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仙山导游词.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4596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仙山导游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万仙山导游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万仙山导游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万仙山导游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万仙山导游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万仙山导游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万仙山导游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万仙山导游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万仙山导游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万仙山导游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万仙山导游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万仙山导游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万仙山导游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万仙山导游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万仙山导游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万仙山导游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万仙山导游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万仙山导游词.docx

《万仙山导游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仙山导游词.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万仙山导游词.docx

万仙山导游词

万仙山导游词

  万仙山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您光临万仙山。

我是讲解员小x,今天由我为大家提供导游讲解,预祝我们的万仙山之旅充满温馨和快乐。

如旅程中有什么困难,敬请提出,我会竭诚为您服务。

现在我们就要进入景区,放眼四周,到处树木繁茂,景色宜人。

但也最容易遭受火灾的侵袭,俗话说:

一点星星火,可毁万顷林。

在此我提醒大家,为了景区安全和大家的安危,请您切记森林防火,严禁烟火,谢谢合作。

为使各位对万仙山有个初步了解,首先我把景区概况向您作个介绍。

  万仙山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河南最美的地方。

同时也是国内著名的影视拍摄基地、美术写生创作基地、户外体育运动基地、避暑休闲度假胜地。

  万仙山位于辉县市西北55公里太行山腹地沙窑乡境内,距新乡市70公里,景区面积6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672米.这里群峰竞秀,层峦叠嶂,沟壑纵横,飞瀑流泉,既有雄强而苍茫的石壁景观,又有妙曼而秀雅的山乡风韵,集雄、壮、奇、幽、峻为一体。

景区由中华影视村——郭亮、清幽山乡——南坪、人间仙境——罗姐寨3个分景区组成。

  万仙山景区主要景点有:

红岩绝壁大峡谷、郭亮影视村、绝壁长廊、天池、喊泉、白龙洞、日月星石、黑龙潭瀑布、丹分沟、五峰山林海、黄龙洞、磨剑峰、七郎峰、葫芦峰、孙膑泉、罗姐寨等200余处。

  各位游客,请看前方这座九孔石桥它是万仙山的边界,桥里边就是万仙山景区。

  右边这条山沟是万仙山的一条峡谷,就是通往罗姐寨景区的道路。

经过水寨窑村可看到太行石王、七郎峰,攀山道而上,进入罗姐寨景区,距我们6公里。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太行山腹地,这里就是万仙山大峡谷。

很多游客来到万仙山疑惑地问,万仙山内不见香火,没有庙宇,为何叫万仙山?

万仙之名,概言仙多,并取之于"仙山琼阁"之意。

然这里有仙山而无琼阁,它是以峡谷、峰峦、河流、森林自然景观为主,荟萃南太行山水精华,保留了原始自然风貌的游览胜地。

自秦汉以来,万仙山上就居住着人家。

传说光武帝刘秀被王莽追杀东逃时,曾路过此地。

北宋杨家将西征时也曾在这里驻扎。

  万仙山四季四景,应时变幻,春天繁华锦簇,夏天绿海蔽眼,秋天红叶似火,冬天积雪如银,一年四季可游可观。

这里气候独特,山高气爽,气温与山下相差6-8度,盛夏季节山下酷热难当,山上清凉如秋,是天然的避暑胜地。

  万仙山境内现保留着原始次生林,覆盖着古老的植被,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达95%以上,生长着1900余种植物,900余种中草药,40多种食用菌,可称得上植物菌类的天然宝库。

这里山高林密,是众多野生动物的天然繁殖栖息场所,现有野生动物260多种,鸟类170余种,还有多种色彩斑斓的蝴蝶及昆虫百余种,万仙山由于长期保留着完好的生态自然环境,如今仍然充盈着洪荒野气。

  优美的自然风光,古朴的民俗风情,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艺术名家、影视巨星、美院师生。

从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日本名古屋电视台在这里拍摄《开拓太行山的人们》电视片,到著名导演谢晋三上郭亮拍摄《清凉寺钟声》后,称郭亮为"太行明珠"。

从此,万仙山撩开了他神秘的面纱,至今先后有《双雄会》、《绝壁人家》、《石头世界》、《倒霉大叔的婚事》、《走出地平线》、《战争角落》、《举起手来》、《天高地厚》等60多部影视片在此拍摄。

全国知名美术院校每年数万名师生在这里临景习作,被100多所院校定为写生绘画基地;省内外30多个摄影协会定为采风摄影基地。

著名书画家张仃称这里为"华夏奇观"。

  万仙山还有一个特殊地貌景观,那就是"红岩绝壁大峡谷"。

这条大峡谷长有20多公里,深度平均200余米,从谷底算起落差有千余米,宽500余米,最窄的地方只有1米多。

两旁的峭壁如同刀劈斧剁,裸露着红色岩体,横亘天际,雄伟壮观。

这里可以看到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层都有分布,具有国内外典型地质构造现象,呈现的繁多纹理,如书可读,如画可赏,云集万千信息供人采集,是进行地球科普教育的理想课堂。

中国地质教授专家顾问陈安泽先生称万仙山是"一座天然地质博物馆"。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万仙山景区大门。

各位游客请您停留一会儿,这里就是景区游客服务中心。

请看前方是万仙山国家AAAA旅游区标志碑,左侧是万仙山国家地质公园主题碑。

  大家注意,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万仙山景区大门。

  前边这个村庄叫水磨村。

水磨村属沙窑乡一个行政村,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是郭亮、南坪两个景区的必经之路。

  前看,前方就是水磨三叉路口,向右方就是通往郭亮景区的道路;向左侧就是通往南坪景区的道路,两村距水磨均为3公里。

  走进万仙山,入森林、登天梯、穿绝壁、探幽谷,领略征服者的豪情壮志;走进万仙山,戏溪水、霖甘泉、赏明月、观日出,品位"世外桃源"的清静;走进万仙山,宿农舍、品尝粗茶淡饭、扶犁耙、忙收获,体会农家乐趣。

  万仙山已敞开胸怀,热忱欢迎八方宾朋,来领略北国风光之旷奥与豪放,感悟南国山水之清秀与玲珑,回味古朴的山乡浓情。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前往影视村郭亮,位于海拔千米以上的千仞红岩绝壁之上,是一个美丽的自然小村。

郭亮村因人得名,相传西汉末年,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太行山民郭亮率众起义,朝廷派重兵镇压,郭亮设"悬羊擂鼓"之计,趁机逃脱。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机智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将村改名"郭亮"。

这里是一个石头的世界,石桌、石凳、石头房、石磨、石碾、石院墙、石桥、石路,还有石头炕,举目全是石头,真是别有一番山村野趣。

  郭亮村四周环山,荒古自然,山清水秀,幽雅清静,民俗古朴,民情憨厚,民宅依山傍河,随山势而建,层层递增,错落有致。

30年来大受影视界青睐,60多部影视片在此拍摄,使这里80%的村民都当过群众演员,故又称"影视村"。

著名导演谢晋三上郭亮,称郭亮为"太行明珠",山水画家张仃则称这里是"华夏奇观"。

从此,郭亮名声大振,随着影视、写生、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从默默无闻的深山村野,到越来越多的游客青睐和光顾,在这里已经呈现出繁华热闹的发展局面,顺势发展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旅游A线:

绝壁长廊——天池——影视村郭亮——汉柳——鸳鸯石——喊泉——老谭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已经到达绝壁长廊,也叫郭亮洞。

这条横穿绝壁的长廊就是郭亮村的村民自己动手,用简单的工具凿成。

中华影视村——郭亮,去郭亮必穿郭亮洞。

这是一条横穿绝壁的长廊通道,1972年农历二月二开工,1977年5月1日通车,长1250米,宽6米,高4米。

投工3万个,清理石渣2.4万立方,消耗钢钎12吨,铁锤2000个。

郭亮村投资8万元,2001年又投资40万元进行扩修。

  郭亮洞开工之初,村内挑选了13名硬汉组成施工队,号称十三壮士,腰系大绳,凌空作业,钢钎凿赤岩、铁锤破石壁。

13壮士抡锤打钎放炮,炸出的石渣全村人都来清理,上至70岁的老人,下至8岁的娃娃,人人上工地,大石块用力搬、挪、抬、翻、推到崖下,小石块装进筐、篓、篮子里,倒到崖下。

人人肩头成茧,十指出血。

  郭亮洞是南太行第一个横穿绝壁的隧道,号称太行隧道之父。

郭亮绝壁与太行山断层一样,属砂质沉积岩,硬度达到8.3级,一支钢钎打10公分深,就得淬火,10公分深的炮眼,8镑重的铁锤要打4000次,开凿郭亮洞打了多少个炮眼,抡了多少次铁锤,是无法统计的天文数字。

  郭亮人用5年时间打通了隧道,1977年5月1日,汽车横穿绝壁,盘旋而上,开进郭亮村,天堑从此有通途。

十三壮士出郭亮,抡锤执钎凿太行,打通天崭破石壁,横断千仞穿一廊。

日本名古屋电视台摄影师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绝壁长廊北端的山谷内,是人称天池的郭亮水库,也称郭亮湖。

  天池

  原来是一条峡谷,长326米,最宽处31米,最深处42米。

峡谷底红石岩层清晰,多级瀑布,水潭连接,水击石壁,声如雷鸣龙吟,被喊作龙吟峡。

1975年,郭亮人从山下抬沙子,背水泥,攀爬天梯,在此筑坝修成水库。

坝高39米,蓄水量19万立方米。

蓄水后成为郭亮一景,被称为天池。

  现在,我们到了郭亮村口,这就是郭亮游客中心,影视厅可以观看在郭亮拍摄的影视片和影视剧照,又可以购买到此拍摄的影视光碟。

  接下来请看,郭亮村这座用红石垒起的山门,是著名电影导演谢晋把郭亮称作《清凉寺钟声》电影里的"乳泉门"留下的影视建筑。

这又给郭亮增添了一个门面,使这个小山村更加古朴而秀美。

  乳泉门两侧竖立着著名导演谢晋三上郭亮题写的"太行明珠"和"郭亮留念"石碑。

  ("乳泉门"内)大家注意,仰望西北华山之腰,便可看到华山石人,端立其上,右手微扬,神态风雅,目视郭亮的山川异景。

石人背后有一个金沙洞,传说洞内金沙遍地,元宝无数,多人想取,山神就派石人镇守,保护着洞内宝物。

  影视村郭亮

  我们来到了郭亮村,它位于河南、山西交界处,现有80多户人家,300多口人,辖4个自然村。

郭亮村是一个著名的影视基地、绘画写生基地、旅游避暑胜地。

请大家在郭亮村走一走、看一看,古朴的村落,质朴的村民,让您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村里还有"谢晋居",是当年著名导演谢晋所住过的农家小院。

  谢晋居

  1990年深秋,著名导演谢晋执导的《清凉寺钟声》选景走进万仙山,那一次,谢晋刚一进郭亮洞就连声说:

"太好了,太好了,就在这里拍"。

为了让谢导有个合适的住处,村里安排看了几家地方,最后来到村民李章锁家,那是个多雪的冬天,窗外可以看到峡谷对面山上的积雪,走近窗前,眼下是农家屋脊上一条条的雪痕,谢导随口吟诵了一句"窗含西岭千秋雪",当即决定住下来。

房东李章锁、申秋英夫妇深感荣幸,拿出新被,每天给谢导烧水煮茶。

自此之后,这间小屋一直保持着原样,被称为"谢晋居"。

谢导三上郭亮,最后一次住了50多天。

并挥毫为村子题写下"太行明珠"名言,从此郭亮村就成了中国山村最早的影视村。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颗树是著名的古柳遗风,人们称"汉柳"。

  汉柳

  汉柳在郭亮村下边,是一棵千年古树,胸围4.2米,1978年一场大风把它拦腰折断,人们以为汉柳会枯死,谁知次年春天,半截树桩上又长出新芽,树干一边长出枝芽。

2004年5月,大风又把新长的半边树干扭弯,树梢触地,嫩芽又生,可见古柳生命的顽强。

  据传,西汉末年,王莽纂政,带兵追杀刘秀,刘秀沿太行山而逃,来到此地饥渴难忍,追兵逼近,紧急中落鞍下马,让战马北逃引诱追兵,刘秀爬上这一棵柳树上藏身采柳絮充饥,躲过劫难。

刘秀当上皇帝后,感谢这棵柳树的功德,敕封为奉公柳,百姓称为汉柳。

  接下来,我们乘电瓶车去游览鸳鸯石、喊泉等景点。

  我们沿路看到河滩上有一黑色石头,形状极像一头卧着的黑牛,人们叫它"卧牛石"。

卧牛石边有几颗大树,每年夏季绿树成荫,将卧牛石盖住,经常有当地的儿童在牛背上嬉戏,外来的游客也有喜欢做牧童状骑牛拍照留念。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到鸳鸯湖停车场下车,走步道去看景点。

请大家看那边的两块石头,它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鸳鸯石"。

  鸳鸯石

  这里是鸳鸯石停车场,北面是花花山,西面是里沟、莲花岭、喊泉、老潭等景点,南面是翠屏山。

  站在鸳鸯石停车场向北山顶遥望,可看到岭坡上有一尊石头,竖在草木之中,这块石头高21米,长16米,宽11米,山头上长满花草藤蔓。

当地人称此石为药神石。

  据说,当初神农爷走遍名山大川,尝草识药,路经此处,见山上奇花异草甚多,一一辩之,均可入药,便扶起一块石头,作为标识,以便后人采摘。

药神石周围有党参、丹参、沙参、柴胡、远志等40余种药材。

  鸳鸯石位于红石河的南边,两块石灰岩互为支撑,西侧的一块长5.24米,高2.72米,宽2.89米,东侧的一块长5.55米,高2.55米,宽3.21米,石上长满苔藓,石缝中生长着20多种野草。

  相传,昔时一对妙龄男女,两小无猜,结为伉俪。

有一山寇,觊女貌美,欲霸为妾。

夫妇逃至潭边,窘无去路,相抱坠潭殉情。

后人见这两块石头相偎相依,恰似鸳鸯缱绻,便取名为鸳鸯石。

  我们现在到了喊泉。

喊泉是万仙山最奇特的一处景观。

站在崖下,仰首上望,可见一石酷似龙头伸出半山壁间,喷泉垂流之下,如同天然沐浴。

冬天的这里,滴水成冰,一根根奇形怪状的冰挂挂在崖间。

  喊泉

  相传,七仙女来此游玩,向龙王要水沐浴,龙王急忙拔下几根髯须粘在石壁腰间,形成天然淋浴,水量受声音影响,喊声大水量就大,喊声小水量就小,由此得名喊泉,又叫龙须泉。

泉下有一凸立的石头,四周长着青苔,称为仙女浴台。

  民谣:

仙女浴台临风站,喊却龙王掷须髯。

  一束银丝挂半壁,天然喷淋声控关。

  大家看,这就是老谭,又称红龙潭,它是从120多米高的悬崖上跌落下的山洪冲刷成的一个水潭。

据传,这个潭是红龙沐浴的地方,红龙来这儿洗澡后,就邀请天上的歌舞乐仙来这儿聚会,来的多了,没地方坐,山神爷把石块摆成乐池让歌舞乐仙都能坐下来,因此红龙潭又被称为"仙乐池"。

  这里的景点我们游览结束,请大家原路返回鸳鸯石停车场坐车返回郭亮。

  旅游B线:

郭亮—红石桥—崖上人家—红岩绝壁大峡谷观景台

  请看郭亮村旁的小河上架着一座桥,那就是红石桥。

  红石桥

  这里最早是木头桥,三根木头并排连接。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往来行走不便,和当地群众一起拆除木桥,从河边采红石垒成拱桥,历经战乱,石桥弥坚。

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个个影视组来郭亮拍摄外景,红石桥在许多影视剧中显露身姿,传奇经历中又多了几分情趣。

  红石桥右边,我们看到的是龙王庙。

  龙王庙

  位于郭亮村旁河中,一屋面阔3间,进深1间,黄色琉璃瓦盖顶,庙前有拱形石桥可通,庙中塑白龙、红龙神像,神态端庄静雅。

两侧塑风神、雨神、雷神,并有壁画2幅。

庙外立碑1通,记述庙之概况。

  这个村叫另山村,是郭亮村的一个自然村,只有十几户人家,也称"崖上人家"。

  崖上人家

  海拔1097米,有一石缝孤独另立,与绝壁隔离20多米高,名为另山。

明末清初,有人家在此筑屋,4个院落,12座房屋,均为石木建造。

门外绝壁高百余米,被称为另山村,又称崖上人家,有现存最完整的太行山古民居。

  民谣:

千仞绝壁立太行,高阔雄险在郭亮。

  崖上耕织农家乐,清风白云拂石房。

  (红岩绝壁大峡谷观景台)请看,这就是万仙山著名的红岩绝壁大峡谷,大家不要拥挤,注意安全。

  红岩绝壁大峡谷

  这条峡谷深200余米,宽500余米,长达20多公里,两旁绝壁如刀劈斧剁,岩石色泽赤红,被称为"红岩绝壁大峡谷"。

峡谷的北侧是绝壁长廊郭亮洞,从洞口向南观望,可看到雄奇壮观的绝壁,可看到崖上人家的瓦舍炊烟及崖边粗壮的黄榆树。

从峡谷南侧可看到绝壁长廊的35个天窗及郭亮洞横穿绝壁的雄姿。

  大峡谷的底部是雪山潭瀑布,瀑布上方是一道100多米深的沟涧。

冬天,潭水和瀑布连在一起成为一座冰山。

开春的时候,冰雪消融,巨大的冰块开裂坠落,声震如雷,轰鸣之声在峡谷久久回荡,气势磅礴,惊心动魄。

  大家顺着我的手看,这条崖上公路就是通往南坪景区的旅游环道。

  前方可看到"猴梯"人行要道。

猴梯与水磨村相连,台阶天然形成,需要赤脚攀爬,天梯未修时,是山上往来的要道,称猴梯是形容攀爬石阶的难度。

  南坪

  各位游客,进入清幽山乡—南坪,太行风貌尽收眼底。

这里荟萃了千里太行山水之精华,景区崇山林立,千姿百态,峡谷万丈,沟壑纵横,瀑潭溪流,水质甘甜,溶洞幽穴,林海茫茫,绿草盖地,花果飘香。

如同进入仙境一般,环境十分幽静,空气格外新鲜,是一处理想的具有原始美、自然美得游览避暑胜地。

众多的遗迹和奇妙的传说赏心悦目,引人入胜。

  这里最壮观的是巍峨峻峭的红岩绝壁和两条峡谷—神龙峡、龙潭峡成为景区独具特色的游览路线。

沿峡谷游览,黑龙潭、白龙潭、黄龙洞、磨剑峰、友谊峰、通天河、日月星、双龙泉、五峰山、丹分沟、奇异景点星罗棋布;游览中踏虚梯、越栈道、探幽峡、登莽岭,无不使人惊心动魄、心旷神怡。

  南坪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游客可在这里吃农家饭、住农家院。

  旅游A线:

南坪游客中心—送水郎—将军峰—日月星石—龙潭峡—黑龙潭瀑布—白龙潭瀑布—丹分沟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南坪游客中心,右行是通往龙潭峡,也就是通往黑龙潭瀑布,左行是通往神龙峡。

  请看,桥内这座厂房就是1996年辉县市电业局与韩国联合开发的优质"送水郎"牌矿泉水企业,畅销省内外。

南坪有50余处山泉,这处山泉是从龙门沟南侧山缝中"阴阳"龙门神泉引入厂内,经国家地质研究部门鉴定,该水源当时在全国70多个矿泉水基地的样品中,是罕见的超低钠、低矿化度、碳酸钙镁锶型矿泉水,能治疗高血压、皮肤病和骨骼病等多种疾病,具有极高的医疗和饮用价值。

  将军峰

  大家顺着我指的方向看,那座位于悬崖边,高89米,与绝壁间隔28米,似身披盔甲的武士。

据传,玉皇大帝召集万仙聚会,令一天将在此值更守护。

会后忘了撤更,这一天将就永久的站在那儿,化成一座岩峰,成为万仙山的守护神。

将军峰两侧壁立如削,高110余米。

  1996年,全国第四届攀岩比赛在将军峰西侧的岩壁上举行,是万仙山第一次举办这样的体育盛会,从那一年开始,许多攀岩爱好者来这里练习。

攀岩是一种体育活动,谁有兴趣,可与丹分村的户外拓展俱乐部联系,他们有安全的场地,有专业的教练员。

  自古名山藏奇石,请大家跟我来看万仙山的镇山之宝---日月星石。

  日月星石

  它是一块淡红色的沉积岩,石面长2.28米,最宽处1.28米,厚度1.07米。

1994年,村民宋运林凿石盖房,在河边凿开一块大石头,见石板面上清晰地显着太阳、月亮、星星的图案,他立即收起铁锤钢钎,把村里人叫来观看,老支书崔电亮同志说这块石头是一块奇石,一定要保存好。

石英岩属于沉积岩,石头内有这种逼真的图案实属罕见。

故被村里人命名为日月星石。

曾有人写诗赞曰: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三宝精华聚南坪"。

  1999年,一位客商愿出巨款买走这块石头,村里人说,日月星石是万仙山的镇山之宝,千金不卖。

  (龙潭峡步道口)请看,前面这条峡谷就是龙潭峡,当地从称"龙潭沟",沿着峡谷的石阶步道,走约800米可以到达黑龙潭瀑布。

进入峡谷内,只见两侧群峰对峙,危崖峭壁,林木深茂,峡谷幽深,满谷怪石嶙峋,造像逼真。

一幅幅代表沉积岩岩石结构的天然奇石画有"中国心"、"甲骨文卷"、"狂草文书"、"雨痕石"、"波纹石"等举目可及,无不令人感叹自然造化的奇妙,给人带来诸多的遐想和念恋。

  大家看,龙潭峡谷的尽头拐弯之处,就是我们要到达的下一个景点---黑龙潭瀑布。

  黑龙潭瀑布:

  从日月星石到黑龙潭瀑布中间是龙潭沟,落差40余米,瀑布顶端的壑口20多米,历经岁月,在石板上冲击出一潭。

因潭深,水呈墨绿色,当地人说潭内有黑龙盘卧,取名为黑龙潭。

黑龙潭有多深呢?

1998年夏天,济南军区某部潜水员下水探深,到14米处,因潭底成螺旋状,无法下潜。

黑龙潭周围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上万个。

  请各位沿栈道向上走不足百米,便是白龙潭景点。

  白龙潭瀑布

  白龙潭的上游是刘秀泉,平时清泉常流,汛期灌水陡涨,裹挟沙石咆哮而下,历经千百年冲刷,在岩壁上划出一道深沟,深沟中间有一个水缸一样的水潭,从峰顶向下观望,似一条白龙穿越而过,可观白龙潭全貌。

夏天,如一束白娟几度跌落,穿潭而下;冬天,冰填沟谷,形成岩缝夹冰,冰下泉声叮咚的景观。

  下面我们游览悬泉幽谷---丹分沟。

丹分沟可以说是万仙山最精品的景点之一,它位于丹分村下,白龙潭悬崖之上,全程约有1公里。

  丹分沟

  沿着这条台阶上去是丹分沟,清泉似一束白绢系挂在岩缝间,终年不息,四季流淌,从这儿往下看,岩壁中间一个悬谭石缸,被称为白龙谭。

  丹分沟是历经千万年冲涮成一条幽谷,泉水从殷红的岩石上流过,男人说是一条血水河,女人说是一条胭脂河。

丹分沟的石头,为啥那么红?

据说,太上老君从沟底经过时,掉下来几粒仙丹把石头染红了,沟底还有太上老君的脚印,踩一踩,能驱病避邪。

丹分沟最窄处2米多宽,两壁对峙,高高的岩壁上,一块块岩石凸显排列,似雕刻彩塑的石胎神龛,人称万仙论道。

在小溪边,自然形成的三块石头形象逼真,一块叫龙口含珠,一块叫神龟探水,一块叫灵蛇钻石。

  现在大家攀越至峡谷的顶峰,向左侧走车行道可游览丹分村、五峰山林海、王莽岭等景点,向右边是通往黄龙洞景区的道路。

  旅游B线:

南坪游客中心——南坪村——小双唐榆——神龙峡——磨剑峰瀑布——神龙石——南马庵——万仙山——王莽岭

  我们现在的位置是在南坪游客中心,左行是通往神龙峡,也就是磨剑峰瀑布,右行是通往龙潭峡。

  大家看,跨过这座育才小桥,就是南坪村。

村头有座影视楼是拍摄电视剧而建造的。

南坪村地处太行腹地,是沙窑乡的一个行政村,共有150户人家,500口人,分居在10个自然村中。

这里过去有一位太行赤子——崔电亮同志,"发扬愚公精神,带领群众奋战20余年,绿化荒山1万亩,修建道路40里,村村通汽车,户户电灯亮"。

20世纪八十年代南坪村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崔电亮同志是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87年被命名为"全国绿化劳动模范",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如今的南坪,在新世纪的改革开放中,继续发扬过去的艰苦创业精神,把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打扮的那样的新奇秀丽,南坪人让今天的旅游业架起了通往全国的桥梁,吸引着八方游客。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小双停车场,大家游览一下小双民俗村,这里有十几户人家,家家户户有旅馆。

请看这颗大叶榆树,就是千年"唐榆"。

  小双唐榆

  这是一棵大叶唐榆,树龄千余年,树高8米,胸围2米多,树冠高20米,树下有一石碾。

抗日战争时期,村里人在树下修了这盘石碾,给八路军碾米面,太行军分区司令员皮定均曾推过这盘石碾。

  请大家行驶步道,走进神龙峡。

神龙峡也称小双沟

  峡谷深400余米,宽不足50米,长1000米。

这里谷深峡险,雄壁伟岸,杂草丛生,遮天蔽日,其内修有500米栈道,拾阶而上,曲径通幽,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增添无限情趣。

游人到此,无不惊叹。

  这条峡谷栈道是2001年修建的,全长500米。

途中可游览磨剑峰和磨剑峰瀑布。

  磨剑峰

  峡谷内有一独峰,形状很像一把利剑,插入谷内,四周悬崖峭壁,直刺蓝天,人们成为"磨剑峰"。

传说沉香为了救母,习武练剑,常年在此峰上磨剑,天长日久,此峰变作宝剑模样。

后来沉香觉得宝剑劈山不如斧头有力,便改作用斧。

沉香劈山救母就是一斧劈开华山,将母亲救出。

  请看,前方就是磨剑峰瀑布。

  磨剑锋瀑布:

落差90余米,从圣母洞流出的泉水穿过南马庵,从这儿飞流直下,成为万仙山里最高的瀑布。

磨剑峰有很多动人的传说,光武帝刘秀被王莽追杀时,在此绝壁上劈石试剑,声震如雷,惊得鱼儿从瀑布下冲天飞跃,有一条落在峰顶,被后人称为"鱼石"。

  那块凹进去的印槽,宽4米多,长30余米。

据传,是二郎神在此蘸水磨剑,磨出的剑印,由此称为磨剑峰。

  磨剑峰瀑布两侧是典型的地壳断层处,断层向南北延伸,究竟有多远需要地质专家考察论证。

断裂的绝壁上岩石形状怪异,在这里观看不能久停,以防碎石坠落砸伤。

  大家现在已经攀至峡谷的顶峰,这个村庄叫南马庵村。

我带大家去游览神龙石景点。

  南马庵村前河沟里一块直径4米的大石头,石头上部略成方形,下半部被山洪常年冲剧,成为弧形。

这块石头是山体崩塌滚落到这儿的一块石灰岩,当地群众图吉祥给它起名"神龙石",演绎了一些传说故事。

  传说有两种。

一说,沉香劈山救母,与舅舅二郎神决战,二郎神用神弓射出弹丸,被太白金星空中收回,放到此处。

另一说,玉帝召见红、白、黑、黄、青五龙聚会,商讨治水之策,刻在此石上,石上留有五龙的印痕。

  南马庵

  绕五峰山向东走,就到了南马庵村,村南这条沟,叫赶羊塽。

从前,是赶羊上王莽岭的小路,现在封山禁牧,成为一条旅游路线。

3000多级台阶蜿蜒幽曲,穿黑松林,过连翘丛,步步新景,美不胜收,抚今追昔,令人感慨。

  1942年,国民革命军二十七军为阻击日寇,在这里构筑工事,居高临下,打退日军多次进攻,敌我双方为争夺至高点投入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