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技术要求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34125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房技术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机房技术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机房技术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机房技术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机房技术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机房技术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机房技术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机房技术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机房技术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机房技术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机房技术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机房技术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机房技术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机房技术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机房技术要求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房技术要求文档格式.docx

《机房技术要求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房技术要求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房技术要求文档格式.docx

《智能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YT75-94)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视频安防监视系统技术要求》(GA367-2001)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36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

具体需求

一、装修工程:

设计总体思路:

信息中心机房作为现代技术的工作场地,既有机房独特的规律,也应有不同立体造型,不同色彩变化的空间,以适应不同功能房间的需要,把不同的材料合理搭配起来,建造一个视野宽阔、层次丰富、具有现代气息、能适应未来发展的场地,同时满足用户对形象及风格的要求。

机房装修主要包括地板、吊顶、墙、柱面、隔断、门窗建设等内容。

装修色彩以业白色为基本色。

机房的装饰设计和施工必须满足计算机机房的洁净度和特殊介质的存放要求,应选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防火、美观适用、安装容易、维修方便、不变形的材料。

1.主材选择

根据规范,室内装修应采用非燃烧材料(燃烧性能A级)或难燃材料(燃烧性能Bl级)。

机房区内饰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不霉变,并在一定温度、湿度作用下变型小的材料,材料的耐火性能符合GBJ45中A级标准。

(1)天花板

天花板采用方形600*600*0.8铝质微孔吊顶方式,要求选用的吊板具有好的吸声性能,无有害气体释放,表面平整,漆面坚固的铝合金材料;

吊项龙骨坚持久,抗腐蚀不变型,空调风机新风机运转时不出现明显振动,同时要求拆装方便,便于维修。

吊顶上空必须做防尘处理,主机房上部楼板及四周均做2层防尘处理,涂刷不易脱落的防尘涂料,其它饰面应选用不起尘的材料。

天花内所有顶棚和柱面均应涂防火涂料。

天花材料的选用要求具有易清洁、自重轻、不易烧、耐腐蚀、施工方便及防尘吸音的功能。

机房金属吊顶到静电地板净空高度为2700mm。

吊顶内用嵌入照明格栅灯。

以上吊顶材料燃烧性能均为A级。

(2)钢化玻璃隔墙

机房内玻璃隔断采用12毫米厚钢化玻璃隔断,该隔断在地板下和吊顶上均和其余区域相隔离密封,隔断骨架应采用亚光不锈钢包框,不锈钢厚度不小于1毫米,隔断钢架采用方管或槽钢制作,要求钢性强,稳固不晃动。

(3)墙、柱面

窗户全部用密封胶密封缝隙。

内层采用石膏板进行封闭处理。

墙体内墙面及所有窗户均采用优质铝塑板墙面板装饰,窗户采用石膏板进行封堵。

基层所采用的材料要求为不燃材料,以达到防火的要求,并且具有易清洁、保温、耐擦洗、抗腐蚀的特点。

安装时要求墙面平整、简洁大方,长期使用不变形,安装牢固、平整。

内墙面基层必须采用金属结构,不得采用木质龙骨,以提高防火能力和抗变形能力,衬板采用防火石膏板。

同时在墙面和地面基层铺设保温棉,以保证机房内冷量减少损失。

(4)楼面

机房地面铺设全钢无边优质抗静电活动地板,规格为600×

600×

35,活动地板应符合GB6650—86《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要求,性能达到A级标准,均布荷载≥6.3×

104N/m2(约800Kg/m2),表面系统电阻在l×

104~1×

1()9Q。

风口板的数量按lOOm2内10~12块计算。

地板与地面高度要求为30cm(总高度:

包括地板、支架等的厚度)。

要求地板表面平整防滑,边角处不易碰损脱落。

设备等安装后无松动。

采用国内知名品牌地板。

现场切割的地板,周边做到光滑无毛刺,并按原产品的技术指标要求作相应处理。

地板安装前需对地面进行防尘处理并铺设保温棉。

活动地板下部作为机房专专用调送风静压箱或安装电源引线管槽及插座,线槽均应采用镀锌金属线槽,不得采用塑料或PVC线槽。

地板下支架均要做好防静电接地。

地板下做散力承重处理。

放置UPS、机柜及精密空调机位置应布置钢支架。

(5)门窗

强电配电区与网络数据区采用钢化玻璃隔断,玻璃隔断处均安装玻璃地弹门。

为满足计算机对含尘量的较高要求,除主材选用不起尘的材料外,铺设活动地板房问在抗静电地板下及吊顶内空间均刷漆作防尘处理,以减少尘埃污染,使机房区域与其它部位有效地分隔为两个不同指标的空间环境。

入机房门采用机房原有的外开门式防盗门。

2.防火处理

主材为非燃性或难燃性材料外,其它材料尽可能选用难燃性材料,所有木质隐蔽部分均作防火处理。

3.保温设计

整个地板下保温层进行处理,同时在墙面及天花做保温处理。

4.色彩设计

机房色彩应淡雅,顶板、地板、墙面均为明亮、宁静的色彩。

二、机房供配电系统要求

1.整体配电

机房为一级负荷,系统供电采用双路标准市电专线接入(目前为单路标准市电接入,另一路为双回路接入预留),每路用电总负荷15KW(从变压器机房配电柜的电缆敷设工程由甲方负责),应考虑满足机房设备配电的需求并实现自动切换,设计时考虑两路市电备份与切换。

为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当主回路出现故障时(如电缆、开关等)或检修时,不应造成供电线路的中断。

在配电区机房内设置二台配电柜,分别为APl柜进行两路市电切换和市电输出,AP2配电柜为UPS输出总配电柜。

在配电柜中方案中的用电设备进行预留,配电柜应安装防雷设施。

低压系统配电采用TN-C-S系统。

低压配电屏根据国际标准(IEC439-1:

1992EN60439-1上:

1994Form3bnormalsectionandform4foressentialsection)设计及制造,结构紧凑,防护等级高,所有MCCB、ACB及配件为优质进口产品,并与消防讯号联动,在有火警发生时,可即时停止机房机电设备的运行。

总配电柜集中设置便于操作检修。

考虑到将来设备的扩充,各开关均设备用回路,各种电器组件、自动空气开关、熔断器、接触器等符合设备负载电压、电流要求。

总配电系统中,市电先经电力电缆送至机房市电总配电柜,然后再经UPS输出总配电柜分送给机房各机柜及服务器等其他负载。

配电柜主要考虑以下儿方面:

配电柜的供电回路数要足够设备的使用并考虑到设备的扩充。

设有应急开关,当机房出现严重事故或火警时,能立刻切断市电一体化配电柜系统的总电源。

配电柜设置电压表,以检查供给计算机的电源电压并设置转换开关能随时检查三相电压的不平衡情况。

配电柜设置电流表,以便检查供给计算机的电源电流。

并设置三块电流表,以随时可检查三相电流的不平衡情况。

各路电源设有指示灯,指示通断。

配电系统空开均采用德力西。

2.机房专业配电 

(1)配电柜

配电柜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使用集中配电和分散配电(深入负荷区)结合的方式。

配电柜将根据实际用电情况和可扩充容量进行设计。

配电柜均设过压、过流、欠压、缺相等告警保护指示。

(2)电缆敷设,配管配线

a.所有电缆、塑铜线均敷设在钢制线槽内,分支穿电线管,末端穿金属软管。

所有线槽均架空离地而3公分,防止水害。

b.电线管、金属线槽均可靠接地。

c.功能区由UPS输出柜至终端机柜的全部电缆选用阻燃型电力电缆RVV3*4平方电缆16A插座采用国标产品。

其余全部电线采用阻燃塑铜线。

d.全部电缆均需符合设备功率要求配置,并采用阻燃电缆。

(3)插座布置

所有设备的插座均依照合理布局的原则架空处理,在功能区每个机柜后设置两个插座,每个插座为独立空开控制,在功能区和配电空调区地板上的不同位置处设置地弹维修插座,电源由市电提供。

设备附近各设置一个220V市电插头,单独电源由市电总配电柜上的单独空开控制。

机房区域应急照明与正常照明自动切换控制;

(4)照明系统:

①、照明设计:

a、照度:

机房区域:

照度>

500LX。

b、灯具选择及布置:

根据机房电气设计规范对照度的要求,结合自然采光及墙面反射率等因素,计算确定灯具数量,各功能房间采用带状通体嵌入式格栅荧光灯具,在灯的布置上,根据安装高度(即吊顶高度)决定灯具间隔,在保证照度前提下,充分考虑到照度均匀性和有效抑制眩光等因素。

要求采用飞利浦灯具或松业照明系统。

②、应急照明:

应急照明保证人员做应急处理和能安全快捷地沿通道向出口或应急出口疏散。

50Lx采用UPS给隔栅灯中的一根管进行供电。

在机房出口分别设置出口标志指示灯,出口标志指示灯和方向指示灯均为自带蓄电池型(延时时间大于90分钟)。

应急照明与消防联动。

三、接地与防雷系统

电源防雷应符合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4版)标准。

设计、施工要符合气象法、河南省防雷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并且实施技术要求等同于或高于用户机房防雷标准要求的机房工程。

根据GA267-2000标准B类机房的要求,机房电源防雷采用三级保护。

防雷要求

第一级防雷器,安装在机房总配电柜的进线端,分别对相线、零线进行防雷保护。

第二级防雷器,安装在机房UPS配电柜输入端。

第三级防雷器,安装在机房UPS配电柜输出端。

采用联欧防雷产品,带有遥信触,满足远程监控要求。

接地要求

通常要求机房设有四种接地形式,即:

计算机专用直流工作地、配电系统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防雷保护地。

根据《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有关规定,机房计算机专用直流工作地、配电系统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防雷保护地宜公用一组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按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确定,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

要求计算机逻辑工作地为在机房内做成口字形架空铜带,铜带和室外接地体可靠连接,设备和此铜带通过编织铜带进行连接。

同时机房内所有金属材料均和此铜带进行等电位连接,等电位是减少电气火灾,减少设备电气事故的一个重要措施。

考虑到机房的静电泄露要求,对抗静电活动地板进行可靠的接地处理,并在机房地面敷设静电泄露网。

各接地系统用BVR50m㎡电缆引至室外接地端子。

通过国家指定防雷部门的验收。

验收手续和费用由成交方办理。

四、机房综合布线系统

为了更好的满足将来可能的应用,本次要求采用六类综合布线系统解决方案,要求语音数据可互换。

要求采用市场主流产品,以保证技术及服务。

本工程依据综合布线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各投标方将钢制网络线槽及线管布设到位,对功能区的机柜则预留100*50的线槽到机柜的前和后(一侧为强电另一侧为弱电线槽),并且将其连通,该线槽和强电线槽水平距离大于60cm,并且不得交错,防止电磁干扰。

从功能区的网络汇接区至监控区的网络线缆必须沿100*50的钢制线槽敷设到位。

本次共布RJ45信息点20个,主要集中在中心机房等设备区域,每个机柜下4个信息点,其余均匀分布在机房区域;

机房输出线路应满足话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系统的应用。

话音输出采用300对110配线架配线到每个大楼房间(内线、外线),数据输出采用6个超五类AVAYA(或普天系列)配线架进行连接,并使用6个超五类理线架理线。

功能区放置3台600*1000*2000服务器机柜,1台话音通信配线柜和2台网络配线柜。

服务器机柜选择优质国产机柜。

配制一套16口KVM系统(含一台17寸液晶显示器)对服务器进行集中管理。

综合布线系统的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灵活:

为开放式结构,能支持话音及多种计算机数据系统,在应用上能支持会议电视、多媒体等系统的需要。

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终端或电话、传真机。

便利:

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在建筑物内的线缆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式的标准件,以方便管理和使用;

高扩充性:

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很容易将设备扩展进去。

通过跳线和不同的网络设备,可以实现各种不同逻辑拓扑结构的网络,系统扩充时仅需在相关的“树叉”上添入新的线缆就可以实现;

可靠:

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系统的长期可靠性。

五、消防工程

报警系统要求

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116-98)

1、灭火保护区的吊顶上、下和静电地板下设三层自动报警装置,为防止误报、自动灭火保护区报警探测器由智能光电感烟探测器和智能感温探测器组合报警。

报警主机可采用壁挂式联动汉字液晶显示一体机。

2、自动灭火报警保护区为功能区和配电区,所有设备器材都必须为优质产品,且经过质检机构检验、消防主管部门认可的产品。

消防系统要求

消防系统主要由消防报警和消防灭火两大部分组成。

当火灾发生时,同一防护区的感温探测器与感烟探测器同时报警时,控制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在手动或自动启动灭火程序前,控制台发出指令,通知人员撤离,并发出联动控制信号,切断机房配电柜供电电源,即切断非消防电源供电的用电没备。

接收动作完成后的返回信号,经30S可调延时后启动防护区内的全部七氟丙烷无管网灭火装置,释放灭火气体以完成灭火任务,并将回答信号传回控制器。

控制器设在监控室,同时可在控制器上手动远程启动灭火装置。

在防护区对外出口处设置紧急起停按扭和放气指示灯,在外出口处也可以直接启动灭火装置完成灭火功能。

通过国家指定消防部门的验收。

六、空调新风系统

环境要求

主要设备对环境的要求大体如下:

温度 

夏季:

23±

2℃;

冬季:

20±

相对湿度 

45—66%;

洁净度 

<

3A;

空调要求

机房功能区和空调配电区域采用机房专用精密空调统一进行空气调节,沉余备份。

形成统一制冷系统,采用国际知名品牌机房恒温恒湿空调。

要求空调制冷量不低于15KW。

专用机房精密空调风量和气流组织

本次空调工程送风方式要求下送风上回风。

在活动地板下的空间,用作送风的静压风库,通过保持正压,气流组织分配均匀地送入各个网络设备内。

下送上回气流组织把机房空调与机柜或机架柜的设备冷却合二为一个送风系统,回风通过机房顶棚上的空间回至空调区内。

新风机

要求在主机房外空调配电区的安装室外新风换气机,负责主机房功能区和空调配电区新风供应,机房换气次数根据需要合理设计。

采用一台YH-200D温度预处理型吊顶式新风机

七、UPS系统

UPS系统是连接在输入电源和负载之间,为重要负载提供不受电网干扰、稳压、稳频的电力供应的电源设备,在市电掉电后,UPS可继续给负载提供一段时间的供电。

要求本工程所选用的UPS采用纯在线,能提供稳定、洁净、不间断的电源,并具备完备的网络管理功能,远程监控管理功能。

UPS按一台10KVA(后备时间2小时)并机运行考虑,为了提高UPS的效率,选用美国宝星三进单出的工频机UPS品牌。

第二部分大楼综合布线系统

濮阳市工商局办公楼综合布线,大楼共有六层,第六层只有一大间,会议室设在二楼,注册登记厅设在一楼,机房设在四楼东头,大楼东西总长36M,南北总长13M,走廊宽2.1M,楼层高3.5M,五层楼总高17.5M。

第一节:

建立一套先进、完善的大楼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大楼内部语音、数据及图像的统一传输媒介,实现建筑内部之间及与建筑外部信息资源的共享,满足本建筑内信息通信网络的布线要求,支持数据、语音、图像、流媒体等业务信息传输的要求,既要满足大楼当前的使用需要,保证实现大楼内语音设备、各种计算机设备、各种网络互连设备以及计算机桌面系统等在物理上和逻辑上的互连同时又要考虑将来发展的需要,使系统达到配置灵活、易于管理、易于维护、易于扩充的目的。

主楼垂直主干部分的桥架选用100mm*50mm的金属线槽,大楼各楼层水平桥架选用50mm*50mm的金属线槽。

另外,所有办公室每间分别铺设一根镀锌钢管,用于连接网络电缆到桌面。

楼内信息点均按照端到端超五类配置,每个信息点能够灵活地应用,可随时转换接插电话、微机或数据终端。

楼内水平子系统中的语音与数据信息点布线全部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支持100M快速以太网到桌面的连接。

配线管理语音系统采用110型机架式配线架,数据网络系统采用非屏蔽超五类模块化配线架,便于互换和管理。

本综合布线系统共设计信息点数260个,其中语音点140个(其中去往配楼24个),数据点120个(其中去往配楼4个),均采用为超五类配置(去往配楼的信息点预留在主楼西头)。

信息点分布

1、数据点:

大楼标准间109个,每个房间1个;

一楼登机大厅2个;

二楼会议室3个;

三楼321房间1个;

六楼大房间1个;

配楼4个;

共计120个。

2、语音点:

二楼会议室1个;

办公区门卫1个;

家属院门卫1个;

配楼24个;

共计140个。

语音点配双口语音模块(内线、外线)。

本布线系统满足如下的技术要求:

1.符合最新的国际标准ISO/IECll801布线标准,保证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并具有高度灵活性、可靠性、综合性、易扩容性。

2.进行开放式布线,所有插座端口都支持数据通讯、话音和图像传递,满足电视会议,多媒体等系统的需要;

能满足灵活的应用要求,即任一信息点能够方便地任意连接计算机或电话。

3.所有接插件都应是模块化的标准件,以方便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很容易地将设备扩展进去。

4.能够支持千兆速率的数据传输,可支持以太网、高速以太网、令牌环网、ATM、IDFDI、ISDN等网络及应用。

5.遵循国家有关保密网的有关规定。

第二节.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

本着结构合理,高效低成本的原则,充分满足贵单位功能上的需求,体现出服务、开放、务实的精神。

2)方案及施工设计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3)可扩充性:

适应将来的网络结构的更改或设备的扩充,能够保证系统在技术更新和需求增加时很容易的扩充而不必更动整体配线系统。

4)灵活性:

采用标准模块化的接插件方式,易于管理、维护,不仅可以满足当前信息传输的需求,而且能在设备布局和需要发生变化时实施灵活的线路管理。

5)开放式结构:

符合多种国际上流行的标准,对几乎所有通信协议开放,能支持综合信息(话音、数据、多媒体)传输和共享,实现多种设备配线的兼容。

6)先进性:

遵循业界先进标准,能满足所支持的话音、数据、多媒体等系统的传输速率和传输标准的要求。

7)可靠性:

系统要采用高品质的标准材料,每条信息通道都要求采用专用仪器测试,以保证其电气性能。

系统布线应全部采用物理星型拓扑结构。

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线路故障均不影响其他线路的运行。

第三节.设计依据

3.1.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和规范

GB/T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CECS72.97 

《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YD/T9261-2-1997《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行业标准》

JGJ/T16-92 

《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

(BMZl—2000)《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技术要求》

(BMZ2—2001) 

《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方案设计指南》

(BMB5—2000)《涉密信息设备使用现场的电磁泄漏发射防护要求》

GBJ42-81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

GBJ79-85 

《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

CCITT 

《综合业务数字网基本数据率接口标准》

YDJ8-85《市内电话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T2008-93《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讯设施设计规范》

GB/T7427-87《通信光缆的一般要求》

市内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设计技术规范

3.2.国际技术标准、规范

11801 

国际标准ISO/IEC

IEEE802.3以太网lOBase—T标准

IEEE802.3u以太网lOOBase—T标准

IEEE802.3z 

千兆以太网标准

ISO/IEC11801:

1995 

建筑物综合布线规范

EIA/TIA-568A:

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

EIA/TIA-569 

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路由标准

EIA/TIA-606 

商务建筑物电信基础设施管理标准

EIA/TIA-607 

屏蔽与接地规范

EIA/TIATSB67 

商务建筑物电信布线测试标准

EIA/TIATSB72 

集中光纤布线指导原则

EN50173 

欧洲商务建筑电信布线标准

EIA/TIATSB-67 

非屏蔽双绞线布线系统传输性能测试标准

第四节.系统测试

4.1-概述

施工完成后,对系统进行两种测试:

线路测试:

采用专用超五类电缆测试仪对标准所规定的布线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测试,包括所有信息点的接线图、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