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659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Word文档格式.docx

14.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飞行(蝙蝠)、奔跑(马)、跳跃(袋鼠)、游泳(鲸、海豚)等。

15、实验:

(1)实验名称:

研究脊椎的作用

实验器材:

线轴、圆纸片、棉线、胶带、剪刀

实验步骤:

1、在圆纸片的中心位置打孔2、在相邻线轴之间垫一张圆纸片,用棉线把这些线轴和圆纸片穿起来3、拉直棉线,用胶带将两端的线头固定住

实验现象:

线轴可以向不同方向倾斜

实验结论:

脊柱在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同时,还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2)实验名称:

研究水进出鱼身体的情况。

实验材料:

鱼,水槽,红色液体,滴管

红色液体从口部进入,从鳃盖后流出。

鱼是靠鳃呼吸的。

(3)实验名称:

研究鸽子的羽毛

正羽、绒羽、剪刀、滴管、放大镜、水

1、观察鸽子的正羽,将正羽羽根剪断,观察里面是什么样的。

2、在正羽上滴一滴水,观察水是否会被吸收3、用放大镜观察绒羽,是什么样的

正羽的羽根是空的,可以减少飞翔的重量。

有防止羽毛变形和被水浸湿的作用。

绒羽细小而柔软,一片一片的,紧贴鸟的身体,起保温作用。

(4)实验名称:

体验脂肪的作用

动物油脂,冰水,橡皮筋

绑有动物油脂的手指感觉不到冷,没有绑动物油脂的手指感到冷。

哺乳动物的脂肪有保温的作用。

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

1.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可以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外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不相同。

2.商场电梯上的人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以电梯作为参照,电梯上的人没有运动,因为电梯上的人在电梯上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以电梯以外的人或是物作为参照,电梯上的人运动了,因为电梯上的人对于电梯外的人或物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

3.在行驶的汽车里,乘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在行驶的汽车里,乘客相对于路边的小树、电线杆等等物体来讲,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乘客是运动的。

在行驶的汽车里,乘客坐在座位上,乘客相对于另外的乘客来说,位置并没有发生改变,从这个角度说,乘客又不是运动的。

4.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5.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6.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做物体的运动轨迹。

7.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如电梯上的人的运动、苹果落地的运动。

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如风车的转动,铅球的抛物线运动。

8.物体常见的运动形式有:

移动、摆动、振动、转动、滚动等

9.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运动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动形式,可以称为复合运动。

10.通常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11.不同的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声音在空气的速度约为340米/秒,而光在空气中的速度约为3亿米/秒。

12.同一种物体,运动时速度越大,冲击力也越大。

高空抛物时,物体越接近地面速度越快,能量越大,容易对地面的人或物造成伤害,甚至会威胁生命安全。

楼梯上快速奔跑具有很大的能量从而止不住脚步,易冲撞他人带来伤害。

13.有些物体乍看上去似乎不动,其实它们也一直在生长或运动。

第三单元《常见的力》

1.力是无形的,但我们可以体验和观察到力作用在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

2.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

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与方向。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离不开力。

3.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越慢。

4.磁力也可以钢珠的运动方向。

5.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和体积发生改变,撤去外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和体积,这样的性质叫做弹性,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和体积的力叫做弹力。

6.物体的弹性是有一定限度的。

在弹性限度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拉伸得越长,或者说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7.人们根据弹簧拉伸长度随拉力大小变化的规律,制成了弹簧测力计,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牛顿,用字母“N”表示。

8.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时需要注意:

(1)使用时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刻度处。

(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齐平.(3)被测的物体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

9.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物体在液体或空气运动时,这种摩擦力是一种阻力。

10.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压力越小,摩擦力越小。

11.相同质量、不同形状的物体所受的阻力不同,流线型物体所受阻力相对较小。

飞机、火箭、高速列车、跑车等都设计成流线型。

12.生活中增大摩擦力的地方:

汽车轮胎的条纹、车轮上的防滑链条、鞋底的花纹。

12.生活中减小摩擦力的地方:

自行车链条中加润滑油、轴承中的小钢球、流线型外型、冰壶比赛中刷冰等。

14.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水竖直向上托举的力,这种力叫做浮力。

16.在水中漂浮,悬浮和下沉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17.影响物体沉浮状态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等。

体积相同的物体,质量不同会影响物体的沉浮。

质量重的容易下沉,轻的容易上浮。

质量相同的物体,体积不同会影响物体的沉浮。

体积大的易浮,体积小的易沉。

18.物体所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的水量有关。

19.实验:

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的实验。

实验假设:

拉力越大,小车前进越快,拉力越小,小车前进越慢。

保持不变的是:

小车的重量、小车运动的距离

需要改变的是:

拉力大小

实验设计:

1.把绳子的一头系在小车上,另一头穿过支架扣上钩子,垂在桌子旁边。

2.在钩子上钩上钩码,一个一个的增加钩码,分别测一测小车从桌子的这一头行驶到桌子的另一头,需要多长时间。

小车前进快慢与拉力大小有关系,拉力越大,小车前进越快,拉力越小,小车前进越慢。

研究拉力与弹簧拉伸长度间的关系

每增加相同的力,弹簧伸长的长度相同

铁架台、挂钩、相同规格的弹簧、钩码、刻度尺

在挂钩上依次挂上弹簧,并在弹簧下面挂上数量不等的钩码,然后用尺子测量弹簧的长度。

每增加两个钩码,弹簧会拉伸相同的长度。

每增加相同的力,弹簧拉伸的长度相同。

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物体与桌面、砂纸之间接触面的大小。

接触面的光滑程度。

将小木块分别放在桌面、砂纸上,用弹簧测力计拖动小木块,分别测量出小木块与桌面、砂纸之间的摩擦力。

结论: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4)实验名称:

研究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物体的沉浮状态

重的物体沉,轻的物体浮

空心塑料球、橡皮泥、一盆水

①给三个同样大小的空心塑料球分别贴上标签1、2、3。

②1号球内装满橡皮泥,2号球内装一半橡皮泥,3号球内装少许橡皮泥。

③把三个塑料球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状态。

在体积相同时,重的物体沉,轻的物体浮

(5)实验名称:

研究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的沉浮状态

体积小的物体沉,体积大的物体浮。

空心塑料球、橡皮泥、天平、一盆水

①给三个大小不一的塑料球分别贴上标签1、2、3。

②在空心塑料球中装入橡皮泥,用天平称量,确保装入橡皮泥后三个塑料球的质量相同。

在质量相同时,体积小的物体沉,体积大的物体浮。

 

第四单元《简单电路》

1.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分别连接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2.一个简单电路是由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四部分组成。

开关可以控制电路的通和断。

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是一个闭合电路。

3.在进行实验时,只能使用电池实验,不能从插座上接电。

4.可利用电池、导线、小灯泡组合成一个检验器,检验连接在两个导线间的物品能否有电流通过。

5.短路和断路小灯泡都不会点亮。

断路是导线没有连接好。

短路是电流没有经过灯泡,直接把电池的两极连接起来,短路时电池会被损坏,甚至引发火灾或爆炸。

6.像铁钉,铝箔等物品,容易导电,被称为导体,像塑料尺,竹签等物品,不容易导电,称为绝缘体。

7.常见的导体有:

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人体、大地、水(除纯净水外)、湿木头等。

8.常见的绝缘体有:

塑料、玻璃、陶瓷、干燥的木头等。

9.可通过连接一个简单电路,看灯泡亮不亮,判断电线是否连接。

10.利用检测器可以检测暗箱里的电路:

小灯泡亮,说明电路是通的,触点间有电路元件;

小灯泡更亮,说明触点间可能串联进了一节电池;

小灯泡更暗,说明触点间可能串联进了一个小灯泡;

亮度基本没有变化,说明很可能只是一段导线或是并联进了电池或灯泡;

小灯泡灭,则说明触点之间的电路是断开的,可能什么也没有,也可能是一个断开或损坏的电路元件。

11.电池提供了直流电,发电厂提供了交流电。

12.火电厂、太阳能电厂、核电站、水电站能为我们提供交流电。

13.把许多用电器连接在同一插座上,或用电器连续使用时间过长,都要可能因绝缘体过热而引起火灾。

14.避免触电的方法有:

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雷雨天气不要在树下躲雨、不要用湿毛巾擦电器、不要把几个电器插在同一电器插座上、不要在电线上晾晒湿衣服等。

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

1.岩石是天然形成的石头,不是经过人为加工的混合物,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一些岩石裸露在地表上,更多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着。

2.可以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用敲击等方法观察岩石的软硬,用滴盐酸观察岩石是否冒气泡、用滴水观察岩石的吸水性等方法,了解岩石的特征。

3.花岗岩是一种分布非常广泛的岩石。

通常由粉红、半透明、黑三种粗细不同的颗粒紧密结合构成。

质地坚硬,声音清脆,没有气孔。

4.砂岩(断面)为土黄色、白色,颗粒大或较大,有小气孔。

5.大理岩(断面)为白色,有亮点,颗粒大小不一定。

6.石灰岩(断面)为灰色、白色,颗粒细。

7.花岗岩、大理岩吸水性差、没有动植物痕迹。

砂岩、石灰岩吸水性强,可能有动植物痕迹。

8.采集并制作岩石标本:

搜集→清理→判断→装盒→贴标签

9.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岩石是由几种或几种以上的矿物组成的。

矿物使岩石呈现不同的颜色,如花岗岩中每一种颜色的颗粒代表一种矿物。

10.花岗岩由粉红色颗粒(长石)、半透明颗粒(石英)和黑色颗粒(黑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11.矿物的光泽常用某种材料的光泽来描述,如金属、玻璃、丝绸等。

12.我们将矿物在白砂纸上划一划,观察矿物的颜色:

石墨条痕颜色为黑色或灰黑色,赤铁矿条痕颜色为棕红色或褐红色。

用放大镜观察矿物的形状:

石英晶体形状为带尖顶的正六棱柱,萤石晶体形状为立方体或八面体,并呈粒状、块状集合体。

通过观察矿物的断口处了解矿物的光泽:

方铅矿为金属光泽,水晶为玻璃光泽,石膏为丝绢、玻璃或珍珠光泽。

用手电筒照射矿物,辨别矿物的透明度:

云母为透明,方解石为半透明,褐铁矿为不透明。

用不同的硬物刻、划矿物,辨别矿物的硬度。

指甲能留下划痕的为软,如石墨、石膏、滑石;

指甲不能而铜钥匙能留下划痕的为较软,如萤石;

铜钥匙不能而铁钉能留下划痕的为硬,如赤铁矿;

铁钉也不能留下划痕的为很硬,如石英。

13.铅笔芯(石墨)、爽身粉、化妆品(滑石)、铜芯导线(黄铜矿)、赭石颜料(赤铁矿)、水晶杯(石英)、火药(硫磺)、沉淀水中杂质(明矾)、牙膏(萤石)、金刚石(玻璃刀)分别是用这些矿物制成的,利用不同矿物的不同性质。

14.滑石是最软的矿物,金刚石是最硬的矿物。

15.石膏用途广泛,用于制造水泥、建筑、模型,还用于医疗(固定作用)、食品(做豆花)等行业。

16.石膏糊易塑形、凝固后强度较大,能更好贴合病人骨折部位,实现固位并减少移动、分散外部压力,给骨骼创造修复的良好条件,因此当有人骨折受伤的时候,医生总是用石膏固定。

17.矿物资源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在世界范围内,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均来自矿业资源。

18.矿物资源是有限的,是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面对日益枯竭的矿物资源,人们正在采用积极各种措施进行保护。

部分矿物资源可开采年限:

铁矿:

100年,锌锡钨矿:

40-50年,银、铅、锰、铝矿:

20-30年。

19.我们能为矿物资源做的事:

(1)制定法律法规

(2)实行保护性开采

(3)推广先进适用技术(4)回收再利用矿物资源

(5)积极开发新资源(6)加强宣传等。

20.实验:

实验名称:

体会石膏的作用

石膏粉、水、水杯、搅拌棒、废报纸

①将石膏粉加水调成糊状。

②把一根手指插入石膏,再取出。

③反复三次能增加石膏糊厚度,吹气能加速凝固。

④过一会儿,弯一弯手指,体会石膏的作用。

石膏易塑形、凝固后强度较大。

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

1.所有的工程项目都与人的需求有关。

2.工程实践的六个流程:

明确问题、前期研究、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测试改进、展示交流。

3.工程师具备的共同素养:

工程师能精确绘图、会制作产品模型、能运用数学和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会使用各种工具和仪器。

除此以外还要有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懂得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