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公园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33992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海公园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海公园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海公园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海公园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海公园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北海公园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北海公园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北海公园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北海公园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北海公园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北海公园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北海公园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北海公园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北海公园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北海公园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北海公园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北海公园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北海公园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北海公园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海公园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北海公园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海公园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海公园导游词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从先蚕坛北过桥向西而行就到达北岸景区。

北岸景区从东到西布满景点:

东侧有静心斋——人称“乾隆小花园”、大西天景点有西天禅林喇嘛庙建筑群,“华藏界”牌楼、“天王殿”、金丝楠木建成的“大慈真如宝殿”、九龙壁等建筑;

九龙壁西南是“快雪堂”“铁影壁”,再往西您就看到了北海五龙亭、阐(chǎn)福寺、小西天等众多著名景点。

从小西天极乐世界殿出来向南,可以从北海公园西门出园,也可乘游艇回到琼华岛由南门出园。

北海园林博采众长,有北方园林的宏阔气势和江南私家园林婉约多姿的风韵,并蓄帝王宫苑的富丽堂皇及宗教寺院的庄严肃穆,气象万千而又浑然一体,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

您每到一个景点游览,我都将伴随您,为您做更详尽的讲解。

 

琼华岛景区

永安寺、白塔

“琼华岛”是北海的中心景区,四周碧水环绕,树木苍郁,殿宇栉比,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白塔耸立山巅,成为公园的标志。

南面有永安桥连接团城。

穿过堆云牌楼就是永安寺;

永安寺始建于顺治八(1651),初称白塔寺。

乾隆六年(1741)改称永安寺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

这里是永安寺的山门。

根据佛教理论,喇嘛教寺院的第一座殿堂称天王殿。

殿内供奉的是东,南,西,北四大天王。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怀抱琵琶的是东方持国天王,他可以增长人的善根;

手拿宝剑的是南方增长天王,他可以保护佛法不受侵犯;

手持宝伞的这位是北方的多闻天王,他可以保护人们的财富;

这一位是西方的广目天王,他可以以其净眼观察世界。

由于这四位天王手中所持法器不同,中国百姓习惯上称他们为“风,调,雨,顺”。

预示着国家的五谷丰登,永安太平。

穿过山门,我们可以看到东面建有钟楼,西面建有鼓楼。

过去,每当皇帝来此拜佛,钟鼓齐鸣,香烟缭绕,气象庄严。

在钟楼上有一口大钟叫永安钟,如果您有兴趣可以亲自去敲响它。

据说这是一口祈求天下太平的宝钟,敲钟三下,一定会给您带来一年的好运。

这个院落的正殿叫法轮殿,是永安寺中最重要的一座大殿。

它面阔五间,大殿的屋顶非常好看,为单檐庑(wǔ)顶,屋脊中间是一个琉璃小塔,旁边是二龙戏珠的浮雕。

造型精美。

龙是中国的象征,据说龙能潜入海底,飞上高空。

没有人亲眼见过龙,但是龙的形象被世代相传。

进入大殿,释迦牟尼端坐正中。

他是古印度人,出生于公元前565年,是佛教的创始人,在他的两侧是八大菩萨和十八罗汉。

这个殿的设计思想很特殊,是根据乾隆皇帝的意愿安排的。

释迦牟尼象征着皇帝本人,其他佛像则代表文武百官。

走出法轮殿,迎面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台阶。

永安寺里一共有三组台阶,它们分别是36,54,72。

都是9的倍数。

为什么呢?

因为永安寺是一组皇家寺院。

登上36级台阶是龙光紫照牌坊,牌坊代表着皇权至上。

龙光紫照牌坊建于1751年,设计精美,为四柱三楼式建筑,绿琉璃瓦覆顶。

正面额曰“龙光”背面为“紫照”,为木质阳文,是牌坊中等级较高的,也是中国古建筑的典范。

在牌坊两侧东面是引胜亭,西面是涤蔼亭,每个亭内各立有石碑一块,分别刻有“白塔山总记”和“塔山四面记”,碑文分别采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雕刻,记载了北海名胜及北海历史,皆为乾隆御笔。

乾隆是清朝一个颇具文采的皇帝,在他统治期间,进行了长达30年之久的扩建和修葺,兴建了许多新的亭台殿宇,使得北海布局更加协调统一。

在亭子前面,摆放着两块奇特而峻峭的石头,分别树立水波纹石座上,东为昆仑石,西为岳云石,石上刻的字都是乾隆御笔。

昆仑,岳云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分别代表三山五岳,在这里则表示名山大川的美景在琼岛被体现,使琼岛更像是一处人间仙境。

昆仑,岳云石后面还有一组由太湖石堆叠而成的楞伽(lé

nɡɡā)窟。

它建洞两层,内供石雕佛像13尊。

洞内绘有精美的壁画。

在石窟的上面有两个小亭子,可以供游客休息和观赏四周景色。

从山洞穿行而过,现在我们来到了正觉殿门前。

正觉殿是永安寺的第二重山门。

它建于1651年。

迎面我门可以看到大肚弥勒佛,在大肚弥勒佛的后面还有一位威武的将军,那就是韦驮。

他手中拿着一根金刚杵(chǔ),用来驱赶妖魔鬼怪。

穿过正觉殿,现在我们来到了永安寺的第二个院落,院落中的正殿称普安殿。

向西是静憩轩,环境优雅,意为得以安静休息之轩。

是乾隆皇帝到永安寺拈香时休息读书的地方。

穿过静憩轩,我们来到悦心殿,悦心殿即悦目赏心之殿。

这组建筑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乾隆皇帝经常在此处理政务和召见官员。

殿内梁枋沥粉贴金,华丽异常,正中设置有九龙宝座和鹿端、象驮宝瓶等吉祥之物。

上方有“正大光明”匾额。

两侧是皇帝休息和读书的地方。

从这里返回,普安殿内供奉的是密宗黄教的佛像。

慈祥端座于正中的这位便是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

殿前东,西各有一个大铜轮叫转经桶。

它来源于西藏,是喇嘛教寺院所特有的。

这种转经桶不论大小都藏满了经书,转动一圈就等于将里面所有的经文都念过一遍。

您有兴趣不妨试一下。

但请大家一定要注意,转经桶的转动是有方向的,一定要顺时针转动。

这里是喇嘛诵经为皇帝祭祀祈祷的地方。

穿过普安殿的后门,我们现在就要登上白塔了。

见到白塔就要知道白塔的由来:

1644年,明朝覆灭,清军入关,建都于京。

1651年,为民族和睦,在广寒殿的废址上建藏式白塔,因此这座白塔也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的象征。

白塔位于琼岛制高点。

塔高36米,全部为砖木结构,由塔基、塔身、宝顶三部分组成。

白塔四周有汉白玉石栏环绕,塔基为砖石须弥座,座上为三层圆台,中部塔肚为圆形,最大直径14米,上部称为“相轮”,也称“十三天”,顶部为铜铸镏金华盖,上面有地盘、天盘、日、半月、火焰。

在塔身正面是一幅由藏文、动物及花草组成的图案,寓意吉祥。

此处俗称“眼光门”,也称为“时轮金刚门”。

塔身周围设有306个通风孔,以防塔内木料潮湿糟朽。

白塔前面有一座琉璃小殿,称善因殿。

它是一座仿木结构的琉璃建筑。

为双重檐,上圆下方,两层殿顶象征天地。

精巧华丽。

殿内供大威德金刚佛像,据说是北京的保护神。

这尊佛像为牛头人身,造型威武凶悍,颇有除恶务尽之概。

殿周围四壁上还镶有小琉璃佛像455尊。

善因殿是北海制高点,被誉为京城最佳观景点。

站在这,京城美景尽收眼底。

向南眺望,中南海的秀丽景色尽收眼底,东南面的故宫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显得金碧辉煌。

向北眺望,我们还可以欣赏到公园北岸的五龙亭。

北岸景区

静心斋

游客朋友们:

你们来到了北海最为精美的园中之园——静心斋。

静心斋最初名镜清斋。

始建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俗称乾隆小花园。

这座花园是著名的园林造景专家样式雷设计建造的,是举世闻名的园林精品。

园内壮丽的殿宇、幽静的书斋、嶙峋(lí

nxú

n)的怪石、开敞的亭子、深邃的古洞和茂盛的古树在这有限的空间内组成了一座美丽的园林。

当时还修建了一条从中南海到静心斋的长达1公里的铁路,当年慈禧太后来静心斋游玩时就由太监拉着火车到这里来。

这可能是中国第一条铁路。

这里是花园的主要建筑——镜清斋,它得名于四周的水池中象镜子一样的池水。

镜清斋正门座北朝南,一明两暗为三大开间,前出廊后出厦,苏州式彩绘,雍容气派。

进入大门,院子四周被建筑封闭,隔水相望是镜清斋的正殿。

室内设有御座,金玉满堂。

乾隆皇帝所题匾额“不为物先”出自《史记·

太史公自序》“不为物先,不为物后”。

是道家“无为”的主张。

是指他不与万物争先后,顺应形势来成就功业。

这里有清朝的代表性家具,它们看上去闪闪发光是因为上面镶嵌了贝壳。

在大殿的两侧各有一个大瓶子叫“百子瓶”,在瓶子的四面分别有一副瓷画,上面描绘有100多个男孩玩耍的情景,它代表皇帝大富大贵,多子多孙。

在镜清斋的后面,“沁泉廊”坐落水中。

它位于全园的中心,左有曲桥为径、右有“玉带”相通、后有怪石为屏。

在沁泉廊下有一个梯形的滚水坝,水从这里流过象泉水一样,故此得名。

水中有金鱼游弋,平添了许多乐趣。

在镜清斋的东面有三重院落,院内奇石点景,绿竹成林,松柏苍劲,四季如春。

这正面的三间是皇帝的书房——老子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故取名“抱素书屋”。

乾隆皇帝用道教的思想为此书屋命名。

他十分喜欢这座按照自己意志建造的园林,经常来此游玩并让皇太子在此读书,现在这里陈设着书案及文房四宝。

这里到处是清澈湖面,乾隆皇帝曾以“临池构屋如临镜”的诗句,寓意“以镜子般的池水映照自己的心灵和品格。

”他的诗句不仅仅是自我警示,也像后人说明他是一位克己严格、廉洁清明的君王。

这是乾隆为“镜清斋”取名的寓意所在。

东屋两间名为“韵琴斋”,因为在当时这里有一个小小的瀑布,水流过的声音如抚琴一般,故此得名。

坐在韵琴斋内打开南侧山墙的小窗,您可以看到太液池和白塔美丽的景色。

这立体的画面被框在小窗之中,给人以“碧(壁)出仙(鲜)境”的感觉,在窗外设“碧鲜亭”。

沿抱素书屋后廊东行,即为焙茶坞,焙茶是指茶农将新鲜茶叶进行烘烤、焙干的过程,这是中国南方特有的风景,这座建筑是根据乾隆皇帝到江南游览所见的情景而建成的。

这里是皇帝品茶的地方。

此园处处是精美的画面。

这水面上的两座精美小桥,也属别具一格的佳作。

一座是东面这座是汉白玉的小玉带桥,两侧还各有一个麒麟,小石桥精雕细刻,玲珑奇特;

一座是西面的木栏曲桥,这两个小桥不仅连接了南北交通,还起到了分割水面的作用。

在山石顶端的八角小亭是枕峦亭,它象一朵莲花盛开。

这一山、一水、一池、一屋都恰到好处地点缀和美化了静心斋的整体环境,这座小园子曾经在1984年英国利物浦国际园林节上获奖。

桥的东侧池边山石层层叠叠,如云如画将罨画轩托起,罨(yǎn)画轩内的匾额题为“标青”。

意思是从罨画轩内平视前方,树梢呈现一片绿色,给人以春意盎然之感。

这里有一个对联“一室之中观四海,千秋以上验平生”其含义是皇帝坐在罨画轩里,心中却装着整个国家;

眺望浩淼的水面和远处的白塔,面对自己得做为,浮想联翩。

意在赞颂皇帝的丰功伟绩是“青史明标”,将万古流芳。

当您走在廊上时会有步移景换的感觉,沿假山上的半壁廊,即可到达叠翠楼。

它是全园最高的建筑。

是慈禧太后在1885年挪用海军军费修建的。

匾额也是慈禧所提,从楼上可以观看四周景色和市井民风。

从叠翠楼东侧沿廊而下可进入迷离的山洞。

请看这座宏伟的假山,它是静心斋的主要景观,一些山石连接在一起,一些山石排列成曲折的样子,形成了了一个整体。

当冬天大雪降下,这些山石就象是片片白云一般。

静心斋浓缩了中国古典园林之精华,在不足一顷之地,建造了辉煌的殿堂、静雅的小室、精巧的叠石、开阔的亭子、小桥、泉瀑、山洞、树木,所有这些都和谐统一,呈现出四季景色。

静心斋是一座美丽的园林。

同太液池相比,您是否觉得这座小园林更幽静和安详。

大西天景区点(西天梵境、九龙壁)

这里是北海公园北岸的大西天景区。

静心斋的东侧有一组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庙宇,原是大西天经厂,清代称为“西天梵(fà

n)境”,又称为大西天。

这个景区包含着三重院落,“西天梵境”庙山门前,有一座高大、壮观的三洞四柱七楼彩色琉璃牌楼,正面匾额题为“华藏界”,寓意是:

游览至此向北便顿时进入了佛门净门净土之地。

琉璃牌楼宏伟的气势,为后面的庙宇增添了神秘与辉煌,也成为北海北岸一处显著的景观标志。

“西天梵境”的围墙是朱墙碧瓦,三座独立汉白玉券门,都是黄琉璃筒瓦歇山顶大脊门楼。

门楼的下面是红墙,以汉白玉须弥座为依托。

门楼左右以宇墙相联,中间门楼外台明上,装有汉白玉围栏,台阶正中丹陛是二龙戏珠浮雕,这块汉白玉丹陛,石质细腻,雕刻精良,是难得的古代石刻艺术精品。

“西天梵境”有三座山门,朱红门、黄金钉,威严庄重。

门前设有月台,围有彩色琉璃花墙,更显肃穆与华贵。

北海众多皇家寺庙建筑中,西天禅林喇嘛庙山门,以及门前月台、牌楼等景致,整体气势的宏伟与雍容、确属独一无二。

进入“西天梵境”山门,前院正殿是高大的天王殿,这是我们进入的第一个院落,这里种有松树和槐树。

在院子的两边还立有两座建筑,东边的是钟楼,西边的是鼓楼。

俗话说,晨钟暮鼓。

楼的南侧各竖一根旗杆,楼北各有一座八角石幢耸立于石台之上,东幢刻《佛法药师如来本愿经》,西幢刻《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其书法及刻法皆为艺术精品。

请进到天王殿,这位面朝我们笑的是大肚弥勒佛。

在他成佛前,本是中国古代的一位高僧。

他总是面带微笑的去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

如果你拂摸他的大肚子,他将给你的一生带来平安和健康。

好了,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两边的四大天王。

我们根据他们手持法器的不同,将他们寓意为:

风调雨顺。

这是讲他们能保佑人们获得好收成。

这位是护法韦驮,他看上去很威武,他是忠勇的化身。

穿过天王殿到中院,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大慈真如宝殿。

它建于明万历年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建材上用的是金丝楠木这是一种珍稀的木材。

在它上没有刷任何的彩漆,全是楠木的本色,同时不会被虫咬。

据说这种木材只长在中国南方的原始森林里。

金丝楠木“大慈真如宝殿”面阔五间,重檐大式做法,上顶覆盖着黑色琉璃瓦剪金边,与金丝楠木本色的殿面装饰十分协调,给人以庄严、古朴的感觉。

殿前有高大宽敞的月台,由汉白玉石栏环绕着月台与大殿。

我们走进大殿,初进时您会感到有一丝的凉意,这是因为大殿的地是由花岗岩筑成的。

大慈真如宝殿内供奉三世佛以及十八罗汉像。

中间的是释迦摩尼佛,是他创建的佛教。

东边的是药师佛,他掌管东方静琉璃世界,他能保佑人们一生健康。

西边的是弥勒佛,是未来世界的接引佛,他掌管西方极乐净土的。

在大殿两边的是十八罗汉,他们是佛祖的学生。

在其中有一位古代中国的高僧,他就是玄奘(zà

ng)法师,大约在一千多年前他只身从印度取回了真经。

西天禅林喇嘛庙,从华藏界码头、华藏界牌楼、天王殿山门、天王殿、大慈真如宝殿、华严清界、七佛塔亭到琉璃阁,整体建筑,自南向北,层层升高,格局规整,气势非凡,是北海内又一处佛教圣地,是游览、观光的重要场所。

在大慈真如宝殿的西面,穿过庭院西门就是举世闻名的九龙壁,欢迎您去参观。

九龙壁

举世闻名的九龙壁是一座精美华丽的琉璃建筑。

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传说是乾隆皇帝看了山西大同城内明朝代王府门前的九龙壁后仿建的。

壁高6.65米,厚1.2米,长25.86米。

壁的两面用黄、白、紫、绿、赭、蓝等七色琉璃砖瓦镶砌而成,两面各有九条彩色大蟠龙和海水江崖,蟠龙飞腾戏珠于波涛云际之中,造型活泼,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壁的东端镶有山石、海水、流云、日出等图案;

西侧嵌有海水、流云、及明月图案。

壁的正脊、垂脊、筒瓦、陇垂等地方都有龙的踪迹。

九龙壁顶呈“庑(五)殿式”,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正脊前后各有九条龙,垂脊左右各有一条龙,正脊两侧有两只吞脊兽,它的身上前后也各有一条龙,这样五条脊上就有30条龙。

往下,每条瓦脊前面的筒瓦(俗称猫头既“烧饼形”的筒瓦盖)、陇垂(俗称羊尾巴滴子)、檐的下面,镶嵌的琉璃龙砖(壁四周共有筒瓦252块,陇垂251块,龙砖82块)各有一条龙,在正脊两侧“吞脊兽”下,东、西还各有一个“烧饼形”的筒瓦盖,上面也各有一条龙,加上跃于云雾之中的18条蛟龙,总共就有大小蟠龙635条。

中国现存三座古代九龙壁,一个在山西,一个在北海,一个在故宫,唯独这座是双面壁。

北海九龙壁,堪称举世闻名。

但说起北海大西天经厂却鲜为人知,其实九龙壁就是大西天经厂前面的照壁,九龙壁的后面就是大西天经厂。

大西天经厂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

以前,这里一直是皇家进行佛事活动和储藏大藏经雕版的场所,这组建筑群落就是北海大西天经厂。

游客朋友:

从九龙壁向北可以看到珍贵的元代遗物铁影壁和珍藏王羲之书法石刻的快雪堂书法博物馆,请您继续参观游览。

铁影壁

许多人都听说过北海有座“铁影壁”,它是元代的遗物,首先应该说明的是:

铁影壁并不是铁的,而是中性火成岩石雕刻成的影壁。

因为铁影壁的质地和颜色十分像生锈的铸铁,人们不了解它的材质,因此都称其为铁影壁。

壁高1.89米,长3.56米,檐口长3.56米,高2.65米,两面浅雕云纹异兽,刻工古朴浑厚。

铁影壁的上覆单檐歇山式壁顶,成四坡五脊造型,原雕有吻兽走兽,正脊的两面,都雕刻有一行精细的缠枝莲图案。

壁顶上的吻兽、瓦垄、沟头及滴水等,全部是在一整块石料上雕刻而出,其比例协调,形象逼真。

铁影壁的壁面成倒置的梯形这在北京众多的影壁中实属罕见。

铁影壁的前后各有一条巨兽,正面是一条雌性的狻猊(suānní

),栖息在山林之中,狻猊的前面有山石,身后有树木,头上有太阳。

大狻猊的尾后、腹下和胸前,各有一只小狻猊在玩耍,姿态生动,栩栩如生。

影壁的反面刻的也是一只回首狻猊,体态显出雄性的矫健;

尾巴后面有松鸟,腹下有花草,前面有山石和阳光。

铁影壁的东山,雕刻的鹿望红日。

铁影壁的西山,雕刻双鹤朝阳,影壁中座的周围雕刻了一排天马,天马在展翅飞奔,前后连接,形成一圈极美的花边型装饰图案。

虽然火成岩质地粗糙,但是天马的马鬃清晰可见。

在铁影壁的侧后方,是北海公园的又一个景点——快雪堂书法博物馆,那里藏有48方石刻,它包括80篇最好的书法作品,请您前去欣赏。

快雪堂

快雪堂位于北海的北岸,阐福寺的东边。

建于1746---1779年,总面积大约2900平方米。

快雪堂由三个院落组成,在每个院落里有3个大殿堂,他们是澄观堂、浴兰轩和快雪堂。

这座博物馆沿着小山而建的,它南低北高。

我们走进看第一个院落,主殿叫澄观堂,澄观堂建于明代,最初是两进院落,前院称为“澄观堂”,后院称为“浴兰轩”。

明代,这里称为“正心斋”。

澄观堂是为皇帝学习的地方。

我们来到了第二个院子,这个院子是典型的四方型院子。

它包括南房、北房、东房和西房。

主殿是浴兰轩,建于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是清朝皇帝到阐福寺拈(niān)香祈福时休息、更衣的场所。

这里是第三重院落,朋友们,请看石刻,墙上有48方石刻,它包括80篇最好的作品。

这些作品有许多不同的风格。

在我们国家它有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请看第一块石刻“快雪堂记”,它是根据乾隆对王羲(xī)之的“快雪时晴帖”这篇文章的感想写的内容。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乾隆皇帝得到由晋代至元代间20位书法名家的80篇墨迹石刻48方,他非常珍惜,于是下御旨命人在澄观堂后院又增建了这座金丝楠木快雪堂,四周由彩绘游廊连接,并将石刻嵌在东西两侧的游廊内,其中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与乾隆皇帝的《快雪堂记》最为著名,这就是“快雪堂”的来历。

乾隆皇帝还命人在快雪堂的院内堆垒假山石屏,又被称为“宋石屏”。

这两块高大的“黄山石”,挺拔峻峭,巍峨壮观,形状犹如云头对起,是中国北方的名石之一,称为“云起石”。

“云起石”的名字出自于唐代王维的诗《终南别业》: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至今云起石上还刻有乾隆皇帝写的《云起峰歌》。

乾隆皇帝在位六十载,虽然盛世空前,但是繁杂的政务也会使人厌烦,于是就自然会产生追求娴静的愿望,来到北海游览湖光山色,穿过层层殿宇,走到院落的尽头,欣赏古人的旷世之作。

坐在快雪堂中,看窗外的奇石堆叠如云,根据奇石的形状,以及快雪堂在整套院落最深处的位置,特意取王维诗中的“云起“二字为眼前的景致和奇石命名名,可谓是恰倒好处。

五龙亭、阐福寺

来北海游玩不可不来“五龙亭”。

走出极乐世界向东,就是大家熟知的北海五龙亭。

这一组水上建筑十分壮观秀美。

五龙亭始建于明朝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属太素殿建筑群前面的水上建筑。

后来在清乾隆年间,皇帝命人将五龙亭改建成今天的造型。

鸟瞰“五龙亭”其整体造型犹如潜于水中的五条巨龙,浮游出水龙头抬起,面对烟波浩淼的湖面首龙率先,两翼四龙紧随其后,气势磅礴,和北岸的其他园林建筑群形成一副极美的长画卷,《清宫词》云:

“五亭宛宛似游龙,绿水弯环太液通,向映画船亭畔泊,藕花摇曳麝香风。

五龙亭中间的主亭是“龙泽亭”。

上顶是“天圆地方”的造型,左右对称的四个亭子全是方顶,又是单层檐、四角攒尖顶。

这两者的区别除去为了建筑造型比例的协调,更显出明显的皇权等级区分。

龙泽亭是皇帝休息的地方,设计成“上圆下方”是让人们懂得君与臣之间的关系,告诫臣子这是上天的意志。

皇上永远坚持着循环无尽的“圆道”,臣子们则必须恪守分工精细的“方道”。

方和圆永远不可更换和替代。

在“五龙亭”的建筑造型上清楚地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帝王至尊。

龙泽亭西为涌瑞亭、浮翠亭;

东为澄祥亭、滋香亭,原是帝后及近臣垂钓赏月的地方。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将木制弧形桥改为石桥,并安装了青石栏板、柱子。

现存的五龙亭成为人们眺望白塔及北海湖光山色和休息的地方。

从五龙亭眺望琼华岛,湖光塔影遥相呼应,好似须弥春色,非常秀美。

阐福寺

在五龙亭的正北,是阐福寺建筑群。

原为明代太素殿旧址,清乾隆皇帝为给母亲祝寿,重新修建,并赐名“阐福寺”。

阐福寺山门坐落于23级台阶的高台之上,门前设有月台,月台有宇墙环抱。

穿过山门是一座宽阔的院落,东西两厢分别为钟楼、鼓楼。

钟鼓楼的四角檐下,原来挂有铜风铃,风吹铃摇,响声悦耳。

正面是天王殿,天王殿两侧设随墙门,可以通向后面的大佛殿。

大佛殿是乾隆皇帝在嘉乐殿的基础上,建筑的阐福寺标志性建筑,他仿照了河北正定龙兴寺的规模,外观高大雄伟,大殿内供奉六面千手千眼佛,佛身用整株金丝楠木雕刻,佛身镶嵌着无数珍珠宝石,现已无存,只剩下两块石碑了。

小西天(极乐世界殿、万佛楼、妙相亭)

现在,我们要介绍的是北岸景区的小西天景点。

西天极乐世界殿俗称“观音殿”,位于五龙亭的西北,是亚洲最大的古代方阁式建筑,总面积为4356平方米。

这一建筑建于乾隆33年(1768年)是为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