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3638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项目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背景

(一)项目名称:

资阳市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项目

(二)建设性质:

新建

(三)项目主管单位和承办单位概况

1、项目主管单位概况

项目主管单位:

资阳市卫生局

法定代表人: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邮编编码:

2、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项目承办单位:

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法定代表人:

联系电话:

分管领导: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资阳市雁江区健康路

邮编编码:

单位概况:

经资阳市人民政府、资阳市卫生局研究决定,资阳市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的任务由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承担。

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位于成渝线上距成都86公里的新兴地级城市——资阳市,始建于1940年,前身为“资阳市人民医院”,2001年随资阳撤地设市上划为“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公立医院,是川北医学院教学医院,资阳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基地、全科医师培养基地、执业医师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医院,资阳市、雁江区两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统筹、新农合医疗定点医院,资阳市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太平洋、平安、中国人寿、泰康人寿等商业保险医疗定点医院。

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远程会诊、远程教学定点医院。

医院先后被部、省、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表彰为“全国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文明医院”、“四川省文明单位”、“资阳市最佳文明单位”等光荣称号。

办院理念:

突出中心,病人第一;奉献社会,服务第一;奋力攀登,发展第一。

办院目标:

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环境。

办院方针:

科技兴院,质量立院,管理强院,从严治院。

办院办法:

人尽其才,财尽其效,物尽其用,地尽其利。

医院现址占地20亩,新区分院占地212亩(含挂靠的资阳市传染病医院、资阳市紧急救援中心),现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

现开放床位501张。

设临床一级科室14个,二级专科(室)22个,专业组8个;设医技一级科室9个,二级医技科室4个,专业组13个;设一级行政、后勤科室16个,二级行政、后勤科室10个、班组17个。

截止2009年6月20日,职工总数946人,其中:

聘任在岗职工486人,退休职工296人,三期、临工、离岗待退等164人。

医院拥有德国西门子多排螺旋CT、美国GE全数字化X线拍片影像系统(DR)、日本富士计算机放射成像系统(CR)、介入导管室、C臂X关机、电视腹腔镜系统、电子内镜系统、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彩色超声多普勒、经颅及外周血管诊断/监护系统、前列腺电切镜、肾镜、汽压弹道碎石等微创泌尿外科设备、全自动肺功能检测仪、超声乳化仪、中央监护仪、鼻内窥镜、全新的口腔综合治疗系统、病理诊断系统等先进医疗设备。

开展了普外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妇产科、五官科腔镜微创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心脏介入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肝叶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经尿道子宫切除术、胆肠吻合术、髋关节置入术、颅内血肿微创清除、心脏起博器埋藏、乳腺癌根治术、经颈胸腹三切口食道上段癌根治术、支气管断裂吻合术、心包剥离切除术,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溶栓治疗、各种休克、甲亢危、糖尿病酸中毒、高渗性昏迷、顽固性心衰等急危重症的抢救。

其中三级医院技术项目114项,近来年获省、市科技进步奖26项。

为适应资阳城市建设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在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下,医院已在资阳新区征地200亩,筹建800张床位,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的大型综合性三级医院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传染病院和紧急救援中心)。

目前,外科大楼、传染病院和紧急救援中心已基本建成,我院新区医院一期工程拟定于今年10月底投入使用,一座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雅的花园式、宾馆式的现代化医院将矗立在美丽的资阳。

近年来,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不仅在医务工作和承担全市医技人员培养中取得了重大成绩,在自身班子建设、队伍建设中取得了成效,在抓好医院基本建设中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具有两套好的领导班子和一位好的法人代表,完全具备承担本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

因此,资阳市人民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托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党政班子组建资阳市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筹建,抓好项目建设各项工作,为项目的成功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项目概况

(一)建设地点

项目拟建地点在资阳市雁江区仁德西路。

(二)建设内容及规模

规划总占地6660平方米,建筑占地25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5000平方米,其中:

新建临床技能模拟中心用房1800平方米、新建教学用房2000平方米、改造全科医学示教门诊1200平方米,配置教学设备40台(件),建成承担全市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年完成规范、标准培养200人的全科医生临床培养任务。

(三)建设总投资

建设总投资2450万元,其中:

房屋建设1450万元、设备配置1000万元。

(四)资金来源

申请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2000万元,地方配套450万元。

(五)建设周期

2011年6月底前完成项目前期工作,待项目投资计划下达后立即开工建设,2012年完成房屋建设,2012年底投入使用。

(三)主要建设条件

1、已完成征地等前期工作,建设用地有保障。

2、项目位于资阳市雁江区城西新区,地势相对平坦,无明显高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已完成场平等工作。

3、项目临321国道和成渝高速路,交通运输便利。

4、水、电、路、通讯、广电等公共工程条件具备,施工条件较好。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

1.2-1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项目占地

平方米

6660

10亩

建筑规模

(一)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5000

(二)

建筑占地面积

平方米

2500

(三)

绿化面积

平方米

3660

(四)

建筑密度

%

37.53

(五)

容积率

0.75

(六)

绿化率

%

54.90

(七)

设备购置

万元

1000

(八)

新增培养规模

人/年

200

项目总投资

万元

2450

资金筹措计划

(一)

申请上级补助

万元

2000

占81.6%

(二)

地方配套

万元

450

占18.4%

三、问题与建议

(一)存在问题

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方面主要问题有:

1、执业医师尤其是全科医师数量严重不足;

2、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素质不高;

3、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不稳定;

4、缺乏机制制度保证和配套政策;

5、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是全市医科设置最全面,医技配置最强的综合性公立医院,由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负责建设一个规范标准的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非常合适。

但是,在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现有业务用房中实施远远不够,必须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医院的空地上规划新建。

由于项目投资较大,项目所在的资阳市是财力匮乏的新建市,由地方财政投资建设培养基地实有困难。

(二)几点建议

1、建议列为国家和省、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重点项目,从建设资金上给予补助,拨给专项资金用于项目建设。

2、建议项目单位认真搞好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配置标准的措施研究,并抓紧按基本建设程度办理各科手续,使培养基地早日获准批建,早日建成使用,发挥社会效益。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资阳市基层医院(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医技配置不能适应新时期医疗卫生发展需求,与“大病不出市县,小病不出乡镇”的目标不相适应。

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对改善城乡居民就医条件,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降低医疗费用具有重要作用;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基础工程;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基础环节;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途径。

(一)项目的建设,是培养和配齐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需要。

资阳市1998年4月设立地区,2000年12月撤地设市,辖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代管简阳市,幅员面积7962平方公里。

全市有171个乡镇、2815个村和11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97万,其中农业人口400万,耕地418万亩,平均海拔400米,属浅丘地貌,是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市。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4389所,其中:

县级以上综合医院7所、中医院4所、专科医院4所、妇幼保健院5所、厂矿医院10所、卫生院196所、村卫生站3665所、民营医院7所、个体诊所491所。

通过标准化建设达到三级乙等综合医院1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4所、二级乙等综合医院1所(系中心卫生院)、一级甲等综合医院40所(区级综合医院1所、职工医院3所、中心卫生院33所、乡镇卫生院3所)、一级乙等综合医院3所(系乡镇卫生院)、二级甲等中医院2所、二级乙等中医院1所、二级甲等保健院1所、一级甲等保健院3所。

全市医院床位共6515张,其中中医病床447张(中医医院391张,综合性医院56张)。

全市卫技人员8042名,其中,注册医师4090人,注册护士1839人,药剂人员651人,检验338人。

由于种种原因,乡镇卫生院执业医师不足,有的乡镇卫生院至今没有一名合格的执业医师,群众看病就医十分不利,必须加强全科医生培养,搞好医技队伍建设。

(二)项目的建设,是提高基层医疗队伍队伍素质的措施。

资阳市地处中西部地区,经济文化落后,在基层医院(特别是乡镇卫生院)里,人员结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参差不齐,医学院校大学本科生、大专生奇缺,主要是中等卫生学校毕业生和自考在读生。

执业医师少,其受着新学专业的限制,一个医生往往是懂内科就不懂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五官科或肛肠科。

而基层医院又不可能像综合医院那样进行专科齐全的医技配置,有的执业医师个人医学水平较高,但提拔任用到基层医院领导岗位上工作又缺乏综合管理能力。

因此必须加强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和负责人转岗培养,全面提高基层卫技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项目的建设,是满足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培养设施硬件配置的保障

随着全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逐步健全,全科医师缺口较大,需要参加培养的基层卫生人员逐渐增多。

目前全市唯一的全科医生临床培养任务由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承担,由于现有的培养规模小,设施不足,也不专用,现有的培养规模难以满足全市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培养的需求,为贯彻落实中央以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加快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促进本地区医疗卫生健康发展,提出依托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资阳市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项目,以承担资阳市全科医学规范化培养和全科医生转岗培养的任务。

资阳市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改善受训人员的学习与研究环境,提升医院科研服务水平;有利于加快推进资阳市医疗卫生事业现代化的发展。

提高全市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和服务水平,项目建设符合城市总体规划,项目选址符合资阳市医技配置的建设规划,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二、项目建设依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函〔2010〕67号)。

2、国家发改委《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发改社会〔2010〕56号)。

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中西部地区全科医生转岗培养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2010年12月17日)。

4、国家卫生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基础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2010年12月30日)。

5、《财政部、卫生部关于下达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通知》(财社〔2010〕223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报送2011年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试点中央预算内投资建设项目的通知》;

7、《资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8、资阳市卫生局《资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9、《资阳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10、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提供的相关资料。

 

第三章社会需求及拟建规模

一、社会需求

资阳市由于历史原因,基层医院(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医技人员配置长期不足,基层医师有的不具备专业资格,有的不能一人多能和一专多用,很不适应农村医改后的工作要求,对农村居民看病就医极为不利,迫切需要按中央和省的要求搞好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满足全市的全科医生培养需要。

二、建设规模和内容

1、规划建设总规模10亩(6660平方米);

2、建筑占地总面积2500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占地面积1375平方米,学员食宿用房占地面积1125平方米;

3、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主要包括其中:

新建临床技能模拟中心用房1800平方米、新建教学用房2000平方米、改造全科医学示教门诊1200平方米;

4、配置教学设备40台件,金额1000万元;

5、绿化面积3660平方米;

6、硬地面积500平方米;

7、新增培养规模200人/年,其中全科医学规范化培养人数120人/年,全科转岗培养人数80人/年。

 

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一、场址选择

(一)场址选择原则

全科医生培养基地的场址选址应遵循以下原则:

1、符合当地城市规划,与教育教学区相对集中,便于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实施管理的原则。

2、远离人口嘈杂、噪声污染的商贸区和存在工业“三废”污染的工业区,环境相对安静,适宜教学培养的原则。

3、满足培养基地(学校)功能布置要求,利于打造和谐校园的原则。

4、交通相对便利,利于学员集散的原则。

二、场址现状

(一)地点与地理位置

项目场址选择在资阳市城西新区,是资阳市四个县(市、区)中心地带。

东为老城区,南临321国道,西靠30米规划道路,北临成渝高速公路入口。

(二)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资阳市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拟建场址为医院建设规划用地,土地权属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本宗地总面积212亩,其中本项目占地10亩。

(三)土地利用现状

拟建场地址为已纳入项目用地规划的空地,其它功能用地已有安排。

三、场址条件

(一)地形、地貌条件

场址属浅丘陵坡地,现状地形标高在560-600米之间。

地势由东南、南向西北渐高。

场地平整后场址边界相对高差约3米。

地貌查资阳市1:

1000000地貌图场址为浅丘地貌。

(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1、工程地质条件

项目建设用地位于资阳市盆地中西面的低浅丘陵缓坡地带。

本场址于2004年进行用地详规时委托资阳市建筑勘察设计院作过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详勘工作,查阅该公司2004年12月提供的地勘报告表明:

该场地南低北高,东低西高,现状地形标高在560-600米,高差不大,地基均匀。

层位较齐全,属于较均匀地块。

本场地无滑坡、岩溶、土洞、塌陷、泥石流、采空等不良地质特征,场地稳定,适宜进行本工程的建设,地层岩性为:

(1)第四系耕作层(Qpd);

第一层耕植土:

层厚0.30-0.40m。

(2)第四系残、坡积层(Qd1+c1);

第二层粘土:

层顶埋深0.30—0.40m,层厚1.21-1.10m。

(3)上第三系泥灰岩(N)在揭露深度范围内,按风化程度不同为下述各风化带;

1)强风化泥灰岩,层顶埋深1.5—12.5m,层厚1.00-7.30m;

2)中风化泥灰岩,层顶埋深3.5-13.7m,未揭穿层底。

2、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所处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良好,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松散也隙水和上第三系风化裂隙水。

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向原出径流排泄。

地下水位深为0.20-6.50m,水位标高265.08-258.43m。

有关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标准判定:

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外露的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从取地下水化验数据看,地下水对钢结构和砼结构不腐蚀。

3、综合评价及建议

根据拟建场地岩土性状,结合地区经验,综合评定拟建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地,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拟建场区无可液化土层,属于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本项目规划用地66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包括5层高临床技能模拟中心用房1幢,3层高的教学用房2000平方米(含办公用房)1幢,改造全科医学示教门诊1幢,分作两台建设,其结构体系均为多层框架结构,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灌桩基础。

(三)气候条件

据资阳市气象局资料显示:

资阳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区域,具有冬暖夏热,降水适中的特点。

年平均气温简阳、雁江分别为17.2℃和17.4℃,乐至与安岳分别为16.9℃和17.8℃。

一月平均气温在6.3℃~6.9℃之间,七月均温为26.6℃~27.6℃,其特点为安岳高于乐至,而雁江区和简阳总是居其中间水平。

乐至年降水量为976.4毫米,安岳为987毫米,而雁江区和简阳又分别为975.9毫米和907.3毫米,比上述两县略少。

 资阳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终年碧翠,春早夏长秋短冬暖;夏日雷雨多而不酷热,冬天霜雪少而无严寒。

资阳全年雨量相对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常常旱、涝交错危害。

全年云雾多而日照少,空气湿度大而昼夜温差小;平均风速小,大风日数少。

具体而言,资阳市各县区年平均气温17℃左右;年降水量950mm左右;年日照1250小时左右;最热月8月,平均气温26.5℃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6.5℃左右;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5.4℃。

(四)地震

经查阅资阳市地震局有关资料表明,按照国家地震局和建设部批准,1992年发布的《中国地震裂度区域的(1990版)》划分范围,资阳市属六度裂度区,地震动峰加速值0.05g,资阳市1625年3月至2008年12月的383年内没有发生过强烈地震。

资阳市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建设项目需按国家《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的有关规定属乙类建筑,本项目按六度抗震设防。

(五)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

项目场址目前无其它建筑物,场址距资阳市市城中心3公里,周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建设培养基地的理想场所。

(六)交通条件

场址位于资阳市各县(市、区)中心,东为老城区,南临321国道,西靠30米规划道路,北临成渝高速公路入口。

到全市4个县(市、区)均通一、二、三级公路,便于全市全科医生培养对象来往乘车。

(七)社会环境条件

项目区社会治安良好,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对本项目持积极态度。

(八)法律支持条件

项目建设符合资阳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又符合《资阳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建设用地为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已取得土地使用权土地,受国家法律保护,得到政策支持。

(九)公共设施条件

1、通讯条件:

场址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有效覆盖区内,距城南主干道通讯光缆很近,搭接使用比较方便。

2、供电条件:

资阳市市城为省电南方电网与市电联网供电,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基础保障,外部10KV输电线路已通场址上空,可就近搭接使用,需按规划搞好内部供电和线路布局建设。

3、给排水条件:

项目用水由城西主干道供水主管搭接,并配套高位水池和供水管网。

确保饮用水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项目需设置排污管网与排污设施连接,严防病原体废水流入周围环境。

(十)征地条件

拟建场地属已经资阳市国土局批准为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的城市建设规划用地,使用功能为公共建筑,没有拆迁任务。

(十一)外协

资阳市城区附近有多家红砖厂,石料厂及两家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水泥厂。

城区有多家建筑公司,监理公司,建材采购和施工、监理条件较好,项目外协条件比较优越。

四、场址条件比选

本项目的场址为资阳市人民政府和资阳市规划、卫生等相关部门几经选址后确定的场地,属于在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空地上建设,无需另作比选。

 

第五章建筑方案选择

一、建筑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资阳市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是强化全市医技配置的必须途径,该项目要以建设服务型公共建筑为基本思路,以节约土地为根本,适应培养教学为目的,进行科学使用的建筑设计。

其规划方案既符合《资阳市城总体规划(修编)》和《资阳市城西片区修建性详规》的要求,又要符合国家有关《全科医生培养机构建设指导意见》及卫技人员学习深造的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

确保全科医生专业机构运行顺畅,功能分区设置合理,既适应执行医生培养工作的全面开展,又利于环保、节能和消防、安全,在规划原则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和细化项目内容。

充分考虑与城市主轴线的关系,考虑内部交通,通信,广电和给排水等公共工程与城市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

同时,必须满足建设项目各方面的功能要。

在硬件设施、自然环境、服务技能、教学质量等方面都要把握以下原则:

1、以人为本,方便教学的原则。

2、立足当前,考虑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

3、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

二、总体规划与布局

(一)总平面布置和功能要求

1、项目的总平面布置

资阳市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参考培养学校的功能布置。

基地设置两个出入口,东西面为基地主出入口,用于车辆主入口、进入大门为基地(校园)广场和绿化带;基地广场西面(规划用地中部)布置临床教学综合楼和图书阅览馆等;基地广场东面为全科医学示教门诊;基地广场西北面为体育运动区和景观绿化区建设预留用地;次出入口布置于场址西面中部,入口北面布置基地宿舍楼,行政办公区和后勤生活区,东转北向为生活区,西转北向为办公区。

各功能区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

按“口”字型形成一定包围趋势,以便于全科医生集中培养的统筹管理。

2、总平面布置的功能要求

全科医生临床培养中心内各功能区明确合理,全科医学示教门诊、教学实训区、图书阅览区、资料借阅区、体育训练区、行政办公区、后勤生活区和景观休闲区等划分清晰,各功能区均设有独立出入口,有效提高车辆在院内的运行效率,内部、外部不同性质的人车流合理分开,使得院内交通更加顺畅,满足培养基地运行要求。

院区内各交能流线组织有序,流程合理、高效,并遵守基地(校园)人车分流,洁污分流的原则,并使各部分人流从规划上予以分开,通过通道把教学实训、图书阅览、资料借阅、体育运动、行政办公、后勤生活和景观休闲等工大功能模块间连接起来,形成相对独立又联系便捷、交通便利、风雨无阻的培养基地。

总体规划及布局在满足培养基地各项基本功能需要的同时,注意改善驻训学员实训条件和培养中心导师工作条件,做到功能合理,流程科学,各功能区域的人流、物流隔离控制加大力度,确保运行顺畅,提高培养效果和土地利用效果,总平面按功能进行合理布置,做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交能方便,互不干扰,相互协调,环境优美。

(二)规划设计方案描述

本项目的规划以《资阳市城总体规划(修稿)》和《资阳市县城商片区修建性详规》为基础,以中央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和《全科医生培养机构建设指导意见》为指导方针,以资阳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省发改委、卫生厅关于全科医生培养基地建设的通知精神为依据,按照资阳市全科医生的核定规模、功能要求和今后的发展需要进行规划设计。

规划方案根据地块的横梯形形状和驻训学员的学习管理的特点,根据地形高差阶梯布置。

分别布置停车坪、教学实训综合楼,地块南面布局学员住宿区及办公、后勤综合楼。

基地(校园)主体建筑外围为消防通道和人行绿化道和人道绿化,两栋主楼之间设计典雅的绿化小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优美环境。

两幢主楼主体座北朝南。

主楼外观造型为高矮错落的三至五层楼房。

主楼中央通道顶面设置天井、通过设计打造,是业务用房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保障环境、消防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