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1620.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4039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162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162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162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162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162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162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162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162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1620.docx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16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1620.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1620.docx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1620

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16-20)

  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16-20)

16.答苏迈书①

辱书勤恳千万②,观所自道③从学就仕,而知病之所在。

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顾既在官,则难得师友,又少读书之光阴,然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

“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居一州一县求师之法。

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间耳。

(选自宋•黄庭坚《山谷全集》)

[注释]①答苏迈书:

这是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给苏迈的回信摘录。

苏迈是苏轼的长子。

②辱书勤恳千万:

意为你在来信中恳切地说了许多求学的感受。

③自道:

自己所说。

[文言知识]

说“顾”。

“顾”解释为“看”、“回头看”、“拜访”等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但它另外两个义项要特别注意:

一、指“只是”、“但”。

上文“顾既在官,则难得师友”,意为只是自身已在官府,便难以得到老师和朋友。

又,《廉颇蔺相如列传》: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又,《促织》: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

上述两例中的“顾”,也解释为“只是”。

二、指“反而”、“却”。

《为学》: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病________②窃________③学问________

2.理解:

“从学就仕”是分别指__________与__________

3.理解:

“取诸鞍乘之间耳”中的“鞍”与“乘”分别指__________与__________

4.翻译:

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__________》是________所说。

17.蒲松龄之妻

五十余犹不忘进取①。

孺人②止之日:

“君勿须复尔!

倘命应通显,今已台阁③矣。

山林目有乐地,何必以肉鼓吹④为快哉!

”松龄善其言。

顾儿孙入闱⑤,褊心⑥不能无望,往往情见乎词,而孺人漠置之。

或媚以先兆,亦若罔闻。

松龄笑日:

“穆如者⑦不欲作夫人⑧耶?

”答曰:

“我无他长,但知止足。

今三子一孙,能继书香,衣食不至冻饿,天赐不为不厚。

自顾有何功德,而尚存觖望⑨耶?

(选自清.蒲松龄《述刘氏行实》)

[注释]①进取:

此指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

蒲松龄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不第。

②孺(rú)人:

妻子。

③台阁:

宰相。

④以肉鼓吹:

犹言一呼百诺。

⑤入闱:

参加科举考试。

⑥褊(biǎn)心:

私心。

⑦穆如者:

端庄的人。

此指妻子。

⑧夫人:

此指贵夫人。

⑨觖(jué)望:

不满意。

[文言知识]

说“显”。

‘‘显”是个多义词。

一、指“明显”、“显著”。

成语有“显而易见”。

二、指“高贵”。

上文“倘命应通显”,意为如果命运中应该通达显贵。

所谓“显宦,’即是显贵的高官。

三、指“显出”、“表现”。

如“大显身手”。

四、旧时对先人的美称。

如“显考”(已死去的父亲)、“显*”(已死去的母亲)。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快________②罔________③但________

2.翻译:

①君勿须复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松龄善其言乎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往往情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或媚以先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上文的两个“顾”:

①“颐儿孙入闱”中的“顾”,解释为______________;②“自顾有何功德”中的“顾”,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8.杭世俊喜博

先生①一岁必两归钱塘②。

归后无事,或携钱数百与里中少年博望仙桥下。

时钱文敏视学③浙中。

一日盛暑,张盖往访先生。

踏过桥下,文敏从舆④中望见先生短葛衣,持蕉扇,与诸少年博正酣。

文敏即出舆揖日:

“前辈在此乎?

”时先生以扇自障,业知不可避,即回面话曰:

“汝已见我耶?

”文敏曰:

“正诣宅谒前辈耳。

”曰:

“吾屋舍甚隘,不足容从者。

”文敏固欲前,先生固却之。

始寻道反。

文敏去,诸少年共博者始从桥下出,惊问日:

“汝何人?

学使⑤见敬若此?

”曰:

“此我衙门中后辈耳。

”遂不告姓名去。

(选自清•洪亮吉《洪北江诗文集》)

[注释]①先生:

指清人杭世俊,他官至翰林院检讨(即翰林院里掌管编修国史的人)。

②钱塘:

今浙江杭州市。

③视学:

职官名称。

此指以视学身份视察学校。

④舆(yú):

轿子。

⑤学使:

即“视学”。

[文言知识]

说“固”。

“固”是个多义词,常见的义项有:

一、指“坚固”。

如成语“固若金汤”。

二、指“坚持”。

上文“文敏固欲前,先生固却之”,其中两个“固”均指“坚持”、“坚决”。

三、指“本来”、“诚然”。

如《六国论》: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四、指“岂”、“乃”,表反诘。

如“仁者固如此乎?

”意为有仁慈心肠的人难道会这样吗?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或________②博________③酣________④揖________⑤业________

⑥却________⑦反________

2.翻译:

①张盖往访先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正诣宅谒前辈耳__________________;③吾屋舍甚隘,不足容从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择:

上文“学使见敬若此”中的“见”有以下解释,哪一项是正确的?

_________①指代“你”;②看见;③被;④同“现”。

19.答李几仲书①

天难生于才②,而才者须学问琢磨,以就晚成之器,其不能者,则不得归怨于天也。

世实须才,而才者未必用,君子未尝以世不用而废学问;其自废惰欤,则不得归怨于世也。

凡为足下③道者,皆在中朝④时闻天下长者之言,足下以为然,当继此有进于左右。

(选自宋•黄庭坚《山谷全集》)

[注释]①这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给一位年轻人的信(摘录)。

②天难生于才:

天才是很难出现的。

③足下:

您,对对方的敬称。

④中朝:

朝廷中。

[文言知识]

说“就”。

“就”在文言中多作动词用。

上文“以就晚成之器”中的“就”,解释为“成”或“成为”。

“就学”、“就业”、“就职”中的“就”,均作动词用,意为“走进学校”、“踏上工作岗位”、“走上职务岗位”等。

成语“就地取材”,意为靠近当地获得原材料。

“事不就”,即事不成。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长者_________②然________

2.理解:

“学问琢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

“晚成之器”即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

其自废惰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

“当继此有进于左右”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___________________①当继续给你写信;②要继承别人的精神才能前进;③当接到这信后要跟周围人商量;④要继续努力才能超过周围的人。

20.黄庭坚论书法

幼安①弟喜作草②,携笔东西家,动辄龙蛇满壁,草圣之声欲满江西③,来求法于老夫④。

老夫之书,本无法也,但观世间无万缘⑤,如蚊蚋⑥聚散,未尝一事横于胸中,故不择笔墨,遇纸则书,纸尽则已,亦不较工拙与人品藻讥弹⑦,譬如木人⑧舞中节拍,人叹其工,舞罢则又萧然矣。

幼安然吾言乎?

(选自宋•黄庭坚《余家弟幼安作草后》)

[注释]①幼安:

北宋著名文人黄庭坚的内弟,今江西人。

②草:

草书。

⑨草圣之声欲满江西:

想让草圣的名声满江西。

草圣是古人对草书大家的敬称。

④老夫:

作者黄庭坚自称。

⑤无万缘:

意为没有一定的缘分。

⑥蚋(rul):

一种吸血的小虫。

⑦品藻讥弹:

评论好坏。

⑧木人:

木偶人。

[文言知识]

说“工”。

“工”指“工作”、“工匠”、“工艺”,古今同义。

而它在文言中又指“好”、“精妙”、“擅长”,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上文“亦不较工拙”与“人叹其工”中两个“工”,均指“好”、“精妙”或“巧妙”。

成语“同工异曲或“异曲同工”,是指曲调虽不同,但同样美妙,比喻所做的虽然不同,成绩却一样好。

“工书、“工画,即擅长书法及擅长绘画。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法②已③拙④中

2.翻译:

①未尝一事横于胸中

②幼安然吾言乎?

3.理解:

“动辄龙蛇满壁”中的“龙蛇,是形容_____

【译文】

16、答苏迈书

您在来信中恳切地说了许多求学的感受,看了(您)自己所说的从师学习和做官(的事),就知道(您的)弊病的所在之处了。

(我)体察了您学习询问的用意非常美好,只是自身已经在官府,便难以得到老师和朋友,阅读书籍的时间又少,然而人的一生又什么时候能够自由自在,有充分的闲适散淡呢?

“三人同行,肯定会有我的老师”,这是担任州官或县官的拜求老师的方法。

阅读书籍的时间,也是从骑马乘车(出行)的时间中抽取的罢了。

17、蒲松龄之妻

(蒲松龄)五十岁还不忘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

妻子劝止他说:

“你不要再这样干了。

如果命中应该通达显贵,那今天(你)已经做宰相了。

山林中自有让人快乐的地方,何必以一呼百诺为快乐呢?

”蒲松龄认为妻子的话是对的,但当看到儿孙参加科举考试,私心总不能觉得自己没有希望,(追求功名的)思想往往表现在言语中,而妻子淡漠处之。

(蒲松龄)有时候用未有的好兆头来讨好她,(她也好象没有听到一样。

蒲松龄笑着问:

“我的妻子难道不想做夫人吗?

”(她)回答说:

“我没有其它长处,只知道知足。

而今我已有三个儿子,一个孙儿,能继香火,吃穿不至于受冻挨饿,老天所赐不可说不厚。

自己回顾有什么功德,而仍有不满意呢?

18、《杭世俊喜博》

杭世俊一年必然回钱塘两次。

归家以后无事,有时拿着数百铜钱与家乡中的少年在望仙桥下赌博。

当时钱文敏以视学身份在浙江视察学校。

一天正值酷暑,(钱文敏)正要到宅子去拜访杭世俊。

踏过桥下,钱文敏从轿子里看见先生穿着短衣,手拿着芭蕉扇,与各位少年赌博兴致正浓。

钱文敏立刻走出轿子拱手说:

“前辈是在这里吗?

”当时先生用扇子遮住自己,却已经知道不可以躲避了,立即转过脸说:

“你已经见到我了吗?

”钱文敏说“正要到宅子去拜访先生。

”(杭世俊)说:

“我的家很小,不能容纳你跟随的人。

”钱文敏坚持想要前往,杭世俊坚持推辞他。

(钱文敏)才寻找原路返回了。

钱文敏离开后,各位一起赌博的少年从桥下走出,吃惊地问道:

“你究竟是什么人?

学使如此尊敬你?

”(杭世俊)说:

“这是我衙门中后辈。

”就不告姓名离开了。

19、《答李几仲书》

天才不是天生的,但才子是需要仔细思考,潜心钻研,以成就相对较晚的大器不能成材的,不能去怨恨上天.现实世界需要人才,但是人才未必被任用,可君子不曾因为不被任用就荒废学问;那些自己荒废的人,就不能归咎于现实世界了.凡是能够被你称道的人,都是那些在中朝的时候有机会听到了那些年长的有学识与德行的官员的言论的人,你如果也觉得是这样的话,应该借这次机会把他们调到你的身边去帮助你。

20、《黄庭坚论书法》

我的弟弟幼安喜欢写草书,拿着笔到别人家里的墙壁上乱写乱画,把人家的墙壁差不多都写满了,因此大家都称他为“草圣”,名声几乎传遍了江西。

他来向我请教写毛笔字的诀窍,但我平常写字本来是没有什么诀窍的。

然而世间的万事虽然纷繁错杂,如同蚊子聚集起来又飞散开去,但我从来不让他们横亘在我的心中以乱了真气,所以我写字是不在乎笔墨的,碰到什么纸都可以写,把纸写完尽兴就可以了,也不在乎是写得好还是写得坏,不在乎别人的品评与讥讽。

就如同木人舞和着节拍,人们都惊叹他的高超的技巧,结束后表演者和观众就又都一切如前。

幼安你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吗?

【参考答案】

16、答苏迈书

1.①苦恼②谦词,私下③好学求问(指学习态度)2.求学问;3.骑马;坐车4.人生到底何时能自由自在,并有充分的闲散时间呢?

5.《论语》;孔子。

17、蒲松龄之妻

1.①快乐②同“无”③只2.①你不必再这样干了;②蒲松龄认为妻子的话是对的;③(追求功名的)思想往往表现在语言中(见,同“现”);④有时用未来有好兆头讨好她。

3.①看到②回顾

18、杭世俊喜博

1.①有时②赌博③兴致正浓④拱手⑤已经⑥推辞⑦同“返”2.①坐轿子前去拜访杭世俊;②正要到宅子去拜访先生;③我的家很小,不能容纳你跟随的人。

3.①

19、答李几仲书

1.①德高望重的人②对的2.求学好问与钻研磨炼3.大器晚成4.那些自暴自弃与懒惰(的人)。

5.④

20、黄庭坚论书法

1.①章程②停③差④符合2.①事前从未在胸中有个计划;②幼安弟(你)认为我的话对吗?

3.字写得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