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463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汇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你是把它卷了一下,来观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总结:

有了从明到暗的渐渐过渡的变化。

下面来看这位同学把纸折了一下,我们把它放到灯光下,有了什么变化?

对,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对比非常强烈。

还有一位同学把纸揉皱了,看看它在灯光下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纸上出现了丰富的明暗变化。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时怎样产生的吗?

对了,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

  (三)观察体会(设计意图:

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理解,加强学生对物体明暗认识与体验,并为下一步进行实践创作做准备。

  1、同学们这里有一个石膏球体,我们来观察,当光线照射的它时,我们会发现什么?

(出示石膏球让学生思考、议论后回答)

  总结:

光照后,球体表面出现了明、暗半球。

你们再仔细看看,球体的亮部有没有明暗变化?

暗部呢?

  2、刚才我们分析了球体的明暗变化规律,其实任何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都会产生这些明暗变化,我们来找找看。

(出示石膏几何体让学生观察)

  (四)主动参与(设计意图:

演示绘画方法,给学生直观印象。

  下面老师就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柱明暗关系。

  1、第一步是整体观察分析,要确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线所在的位置。

  2、观察好了就可以起稿了,用直线画出圆柱的结构轮廓;

接着画出明暗交界线、投影;

  3、然后就可以铺大色调了,铺出暗面、投影的基调;

(注意:

用直线排成块面,顺着球的弧面画;

投影注意近实远虚。

  4、最后进行细致刻画:

从明暗交接线入手,先画出背光面基本调子;

背光面近暗远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调亮;

再从明暗交界线向亮调子由深到浅过度;

亮调子用较硬铅笔画。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设计意图:

  作业设计:

  1、学生选择立方体或圆柱体画出明暗素描,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2、注意把握以下问题:

  A、灰调过少或高光位置不对;

  B、明暗交界线不准;

  C、投影不准;

  D、排线问题;

  E、反光太亮。

  四、欣赏讲评(设计意图:

给学生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台。

  教师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摆放到前面,全体学生欣赏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知道了怎样运用明暗变化表现石膏几何体的立体感,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绘画中,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

  六、拓展:

观察其他几何体在光照射下其结构特点及明暗变化,并进行写生。

第二课寻找美的踪迹

认识肌理,从整体和局部寻找美、体会美

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1、理解肌理的美

  2、合理构图

从多角度发现事物的美。

  教具学具准备:

数码相机(手机)、牙刷、吸管、水粉颜料、水粉笔、墨水、宣纸等

  

(一)导入: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数量不同的方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1、请学生欣赏一朵花照片、几朵花照片和许多花的照片。

  教师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

小结:

一朵花明朗清晰、几朵花重叠绽放,许多花绚丽多彩。

  2、揭示课题

  我们一起来《寻找美的踪迹》。

(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请学生欣赏长城的远观和近看的图片。

引导学生发现远近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教师再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

  师小结:

近处的长城威严壮观,远处的长城宛如一条长龙盘旋在山间。

  教师启发学生:

古代诗人杜甫曾有一首诗来形容庐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也是来形容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美。

  2、请学生欣赏树林、沙漠的照片(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发现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提问学生:

从这些自然的景色中,还隐藏着哪些美的踪迹呢?

  小结:

这些景色都是我们平时注意到的美。

成林的大树很美,片片的树叶也美丽。

无限的沙漠很美,颗颗的沙粒也很美丽。

  3、学生用这种排比句的形式表达自己找到的美丽。

开拓学生思维,从不同角度发现美的踪迹。

  4、欣赏肌理图片。

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肌理现象,找寻肌理制作的方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可以用数码相机直接拍摄风景或者肌理的照片。

也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制作肌理效果的作品。

  四、作业评价:

  学生相互欣赏,通过师生互评对作业进行评价。

 

第四、五课泥浮雕

 1、知识:

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

学习用陶泥制作一个浮雕作品。

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泥浮雕。

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陶泥、泥塑工具

  1、欣赏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雕塑馆去参观,想去吗?

  课件展示一起欣赏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

  如:

中国唐朝的《昭陵六骏》,《人民英雄纪念碑》、非洲浮雕、青岛沿海的浮雕柱子等或者是其他学生的浮雕作品

欣赏到了这么多的雕塑作品有什么感想?

  教师拿泥笔筒或完全立体的雕塑与我们欣赏的这些雕塑有什么不同?

  (生答:

一种是完全立体的,一种是在平面的基础上有一部分立体)

  2、揭示“浮雕”的概念

我们知道,从背景中凸出形象的雕塑称为浮雕。

根据凸出的程度不同,还可以分成高浮雕和浅浮雕。

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

为什么我们说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呢?

  生:

因为浮雕和普通雕塑一样是凸出的,但却又和绘画一样只能从一个方向进行观察,所以我们这样说。

  学习制作泥版浮雕(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看书和师生的共同演示、探究,自己总结出制作的方法)

  1、看到这么多的浮雕作品,我想同学们也都跃跃欲试了,你们想做一个什么样的浮雕呢?

(生答:

动物的、人物的、植物的、太阳的等)

  2、制作步骤:

  

(1)揉泥

  

(2)拍泥板

  (3)割边

  (4)画形象:

用铅笔或者自己的泥塑工具在底板上画上形象。

  (5)堆出大的形体:

  (6)塑造形象局部:

  利用泥塑工具或者手指,将自己已经制成的大的形体进行仔细的描绘,也要用到压、剪、刻、画等方法进行装饰最后形成制作好的泥版浮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评析作业:

小组互评

今天我们各小组的作品不仅创意好而且制作的也非常精美,希望同学们能够利用所学过的陶艺制作方法,做出更多更出色的作品来!

  1、尝试创作一件带有主题性的浅浮雕或高浮雕作品。

  2、尝试用其他方法制作浮雕作品。

第六课扇面画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不同的扇面形式。

尝试运用山水或花鸟画技法作扇面绘制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扇面作画的特点及步骤。

通过学习、欣赏,了解我国丰富的扇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体验扇子的实用性,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

  1、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走近祖国传统扇文化,了解并掌握扇面的各种不同形式。

  2、扇面的构图与布局。

  1、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体会扇面画之美

  2、用水墨技法绘制扇面,注意扇面的构图与布局,题字的方式,要注意利用扇面纸质和宣纸吸水性不一样的特点。

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扇子。

笔墨纸砚、国画颜料、裁纸刀、剪刀等工具。

(可带造型各异的白坯扇)

  第一课时

绕口令和谜语是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通过绕口令比赛和猜谜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内容——扇面画。

  1、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绕口令,咱们来一个比赛,看谁读得最顺畅。

  出示绕口令:

“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

  学生在小组间内展开读绕口令比赛。

  2、师:

这段绕口令实际上是个谜语,你知道它说的是什么吗?

(扇子)

  虽然空调、电扇早已面世,可是扇子因其经济实用、小巧玲珑、携带方便,更因扇文化的历史悠久及扇面画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为人们所喜爱。

  3、揭示课题:

  咱们今天就一起来体会扇面画的魅力。

  1、交流讨论,了解扇子种类。

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比较、发现扇子多样的外形与材质。

同学们,请将你自己带来的扇子拿出来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看扇子的形状、材质、画面有什么不同。

  每组选一位代表代前面来介绍。

  我们常见的扇子有这么三种形状:

  

(1)折叠扇面形

  

(2)圆扇面形

  (3)鹅毛扇面形

中国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随手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以障日引风,故扇子有障日之称,这便是扇子的初源。

后来的扇子取材广泛,有竹、木、纸、草编等等。

  2、听故事,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

通过听故事,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

  (出示空白的和绘画的扇面)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白胚扇的制作。

提醒学生下节课带国画工具。

  五、小结:

今天我们用自己的巧手设计出了这么多漂亮的扇子,为我国的“扇子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设计元素。

近年来也有许多的设计师将一些时尚的元素带入了扇子的设计中。

在即将毕业之际,让我们把亲手做成的扇子当成友谊的见证物,在同学间互相赠送留作纪念吧!

  

第八课课题:

我设计的服装

综合探索

有兴趣的讨论学生着装问题,能从服装的色彩、款式等不同角度进行审美思考,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技能:

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通过服装设计激发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赏析服装的作品,运用所学的服装设计知识进行设计练习。

服装设计过程中运用传统及民间图案进行创作。

搜集服装历史资料及图片资料、铅笔、彩色水笔、各种布头、毛线、废光盘、气球或彩纸,剪刀,胶水、胶带等。

以传统图案装饰、设计的服装启发学生,激发创作欲。

  老师在自己的衣服上粘贴剪纸图案,问:

看看老师的衣服独特吗?

为什么?

  这是老师运用我国民间剪纸图案设计的,你们想不想也设计自己的服装?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动手试一试:

我设计的服装(板书课题)

  欣赏、交流、学习

  1、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有关服装发展、设计方面的知识,请同学与大家一起交流。

  2、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历代的服装样式和各民族的服装真是色彩斑斓。

  3、了解少数民族服饰(直观的了解少数民族服饰)

  4、思考、讨论

  

(1)着装与环境相协调的人是有品味的人,此外在此基础上,还要穿出自己风格,怎样才能穿出自己的风格呢?

从哪些方面来突出个性呢?

请同学们做小组中讨论?

  

(2)今天大家都带来了什么材料?

(学生举起:

有塑料袋、毛线、花布、彩色纸、气球、废光盘等)

  请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一个主题:

2008奥运会运动员入场服装、生活装、学生装、节日盛装、未来宇航服

  你们想怎样设计呢?

老师给大家一个建议:

可先设计一个效果图,再进行创意。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播放音乐)

  各组推荐一个组长,一个模特,将布或塑料袋、彩纸围在身上,进行大胆的创意,没有特定的要求,学生自己想怎样设计就怎样设计,组长安排大家分工,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创意,集思广益,发扬合作精神。

  1、小组讨论,设计以什么图形为主的图案

  2、考虑颜色如何搭配,图案如何粘贴比较好看

  3、试穿设计的服装

  四、小结:

今天我们运用服装设计知识设计出了别具一格的服装,这些服装张扬了大家的个性,只要我们能象今天这样勤动脑、勤动手,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创造出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五、拓展:

女同学可为自己心爱的布娃娃缝制衣服。

第九课课题:

图文并茂

学会运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

学习用绘画表现自编故事的形式特点,通过创作画,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人物动作的画法。

通过画自编故事,使学生从生活中体会真、善、美。

  1、了解绘画故事的表现特点,感受真、善、美。

  2、绘画自编故事的创作特点及步骤。

 1、选材、构思设计。

  2、构图与绘制。

各种材质和表现形式的作品,绘画工具

 出示课题《图文并茂》。

   2、分析故事画的创作步骤:

使学生明确绘画故事的完成过程。

通过欣赏也可以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好事物,提高去挖掘素材的能力,开拓创作思维。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设计意图:

使学生了解文字故事的简短扼要性,通过不同画面对视觉的刺激,使其发挥最高想象,完善自己编的小故事并使学生明确绘画故事的完成过程。

  四、下节课带齐工具

 

第十一课:

奥运精神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奥林匹克的相关知识,认识奥运会在维护和平、增进友谊、促进文明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2008聚焦“新北京,新奥运”。

运用绘画、粘贴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奥运的祝福。

引导学生共享奥运精神,弘扬人类文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奥林匹克的相关知识,表达自己对奥运的祝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升华学生的情感。

  教具准备:

搜集的有关奥运会的各种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彩色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心愿以及对奥运的美好祝福与期盼运用绘画或剪贴的形式做在彩旗上,并交流展示。

  四、作业评价

将学生制作好的宣传奥运的美术作品进行展示。

第十二课二十年后的学校

了解学校的各种设施配备,学会设计规划学校布局。

学会设计未来学校蓝图,并能用各种材料制作建筑模型。

对母校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用各种方法、材料制作未来的学校模型。

大胆想象,小组协作,创想出与众不同的学校创意。

回忆在学校生活的美好生活,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和为母校设计美好的未来的情感。

  1、歌曲:

毕业歌

  听这优美的旋律,是广为流传的毕业歌。

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要告别小学生活了,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谈)

  2、我们回忆起在学校里度过的快乐时光。

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我们的学校,(本校的照片)虽然我们的环境比较简陋,但在教室里大家一起学习、在操场上一起游戏,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有我们美好的回忆。

  1、让我们先来看看建筑设计师是怎样设计学校的?

  先要了解学校需要哪些建筑,功能是怎样分工的?

  然后进行布局

  画出设计稿

  设计稿分平面图和立体效果图,

  2、(出示平面图)小组研究一下平面图画的是建筑的哪一个面?

(顶——也就是俯视面)

  除了主要的建筑外,还要规划出那些地方?

(道路、绿化等细节)。

  3、(出示立体的效果图)

  立体的效果图,还要画出建筑那些部分?

(层数、形状与颜色。

  分析(出示建筑的样子)

  这些建筑的形状可以归纳成什么基本形……——基本形的组合

  4、学校都有那些部分组成的?

让学生分析学校的布局结构:

  大门——道路——绿化带——教学楼——体育馆——操场(跑道)……

  (出示平面的相应部分,无规律的粘贴在准备好的学校蓝图上)

  5、布局

  老师引导学生把刚才乱粘的各个部分组织起来,标出各个设施的用途。

  三、学生绘制,教师辅导

  你们想怎样设计未来的学校

  小组规划出平面设计图,下节课可以在设计的平面图基础上制作立体的模型。

介绍自己小组的设计意图与创意。

自评与互评。

  1、未来的孩子们在学校的愉快生活。

  2、长大后为我们的家乡设计美好的未来。

第十三课毕业啦

综合运用美术课上所学到的各种知识和技能。

制作毕业纪念品和纪念册。

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制作纪念品和纪念册。

绘画工具、手工工具等

 板书课题:

我们即将毕业。

  1、学生回忆自己小学六年来的美好生活,畅所欲言,感受那浓浓的师生情、学友情、爱校情,将“情”字升华,为下面作好铺垫。

  2、我相信你们一定也和老师一样,有着太多的不舍与眷恋,那些我们共同经历的美好的往事,我们一起度过的风风雨雨。

此时此刻,在即将毕业的日子里,你有什么话要说呢?

  3、往事回忆,真情再现。

  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在这六年当中最难忘的事情、最难忘的人或最难忘的景。

 (三)欣赏探究(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学生的作品,了解制作的方法和要素,为下面的创作打好基础。

  1、此时此刻,同学们都有着各不相同的心情,真想把自己的礼物送给最珍惜的朋友、老师、母校作为留念,×

×

学校的杨雪同学也是这样,今天老师带来了她的礼物,你们瞧。

  2、仔细观察她是用什么方法来制作这件礼物的。

(用字体变形,设计自己的签名)

  3、有了这么独特的签名做礼物,相信你的朋友一定会永远记得你。

  4、可是这样一个特别的签名,是怎么设计的?

你知道吗?

小组讨论找找答案。

  5、对于没有具体含义的笔画或文字,我们又该怎么设计呢?

  6、有一件事可把我给难倒了,云、雨、星、帆、山、林、花、冰几个字我实在是想不出该怎样变化,你们能帮帮老师吗?

看哪个小组的想法最奇妙。

  7、怎样可以使我们的签名更加美观醒目呢?

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出示两张经过闪光笔,水彩笔装饰的名字。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在过去的六年里,我们不仅收获了彼此间深厚的友谊,也学会了许多美术设计知识,如果让你设计自己的签名,你想怎么设计?

(学生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思考自己名字的设计方案,这时老师可以启发一下,不仅是笔画的设计,还可以从字的形体、字的意义、字的色彩等多方面进行设计,还可以加上自己想说的话。

  时间宝贵,让我们一起动手,组成我们班级的留言册,留下最精彩得一笔,成为美好回忆。

大家快点动手,用你准备的材料,设计自己个性的签名吧。

学生制作,教师随机进行指导,如:

字的大小是否合适,字的色彩是否鲜艳,字的外形是否美观等……对于学生作业中的创作新意,要及时鼓励和给予肯定。

  互评

  1、说说能吸引你的名字设计,并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

  这么多精彩的签名,哪个是你最喜欢的?

为什么喜欢它呢?

设计者来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

你想把它送给谁?

  2、教师自己设计的名字也贴在留言板上,留做纪念。

  看到大家漂亮而独特的签名,我也忍不住了,瞧,我也设计了自己的名字,你们看我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的?

(出示:

教师签名,废旧物品制作)

  3、小结:

原来我们的签名不仅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采用不同的制作材料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4、集体出谋划策将“留言板”进行合理装饰,使其整体感觉更为美观。

利用彩笔或废旧物品。

同学们,“明天,我们即将毕业,今天我们在这里留言。

再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你们将成为国家的栋梁,再回到母校,那时老师可能已是满脸皱纹,白发苍苍了,但是老师会拿出珍藏多年的签名和你们一起回忆你们童年时这欢乐的学习生活。

第十四课电脑美术

——电子报

让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熟练“画图”工具的使用,设计制作一幅电脑小报作品,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组合成为电子报刊。

本课是将艺术的神奇借助于网络来表现,有助于学生对信息的接收和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达到了声色俱备、视听相联的求知新境界。

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创作乐趣。

  1、感受电脑美术的乐趣。

会进行简单的画图工具操作。

会进行简单的画图板操作。

电脑

复习画图程序界面上的各种工具的用途,使学生加深了解各种工具的基本用途。

激发学生对电脑美术的强烈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