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绵阳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规划及方案2017515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410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绵阳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规划及方案2017515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绵阳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规划及方案2017515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绵阳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规划及方案2017515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绵阳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规划及方案2017515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绵阳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规划及方案2017515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国绵阳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规划及方案2017515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国绵阳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规划及方案2017515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国绵阳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规划及方案2017515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国绵阳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规划及方案2017515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国绵阳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规划及方案2017515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国绵阳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规划及方案2017515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国绵阳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规划及方案2017515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国绵阳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规划及方案2017515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绵阳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规划及方案2017515Word下载.doc

《中国绵阳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规划及方案2017515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绵阳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规划及方案2017515Word下载.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绵阳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规划及方案2017515Word下载.doc

与各类金融机构和律师事务所达成了合作意向,为入园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成立了园区派出所,着力实施园区安防系统工程、红绿灯安装工程和园区亮化工程,确保园区治安环境,为入驻企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已与电信运营商达成协议,优化管网、4G基站设置,积极推进千兆光缆到桌面建设工作。

3、园区发展定位

园区重点发展应用软件、通信网络、智能生活、电子商务服务、金融后台服务、文化创意、动漫设计、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等,致力于打造成德绵经济带软件产业发展的主体区域和产业发展核心区。

二、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软件产业园是智力密集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对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园区文化是产业园所有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行为准则,以及共同营造的与园区产业相吻合的工作环境、人文氛围。

它具有包容性,能包容园内不同所有制、不同产业、不同管理模式企业的文化;

它又具有整合性,要把这些不同的企业文化整合为具有园区特色的所有企业认同的新质文化,它还具有引领性,引领园内企业员工提升精神境界。

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和园区企业快速发展,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及环境保护,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有利于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和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发展规划

园区文化建设要从强化人文关怀,培育现代企业精神;

优化用工环境,促进企业劳资和谐;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企业思想道德建设;

抓好员工培训,优化人力资本;

营造创业氛围,推动企业创新创业;

建设文化载体,增强园区凝聚力等六个方面着力。

1、强化人文关怀,培育现代企业精神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建设以人为本的园区文化,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软件产业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因此,在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中,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对企业和员工的人文关怀,软件产业园想问题、定政策、做决策、办事情,始终要把园区员工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大力架构以人为本的园区文化建设,不仅要上升到园区理念、价值取向的高度,更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感受性,让园区群众能切切实实感受到人文关怀的氛围,并在这种氛围中获益。

为此,软件产业园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1)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尊重园区企业和职工的民主权益。

(2)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关心呵护园区的人才资源。

(3)坚持以人为本的情意观,不断提升园区的亲和文化。

(4)强化以人为本的责任观,促进企业担当应尽的社会责任。

通过以上努力,推动园区内所有企业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精神,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文基础。

在此基础上,形成独具特色的园区人人服膺的园区精神。

例如苏州软件产业园“借鉴、创新、圆融、共赢”的圆融文化,成为苏州软件产业园内各企业间的强力“粘合剂”。

2、优化用工环境,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贯彻落实劳动法和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是工业园区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建设园区文化的基础抓紧抓好,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实现企业发展与职工权益双赢。

作为软件产业园的管理者应做好五项工作:

(1)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涉及的范围关系到园区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应采取各种形式大造舆论,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法治环境。

(2)园区应对园内资方和劳动者分期分批进行培训,使他们知法懂法,能熟练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尊重对方合法权益。

(3)软件产业园把此项工作纳入经常性的议事日程,定期检查督促。

(4)园区推动企业加大工会的组建力度,并履行其社会职能,使之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5)对企业劳资纠纷要依法仲裁,在法律框架内协调好劳资双方关系,真正实现企业发展和职工权益双赢。

切实做好“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工作。

3、注重思想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文化是园区发展的核心动力,思想政治工作是园区前进的航向坐标,园区因文化而繁荣,因思想政治工作而充满活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疏导、教育、激励等方法,解决员工现实思想问题,软件产业园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员工,武装员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并以之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挖掘自身潜能,为企业和园区的发展作出贡献,使企业树立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切实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为此,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加大对企业党团组织和工青妇组织的建设,完善制度,为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2)重视和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的利益诉求和工作生活状况,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3)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根据当代青年的思想性格特点,开展能力拓展训练、军训、辩论赛、红歌会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寓教于乐。

(4)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考评制度,对入园企业进行定期考评评奖,激励企业抓好思想政治工作。

切实落实上述举措,使园区精神、发展战略深入人心,成为企业和员工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

使园区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和内容得到新的拓展,方式方法得到新的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4、抓好员工培训,优化人力资本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企业间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实际上是学习能力的竞争。

在世界排名前100家企业中,有40%的企业以“学习型组织”为样本,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

“学习型组织”是由美国学者彼特·

圣洁在“第五项修炼”理论中提出的,已成为当代前沿管理理论之一。

企业要求生存谋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就必将推动企业向“学习型组织”发展过渡,不断优化人力资本,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素质。

通过培训,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拓展他们的成长空间,使之实现自身价值,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5、营造创业氛围,推动企业创新创业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软件产业园管理者要着力培育创业文化,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园区企业、员工的创造活力,使园区创造源泉涌流,活力迸发。

创业文化是观念文化中与创业有关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氛围。

其中包括人们追求财富、创造价值、促进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和心理意识,主导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从价值评判的角度看,创业文化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开放的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具体内容包括:

奋发向上、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拼博精神,甘冒风险、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追求财富、鼓励竞争的创造精神,尊重人才、团结共赢的团队精神,赞赏创新、理解失败的宽容精神。

创业文化是创业的深层动因,它深深影响着创业者创业心态、创业行为、创业能力。

正像马克斯·

韦伯所说的:

“在任何一项事业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精神力量一定与该项事业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渊源。

”创业文化已成为国家之间、地域之间和企业之间竞争的“软实力”。

软件产业园要着力培育如下创业文化:

一是自强不息、勇闯市场的进取意识;

二是吃苦耐劳、注重实干的拼博精神;

三是诚信至上、公平竞争的商业理念;

四是和谐宽容、公平共赢的创业心态。

软件产业园可通过如下途径推动园区创新创业:

一是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到园区落地;

二是培育创新创业典型,带动全园区创新、创业;

三是努力营造创业氛围,形成“成就创业有功,败坏创业有过”的价值取向;

四是对创新型企业或创业者从各方面给予更大的优惠和支持;

五是引进创造性的高端人才,培训创新创业队伍。

营造出“尊重创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人文环境,使园区真正成为新理念、新制度、新技术、新人才的“孵化器”。

政府要把软件产业园作为高层次人才聚集的龙头,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所、国内知名企业在区内设立各种创新研发机构,进一步加强对高新技术项目孵化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在政策、资金、场所等方面的扶持,不断完善创业园区功能建设,促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使园区充分发挥出高层次人才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推动创新创业。

6.建设文化载体,增加园区凝聚力

开展经常性的文化活动,可以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培养广大员工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园区的凝聚力,文化活动需要物质载体,当前,很多地方建设软件产业园,只是重视交通、信息网络、供电供水、排污绿化等硬件要素,而文化硬件建设在园区建设规划中却付诸阙如。

即使地处大中城市的软件产业园可以受惠于城市公共文化设施,但缺乏自身文化设施园区的员工在休闲、学习、娱乐等方面的需求,毕竟要受到很大限制,园区凝聚力会大打折扣。

四、软件产业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软件产业园高度重视文化硬件建设,形成合力,多管齐下,为员工提供丰富的文化公共服务,引导他们健康文化消费,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软件产业园区将围绕以下内容开展文化建设工作:

1、全网整合推广计划

加强与国内知名创新创业媒体合作,主动对接中央、省、市、区各类媒体,全面宣传推广“中国(绵阳)科技城软件产业园”先进模式和经验、典型创业企业和人物事迹,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有效提升“中国(绵阳)科技城软件产业园”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在传统本地主流媒体《四川日报》、《成都日报》、《成都商报》、《成都晚报》、《绵阳晚报》、《绵阳日报》和外地杂志《创业邦》、《中国青年》、《创业家》、《创业天下》、《商界》等对软件产业园有关的服务、特色、优势等与品牌有关的人、事进行报道宣传,扬品牌之名,以提高软件产业园的知名度。

软件产业园要特别借助网络跨时空、交互性强、大众化宣传的优势开展品牌建设与宣传,重点工作如下:

(1)软件产业园服务中心自建官网:

集软件产业园简介、招商、管理、服务为一体,全方位为入驻者提供政策、办证。

服务等一系列信息资源,利用该平台可以快速、便捷地进行软件产业园品牌推广以及招商宣传,方便、及时地让客户了解软件产业园的动态,更贴心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

(2)各大人才招聘网站:

在著名的人才招聘网站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猎聘网、赶集网、中华英才网等网站进行招聘,在招募人才的同时,达到对外宣传推广的目的。

(3)政府门户网站:

主要以涪城区以及相关部门门户网站为重点。

(4)各社交网站:

如四川在线麻辣社区、领英网、天涯论坛、豆瓣网、知乎、大街网等。

这些社交网络的参与者年龄层次比较年轻,思想比较活跃,很多都是已经创业或者有计划创业的人群。

(5)软件产业园微信公众号:

微信具有零成本、即时互动性强,可随时随地浏览及提供信息以及服务定位较精准,便于分享传播等优势。

可以更加快速、便捷地进行软件产业园品牌推广以及招商宣传,更方便、及时地让客户了解软件产业园的动态,更贴心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

(6)软件产业园微博:

微博也是一种比较及时的信息展示和交流渠道,具有传播即时性、内容自主性,可互动性、粉丝忠诚度高以及亲民性、粉丝忠诚度高的优势。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粉丝来分享和转发信息达到宣传推广的目的。

通过比较新浪、腾讯、搜狐微博,我们选择注册新浪微博账号,每天在上面发布软件产业园动态消息以及各种创业活动信息,然后通过粉丝的分享来传播我们的品牌形象。

(7)E-mail邮箱推广:

在网上查询,向目标企业或人群发送电子邮件,通过邮件宣传推广我们的品牌。

(8)门户网站宣传推广:

定期不定期邀请网络新闻媒体采访报道软件产业园的发展状况,如新华网、人民网、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大成网等。

随着网络技术的运用和发展,网络媒体改变了大众对信息的接受方式,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

特别是通过手机就可以接收到各种信息,传播更加方便和快捷。

因此,我们要利用网络媒体进行一系列的商业活动、促进销售、树立品牌形象,增强与大众的深度交流和沟通,让他们对软件产业园有更深入的了解。

2、战略对接、合作共赢

树立“战略对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理念,借力借势推动软件产业园创新创业工作高效、高端发展。

(1)强化校(院)地合作:

有效把握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需求,积极与区域内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沟通与对接,建立校(院)地协同创新创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校(院)地协同创新创业工作。

主动接洽各高校院所研发一线部门,根据创新创业工作需求,灵活建立层级丰富的共赢合作机制。

(2)加强域外合作。

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上海市张江高新区、深圳市南山区南山智园、杭州未来科技城梦想小镇等创新创业先行区域合作建立“相互促进、合作共赢”的创新创业连锁孵化模式,吸引先行区域内知名孵化、创投等机构,以设分支机构、西南分部等形式落户我区,推介我区注册创业企业在先行区孵化、培训,扩大软件产业园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我区创新创业工作的开放交流水平。

3、搭建创新创业品牌活动

充分发挥软件产业园区位优势特质,定期和不定期举业孵化和创业培训等活动,突出“项目展示+创业投融资”两大核心功能,吸引和服务于成都、绵阳乃至全国的创业青年、创业企业和各类投资人,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培育企业家精神和创客文化,逐步形成在菱形经济圈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创业生态软件产业园。

具体活动如下:

(1)中关村直通车:

“中关村创业大街”—全国首个创业服务集聚区,吸引了全球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集聚高端创新创业服务要素,孕育产生关键颠覆性创新的功能中心。

而作为西南地区首个创新创业服务聚集区的磨子桥软件产业园将携手中关村创业大街,开发一条西南通往北京的梦想“直通车”,让软件产业园优质项目团队得到加速发展,促进国内外优秀的创客共同交流,碰撞出更加精彩的创业火花。

(2)项目路演暨创投会:

每月举行一次项目路演,邀请投资机构和天使投资人等嘉宾莅临,实现创业项目与投资人的有效对接,平等交流和专业切磋,促进创业项目与投资人的进一步沟通与洽谈。

同时,注重项目跟进,确保团队与投资方的有效沟通。

(3)金融会:

每月开展一次不同主题的行业峰会。

(4)创业培训:

“走进高校”品牌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不仅仅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会,针对哪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其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推广,让软件产业园深入人心,达到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关注度的目的,使“中国(绵阳)科技城软件产业园”成为创业绵阳的一张品牌名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