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院中外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6517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8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美院中外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中国美院中外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中国美院中外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中国美院中外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中国美院中外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中国美院中外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中国美院中外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中国美院中外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中国美院中外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中国美院中外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中国美院中外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中国美院中外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中国美院中外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中国美院中外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中国美院中外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中国美院中外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中国美院中外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中国美院中外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中国美院中外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中国美院中外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美院中外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docx

《中国美院中外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院中外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美院中外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docx

中国美院中外美术史考研复习资料

中国美院中外美术史复习资料

国部分

 

一、填空:

(每空2分,共20分)

(1)长沙楚墓中出土过两幅战国帛画,一幅是《人物龙风帛》。

另一幅是_人物御龙帛画_。

(2)南朝画家、理论家谢赫在《画品》中提出的“六法”是:

_气韵生动__;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3)“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样式的创造者分别是_吴道子___和_曹不兴___。

(4)唐代画家张萱的代表作品是《虢国夫人游春图》_;《挥扇仕女图》的作者是_周昉_。

(5)五代花鸟画家黄筌和徐熙分别创造了不同的绘画风格,人称“黄家富贵,_徐家野逸___。

(6)“元四家”是指:

黄公望、吴镇、_倪瓒__和王蒙。

(7)清初画坛上四位著名的和尚画家,人称“四僧”他们是:

八大、石涛、髡残、弘仁。

(8)明清时期,全面形成了三个最大的年画中心,它们是:

天津西青区的杨柳青镇;苏州的桃花坞和山东涨县的杨家埠。

二、选择:

(1)“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

 b

 a龙山文化b仰韶文化c马家窑文化d红山文化

(2)霍去病墓石雕时代是:

   c

 a战国b秦c西汉d东汉

(3)北朝的著名画家有  c

a杨子华b张僧繇c曹仲达d陆探微

(4)龙门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有:

   b

a宾阳洞b古阳洞c莲花洞d石窟寺洞

(5)隋唐时期的水墨山水画家有  d王维

a李思训b李昭道c展子虔d王维

 (6)《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顾闳中为:

 a南唐画家

 a南唐画家b西蜀画家c北宋画家d唐代画家

(7)保存有大量元代壁画的永乐宫现位于山西的:

b芮城

a太原b芮城c稷山d永济

 (8)明代后期花鸟画的代表人物有d徐渭

a陈洪绶b崔子忠c陈淳d徐渭

(9)属于“海派”的画家有 

a任伯军b赵之谦c虚谷d吴昌硕

(10)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口号的是d蔡元培

a鲁迅b陈独秀c胡适d蔡元培

 

 三、解释

1《步辇图》

中国唐代绘画作品。

作者阎立本。

《步辇图》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绢本,重设色,无款,藏故宫博物院。

《步辇图》描绘了唐贞观十四年(640)吐蕃王松赞干布派使臣禄东赞到长安请求与唐公主和亲,受到唐太宗李世民接见的情景。

画面上唐太宗端坐于众宫女抬护的步辇之上,禄东赞在典礼官的导引之下,躬身谒见李世民。

作品以细致精湛的手法,表现了不同人物的地位、身分和民族的不同特征,对人物神情性格的刻画尤为成功。

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2“吴门四家”

明四家(吴门四家)

   指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

他们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

因苏州古为吴地,故又称、沈、文、唐、仇为“吴门四家”。

四人中沈周、文征明都擅长画山水,上承北京山水画的传统;唐寅山水、人物都很擅长,以南宋院体为法;仇英以人工笔人物、青绿山水见称。

四人各有所长,先后齐名。

但除沈周、文征明有师承关係外,唐寅、仇英各有风格。

因此“吴门四家”(“明四家”)只是明代四位成就很高四位不同风格的大家,两并非一个画派之称。

 

外国部分

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叫(胡夫)金字塔,它建于(古埃及第四王朝)王国时期。

*传统的古代埃及史的分期以王朝体系为基础,将古埃及的30个王朝分为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三大时期

2古希腊美术发展史分期为(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四个阶段。

3中世纪欧洲教堂建筑的主要样式为(罗马式)和(哥特式)。

4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三位美术大师是(达芬奇,拉裴尔,米开朗基罗)。

5《纺织女》一画的作者是17世纪西班牙著名的画家(委拉斯凯兹)。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伟大现实主义画家(戈雅)创造了《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表现了西班牙资产阶级革命者的不屈精神。

6法国浪漫主义大师(欧仁·德拉克洛瓦)创作的《希阿岛的屠杀》,标志着浪漫主义盛期的到来。

*德拉克洛瓦是继席里柯之后法国杰出的浪漫主义画家。

有“浪漫主义的狮子”之称。

24岁时,创作了第一幅震惊画坛的作品《但丁之舟》,它标志着法国又出现了一位大画家。

26岁时创作了《希奥岛的屠杀》,使浪漫主义在法国画坛确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1825年,德拉克洛瓦到英国旅行,研究英国绘画成就,结识了英国大画家劳伦斯和波宁顿,英国绘画中鲜明的色彩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回国后的创作中,他更强调画中色彩的效果,否定古典主义清楚的轮廓和线条的美感。

30年代,法国工人运动兴起,深受感动的画家创作了世界名作《引导民众的自由女神》,他以象征的艺术手法,表现了对人民大众英雄主义的热情和同情,是幅最具浪漫主义特征的作品。

这位32岁的浪漫主义大师很渴望去意大利看看佛罗伦萨、威尼斯和罗马,但终未成行却去了东方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

这次东方之行改变了他的艺术道路,从此他的创作逐渐脱离现实,走向唯美主义道路。

《阿尔及尔的女人》是代表作品。

7印象主义兴起于19世纪下半期,它的主要画家有(莫奈、德迦、雷诺阿);此后又出现了新印象主义,它的主要代表画家是(修拉)。

*19世纪80年代后年期,一群受到印象主义强烈影响的画家掀起了一场技法革新。

他们不用轮廓线条划分形象,而用点状的小笔触,通过合乎科学的光色规律的并置,让无数小色点在观者视觉中混合,从而构成色点组成的形象。

这种画法被称为新印象主义,又称分色主义。

  

  新印象主义的倡导者是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1859--1891)。

他运用的笔触是圆形小点,故人们称他为点彩派画家。

修拉潜心研究关于色彩学的著作,试图把感觉加以综合上升到理性分析,变成科学的表现形式。

他的画尺寸很大,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有重要地位,因为这些精心设计的作品表现出对几何学和形式结构要素的关注,预示了20世纪抽象艺术家的创作。

      修拉的代表作是《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1884--1885),在这幅画中,人物众多却很少交搭,画家运用了精确而有条理的科学方法处理人物之间的空间距离。

画中稳定的结构关系给人以古典艺术的印象。

画面上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的对比成为基本色调。

  把他开创的理论加以发扬的画家是保罗·西涅克(Paul Signac,1863--1935)。

修拉死后,西涅克成为新印象派的首领。

他运用长方形笔触描绘巴黎城市风光和乡间景色,特别是许多水上风光。

虽然仍然使用纯色,但画面较为活泼,与修拉的古典气派不尽相同。

西涅克还把他和修拉的理论写成专著《从德拉克罗瓦到新印象主义》,总结了从法国浪漫主义到印象主义再到新印象主义的实践和理论。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它代表达。

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

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空气透视”般的笔法。

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

  达·芬奇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着力表现人的感情。

在构图上,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蒙娜·丽莎就显得更加端庄、稳重。

  另外,蒙娜·丽莎的一双手,柔嫩、精确、丰满,展示了她的温柔,及身份和阶级地位。

显示出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观察自然的敏锐。

 

库尔贝

库尔贝(1819~1877)

Courbet,Gustave

   法国画家。

1819年6月10日生于奥尔南一个农场主家庭,1877年12月31日卒于瑞士。

早年学过法律,1839年到巴黎,曾拜几位画家为师,并研究和临摹一些美术馆藏画,包括卡拉瓦乔、J.de里韦拉、F.de苏尔瓦兰及D.委拉斯贵支等的作品。

早期作品《带黑狗的自画像》(藏巴黎小宫博物馆)、《受伤的男子》(藏卢浮宫博物馆)虽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但已表现出写实的倾向。

他的创作盛期,是伴随着1848年的革命开始的。

代表作《奥尔南午饭后的休息》(藏里尔美术馆)和稍后的《石工》(藏德累斯顿美术馆),摒弃沙龙美术的传统,采用纪念碑式的构图,描绘平民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人民的苦难,虽受到保守势力的猛烈攻击,却获得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

同类优秀作品还有《乡村姑娘》、《筛麦的女人》、《浴女》等。

1855年他创作的大型油画《奥尔南的葬礼》和《画室》遭万国博览会评选团否决,便愤而在博览会附近搭起一个棚子,举办了名为“现实主义、库尔贝40件作品”的展览,并发表声明阐述自己的艺术主张,向保守派所倡导的陈腐题材和清规戒律进行了挑战。

指出现实主义就其本质来说是民主的艺术;反映生活的真实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原则;强调反映平民生活的重要性和巨大意义。

60年代前后他还画了一些风景画、肖像画、人体画和静物画,这些作品质感强烈,造型结实,使其声誉与日俱增。

当局慑于他在国内外的巨大影响,曾决定授予他荣誉勋章,但被他拒绝。

他把自己的创作和法国人民的革命运动紧紧联系在一起。

1871年积极参加巴黎公社活动,被选为公社委员和美术家联合会主席。

公社失败后他一度被捕判刑并处以巨额罚金。

在狱中他还画了许多表现巴黎公社悲壮事件的素描,如《枪杀》、《在狱中》(藏卢浮宫博物馆)等。

晚年流亡瑞士,客死异邦。

1举例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著名的陶器名称2-4件。

a.彩陶人面鱼纹盆b.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2良渚玉器的两种类型。

a.玉璧b.玉琮

3商周青铜器有那些重要类型?

按功用分为三类:

日用器、乐器和兵器

4战国时期的两幅帛画的出土地与名称。

a.帛画人物御龙图(湖南长沙)b.龙凤仕女图(湖南长沙)

5西汉T型帛画出土地与内容划分及主题。

出土地:

长沙马王堆轪侯利仓妻子幕

内容及主题:

画面分为上、中、下三层,描绘天庭、人世和冥界

在天庭中,神话世界的色彩最浓。

日月之神是生命的象征,辅陈的鲜艳明亮。

冥界

中的巨人擎举起大地,使墓主人得以在人世享受富贵荣华,那正是画工所要表现的

重点。

6秦汉书体(隶书),汉代流行书体(隶书)。

7中国三大石窟寺的名称及所在地。

a.敦煌莫高窟(甘肃敦煌市河西走廊最西端)

b.云岗石窟(山西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北崖)

c.龙门石窟(河南洛阳)

8霍去病墓石刻主要代表作(《马踏匈奴》《伏虎》《跃马》)(写出两种以上)

9谢赫在《古书品录》提出"六法",分别是(气运,骨法,应物,随类,经营,传移)。

10顾恺之的画论是(迁想妙得,以形写神),他的用线称(铁线描)。

陆探微的用线称(一笔画)。

11例举下列名家作品各一件:

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张萱《捣练图》、周昉《簪花仕女图》、韩干《牧马图》、王羲之《兰亭》、王献之《洛神赋》、展子虔《游春图》顾恺之《女史箴图》、王维《袁安卧春图》、李思训《江泛楼阁图》、李昭道《明皇幸蜀图》。

十二、南朝书画家(陆探微、张僧繇);北朝书画家(曹仲达、杨子华)(各例举两位)。

十三、南北朝与唐代形成个人艺术样式的画家:

北朝:

曹衣出水——曹仲达

南朝:

张家样——张僧繇

唐代:

吴带当风——吴道子

周家样——周昉

张家样——张萱

十四、理解下面词语的含义:

1.人面鱼纹彩陶盆: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含鱼纹彩陶盆,以图案结构线作为抓形的基础,画面简洁有力,所以有人把它看作是半坡人的巫术图腾,象征其氏族人丁昌盛的局面。

2.饕餮纹:

商周青铜器上文饰母题,以兽面牛首为主体,左右对称展开蘖龙或蘖凤图案。

其形象狞厉可怖,是用来"辩神奸"的符号,到春秋时代就基本消失。

3.三星堆青铜像:

是一个失落的神像系统。

4.卧游:

指由南朝宗炳提出的山水画表现境界,通过通过作品间接欣赏大自然的神情妙意。

5.白描:

是以墨笔勾勒绘画形象的基本手法,在中国人物画发展中有重要地位。

6.甲骨文:

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汉字形态,因其书刻在龟甲和牛胛骨上而得名。

它记录的是甲骨占卜的整个过程,故又称"卜辞"。

7.以形写神:

是指顾恺之提出的形神关系,强调"传神"要通过一定的形象表现出来,达到"形神兼备"。

8.曹衣出水:

是历史上对早期人物画风格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称呼,历来被当作北齐画家曹仲达的绘画风格的称呼。

曹仲达用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故称"曹衣出水"。

8.吴带当风:

指唐代吴道子的人物衣纹程式。

他的用笔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故称之,和北齐画家曹仲达的画法相对。

9.马踏龙雀

秀骨清像: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总体特征

10.猪纹钵:

河母渡出土的黑陶器皿,器壁厚,器表光洁,比较特别。

P17

11.彩陶:

用彩绘原料装饰过的陶器,称为彩陶。

12.黑陶

13.解衣盘蹲

14.迁想妙得:

指由顾恺之提出的作画构思活动,是画家把握生活的一种艺术方式。

它触及到艺术

创作中主体表现与客体制约的辨证关系。

15.铁线描:

指绘画中的一种线描方法,因其笔法谨严,连绵悠长似铁线而形容之。

16.青绿山水:

是指以工笔重彩形式来描绘山水景物的技法和风格。

从隋代展子虔等人就已经采用这种形式,而唐代李思训则被认为是这一风格的主要奠基人。

青绿山水又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

前者钩而不皴,以赋色为主;后者在水墨皴染基础上在赋色,色调清丽明亮。

17.水墨山水:

18.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诸文化之一,因1935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遗址的发掘而得名,1954年才正式定名为红山文化,其年代大致与仰韶文化相当,约为公元前3500年左右,前后经历了至少1000年,是一种有着其完整的发生、发展过程及丰富自身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十五、论述题:

1你怎样看待顾恺之?

顾恺之(348-409)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工诗赋、书法,尤善绘画。

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

画绝、文绝和痴绝。

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

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等论点,以及提出的"六法"。

为我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如何看待唐代人物画?

中国唐代时期(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中国古代绘画全面发展的时期。

由于隋、唐两代全国的统一,特别是唐代中期的一百多年间,政治稳定,国力强大,经济繁荣,国内各民族关系融洽,中外文化交流也相当活跃,这一时期是中国绘画史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历史阶段。

当时涌现了大批的著名画家,有记载的就有200多人。

画家不断吸收西域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艺术表现技巧更加丰富,创作题材也比较广泛。

人物画越来越注意反映现实生活和刻画人物的精神气质;山水画分出青绿和水墨两大体系,产生南方、北

方不同的地域风格;花鸟画创立工笔设色和水墨淡彩、没骨等多种表现方法,宗教画也显得更加绚丽多彩。

可以说,唐代时期的绘画成就,超过了以前各代,影响到当时的东方各国,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高峰。

吴道子创作的人物很有特色,与东晋(公元317--公元420年)顾恺之不同,他改变了以前画风那种粗细一样的'铁线描',善于有节奏的'兰叶描'。

突破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公元581年)的艺术形式,形成独特的风格。

吴道子善于把握人物传神生动,注意整体形象的塑造,所画女子壁画十分精彩。

他的风格影响到日本、韩国等地。

唐代首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才很多。

唐代早期的阎立德、阎立本兄弟,来自西域的尉迟跋质那、尉迟乙僧父子,唐代中期的张萱、周P和后期的卢楞伽、孙位等,都非常有名。

周P的传世名作《簪花仕女图》描绘的是唐代贵族妇女悠闲生活的一个片断,画面上共有五个贵妇人和一个挥着宫扇的宫女。

这五个贵妇人的面容发式都很相似,她们有的在逗玩着小狗,有的在看手中采来的鲜花,有的在漫步,十分悠闲的样子,这是宫廷生活空虚、寂寞、平静的真实写照。

妇女们身上的衣服色彩非常鲜艳华丽,周P画得很逼真,连外面穿的很薄的纱衣,都画出了质感。

唐代人物画家中比较有成就的人,还有 作为人物画重要的组成部分--唐代壁画艺术水平也非常高超。

人物造型由粗犷转向精细,外型描画准确生动,男子外貌雍容,女子体态丰肥,艳丽多姿。

菩萨像,端庄文静,温柔亲切。

这些都表明隋、唐时期的绘画,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人们重视现世的感受,已超过对佛国天堂的信仰。

画师们凭着自己对现实的热枕,创造出一幅幅精美绚丽的图卷,他们非凡的创造力和高度的写实技巧,使隋代、唐代宗

教绘画的现实主义因素,得到充分地发挥。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982年10月,在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发现了仰韶文化晚期的一幅( C )

A、岩画

B、壁画

C、地画

D、帛画

2、东晋最有影响的雕塑家是(B  )

A、杨惠之

B、戴逵

C、曹仲达

D、卫协

3、我国现存最早的山水卷轴画《游春图》的作者是(  D)

A、李思训

B、李昭道

C、薛稷

D、展子虔

4、唐代的诗人、山水画家王维是以画( D )而著名。

A、青绿山水

B、小景山水

C、浅绛山水

D、水墨山水

5、流传至今的《历代名画记》一书作者是( B )

A、裴孝源

B、张彦远

C、朱景玄

D、谢赫

6、《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 B )

A、周文矩

B、顾闳中

C、顾恺之

D、周昉

7、山西永乐宫三清殿的壁画绘于(  C)

A、北宋

B、南宋

C、元代

D、明代

8、在中国绘画史上颇有影响的“南北宗论”是明代(D  )提出来的。

A、吴伟

B、曾鲸

C、陈淳

D、董其昌

南北宗论

中国画史上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两大不同的风格体系。

为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一书中提出。

他认为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傒、赵伯驹、赵伯骕以至马(远)夏(圭)辈。

南宗则王摩诘(王维)始用渲淡,一变勾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浩)、关(仝)、董(源)、巨(然)、郭忠恕、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

他将唐至元代的绘画发展,按画家的身份、画法、风格分为两大派别,认为南宗是文人之画,而北宗是行家画,崇南贬北,提倡文人画的南宗,贬抑行家画的北宗。

在南北宗论中董其昌亦有自相矛盾之处,标准不一,对同属南宗的文人画家的评价亦有褒贬等等,反映了理论上的混乱。

与董其昌同时的陈继儒、莫是龙、沈颢等人亦倡导或赞成南北宗论,他们彼此呼应,对明末及清代的绘画发展产生了影响。

9、明末以绘制《水浒叶子》版画而著名的画家是( A )

A、陈洪绶(也叫陈老莲)

B、张渥

C、苏汉臣

D、黄应麟

10、我国近代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的学者是(B  )

A、康有为

B、蔡元培

C、李叔同

D、丰子恺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我国原始社会仰韶文化的彩陶主要分为(  C  D )等几种类型。

A、马厂类型

B、马家窑类型

C、庙底沟类型

D、半坡类型

E、半山类型

仰韶文化距今大约7000年左右,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最丰盛繁华的时期。

它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以黄土高原为中心,遍及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河北、宁夏等地。

  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艺相当成熟,器物规整精美,多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灰陶与黑陶较为少见。

其装饰以彩绘为主,于器物上绘精美彩色花纹,反映当时人们生活的部分内容及艺术创作的聪明才智。

另外还有磨光、拍印、等装饰手法。

造型的种类有杯、钵、碗、盆、罐、瓮、盂、瓶、甑、釜、灶、鼎、器盖和器座等,最为突出的是双耳尖底瓶,线条流畅、匀称,极具艺术美感。

  由于时间跨度与分布地域的不同,仰韶文化必须分类加以区别,主要有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

12、东晋时期画家顾恺之传世的代表作有(   ACE )

A、《女史箴图》

B、《纨扇仕女图》

C、《列女传·仁智图》

D、《捣练图》

E、《洛神赋图》

13、五代以描绘北方崇山峻岭山水而著名的画家是(  BD  )

A、董源

B、荆浩

C、赵干

D、关仝

E、巨然

荆浩擅长画崇山峻岭,关仝师承荆浩而有发展,擅长画关河之势,两人并称为“荆、关”,是五代时北方山水画的主要流派之一。

董源、巨然擅用或浓或淡的水墨描绘江南景色,两人并称为“董、巨”,是五代北宋时南方山水画的主要流派之一。

黄筌擅画宫廷的珍禽异卉,徐熙擅画江湖上的水鸟汀花,两人并称为“黄、徐”,当时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谚语。

14、北宋时期著名的山水画家有(   ABCD )*

A、李成

B、范宽

C、郭熙

郭熙:

工画山水寒林,宗李成法,为北宋后期山水画巨匠,与李成并称“李郭”,与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并称五代北宋间山水画大师

D、王希孟

王希孟〔北宋〕赵佶亲授指点笔墨技法,艺精进,画遂超越矩度。

工山水,作品罕见。

传世之唯一作品《千里江山图》卷

E、赵伯驹

赵伯驹中国南宋画家。

工画山水、花果、翎毛,笔致秀丽,尤长金碧山水。

远师李思训父子。

 

15、元代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山水画家是(    ABCD )

A、黄公望

B、吴镇

C、倪瓒

D、王蒙

E、王冕

16、在苏州著名的园林有(   B C D E)(沧浪亭、狮子园)

A、个园(扬州)

B、留园

C、网师园

D、拙政园

E、五峰园

17、明代初期,院体花鸟画的代表画家有(   AD   )

A、边景昭(边文进)

B、孙隆

孙隆,毗陵(今常州)人。

隆,一作龙,字廷振,号都痴。

明代画家。

擅画翎毛、虫草,不作墨线,纯以色彩点染而成,谓之“没骨“,别具一格。

亦善山水。

另有一孙隆,字从吉,瑞安(今属浙江)人,官新安知府,永乐(1403—1424)间,与夏昶齐名,画梅甚工,人称“孙梅花”。

后人往往误为一人。

C、林良

D、夏昶

E、吕纪

明代画家。

浙江宁波人。

他曾在仁智殿任锦衣卫指挥。

他擅长画花鸟,常画凤凰、鹤、孔雀、鸳鸯之类,也画花树,秾郁灿烂,古艳夺目,工笔勾勒与水墨写意具佳,笔墨流动,发展了花鸟画的表现形式;泉石布置,烟润点染,具有造化之妙。

画山水和人物,也有法度。

与边景昭、林良齐名,为明代院体花鸟画派代表作家之一。

18、明代中期著名的吴门画派画家有(BCDE    )

A、戴进

画在明中叶影响较大,是“浙派”创始人。

擅山水、人物、花鸟,山水取法宋元,用笔劲挺方硬,水墨淋漓酣畅,发展了马远、夏圭传统。

人物画师法唐宋传统,兼长二笔、写意。

人物画主要题材有神仙道释、历史故事、名人隐士、樵夫渔父等,所画神像的威仪,鬼怪的勇猛,衣纹的设色,均驾轻就熟。

工笔用铁线描和兰叶描,写意从马远变化而来,笔墨简括。

花鸟画工笔、写意、没骨兼长。

B、沈周

C、文征明

D、唐寅

E、仇英

19、清初的“四僧”是指( ABDE )著名的和尚画家

A、八大=朱耷

B、石涛=原济

C、弘一

D、弘仁=渐江

E、髡残=石溪

20、清末“岭南画派”的代表画家有(  ABD    )

A、陈树人

B、高奇峰

C、陈崇光

D、高剑父

E、陈抱一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