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一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6454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一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一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一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一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一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一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一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一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一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一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一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一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一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一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一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一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一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一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一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一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一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doc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一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一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十一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doc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一)

学习目标

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主要用途。

2.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共性;掌握碳酸根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3.了解粗盐提纯的操作方法、所用仪器等知识;会用过滤、蒸发除去难溶性杂质。

4.会观察、利用化学方程式从定量的角度鉴别、区分物质。

教材重点

1.补充介绍:

⑴亚硝酸钠[NaNO2]是工业用盐,外观与氯化钠相似但有毒,其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

⑵硝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等铵盐[NH4],是常用的氮肥。

⑶硫酸铜是白色固体但遇水会变蓝。

又因硫酸铜有毒,所以可作杀菌剂,如波尔多液中就含氢氧化钙和硫酸铜,游泳池可用少量硫酸铜杀菌,但饮用的自来水不可以用其杀菌。

⑷高锰酸钾在医疗上可作消毒剂。

2.氯化钠[NaCl]:

由氯离子、钠离子构成。

⑴氯化钠主要存在于海水、盐湖、盐井、盐矿中;将海水蒸发得到的是粗盐。

⑵氯化钠用途:

①做调味品(因氯化钠有咸味且无毒);②配制生理盐水;③腌咸菜等。

④工业上制取氢氧化钠和氯气。

⑶粗盐提纯实验:

①操作过程:

溶解、过滤、蒸发,但经过这三步操作只是除去了不溶性杂质。

②溶解用的仪器:

烧杯、玻璃棒→作用是加速溶解。

③过滤用的仪器:

漏斗、铁架台、烧杯、玻璃棒→作用是引流,防止冲破滤纸。

④蒸发用的仪器:

蒸发皿、铁架台、酒精灯、玻璃棒→作用是均匀受热防止飞溅。

3.碳酸钙:

主要存在于大理石、石灰石中,贝壳、鸡蛋壳、水垢中也含碳酸钙;不溶于水;可作建筑材料、补钙剂,用它给人体补钙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碳酸钠:

⑴俗名叫纯碱、苏打,是白色粉末,能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使石蕊试液变蓝,其溶液的pH大于7。

注意纯碱不是碱而是盐类物质。

⑵用途:

做洗涤剂、制造玻璃、制取烧碱(反应原理Ca(OH)2+Na2CO3=CaCO3↓+2NaOH,恰好反应后,经过滤除掉沉淀然后蒸发滤液即得氢氧化钠固体。

⑶医疗上可用纯碱治疗胃酸过多,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5.碳酸氢钠(俗名叫小苏打):

⑴是白色粉末,能溶于水;

⑵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反应原理是NaHCO3+HCl=NaCl+H2O+CO2↑。

⑶生活中可作发酵粉,原因是碳酸氢钠能与面粉发酵产生的酸反应生成CO2气体,使糕点疏松多孔。

6.碳酸盐、碳酸氢盐特点:

⑴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为代表的碳酸盐、碳酸氢盐共同化学性质是遇酸产生CO2,所以检验碳酸盐、碳酸氢盐常用稀硫酸和澄清石灰水(盐酸挥发易干扰CO2检验而不好)。

⑶即:

加入稀硫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物质中可能含CO32ˉ或HCO3ˉ。

⑷练:

草木灰含钾盐,加入稀盐酸产生了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则草木灰中可能含碳酸钾或碳酸氢钾。

教材挖掘/教材拓展

8.会观察、利用化学方程式从定量角度鉴别物质:

制作糕点常用Na2CO3和NaHCO3作膨松剂,同学们取一种膨松剂欲探究其成分是Na2CO3还是NaHCO3,设计了以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

取适量膨松剂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方案二]:

如图,向两个大小相同的锥形瓶中各加30mL浓度相同的稀盐酸。

取两只相同的气球(容积足够大),一只装入足量膨松剂,另一只装入足量碳酸钠,套在锥形瓶口,迅速将两只气球中的药品同时倒入锥形瓶中,观察现象。

从实验原理和判断依据方面,说明上述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并说明理由。

方案一不能。

因为二者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

方案二能。

NaHCO3+HCl=NaCl+H2O+CO2↑;Na2CO3+2HCl=2NaCl+H2O+CO2↑;由方程式可知,当盐酸相等时,碳酸氢钠产生的二氧化碳是碳酸钠的2倍。

若两只气球膨胀后体积相同则膨松剂是碳酸钠,反之则为碳酸氢钠。

方法提炼/规律总结

4.鉴别或鉴定物质常用的特征反应:

特征反应

初中常见的反应

通电发生的反应

电解水

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反应

磷的燃烧、镁燃烧

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的反应

镁的燃烧

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在氧气中燃烧

燃烧时火星四射的反应

铁在氧气中燃烧

生成蓝色沉淀的反应

可溶性碱溶液+可溶性铜盐溶液

加酸能放出二氧化碳的反应

碳酸盐或碳酸氢盐+酸

固体加酸放出气体的反应

H前的金属、碳酸盐、碳酸氢盐+酸

点燃

点燃

5.凡是题目中发生化学反应了,且出现了有关反应中“量”的变化,或出现“量”的推理、判断时,均要记住一个常识:

化学方程式能给我们提供有关物质发生反应时的“质量上多与少”的信息和各微粒在反应中“个数上多与少”的信息。

从“质量或个数”的多与少,我们就可以直接看出、或推理、判断出一些知识信息,从而解决问题。

如:

2H2+O2====2H2O,CH4+2O2=====CO2+2H2O;

个数方面:

2112(即2:

4)→等个数H2和CH4燃烧,CH4需氧气多

质量方面:

4321664(即4:

16)→等质量H2和CH4燃烧,H2需氧气多

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B.纯碱C.食用油D.蔗糖

1.生活中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苏打B.煤气C.矿泉水D.食醋

2.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A.金刚石B.小苏打C.铝土矿D.生石灰

3.下列物质的pH,其数据最大的是()

A.白醋B.汽水C.苏打水D.蒸馏水

3.下列碳和碳的化合物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石墨用于制作铅笔芯B.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C.一氧化碳用于工业炼铁D.碳酸氢钠用于制作发酵粉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用铜做导线B.用氯化钠制氯气

C.用乙醇汽油做燃料D.用碳酸氢钠焙制糕点

5.下列盐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A.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烹调食物B.用碳酸钙作补钙剂

C.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D.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7.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气水

B.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蓬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C.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可制二氧化碳

D.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花瓣可做酸碱指示剂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粗盐中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

B.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C.将pH试纸直接浸入到溶液中测溶液pH

D.碳酸氢铵具有强烈的氨味,说明常温下易分解

14.下列家庭小实验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用蜡烛制取炭黑B.用小苏打、柠檬酸等自制汽水

C.用活性炭、石英砂等制简易净水器D.将鸡蛋壳放入食醋中

二、填空题

16.甲烷、一氧化碳、稀硫酸、碳酸钙、熟石灰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在横线上:

可作燃料的化合物;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酸;可作建筑材料的盐;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16.CH4、COH2SO4CaCO3Ca(OH)2

17.了解物质的用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请按下列要求选择合适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①小苏打②食盐③熟石灰④干冰

(1)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2)用于灭火的是;

(3)用于公路除雪的是;(4)农业上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17.①④②③

18.选用适当的物质填空。

(1)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可以用;

(2)闲置的铁制菜刀可以通过涂抹来防锈;

(3)利用乳化原理清理油污可以用;

(4)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可以用;

(5)衣服上的碘渍可以用清洗。

18.

(1)醋*

(2)植物油(3)洗涤剂*(4)纯碱(或小苏打、发酵粉)(5)酒精*

21.蒸馒头时,面粉发酵产生的乳酸等有机酸能与纯碱或小苏打等碱性物质反应产生

气体,从而使馒头疏松多孔;若加入的碱性物质过多,可向面团或蒸锅中滴加的一种调味品是,否则蒸出来的馒头会变涩发黄。

21.CO2食醋

22.写出下列物质与其用途相关的性质。

(1)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2)氯化钠用于食品调味:

(3)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22.

(1)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小水珠

(2)氯化钠有咸味且无毒(3)碳酸氢钠能除掉过多胃酸

23.在生产自来水过程中不能加入或通入的物质是,游泳池内杀菌可加入。

A.明矾B.漂白粉C.活性炭D.硫酸铜23..DD

24.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氯化钠②食醋③硫酸④熟石灰⑤氢氧化钠⑥明矾⑦碳酸氢钠

(1)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溶液,该溶液的溶质是;

(2)使用铁锅可以有效的预防缺铁性贫血,炒菜时加入适量的效果更好;

(3)农业技术人员对某些菜地的土壤进行分析,发现土壤呈酸性,不利于作物的生长。

你认为应当施用适量的来改良土壤结构;

(4)糕点“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24.①②④⑦

2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用稀盐酸鉴别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

(3)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

、。

MnO2

25.

(1)Zn+2HCl==ZnCl2+H2↑置换反应

(2)2H2O2========2H2O+O2↑分解反应

(3)NaHCO3+HCl===NaCl+H2O+CO2↑复分解反应

能力提升

相对原子质量:

Na23C12O16H1Cl35.5

一、简答题

26.小红将一张滤纸(含C、H、O元素)用FeCl3浓溶液润湿,在酒精灯上烘干点燃,滤纸变黑、红热,最终生成黑褐色物质,小红认为黑褐色固体中可能含铁单质。

(1)小红的理由可能是。

(2)为获得实验证据,小红取一定量黑褐色固体放入稀盐酸中,产生连续的小气泡,若固体中含铁单质,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明认为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泡有可能是二氧化碳,即黑褐色固体中还可能含有

,但查阅资料后得知,高温条件下不可能产生此类物质。

(4)小明又认为加入稀盐酸后产生的气泡也可能是滤纸碳化后吸附的空气,小红又做了对比实验,观察到产生微小气泡但很快停止,小红实验是。

(5)为证明黑褐色固体中含有铁单质,也可将其放入溶液中,观察到

26.

(1)反应物中含铁元素

(2)Fe+2HCl=FeCl2+H2↑(3)碳酸铁或碳酸亚铁(4)取与放入盐酸中等量的黑褐色固体放入蒸馏水中(5)硫酸铜析出红色固体

27.已知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一种常见固体物质。

猜想:

该固体物质可能是NaOH和Na2CO3中的一种。

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该固体产物的成分并说明理由。

27.是Na2CO3。

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碳酸氢钠和NaOH中Na、H原子个数比相等都是1:

1,但生成的水中也有H原子,说明碳酸氢钠中的H原子不足,导致不可能生成NaOH。

若生成Na2CO3则能保证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都相等。

b

a

混合气体

接气体收

集装置

28.用下面的装置将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和干燥。

(如图的a、b均为活塞,可以控制气体的通过和液体的加入,实验前活塞均已关闭。

仪器的固定装置均已省略。

请选择最适宜的试剂完成上述实验。

可供选择的试剂有:

浓硫酸、稀硫酸、浓盐酸、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1)甲装置的烧瓶中盛放的试剂是,分液漏斗中盛放的试剂是

,乙装置瓶中盛放的试剂是。

(2)打开活塞a时,首先分离出的气体是;要得到另一种气体,正确的操作是。

28.

(1)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浓硫酸

(2)一氧化碳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

操作1

操作2

操作3

固体样品

足量水

混合物

溶液A

沉淀B

适量HCl

NaCl

固体

NaCl

溶液

配制

29.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NaCl固体(含杂质CaO)来配置一定质量的NaCl溶液,实验流程如下:

请回答:

(1)写出适量HCl加入到溶液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操作2的名称是,操作1加入过量某试剂的目的是。

(3)若要配置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除了天平、烧杯、量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其作用是。

29.

(1)Na2CO3+2HCl=2NaCl+H2O+CO2↑NaOH+HCl==NaCl+H2O

(2)过滤(3)除尽氢氧化钙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二、计算题

30.工业上用候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样品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

现称取只含有氯化钠杂质的纯碱样品23.3g放入盛有146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160.5g。

试计算:

(1)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溶液中钠元素质量。

30.解:

生成CO2==23.3g+146g—160.5g==8.8g

设样品中碳酸钠质量为X,盐酸中HCl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7344

XY8.8g

(2)100%==10%

X==21.2gY==14.6g

(3)21.2g××100%+(23.3g—21.2g)××100%=10g

答:

样品中碳酸钠质量为21.2g,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反应后钠元素质量为10g。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二)

学习目标

1.了解盐类物质的化学性质。

2.知道不溶性盐能与酸反应,其余盐的性质必须是可溶性盐溶液才能发生的反应。

教材重点

【注】:

不溶性盐只能与酸反应,下列4条盐的性质是可溶性盐才具备的。

1.盐溶液能与金属单质反应:

反应类型均属于置换反应;掌握下列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现象:

……MgAlZnFe……(H)Cu…Ag…Au

用硫酸铜溶液在钢板上划线:

Fe+CuSO4=Cu+FeSO4;铁丝表面出现红色金属,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

不能用破损的搪瓷盆盛装波尔多液的原因是铁能与硫酸铜反应而被腐蚀,并降低药效。

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

Cu+2AgNO3=2Ag+Cu(NO3)2;铜丝表面出现银白色金属、无色溶液变成蓝色。

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

2Al+3CuSO4=3Cu+Al2(SO4)3;铝丝表面出现红色金属、蓝色溶液变为无色。

2.盐溶液能与某些碱反应:

(大多生成沉淀),反应类型均属于复分解反应。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Ca(OH)2+Na2CO3=CaCO3↓+2NaOH(产生白色沉淀)。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2NaOH+CuSO4=Cu(OH)2↓+Na2SO4(产生蓝色沉淀)。

农业上配制波尔多液Ca(OH)2+CuSO4═Cu(OH)2↓+CaSO4(产生蓝色沉淀)。

3.盐能与某些酸反应:

反应类型均属于复分解反应。

掌握下列化学方程式:

用盐酸除去石灰水瓶壁上的白圈:

CaCO3+2HCl=CaCl2+H2O+CO2↑。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Na2CO3+2HCl=2NaCl+H2O+CO2↑。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

NaHCO3+HCl=NaCl+H2O+CO2↑。

4.两种盐溶液之间的反应:

(多有沉淀生成),反应类型均属于复分解反应。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氯化钙:

Na2CO3+CaCl2=CaCO3↓+2NaCl(产生白色沉淀)。

教材挖掘/教材拓展

5.会“观察化学方程式”获取信息,并能根据实验目的猜测、感觉出组合装置的作用: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石蕊试液时发现液体变红了,但通入澄清石灰水时却没有观察到变浑现象。

对这种情况他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得知HCl+AgNO3=AgCl↓+HNO3,试跟他一起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⑴澄清的石灰水没有变浑,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答出2条)

澄清石灰水已变质;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⑵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也需要重新认定,该同学又设计了右图装置进行探究。

试回答:

混合

气体

①甲试管内试剂是硝酸银溶液,作用是除去HCl。

②乙试管内试剂是硝酸银溶液,作用是检验HCl气

体是否除尽。

③实验过程中,乙装置中无明显变化,而甲、丙装

乙BB

置中均产生明显现象,由此可知第一次实验中,

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变成碳

酸、氯化氢溶于水变成盐酸使石蕊变红。

方法提炼/规律总结

3.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或除去多种杂质时,所加试剂的先后顺序是有讲究的,在所加试剂是过量的情况下,后面加入的试剂还要把前面的过量物质除去;大多数情况下“先加入能产生沉淀的物质”,过滤后,“用酸收尾”。

解答时要回忆所涉及的物质的性质、物质间转化的方程式及一些特殊的反应现象,依据一定的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方可得出正确答案。

4.干燥剂碱石灰(CaO和NaOH混合物)不同变质程度,成分分析:

①没变质:

CaO、NaOH。

②部分变质:

CaO、Ca(OH)2、NaOH;CaO、Ca(OH)2、CaCO3、NaOH;

CaO、CaCO3、NaOH;Ca(OH)2、CaCO3、NaOH;CaCO3、NaOH;

CaO、Ca(OH)2、NaOH、Na2CO3;CaO、Ca(OH)2、CaCO3、NaOH、Na2CO3;

CaO、CaCO3、NaOH、Na2CO3;Ca(OH)2、CaCO3、NaOH、Na2CO3;

CaCO3、NaOH、Na2CO3。

②完全变质:

Ca(OH)2、Na2CO3;Ca(OH)2、CaCO3、Na2CO3;CaCO3、Na2CO3。

[注]:

变质成分分析只需理解不用记住,关键记住检验时要依据CaO、Ca(OH)2、CaCO3之间的性质差异,NaOH、Na2CO3之间的性质差异,以及加足量水溶解时可能又生成了哪些物质,哪些物质可能有剩余。

基础演练

一、填空题

1.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会产生气泡,加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