地形区属于

A.寒温带B.中温带C.暖温带D.亚热带

28.图中山脉B的名称是

A.太行山脉B.长白山脉C.小兴安岭D.大兴安岭

【最新】5月份,我国南部地区不断遭遇强降水袭击,造成大面积洪涝灾害。

图中是受灾省份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9.据图估算受灾省份的面积大约有( 

 

A.960万平方千米B.500万平方千米

C.210万平方千米D.20万平方千米

30.此次受灾最严重的甲、乙两个省级行政区划的简称为( 

A.粤、湘B.桂、鄂C.粤、赣D.湘、黔

二、解答题

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省级行政区域:

①______________(全称)

②____________(简称)。

海洋、海峡: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邻国:

⑤__________,

⑥__________,

⑦__________。

(2)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是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简称)

32.阅读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乙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图丙我国主要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

(1)读甲图,概括归纳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总体趋势:

这种趋势的形成原因是:

(2)对比甲图和丙图,畜牧业区与种植业区的界线大致与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这说明我国农业区的分布受(气温或降水)的影响很大。

(3)观察甲图中新疆与东南沿海民居形态,说出它们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与降水的关系。

两地民居房顶的差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居差异与降水量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读北京和贵阳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问题。

(1)根据气温和降水情况分析,两图中代表贵阳的是A还是B?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地相比,冬夏气温差别大的是___________(填城市名),造成该地冬夏气温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双选)

A.纬度B.地形C.海陆位置D.季风气候

(4)从两地的气候特征看,两地气候都是雨热同期,这种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有利影响?

34.读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及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1)由剖面图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字母A、B所示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其中,山脉A大致的走向是________________;

山脉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山脉C和淮河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山脉C的名称是________。

请列举该分界线的两项重要地理意义。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我国疆域辽阔,经纬度跨度广,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我国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我国没有寒带,北极圈不从我国北部穿过,故本题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辽阔的疆域。

2.B

【分析】

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巴西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与巴西相比,我国的热量资源更少;

与蒙古国相比,我国拥有辽阔的海域和漫长的海岸线,有利于发展海洋经济;

与日本相比,我国陆上邻国众多,有利于发展国际交往和国际贸易,故选B。

本题考查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题目较为简单,对学生来说,需要理解。

3.D

由题目可知,“这里是天最蓝、海拔最高,离天堂最近的地区”那是指我国海拔最高,也是世由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这里包括了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以上四个轮廓图中,d表示的是西藏自治区,故选D。

本题考查我国青藏高原的有关知识,通过轮廓图认识省区,有一定的难度。

4.C

【解析】

乌苏里江畔的乌苏镇,有我国“东方第一镇”的美誉,小镇离俄罗斯是最近的,因为这里与俄罗斯相邻,故选C。

5.B

【解析】我国领土东至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是最早迎来日出的地方,西至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东西跨经度广,当山东省的的中学生正在进行上午的课间操,新疆西部阿尔泰山区的孩子,刚刚开始上午的学习,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东西部跨经度广的有关知识,由跨经度广导致的现象要求学生识记。

6.A

我国冬季时,由于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太阳高度角小,白昼时间短,所以北方寒冷,而南方太阳高度角大,气温高,造成南北温差大,这主要是因为南北的纬度不同,导致气温不一样,当哈尔滨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却春意盎然,故选C.

7.B

【解析】由于台湾与我国大陆还没有完全统一,所以台湾海峡现在还不算是我国的内海,而黄海与其他海域相邻,也不是我国的内海,只有渤海和琼洲海峡全部属于我国境内,是我国的内海,故选B.

8.A

虽然人口增长率低,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达到1200万,比许多国家整个国家的人还多,所以人口仍然增长快,只是较实行计划生育前更慢些了,人口并没有出现负增长,故选B.

9.D

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由独生子女政策调整为一对夫妻可生育两孩政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不是为了减少我国的人口数量,故选D.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的有关知识,人口政策的调整并不是否定了计划生育政策。

10.C

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人口分布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人口总数世界第一位;

民族分布“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所以正确的是C。

该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和民族。

11.A

试题分析:

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自身的风俗习惯,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

根据服饰及动作可知:

A为新疆维吾尔族手鼓舞;

B为蒙古族摔跤;

C为傣族孔雀舞;

D为朝鲜族跳板,故本题选A。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多民族的大家庭。

12.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我国人口快速增长,已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但我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

一般来说,大致以黑河-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故本题选D。

本题主要考查众多的人口。

13.B

降水的降水的差异包括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如“龙口市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偏少”,这种说法是指降水的年际变化,故选B。

14.D

根据我国各地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将我国划分为四个干湿区,其中湿润区的降水量大于800毫米,半湿润区的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半干旱区的降水量在200-400毫米之间,干旱区的降水量小于200毫米,故选D。

15.A

不同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要求有不同的生长环境,尤其对气候条件的要求不同,而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东部典型的季风气候,西北为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为独特的高山气候。

加上复杂的地形的影响,我国的气候更加复杂多样。

因此,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世界大多动植物在我国都有适合的生长地,故本题选A。

本题主要考查辽阔的疆域、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16.B

分布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因此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主要地形类型是丘陵和平原。

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7.B

我国山脉众多,题目中①天山、④昆仑山、⑤秦岭都为东西走向,②大兴安岭、③太行山、⑥长白山都为东北-西南走向,故选:

B。

18.D

【解析】由题目可知,寒假期间,某同学全家自驾游,行程中身上的衣服由棉衣逐渐换成了单衣,由此可判断自驾游的路线最可能是由北向南的西宁到海口,气温越来越高,其他三条路线不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大的特点,让学生在空间上想到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大的原因。

19.C

【解析】由图可知,甲和乙两省都是位于第二阶梯的黄土高原上,甲省是陕西省,简称陕或秦;

丙省是湖南省,该省与丁省都是亚热带,丁省是江西省,行政中心是南昌,故选C。

20.C

【解析】关于我国地形特征及其影响的叙述,地形类型多样,有利于发展多样化的农业经济;

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多数大河自西向东流;

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山区面积广大,不利于粮食种植业的发展,故选C。

21.A

【解析】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叙述,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渐,季风气候显著,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故选A。

22.D

我国幅员辽阔,不但南北跨纬度广,而且东西跨经度也广,使我国跨多个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这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之一,再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我国东部沿海为季风气候,西北内陆为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为高寒气候,南方为热带、亚热带气候,北方为温带气候。

主要原因是我国地域辽阔,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考查气候复杂多样和主要气候类型。

23.C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

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在阶梯与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

地势特点决定河流的流向,“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原因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故选C.

24.C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分界线,是1月分0℃等温线经过线;

是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是年降水量800毫米经过线,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也是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故选C.

25.B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干湿地区的植被景观。

我国湿润地区的植被景观是森林,我国半湿润地区的植被景观是森林、草原,我国半干旱地区的植被景观是草原,我国干旱地区的植被景观是荒漠。

故选B

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四种干湿地区类型。

东北山地、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是湿润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等地是半湿润地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大部、天山山地等是半干旱地区,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西北部是干旱地区。

26.A

【解析】我国大部分宇宙飞船的着陆地点均选择在地势平坦开阔、人烟稀少地区,以上四个地形区中,最符合该条件的是内蒙古高原,这里地势平坦,人烟稀少,故选A。

27.B

28.D

27.读图可知,A是东北平原,该地形区主要位于中温带,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故选B.

28.读图可得,图中B是大兴安岭,该山脉是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故选D.

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29.C

30.A

29.我国面积辽阔,陆地领土面积大约960万平方千米,从图中可以看出,本次受灾省份的面积大约占整个国土面积的近四分之一,结合选项,只有C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30.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每个省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

从图可以看出,受灾最严重的甲、乙两个省级行政区是广东和湖南,他们的简称为粤和湘,故本题选A。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为基础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

31.

(1)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个字)

②川或蜀(1个即可)。

③南海④台湾海峡

⑤俄罗斯⑥印度⑦韩国

(2)粤桂云或滇(1个即可)(填简称)

(1)由图可知,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②是四川省,该省简称“川”或“蜀”;

③是我国纬度最低的南海,④是位于台湾岛与祖国大陆之间的台湾海峡;

⑤是与我国黑龙江省接壤的俄罗斯,⑥是南亚地区面积最大的印度,⑦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韩国。

(2)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是台、粤、桂和云。

32.

(1)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离海洋越来越远,受海洋影响越来越少

(2)400降水

(3)西北内陆房屋多为平顶房;

东南沿海房屋为斜顶房

西北内陆降水少,房屋为平顶房;

东南沿海降水多,斜顶房利于排水

(1)由我国降水量分布图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离海洋越来越远,受海洋影响越来越少。

(2)对比甲图和丙图,畜牧业区与种植业区的界线大致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这说明我国农业区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很大。

(3)关于西北内陆和东南沿海的说法,西北内陆房屋多为平顶房;

东南沿海房屋为斜顶房;

这是由于西北内陆降水少,房屋为平顶房;

而东南沿海降水多,斜顶房利于排水。

33.

(1)B

(2)温带季风气候(3)北京AD

(4)大多数农作物都可以在我国种植;

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

(1)北京位于秦岭以北的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会降到0度以下,贵阳位于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气温更高,与图B是相符的。

(2)由上题可知,B是表示贵阳的气温及降水柱状图,A则是表示温带季风气候的北京。

(3)两地相比,冬夏气温差别大的北京,造成该地冬夏气温差异大的主要因素有纬度更高,还有离冬季风更近。

(4)从两地的气候特征看,两地气候都是雨热同期,这样的气候类型使大多数农作物都可以在我国种植;

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成熟。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北京与贵阳的气候特点,知道气候差异的原因以及由气候影响的生活、生产差异。

34.

(1)西高东低

(2)东北---西南;

(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一月0°

C等温线

(1)由剖面图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由图可知,山脉A大致的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山脉B的名称是太行山。

(3)图中山脉C和淮河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山脉C的名称是秦岭,该分界线大致与我国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一月0°

C等温线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