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教案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最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4386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8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教案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最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最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最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最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最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最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最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最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最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最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最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最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最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最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高三历史教案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最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教案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最新.docx

《高三历史教案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教案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最新.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历史教案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最新.docx

高三历史教案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最新

第四单元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7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

阶段总特征:

垄断成为社会最基本的特征,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进入了成熟、稳定和繁荣时期。

具体表现为:

政治上:

资本主义政治模式基本确立。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进一步调整了社会矛盾,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制和政党政治逐步走向成熟;垄断资产阶级掌握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权,国家对政治、经济生活的调节作用越来越突出。

经济上:

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垄断组织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巨大发展,但由于垄断程度不同,导致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思想上:

自由主义思想逐渐衰微,反映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时期资产阶级要求和愿望的新思想占上风;社会思潮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分歧,帝国主义时代产生了列宁主义

第二国际建立

列宁主义诞生

工人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国际工人运动再度高涨

国际关系上:

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侵略扩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导致了新矛盾的产生,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美德迅速发展

第二次科学科技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

英法相对缓慢

垄断组织出现

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盟国集团

英德竞争

争夺巴尔干

法德矛盾

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协约国集团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扩张、瓜分世界

瓜分非洲

瓜分中国

亚洲觉醒

非洲反帝斗争

拉美墨西哥革命

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知识结构: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政治条件: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条件生产技术:

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并把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并为直接运用到生产中去奠定了基础

市场: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使世界市场形成

资本:

资本主义发展中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肆意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资本

第二次工业革命

(1)电力的广泛使用(发电机、电动机、电力工业等)

成就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

(1)

(1)科学和技术结合

(2)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范围广,发展迅速

特点(3)有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日、俄)

(4)主要出现于重工业、能源工业部门

(5)发明者多为著名科学家及学者(以发明的科学理论为基础)

(1)经济:

把世界历史从蒸汽时代推进到了电气时代;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2)政治:

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对殖民侵略:

国际垄断集团要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帝国主义国家

加紧了侵略扩张的步伐(以资本输出为主)

(4)对世界格局:

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帝国主义国家矛盾加剧,

英法美德的工业位次发生了变化,世界力量对比的格局改变了。

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形成: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垄断。

垄断组织的形成

形式:

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

实质:

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垄断资本家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影响:

3、垄断组织还跨出国界,形成国际垄断组织,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各准备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政治环境:

资源:

市场:

原因劳动力

技术

美国

美国是这一时期工业发展最迅速的国家

表现1894年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成为重工业的主导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特征:

“托拉斯帝国主义”

统一——市场

赔款——资金

原因割地——资源

德国

(飞速发展)后起——采用

表现: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为公次于美国的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经济上:

容克地主阶级占有大量土地,投资

特征:

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工厂、银行。

政治上:

容克地主阶级独占德国的军事要职,

容克地主和垄断资产阶级相结合。

技术:

原因

(缓慢发展)资本:

英国

表现:

经济发展缓慢,被美德赶上并超过;

失去世界工业垄断地位,工业产量降至世界第三位

特征:

殖民帝国主义(殖民地兴衰对英国有极大的意义)

 

技术:

市场:

原因资本:

自由劳动力

资源:

法国

工业生产有一定发展,但远落在美德之后

表现

19世纪末,工业发展速度减慢,工业产值降至世界第四位

特征:

高利贷帝国主义(资本输出,采用高利贷形式)

 

(1)农奴制改革的完成必要劳动力、资金、市场

经济上

(2)落后的农业国,国内资金缺乏阻碍了俄国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上:

沙皇专制统治

俄国

农奴制改革完成,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表现:

仍落后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封建势力强大,热衷于对外侵略扩张

经济上:

大地主土地所有制存在(1861

封建性年改革不彻底)

特征:

军事封建帝国主义政治上:

沙皇专制

军事性:

经济落后于其它列强,难于竞争,为此

依靠侵略手段

(1)明治维新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原因

(2)政府扶植(一方面,另一方面)

(3)运用两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使日本的实力迅速

经济发展接近欧美资本主义列强

工业革命出现高潮:

机器生产代替了工场手工业,

日本

表现在政府保护下,日本产生了垄断组织,19世纪末

20世纪初,日本向帝国主义过渡。

封建性

特征:

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军事性

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根本原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加强亚洲各国民族危机加深

重大事件

(1)朝鲜:

朝鲜人民反日斗争

(2)中国:

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3)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亚洲的觉醒

(4)伊朗和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

性质:

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时间:

1905——1908年

背景:

印度产生民族资产阶级并组织国民大会党要求民权和独立。

领导人:

提拉克

高潮:

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

特点:

资产阶级领导,采用罢工和武装斗争相结合方式

意义:

是20世纪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高潮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瓜分非洲,殖民地人民与帝国主义矛盾十分尖锐

非洲人民的反帝斗争

时间:

1882年

埃及抗英斗争领导人:

阿·阿拉比

结果:

失败,埃及成为英国事实上的殖民地

重大事件

时间:

1881——1899年

苏丹马赫迪起义领导人:

马赫迪

特点:

以宗教形式组织人民进行“圣战”

结果、意义:

坚持近20年,沉重打击了英国

时间:

1895——1896年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领导人:

孟尼里克

结果:

意承认埃塞俄比亚为独立国家

特点:

19世纪晚期非洲人民主要以武装形式进行反殖民斗争

经济上大地产制保留并扩大

拉丁美洲民主运动

政治上形成“考迪罗”制的军事独裁

1、拉美状况文化思想上,天主教会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影响

列强的经济和军事侵略

以上导致拉美各共和国变成实际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面临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拉丁美洲民主运动

经过:

1910—1917年资产阶级领导工家武装推翻迪亚士统治

2、墨西哥挫败美国干涉

资产阶成果:

1917年制订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新宪法

级革命意义:

打击了国内封建势力和美国侵略气焰,是这一时期拉丁

美洲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个突出事例

列宁主义诞生

19世纪70年代俄国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80年代普列汉诺夫开始在俄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历史条件1898年(俄)社会民主工党成立

20世纪初列宁完成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准备工作

建党标志:

1903年(俄)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

诞生列宁坚持把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纲

选举中央领导机构时列宁领导了多数派——布尔什维克

意义:

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形成,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列宁主义继承和发展了

马克思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根本原因:

原因具体原因:

直接原因:

时间:

1914年——1918年

同盟国:

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

交战双方

协约国:

英、法、俄、塞、比、日、意、中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

性质:

帝国主义战争、非正义战争。

塞尔维亚从事战争具有正义性,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第一阶段(1914年):

德国在西线攻击,马恩河战役、俄国在

西线进攻,使德国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

第二阶段(1915—1916年):

有凡尔登、索姆河和俄军夏季攻势三大进程战役以及日德兰海战,战略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第三阶段(1917—1918年):

美国参加对德作战,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并退出战争,中国等相继参加,德国投降战争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

(1)给世界造成巨大损失。

(2)对资本主义:

后果、

影响(3)对社会主义运动:

(4)对民族解放运动:

(5)对国际关系:

重点、难点知识透析:

本单元重点包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美、德、英、法、俄等国的帝国主义特征,帝国主义列强对亚、非、拉美的侵略,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对朝鲜、中国的侵略,独立后的拉美人民所面临的艰巨任务,第二国际的建立,列宁主义的诞生,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结果。

如复习“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特点及资本主义发展的总体趋势”知识点时,应联系以前所学知识,特别是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分别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资产阶级力量的强弱、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早晚与方式、是否经受过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洗礼等方面,对英法美与德俄日进行比较,从而概括出两种类型国家政治特点。

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共性特征,概括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政治经济模式的变化。

本单元疑难点有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垄断组织产生的影响,如何认识不同地区和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形式和性质上的差异,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在19世纪晚期经济发展的三种类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趋势问题。

课堂思考与讨论:

1、恩格斯说: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

第一次:

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第二次:

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等

(2)两次工业革命在生产力方面、社会关系方面和国际格局方面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

生产力方面:

第一次,大机器生产出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第二次,带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社会关系方面:

第一次,产生了近代两大对立阶级,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

第二次,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国际格局方面:

第一次,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

第二次,东西方联系更加密切,但东西方差距进一步拉大。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哪些新特点?

联系教材:

一“结合”、二“超出”、三“交叉”。

(4)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予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工业产生,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经济发展迅速的共同原因和英、法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发展和共同原因分别有哪些?

有何启示?

美、德经济发展迅速的共同原因:

(1)国内政治稳定:

美国经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德国实现了国家统一。

(2)国内市场:

美国西部领土的开发,扩大了国内市场;德国统一的完成,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

(3)资金:

大量欧洲资本涌入内战后的美国;法国的赔款,为德国经济发展补充了必要的资金。

(4)技术:

美国和德国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受益。

(5)资源:

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德国获得来自法国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

(6)对外关系:

美国无强邻;普法战争中的胜利使德国在欧洲大陆暂时占据上风。

英、法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共同原因:

没有及时进行技术改造,在技术上处于落后状态;新兴工业部门基础薄弱;大量资本投资国外等。

启示: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政治稳定;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资金和资源;重视科学技术;稳定的国际环境等。

反之,不管由于何种原因,不重视科学技术,不充分利用科技的新成果,必将使国家遭受损失,甚至被历史淘汰。

3、结合史实概括指出英国资产阶级对待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态度?

分析造成两种不同态度的原因及其对英国经济的影响?

并谈谈你的认识。

态度:

第一次,积极采用新技术(积极态度);第二次,不愿采用新技术,更新设备,宁愿把大量资本输往国外,获得高额利润。

主要原因:

第一次,18世纪国外市场扩大,需要改进生产技术,增加商品生产,获取巨额利润。

第二次,英国拥有广大的殖民地,就是在技术较低的情况下,也能获得高额利润。

影响:

第一次,英国经济迅速发展,19世纪中期,工业生产量超过英、德、法三国总和,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

第二次,19世纪末英国经济发展缓慢,被英德超过,居世界第三位,失去了世界工场的垄断地位。

认识:

(略)

4、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得以确立的根源是什么?

这个体系的确立经历了哪些阶段?

根源:

(1)资本主义具有开放和扩张的基本特点(本性);

(2)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是15世纪——18世纪中期。

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欧洲资产阶级需要获取黄金来扩充资本。

在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下,他们对相对落后的亚、非、美洲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在这个过程中,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封建制度日益衰落,美洲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非洲沿海地区和亚洲一些地区也遭到军事侵略、经济掠夺和政治控制。

第二阶段是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中后期。

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和扩展,使资本主义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

为了满足工业资产阶级机器生产所需要的原料和商品市场,资本主义各国在世界各地抢占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给亚、非、拉美和大洋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在客观上也极大地冲击了这些地区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些地区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是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

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使资本主义生产力又有了新的飞跃,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垄断。

垄断组织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扩张的步伐。

在此期间,亚洲和非洲绝大部分地区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拉美各国经济也成为欧美列强经济的附庸。

到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它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

高考回顾:

1、最早试制成无线电通讯设备的科学家是:

()

A、摩尔斯B、贝尔C、马可尼D、赫兹

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现电磁学基本原理的是:

()

①法拉第②爱迪生③赫兹④贝尔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19世纪最后30年,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除了电灯的发明和使用外,还有:

()

①电话的发明和使用②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

③汽车的发明和使用④汽船的发明和使用

A、①③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他         (  )

A、否定了牛顿的力学原理B、借鉴了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的学说

C、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D、修正了能量、质量互相转化的理论

5、恩格斯说:

“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之实质是:

()

A、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转变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

C、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局部调整D、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发生了变化

6、与欧美相比,日本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

①由国家主导进行②两次工业革命交叉完成

③国营企业比例不断增大④基本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因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19世纪最后30多年里,美国工业化发展迅猛,社会相对稳定,其原因是:

()

A、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积累了丰厚的资本B、消除了种族歧视

C、工场手工业发达,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D、北方赢得了内战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

8、德意志统一后工业化进程加快,到20世纪初成为欧洲首强,但德国的侵略性也随之膨胀,成为世界大战策源地之一。

这主要是由于:

()

A、德国成为新兴强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B、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C、德意志统一是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战争解决的D、德国必须用武力抢夺殖民地

9、下列历史事件,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是:

()

A、1905年俄国革命B、朝鲜义兵运动C、印度国民大会党建立D、20世纪初土尔其革命

10、英国与法国、俄国结成三国协约的原因是:

()

A、英与法、俄在争夺世界霸权问题上没有利害冲突

B、英德矛盾上升,主动调整与俄、法关系

C、法德矛盾已经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主要矛盾

D、德、奥、意三国已经结成同盟,英国插不进去

11、19世纪未、20世纪初英法两国已形成一套较为健全的议会民主制度。

请分别说出这时俄国和日本的政治体制是怎样的,与英法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从这四个国家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所走的道路,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历史原因。

俄国:

沙皇专制日本:

天皇制

主要差异:

英法为民主政治体制,俄日为专制主义体制。

历史原因:

英法的过渡道路是资产阶级革命,对封建制度改造比较彻底;俄国过渡道路是1861年改革,日本过渡道路是明治维新。

两者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对封建制度改造程度的不同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历史原因。

第四单元训练检测

一、选择题: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有:

(A)

①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②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③资产阶级统治地位在欧美一些国家确立④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19世纪晚期开始利用的新能源有:

(C)

①石油②煤③电力④原子能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③D、②③

3、导致石油开采业发展、石油化工业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D)

A、远洋轮船的出现B、飞机的出现

C、汽车的出现D、内燃机的发明和广泛利用

4、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同点是:

(A)

A、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B、以科学实验成果为先导

C、源于技术工人的实践经验D、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5、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A)

A、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科学推动生产的作用突出B、生产和资本的日益集中

C、世界经济政治文化联系加强D、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6、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B)

A、新技术革命的出现B、生产力的高度发展C、资产阶级日益壮大D、资本主义日益腐朽

7、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家越来越多地干预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其主要目的是:

(C)

A、控制商品的生产、价格和市场B、加强对无产阶级的镇压

C、攫取更多的利润D、对外进行经济侵略

8、19世纪末,促进美、德、日三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因素之一是:

(C)

A、国内市场广阔资源丰富B、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C、采纳科技革命的新成果D、取得了巨额的战争赔款

9、19世纪末,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C)

A、造船业和金融业为主导B、汽车工业发展迅速C、以重工业为主导D、化学工业异军突起

10、19世纪晚期,英、法经济落后的共同原因是:

(A)

A、把大量的资本输出国外,造成国内投资不足B、把大量资本投在信贷方面

C、国内工人运动造成生产不稳定D、美、日、德等后来居上

11、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A)

①明治维新消除了割据,形成了统一市场②对中国、朝鲜的侵略

③工业革命的推动、引进西方技术、设备④明治政府的作用

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③

1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特点是:

(B)

A、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程度越来越高B、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

C、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性加强D、大国间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激烈

13、19世纪末帝国主义各国经济这时期发展不平衡产生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

A、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加剧B、美、德超过英、法

C、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D、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最主要矛盾

14、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兴起新型民族解放运动的决定性因素是:

(B)

A、帝国主义侵略手段的变化B、亚洲经济结构的变化

C、各国阶级基础的变化D、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5、亚洲觉醒和亚洲革命风暴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B)

A、反侵略反封建为主要任务B、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

C、各国人民的斗争相互支持和影响D、宗教起了组织群众的作用

16、帝国主义之间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

A、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B、为了重新分割世界

C、帝国主义的本性D、帝国主义的军备竞赛

17、1905—1908年印度人民反英斗争与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相比,其新特点包括:

(D)

①以民族资产阶级、工人和社会其他阶层为主力②以封建王公、土兵和农民为主力

③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④以政治罢工和武装斗争相结合为主要形式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8、19世纪晚期,非洲人民反殖民斗争的主要形式是:

(A)

A、武装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