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5160精品教育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7530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5160精品教育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5160精品教育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5160精品教育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5160精品教育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5160精品教育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5160精品教育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5160精品教育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5160精品教育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5160精品教育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5160精品教育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5160精品教育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5160精品教育doc.docx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5160精品教育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5160精品教育doc.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5160精品教育doc.docx

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5160精品教育doc

文言文阅读:

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51-60)

  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51-60)

51.海市蜃楼

尝读《汉书•天文志》,载“海旁蜃气象楼台①”,初未之信。

庚寅②季春,余避寇海滨。

一日饭午,家僮走报怪事,曰:

“海中忽涌数山,皆昔未尝有!

父老观以为甚异。

”余骇而出,会颖川主人③走使④邀余。

既至,相携登聚远⑤楼东望。

第见沧溟浩渺中,矗如奇峰,联如叠巘⑥,列如崪岫⑦,隐见不常。

移时,城郭、台榭⑧,骤变欻⑨起,如众大之区⑩,数十万家,鱼鳞相比。

中有浮图⑩老子⑾之宫,三门⑿嵯峨,钟鼓楼翼其左右,檐牙历历,极⒁公输巧不能过。

又移时,或立如人,或散如兽,或列若旌旗之饰,瓮盎之器,诡异万千。

曰近晡⒃,冉冉漫灭。

向之有者安在?

而海自若也!

(宋•林景熙《霁山先生集》)

[注释]①海旁蜃气象楼台:

即海市蜃楼。

②庚寅:

指“庚寅”这一年。

③主人:

此指友人。

④走使:

派使者。

⑤远:

高。

⑥叠巘(yǎn):

重叠的山峦。

⑦崪(zú)岫(xiù):

耸立的高峰。

⑧榭(xiè色):

建在高台上的敞屋。

⑨欻(xū):

突然。

⑩众大之区:

广大的地域。

⑾浮图:

佛塔。

⑿老子:

李耳,相传为道教之祖师。

⒀三门:

庙门。

⒁极:

达到。

⒂晡(bū):

即晡时,相当于午后3时至5时。

[文言知识]说“第”。

一、指“次第”。

如第一、第二。

二、指“但”、“只”。

上文“第见沧溟浩渺中,矗如奇峰”,意为只见广阔无边的大海中,耸立着奇异的山峰。

又,“第一莽汉耳”,意为只不过一个鲁莽的汉子罢了。

三、指“上等房屋”、“大宅子”。

如“上赐大第”,意为皇上赏赐给他大的房屋。

四、指科举时代考试及格的“等第”。

如“及第”,即指录取;“落第”,即指落榜、不取。

[思考与练习]1.解释:

①骇②会③移时④比⑤历历⑥或⑦向

2.翻译:

①初未之信②隐见不常③钟鼓楼翼其左右④冉冉漫灭

52.陈亢问于伯鱼

陈亢问于伯鱼①曰:

“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

“未也。

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

‘学《诗》②乎?

’对曰:

‘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③。

’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

‘学《礼》乎?

’对曰:

‘未也。

’‘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

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日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选自《论语•季氏》)

[注释]①伯鱼:

孔子的儿子孔鲤,字伯鱼。

②诗:

指《诗经》。

③无以言:

没什么用来谈论的。

[文言知识]“他日”及其他。

上文的“他日”,是指往后有一天;翌日(也作“翼日”)是指明天;“不日”是指往后没几天;“旦日”是指第二天。

又,“质明”指天亮;“夜阑”指深夜;“暝”指天黑;“未几”指没多久;“移时”也指没多久;“已而”指不久;“寻”也指不久。

[思考与练习]1.解释:

①对______②退______2.翻译:

①无以立____________;②闻斯二者_____________;③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子亦有异闻乎?

”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_____①你在老师那里得到与众不同的传授吗?

②作为儿子,应该有不同的教育吧?

③你也听到奇异的新闻吗?

④你近来得到什么新的消息吗?

4.理解:

“尝独立”前省略了主语_______________

53.郭琇面劾权臣

康熙间,山左①名臣,自李之芳、董讷而下,实以郭瑞卿为最刚正。

瑞卿名琇。

当明珠②柄政时,行为专恣,朝野多侧目。

郭刚直性成,尝于明珠寿日,胪举③其劣迹,列人弹章上之④。

旋复袖草疏,乘车至明邸,踵门⑤投刺⑥。

明以其素倔强,来谒不易,肃冠带迎之。

及入,长揖不拜,坐移时,故频频作引袖状。

明喜问曰:

“御史⑦公近来兴致不浅,岂亦有寿诗见赐乎?

”郭日:

“否、否。

”探袖出视,乃一弹章。

明取读未必,郭忽拍案起曰:

“郭琇无礼,劾及故人,应受罚。

”连引巨觥⑧狂吸之,疾趋而出,座客大骇愕。

未几而廷讯明珠之旨下矣。

[4]

[5]

[6]

[7]

[8]

(选自近代•徐珂《清稗类钞》)

[注释]①山左:

指山东。

②明珠:

满人,当时主持朝政。

③胪(1ú)举:

列举。

④列入弹章上之:

列(明珠的罪行)入弹劾的奏章送给皇上。

⑤踵门:

亲自上门。

⑥投刺:

递上名片。

⑦御史:

指郭琇,时任左都御史。

⑧觥(gōng):

古代盛酒器。

[文言知识]“移时”及其他。

文言中表示时间概念的词较多:

俄、顷、旋、须臾等表示一会儿;移时、未几、食顷等表示不多时;久、良久等表示较长时间。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柄_______②恣_______③邸_______④以_______⑤易_______⑥肃_______⑦见_______⑧探_______⑨旨_______2.翻译:

①朝野多侧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旋复袖草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故频频作引袖状________

54.晏殊诚实

晏元献①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②。

适值帝御试进士③,便令公就试。

公一见试题。

曰:

“臣十日前巳作此赋④,有赋稿尚在,乞别命题。

”上极爱其不隐。

后为馆职⑤,时天下无事,帝许臣僚择胜燕⑥饮。

时侍从文馆士大夫⑦各为燕巢⑧,以至市楼酒肆⑨皆为游息之地。

公是时甚贫,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

一日,选东宫官,忽宫中除⑩晏殊,执政莫知所因,次日复进⑾,上谕之曰:

“近闻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⑿,唯殊杜门与兄弟读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

殊既受命。

上面谕除授之意。

公语言质野⒀,则曰:

“臣非不乐燕游,直以贫无可为之具;臣若有钱亦须⒁往,但无钱不能出耳。

”上益嘉其诚实。

(选自宋•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晏元献:

即晏殊,宋朝人,官至宰相。

②阙(què)下:

此指朝廷。

阙,宫门处的望楼。

③御试进士:

由皇帝亲自主考的科举制度。

④赋:

此指诗词。

⑤为馆职:

在文史馆任职。

⑥燕:

同“宴”。

⑦士大夫:

泛指大小官员。

⑧燕巢:

指固定的游乐地点。

⑨肆:

店铺。

⑩除:

授官。

⑾复进:

再次请示(皇上)。

⑿弥日继夕:

日以继夜。

⒀质野:

朴实。

⒁须:

会。

[文化常识]

“东宫”及其他。

东宫是天子及诸侯的太子所居住的地方。

也叫“青宫”、“春宫”。

太子是君位的继承人。

太子除日常生活由侍从官及太监负责外,还需要有老师教育辅导,这老师叫“太子傅”。

晏殊因为学问好、品德高尚,所以被皇帝选中。

“西宫”是妃嫔所居住的地方。

清朝慈禧太后就住在“西宫”,故世称西太后。

[思考与练习]1.解释:

①隐_______②胜_______③昆_______④谕_______⑤杜_______⑥既_______⑦但_______

2.选择①上文“便令公就试”中的“就”,解释为_______(A)前往(B)马上(C)就要(D)一定。

②“乞别命题”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_______(A)不要再命别的题目;(B)讨一个好题目;(c)请另外命一个题目;(D)请另外命令(他人)出颢。

[4]

[5]

[6]

[7]

[8]

3.翻译:

①执政莫知所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直以贫无可为之具__________________;③上益嘉其诚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

晏殊的诚实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55.郑板桥知潍县

郑板桥,乾隆间知①山东潍县。

值岁连歉,板桥乃大兴工役,招远近饥民,修城凿池,以工代赈,复劝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饲之。

尽封积粟之家,责其平粜②,有讼事,则右窭子而左富商③。

监生④以事上谒,辄坐大堂,召之入,瞋目大骂曰:

“驼钱骡⑤有何陈乞?

”或命皂卒⑥脱其帽,足踏之,或摔⑦头黥面⑧,逐之出。

一时豪富咸惮之,而贫民赖以存活者则无算⑨。

(选自《板桥全集》)

[注释]①知:

掌管。

②平粜(tiào):

平价出卖粮食。

③右窭(jù)子而左富商:

保护贫苦人而压抑豪富人。

④监生:

此指儒生。

⑤驼钱骡:

只看重钱财的畜牲。

这是骂人的话。

⑥皂卒:

穿黑衣的官府差役。

⑦摔(zu6):

揪住。

⑧黥(qíng)面:

本是古代的一种刑罚,用刀刻额颊,再涂上墨。

此指用墨笔在监生脸上乱涂。

⑨无算:

无数。

[文化常识]城与池。

城与池是古代都市的防御工事。

为了防止入侵者,都市的四周要筑起高高的城墙。

明清以前,城墙大多仅用泥土夯实,成下宽上窄的梯形状。

明朝起,外墙砌砖。

城头上盖有小楼,可瞭望亦可射击。

筑城要用大量泥土,于是城墙下成了宽阔的天然护城河,这叫“池”。

池上有浮桥。

入侵者想攻入市内,首先要越过“池”,这是不容易的事;过了池再想爬上几丈高的城墙,则更难。

[思考与练习]1.解释:

①赈②复③邑④讼⑤谒⑥瞋目

⑦陈⑧乞

2.选择:

“贫民赖以存活者”中的“赖”,解释为(A)依靠;(B)懒惰;(C)因此;(D)幸而。

3.翻译:

①值岁连歉;②一时豪富咸惮之4.理解:

郑板桥为什么要对“监生”如此责骂与侮辱?

56.王恭从会稽还

王恭①从会稽②还,王大③看之。

见其坐六尺簟④,因语恭:

“卿东⑤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⑥及我?

”恭无言。

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

既无余席,便坐荐⑦上。

后大闻之,甚惊,曰:

“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

“丈人⑧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⑨。

”(选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释]①王恭:

东晋重臣。

②会稽:

古地名,今浙江绍兴市。

③王大:

王恭的族叔。

④簟(diàn):

竹席子。

⑤东:

会稽在东晋国都建康(今南京市)的东面。

⑥领:

量词,相当于“条”。

⑦荐:

草垫。

⑧丈人:

古代对长辈或老人的敬称。

⑨长(zhàng)物:

多余的东西。

[文化常识]古人的坐具。

“椅子”是宋朝开始才有的,宋以前都是席地而坐。

人先跪下,然后臀部搁在脚后跟

上。

如果上身挺直,这叫“危坐”,成语有“正襟危坐”。

家庭经济一般的坐在草垫上,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坐在锦缎垫子上。

坐垫还有皮制的、竹制的、木制的。

王恭从会稽带回家的是竹制的。

[思考与练习]1.解释:

①卿②举③谓④对⑤悉2.①上文有三个“之”,请依次说明它指代的内容:

(A)(B)(C)

3.“可以一领及我”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可以一条跟我的相比吗?

②可以把一条送给我吗?

③可以让我拿一条吗?

④可以让我欣赏一下吗?

4.翻译:

既无余席

[4]

[5]

[6]

[7]

[8]

5.理解:

①上文有“恭无言”,请问王恭为什么没话可说?

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成语“身无长物”的出典即在上文,这个成语的意思

57.韩云门娶盲女

项城①韩云门,名堳(méi),聘②戚氏女。

未几,两目失明。

戚谓韩郎年少能文,必成远③器,而配以盲女,非偶也。

欲毁婚而终女子于家。

韩之父母将许之,云门毅然不可,如礼迎娶以归。

戚不得已,媵以美婢④。

云门曰:

“人情见则欲动,不若无见,以全我居室之好。

”遂遣婢还。

后于壬子举⑤于乡,出为教谕⑥。

携妇偕行,伉俪无间。

豫⑦人称其笃行。

(选自清•钮琇《觚賸》)

[注释]①项城:

古县名,今河南商丘市。

②聘:

出聘金订婚。

③远:

大。

④媵(yìng)以美婢:

用漂亮的侍女作陪嫁女。

⑤举:

科举考试中获得“举人”资格。

⑥教谕:

县里负责教育、祭祀的官员。

⑦豫:

古州名,今河南境内。

[文化常识]“壬子”及其他。

“壬子”是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

我国古代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

巳”……直到天干的“癸”与地支的“亥”组成“癸亥”,共六十组,即六十年,然后从“甲子”周而复始。

上文所说的“壬子”年,其后即“癸丑”年(康熙十二年)、“甲寅”年(康熙十三年),往下以此类推。

[考点]1.解释:

①偶②许③毅然④如⑤遣⑥笃行2.翻译:

①欲毁婚而终女子于家;②挈妇偕行;③伉俪无间3.选择:

下列词语哪几个与“未几”意同或意近:

①俄②既而③未久④顷⑤向

4.理解:

“以全我居室之好”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用来保全我美好的住宅;②凭这使我房间漂亮;③以此使我夫妻和睦友好;④以此作为我家室的全部财产。

58.蔡邕被害

太尉马日磾(dī)谓允①日:

“伯喈②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书后史,为一代大典③;而所坐至微,迭之,无乃失人心乎!

允日:

“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

方今国祚④中衰,戎马在郊,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⑤左右,既无益圣德,复使吾党蒙其讪议。

”日磾退而告人曰:

“王公其无后乎!

善人,国之纪⑥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

”邕遂死狱中。

(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

[注释]①允:

王允。

伯喈(jiē):

即蔡邕,东汉末年人,精通文史历法,屡上书言弊政,为王允所杀。

③典:

典籍。

④国祚:

国运、国福。

⑤幼主:

指汉灵帝,时年幼。

⑥纪:

纲纪。

[文化常识]“太尉”及其他。

秦以前中央职官较复杂。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中央设丞相(掌握政务)、太尉(掌管军队)、御史大夫(掌管监察)。

汉朝基本上沿袭秦制。

上文所说的马日磾,即任太尉,而王允时任司徒(东汉后期改丞相为“大司徒”)。

他们均为朝中高官。

[思考与练习]1.解释:

①逸——②佞一——③讪——④其——

2.翻译:

①所坐至微,诛之,无乃失人心乎!

②王公其无后乎

59.观第五泄记①

从山门②右折,得石径。

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山僧曰:

“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瀑见。

石青削③,不容寸肤④,三面皆郛⑤立。

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⑥如虹,忽卷掣折⑦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欹⑧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⑨,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

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⑩,不知作何等语。

时夜已午,魈⑾呼虎之声,如在床几间。

彼此谛观⑿,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选自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

[4]

[5]

[6]

[7]

[8]

[注释]①第五泄:

第五个瀑布。

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

②山门:

庙门;指五泄寺的大门。

⑧青削:

颜色青绿,陡峭如刀削。

④寸肤:

古代计算长度,一指宽叫寸,四指并在一起的宽度叫肤。

此处形容山石林立,间隔极窄。

⑤郛(fú):

古代城的外城墙。

⑥怒石横激:

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

⑦掣折:

转折。

⑧欹(qī):

斜靠。

⑨纬:

编织物的横线。

⑩牛鬼蛇神:

比喻各种怪诞的形象。

牛鬼是佛经中所说的地狱中的牛头虎,蛇神指蛇精。

⑾魈(xiāo):

山中的鬼怪。

⑿谛观:

仔细看。

[文言知识]说“掉”。

现代汉语中的“掉”,指“掉下”、“落下”,如“钢笔掉了”。

上文“撼山掉谷”中的“掉”,指“摇动”、“摆动”,句意为瀑布直泻而下,使高山、深谷震动。

“掉臂”指摆动手臂;成语“尾大不掉”指尾巴太大,摆动不了,比喻机构庞大或人事太多而指挥不灵;“掉舌”指搬弄是非。

从这个词看出,不少词古今含义差别很大。

理解古文时不能贸然地用现代汉语的词义去解释文言词语。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疾——②悸——③沫——④乍——⑤恍惚

2.翻译:

①疾趋,度石罅,瀑见②山行之极观也

③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60.宴客摆阔

余小时见人家请客,只是果五色①、肴五品②而已。

今寻常宴会,动必用十肴,且水陆毕陈,或觅远方珍品,求以相胜。

前有一士夫③请赵循斋,杀鹅二十余头,遂至形于奏牍。

近一士夫请袁泽门,闻肴品计有百余样,鸽子、斑鸠之类皆有。

尝作外官④。

囊橐殷盛,虽不费力,然此是百姓膏血,将来如此暴殄,宁不畏天地遣责耶!

(选自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注释]①果五色:

指干果疏菜五种。

②五品:

五种。

③士夫:

即士大夫,官僚。

④外官:

地方官。

[文言知识]说“寻常”。

古代八尺为一寻;二寻为一常。

,这样的尺寸,不算短也不算长,很普通,所以“寻常”含普通的意思。

上文“今寻常宴会”,意为如今普通(平常)的宴会。

又,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又,辛弃疾《永遇乐》: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思考与练习]1.解释:

①囊橐②暴殄2.翻译:

①且水陆毕陈②宁不畏天地遣责耶!

3.“遂至形于奏牍”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就到了让人用文字记载;②就直到被人弹劾参奏;③就到了亲自向皇上解释;④就直到被人弹劾现出原形。

【参考译文】

51.海市蜃楼

曾经读《汉书•天文志》,上面记着“海旁蜃气像楼台”,当初我不相信这事。

庚寅春末,我在海滨躲避敌寇侵扰。

一天吃午饭时,家中仆人跑来报告一件怪事,说:

“海中忽然涌现几座山,都是以前不曾有过的。

乡里父老看了都认为太怪。

”我也惊奇地出去看。

恰逢陈家主人派遣仆人邀请我。

到了海边,我们相扶着登上聚远楼向东望去。

只见浩渺大海中,高高矗立的像奇峰,层层相连的像重叠的山峰,紧挨着的也像高峻险要的山峰,忽隐忽现,不固定。

过了一些时候,城郭台榭一下子变幻着出现,就像人口稠密、建筑宏伟的地区,像几十万户人家鱼鳞般紧靠着。

当中有佛寺、道观,三座门高高在上,钟鼓之楼像两翅坐落在寺观左右,屋檐边的饰物很分明,就是充分发挥公输般的高度技巧,也不能超过它。

又过了一会儿,有站着像人的,有散去像兽的,有的排列得像旌旗上的饰物,瓮盎之类的器皿,怪异繁多。

快黄昏时,才慢慢地消失。

则才所有一切在哪里呢?

大海还是原来那样!

[4]

[5]

[6]

[7]

[8]

52、陈亢问于伯鱼

陈亢问于伯鱼说:

“你从老师那里有没有得到特别的教导?

”伯鱼说:

“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那里,我恭敬地轻步走过。

他说:

‘你学《诗》了吗?

’我回答说:

‘没有。

’他说:

‘不学诗,你就没有话可说。

’我于是退下来学诗。

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那里,我又恭敬地轻步走过。

他问我:

‘你学习社会行为规范了吗?

’我回答说:

‘没有。

’他说:

‘不学习社会行为规范,无法立足于社会。

’我于是又退下来学习社会行为规范。

我单独听到的就是这两次。

”陈亢退下去后高兴地说:

“我问一个问题而得到三个回答,知道了学诗和学习社会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又还知道了君子对自己的儿子并不特别亲近。

53、郭秀面劾权臣

康熙年间,山东的名臣,除了李之芳、董讷,就属郭瑞卿最为刚正了。

郭瑞卿名琇。

当明珠(好像姓爱新觉罗)执政时(那时明珠是宰相),明珠十分专横,满朝文武都敢怒不敢言。

郭瑞卿为人刚直不阿,曾经在明珠的生日宴会时(前),一一列举他的恶行,并列入弹劾明珠的奏章之上。

然后放入自己的袖子里(古人袖子宽大),坐着马车来到明珠家(赴宴),他亲自上门递上名片(古人当官递名片者多为家丁)。

明珠知道郭瑞卿向来性格倔强,(亲自)拜见实属不易,(于是)整衣冠(亲自)迎接。

郭瑞卿入座后,长久的拱手作揖而不把手松开,(坐移时?

是否应为作揖时?

)在座到位子上时(如果是作揖时则译为:

作揖的时候),故意频频的用手指着自己的袖子(暗示袖子里有好东西)。

明珠(见状)大喜说道:

“御史公(指郭瑞卿)近来兴致不浅啊,这次有道喜的寿诗可以赐教吗?

”郭瑞卿说:

“没有,没有。

”(然后)郭瑞卿把手伸入衣袖拿出东西来给大家看,原来是一封奏章。

明珠拿过来还没读完,郭瑞卿突然拍案而起说道:

“(我)郭琇无礼了,(尽然)要弹劾老朋友,应该受罚。

”然后举起大酒杯连喝数杯,(完后)疾步离开,(参加明珠生日宴会的)满堂宾客都(因郭瑞卿的大胆举动)十分吃惊。

(后来)没过几天,朝廷罢明珠的官的圣旨就下来了。

54、晏殊诚实

晏殊少年时,张知白以“神童”名义把他推荐给朝廷,召至殿下,正赶上皇帝亲自考试进士,就命晏殊做试卷。

晏殊见到试题,就说“臣十天前已做过这样的题目,有草稿在,请另选试题。

”皇帝非常喜欢他的质朴不隐。

入朝办事后,当时天下无事,容许百官各择胜景之处宴饮,当时的朝臣士大夫们各自饮宴欢会,以至于市楼酒馆,都大设帷帐提供宴饮游乐的方便。

晏殊当时很穷,没钱出门游玩宴饮,就在家与兄弟们讲习诗书。

一天皇宫中给太选讲官,忽然皇帝御点晏殊上任。

执政大臣不知为什么皇上选中宴殊,转天上朝复命,皇上说:

“最近听说馆阁大臣们都嬉游宴饮,一天到晚沉醉其中,只有晏殊与兄弟闭门读书,这么谨慎忠厚的人,正可教习太子读书。

”晏殊上任后,有了面圣的机会,皇帝当面告知任命他的原因,晏殊语言质朴不拘,说“为臣我并非不喜欢宴游玩乐,只是家里贫穷没有钱出去玩。

臣如果有钱,也会去宴饮,只是因为没钱出不了门。

”皇上因此更饮赏他的诚实,懂得侍奉君王的大体,眷宠日深。

仁宗登位后,得以大用(官至宰相)。

55、郑板桥知潍县

郑板桥,乾隆年间担任山东潍县知县。

正逢连年受灾歉收,郑板桥开展积极的抗灾救灾,招募远近受灾的饥民,修整受损房屋开凿河道,以饥民工作代替对他们的救赈,又劝说城里的富裕人家,打开粮仓煮粥救济饥民,使饥民轮流得以饮食。

对囤积居奇的粮商全部查封,责令他们平价出售粮食,遇有诉讼的事件,则维护穷弱的利益而抑制富商。

用钱捐的监生以事求见,则立即坐在衙门大堂,召他们进来,睁着愤怒的眼晴大骂着说:

“驮着钱的骡子有怎么要说的?

”或者命令衙役摘掉他们的冠帽,踩在脚下,或者敲打他们头部刺击他们面部,然后赶出云。

一时间豪绅富人都很害怕,而贫苦人民得以存活下去的很多。

[4]

[5]

[6]

[7]

[8]

56、王恭从会嵇还

王恭从会嵇回来,王大去看他。

王大看王恭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就对他说:

你从东边回来,一定富裕这种东西,能不能给我一领?

王恭没有回答。

王大去后,王恭就把坐着的这张席子给王大送去了。

自己没有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

后来王大听说此事,就对王恭说:

我本来以为你那里多呢,所以才要的。

王恭回答:

您不了解我,我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57、韩云门娶盲女

项城有个韩云门,名叫堳,聘娶戚家的女儿。

不久。

戚家的女儿双目失明了。

戚家认为韩云门年纪轻轻就能作文章,以后肯定会成大器,但是许配一个瞎女,瞎女是不适合作他配偶的。

打算退婚来使得女儿终老在家里。

韩云门的父母准备答应。

但韩云门断然不肯。

仍然按照礼数将(盲女)迎娶回家。

戚家无奈,只好陪嫁了一个美丽的婢女。

韩云门说:

“人看到(美婢)就会动情。

还不如不见。

这样能成全家庭美满。

”于是把婢女退了回去。

后来韩云门在壬子年在乡试时中举,(被派)去外地作了一个叫教谕的官。

带着妻子一同上任。

夫妻亲密无间。

河南人称赞韩云门品行纯厚。

58.蔡邕被害

太尉马日磾对王允说:

“蔡邕(伯喈)是旷世奇才,对汉朝的史事典章了解很多,应当让他完成史书,这将是一代大典。

而且他所犯的罪是微不足道的,杀了他,岂不让我们失人心吗!

”王允说:

“从前(汉)武帝不杀司马迁,结果使得他所作的诽谤汉朝的《史记》流传后世。

如今国运衰弱,边境的战火不断,不能让*佞之臣在年幼的君主身边撰写史书,这既无益于皇帝的圣德,还会使我们这些人受到(蔡邕)的诽谤和讥讽。

”马日磾退出后,对别人说:

“王允不会有后代了!

善人是国家的楷模,史著是国家的经典。

毁灭楷模,废除经典,国家如何能够长久?

”于是,蔡邕就死在狱中。

59、观第五泄记

从庙门往右拐,有一个石头铺的小路。

走几步听到很响的打雷声,心里感到害怕。

山上的和尚说:

“这是瀑布的声音。

”快步走去,迈过一块石头缝隙,就看见了瀑布。

石头青绿,陡峭如刀削,达不到寸肤(长度单位)的宽度,三面石头就像外城一样耸立。

瀑布在青壁间落下,震撼着山谷,就像直着向下喷出雪花一样,突兀的岩山横拦瀑布,激起水花,就像彩虹,拍到岸边水浪突然卷起来然后才落回水中,水的气势更加雄壮,是游山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色了。

游人们或坐或靠着岩石向下望,拿自己的脸接住迸起的水沫,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