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 植物常见的基本类群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670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七 植物常见的基本类群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实验七 植物常见的基本类群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实验七 植物常见的基本类群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实验七 植物常见的基本类群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实验七 植物常见的基本类群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实验七 植物常见的基本类群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实验七 植物常见的基本类群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实验七 植物常见的基本类群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实验七 植物常见的基本类群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实验七 植物常见的基本类群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实验七 植物常见的基本类群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实验七 植物常见的基本类群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实验七 植物常见的基本类群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实验七 植物常见的基本类群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实验七 植物常见的基本类群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实验七 植物常见的基本类群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实验七 植物常见的基本类群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实验七 植物常见的基本类群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实验七 植物常见的基本类群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实验七 植物常见的基本类群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七 植物常见的基本类群Word格式.docx

《实验七 植物常见的基本类群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七 植物常见的基本类群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七 植物常见的基本类群Word格式.docx

末回裂片线形,略呈镰刀形,长1~1.4cm,浅锯齿。

叶革质或厚质,两面光滑,下面灰色或灰蓝色,小羽轴上略有褐色短毛。

孢子囊群生裂片上分叉小脉的顶端,囊群盖两瓣,形如蚌壳。

孢子三角状四面形,透明。

植株高达3米。

根状茎粗大,平卧,密被金黄色长柔毛。

叶簇生;

叶柄长达120厘米,棕褐色,有光泽,基部密被垫状的金黄色长柔毛,向上光滑;

叶片广卵状三角形,长达180厘米,宽略等于长,三回羽状分裂;

羽片互生,叶近革质,有光泽,下面灰白色或灰蓝色,除小羽轴两面略有褐色短毛外,其余均无毛。

孢子囊群着生于小脉顶端,每裂片有1~5对;

囊群盖坚硬,成熟时张开,形如蚌壳,露出孢子囊群。

荷叶铁线蕨:

多年生草本,高4–25厘米。

根状茎近直立,或部分匍匐横走,棕黑色,被狭长浅棕色膜质鳞片,单叶丛生,纸质或坚纸质,近圆形或圆肾形,直径2–6厘米,基部心形,能育叶边缘浅波状,不育叶边缘密生小锯齿。

叶脉扇状,具2–3次分叉,顶端直达叶缘齿尖;

叶柄细长,棕黑色或黑紫色,有光泽,幼时被浅棕色纤维状鳞毛,老后脱落;

叶片与叶柄着生处常被疏生细长的绡状毛,孢子囊群棕黑无能,生于由叶喧缘反卷成的假囊群盖下,囊群盖横肾形或长圆形。

7月形成孢子囊群,8–9月孢子陆续成熟。

巢蕨:

植株高1-1.2米。

根状茎直立,粗短,木质,粗2-3厘米,深棕色,先端密被鳞片;

鳞片蓬松,线形,长1-1.7厘米,先端纤维状并卷曲,边缘有几条卷曲的长纤毛,膜质,深棕色,有光泽。

柄长约5厘米,粗5-7毫米,浅禾秆色,木质,干后下面为半圆形隆起,上面有阔纵沟,表面平滑而不皱缩,两侧无翅,基部密被线形棕色鳞片,向上光滑;

叶片阔披针形,长90-120厘米,渐尖头或尖头,中部最宽处为(8-)9-15厘米,向下逐渐变狭而长下延,叶边全缘并有软骨质的狭边,干后反卷。

主脉下面几全部隆起为半圆形,上面下部有阔纵沟,向上部稍隆起,表面平滑不皱缩光滑,暗禾秆色;

小脉两面均稍隆起,斜展,分叉或单一,平行,相距约1毫米。

叶厚纸质或薄革质,干后灰绿色,两面均无毛。

孢子囊群线形,长3-5厘米,生于小脉的上侧,自小脉基部外行约达1/2,彼此接近,叶片下部通常不育;

囊群盖线形,浅棕色,厚膜质,全缘,宿存。

凤尾蕨:

它是陆生矮小多年生蕨类植物,它的高一般在35—45厘米左右,凤尾蕨的根很粗壮,但它的茎比较短,它是直立生长的,并且有有黑褐色条状披针形鳞片。

叶二型,簇生,纸质,无毛;

叶柄禾秆色,光滑;

能育叶卵圆形,长25-30厘米,宽15-20厘米,一回羽状,但中部以下的羽叶通常分叉,有时基部一对还有1-2片分离小羽片宽1-1.5厘米,边缘锐尖锯齿。

孢子囊群沿羽叶顶部以下的叶缘连续分布,像一条突起的虫卵一样,孢子是褐色的,囊群盖狭条形。

凤尾蕨为凤尾蕨科的小型陆生蕨,叶二型;

不育叶为一回羽状复叶,羽片条形,上部羽片基部下延,在中轴两侧形成狭翅,上部的羽片无柄,不分裂,先端渐尖,长线形,全缘,顶端的羽片最长,下部羽片常有二至三叉,羽状分裂者具小羽片数枚,长线形,小羽片在叶轴上亦下延成翅,叶脉明显,细脉由中脉羽状分出,单一或二叉分支,直达边缘,形似凤尾,故而得名;

不生孢子囊的营养叶叶片较小,2回小羽片较宽,线形或卵圆形,边缘均有锯齿,孢子囊群线形,沿孢子叶羽片下面边缘着生,孢子囊群盖稍超出叶缘,膜质。

能育叶有长柄狭绒形。

它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井栏边阴湿处常有生长,因此它又叫井栏边草。

它的根茎短,叶簇生,叶丛小巧细柔,姿态清秀,很适合盆栽。

2.2裸子植物

2.2.1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并无真正的花被,形态上多为乔木、灌木,极少为木质藤本;

叶多为针形、鳞形、线形、椭圆形、披针形,少为扇形或阔叶形;

花单形,风媒传粉;

胚珠裸露;

种子有胚乳,胚直生,子叶2至多数等;

解剖构造上茎中维管束排成环形,具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几全部由管胞组成,极少有导管等

2.2.2南林大校园内常见裸子植物类型(四种以上)

苏铁:

常绿树,不分枝高1-4(20)米,密被宿存的叶基和叶痕。

羽状达100对以长,条形,质坚硬,长9-18厘米,宽4-6毫米,先端锐尖,边缘向下卷曲,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有毛或无毛。

雄球花圆柱形,长30-70厘米,直径10-15厘米,小孢子叶长方形楔形,长3-7厘米,上端宽1.7-2.5厘米,有急尖头,有黄褐色绒毛,上部顶片宽卵形,羽状分裂,其下方两侧着生数枚近球形的胚珠。

种子卵圆形,微扁,顶凹,长2-4厘米,熟时朱红色

银杏:

习性:

落叶高大乔木,具顶生营养性长枝和侧生生殖性短枝。

叶:

扇形,有柄,长枝上的叶大都具2裂,短枝上的叶常具波状缺刻。

孢子叶球:

单性,异株。

小孢子叶球:

呈柔荑花序,生于短枝顶端的鳞片腋内。

小孢子叶有短柄,柄端常有2个悬垂的小孢子囊。

小孢子:

长圆形,纵轴有一凹陷的远极槽,外壁有微细的突起。

大孢子叶球:

简单,通常有一长柄,柄端有2个环状的大孢子也,特称为珠领(collar),上面各生1个直生胚珠。

种子:

种子近球形,种皮分化为3层。

胚具2片子叶。

染色体:

x=12。

水杉:

水杉,落叶乔木,杉科水杉属唯一现存种,中国特产的孑遗珍贵树种,落叶乔木。

树皮灰色或灰褐色,条裂(大树);

小枝对生,下垂,一年生枝淡褐色,二、三年生枝灰褐色,枝的表皮层常成片状剥落,侧生短枝长4—10厘米,冬季与叶俱落。

叶条形,长l一2厘米,宽1.5—2毫米。

雌雄同株,球花单生叶腋或枝顶。

侧柏:

侧柏为裸子植物亚门柏科常绿乔木。

又叫扁柏、香柏。

在中国分布极广,北起内蒙古、吉林,南至广东及广西北部;

人工栽培范围几遍全国。

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木质软硬适中,细致,有香气,耐腐力强,多用于建筑、家具、细木工等;

种子、根、叶和树皮可入药;

用种子榨油,供制皂、食用或药用。

树高一般可达20米。

2.3被子植物

2.3.1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具有真正的花,胚珠有子房壁包被,将来形成的种子包在果皮内,胚珠包藏于子房内,传粉方式多样,具有双受精现象,形成果实,孢子体发达,配子体退化,配子体依赖孢子体生存。

2.3.2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主要特征

双子叶植物:

种子内具有两片子叶,大部分根系为直根系,某些为须根系,木本双子叶植物初生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薄壁细胞组织以后进一步转化成维管形成层,产生次生结构,多年生双子叶植物在茎形成初生结构后,还要进行次生生长,形成木质茎,也表皮分上下表皮,不含叶绿体,外壁较厚,有角质层,多数角质层外还有一层蜡质,有表皮毛,叶肉有栅栏组织,雄蕊为4-5出数

单子叶植物:

种子内只有一片子叶,大部分根系为须根系,初生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薄壁细胞组织没有形成层的分化,最后常常经过硬化,发育成厚壁组织,大多数的茎只有初生结构,少数种类虽有次生结构,但和双子叶植物也不一样,叶大多狭而长,有些不具叶柄,有些叶柄呈鞘状,包围茎干,细胞壁不但角质化,还经过了硅质化,叶片质地坚硬,有泡状细胞,叶肉无栅栏组织,雄蕊为三出数

2.3.3南林大校园内常见被子植物

(至少15个科,总植物种类数量至少30种以上)

1、十字花科:

主要特征

代表植物:

油菜(图片)

诸葛菜(图片)

印度蔊菜(图片)

要包含一些主要的科(十字花科,菊科,蔷薇科,唇形科,石竹科,百合科,禾本科,莎草科,茜草科),其余科自选。

十字花科:

草本。

单叶互生,无托叶。

花两性、辐射对称,总状花序;

花萼4,每轮2片;

花瓣4,每轮2片,十字形排列,基部常成爪;

花托上有蜜腺,常与萼片对生;

雄蕊6,4强,外轮2个短,内轮4个长;

子房上位,由2心皮结合而成,常有一个次生的假隔膜,把子房分成假2室,也有隔成教室的,侧膜胎座。

柱头2,胚珠多数。

多角果或短角果,2瓣开裂,少数不裂。

种子无胚乳,胚弯曲。

染色体X=4~15、多6~9

代表植物:

白菜

菊科:

草本,半灌木或灌木,稀乔木,有乳汁管和树脂道。

叶互生,稀对生或轮生;

无托叶。

花两性或单性,极少为单性异株,常5基数;

少数或多数花聚集成头状花序,或缩短的穗状花序,下面有1至多层苞片组成的总苞,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至多数再排列成复花序;

在头状花序中有同形的小花,即全为筒状花或舌状花,或有异形小花,即外围为假舌状花,中央为筒状花;

萼片不发育,常变态为冠毛状、刺毛状或鳞片状;

花冠合瓣,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

雄蕊5(稀4)个,着生于花冠筒上;

花药合生成筒状。

基部钝或有尾;

子房下位,1室,1胚珠;

花柱顶端2裂。

果为连萼瘦果。

种子无胚乳。

染色体X=8~29.

孔雀草

路边菊

一年蓬

蔷薇科:

草本、灌木或乔木,常有刺及明显的皮孔。

叶互生,稀对生,单叶或复叶。

花两性,辐射对称,花被与雄蕊常愈合成碟状、钟状、杯状、坛状或圆筒状的花筒,称为萼筒或花托筒;

萼裂片5;

花瓣5,分离,稀缺如,覆瓦状排列;

雄蕊多数,花丝分离;

子房上位或下位,心皮多数至1个,分离或联合,每心皮有1至数个倒生胚珠。

核果、梨果、瘦果、蓇葖果等。

染色体X=7、8、9、17

石楠

木瓜

唇形科:

草本,稀木本,含挥发性芳香油。

茎常4棱形。

单叶,稀复叶,对生或轮生;

花两性,两侧对称,稀近辐射对称,腋生聚伞花序构成轮伞花序,常再组成穗状或总状花序;

花萼5裂,或2唇形,上唇2,下唇3,宿存;

花冠合瓣,2唇形,上唇2,稀3~4,下唇3,稀单唇形,假单唇形,或花冠裂片近相等;

雄蕊4,2强,稀2枚,分离或药室贴近两两成对,着生于花冠筒部;

花盘下位,肉质、全缘或2-4裂;

子房上位,2心皮,浅裂或常深裂成4室,每室有1个直立的倒生胚珠;

花柱常生于子房裂隙的基部,柱头多为2尖裂。

果为4个小坚果。

种子有少量胚乳或无。

染色体X=5~11、13、17~30。

半枝莲

一串红

石竹科:

草本,节部常膨大。

单叶对生。

花两性,整齐,二歧聚伞花序或单生;

萼片4~5,分离或结合成筒状,具膜质边缘,宿存;

花瓣4~5,常有爪;

雄蕊2轮8~10枚或1轮3~5枚;

子房上位,1室,稀不完全2~5室,花柱2~5,胚珠1至多数。

蒴果,顶端齿裂或瓣裂,很少为浆果。

胚弯曲包围外胚乳。

染色体X=6、9~15、17、19

石竹

百合科:

多为草本,具根状茎、鳞茎、球茎。

茎直立或攀缘状。

单叶互生,少数对生或轮生,或基生,有时退化成鳞片状。

总状、穗状、圆锥或伞形花序,少数为聚伞花序;

花两性,辐射对称,3基数;

花被花瓣状,裂片6,排成2轮;

雄蕊6,花丝分离或连合;

子房上位,稀半下位,通常3室,中轴胎座,每室有少至多数胚珠。

蒴果或浆果。

染色体X=3~27

葱兰

沿阶草

禾本科:

草本或木本,有或无地下茎,地上茎特称为秆。

秆有显著的节或节间,节间多中空,很少实心(如玉米、高粱等)。

单叶互生,2列,每个叶分叶鞘、叶片和叶舌3部分;

叶鞘包着秆,包着竹秆的称箨鞘,叶鞘常在一边开裂;

叶片(箨鞘顶端的叶片称箨叶)带形或线形只披针形,具平行脉;

叶舌生于叶片与叶鞘交接处的内方,成膜质或一圈毛或撕裂或完全退化;

箨鞘与箨叶连接处的内侧舌状物称箨舌;

叶鞘顶端的两侧常各具1耳状突起,称叶耳,箨鞘顶端两侧的耳状物称箨耳。

花序以小穗为基本单位,在穗轴上再排成穗状、总状或圆锥状;

小穗都有一个小穗轴,通常很短,基部有一对颖片,生在下面或外面的一片颖片称第一颖片,生在上方或里面的一片称第二颖片,小穗轴上生有1至多数小花,每一小花外有苞片2,称外稃和内桴。

在子房基部,内、外稃间有2或3枚特化为透明而肉质的小鳞片,称为鳞被或浆片,由外稃及内桴包裹鳞被,雄蕊、雌蕊组成小花;

小花两性或稀单性;

雄蕊通常3,很少2、4或6枚,花丝细长,花药丁字形着生,可摇动,有利于风力传粉;

雌蕊1,由2~3心皮构成,子房上位,1室、1胚珠、花柱2、很少1或3;

柱头常为羽毛状或刷帚状。

果实果皮常与种皮密接,称颖果。

含丰富淀粉状胚乳,基部有一个细小的胚。

染色体X=2~23

狗牙根

紫竹

莎草科:

草本,常有根状茎。

茎特称为秆,常三棱柱形,实心,无节。

叶基生或秆生,通常3列,叶片条形,基部常有闭合的叶鞘,或叶片退化而仅具叶鞘。

花小,单生于鳞片(颖片)的腋内,两性或单性,2至多数带鳞片的花组成小穗;

小穗单一或若干枚再排成穗状、总状、圆锥状、头状或聚伞花序;

花序下面通常有1至多枚叶状,刚毛状或鳞片状苞片,苞片基部具鞘或无;

鳞片在小穗轴左右二列或螺旋状排列;

花被缺或退化为下位刚毛或下位鳞片;

雄蕊3,稀为1~2;

子房1室,1胚珠,花柱1,柱头2~3.果为小坚果或者有时为苞片所形成的囊包裹,三棱形,双凸状、平凸状或球形。

染色体X=5~6。

荸荠

茜草科:

乔木、灌木或草本。

单叶,对生或轮生,常全缘;

托叶2,常宿存。

花两性,辐射对称,常4或5(稀6)基数,单生或排成各种花序;

花萼与子房合生,萼裂片覆瓦状排列,有时其中1片扩大成叶状;

花冠合瓣,筒状、漏斗状、高脚碟状或幅状,裂片4~5,镊合状或旋转状排列。

雄蕊与花冠片同数互生,着生于花冠筒上;

子房下位,常2室,胚珠1至多数;

花柱丝状;

柱头头状或分歧。

蒴果、核果或浆果;

种子有胚乳。

染色体X=6~1

栀子花

木兰科:

木本,植物体多具香气,单叶互生,托叶大型,早落,在结上留有环状脱叶痕。

花大型,单生,两性,稀单性,整齐。

花托伸长或突出;

花被多少可区分为花萼及花冠;

雄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在伸长的花托下半部;

花丝短,花药长,药两室,纵裂;

雌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在伸长的花托的上半部,每心皮含胚珠1-2(或多数)。

蓇葖果,或带翅的坚果合成球果状。

种子胚小,胚乳丰富,成熟时常悬挂在由珠柄部分的螺纹导管展开而形成的细丝上。

染色体X=19

鹅掌楸

含笑

樟科:

木本,常绿或落叶,叶互生、对生、近对生或轮生,革质,有时为膜质或纸质,全缘,极少分裂,羽状脉,三出脉或离基三出脉,小脉常为密网状;

无托叶,气孔为茜草型,局限于下表面且常凹陷。

花组成腋生或近顶生的圆锥花序、总状花序、近伞形花序或团伞花序;

总苞片无或有,开花时脱落或宿存;

花两性或单性,辐射对称,花被通常3基数,亦有2基数,呈萼片状,基部合生成筒,裂片6或4,排成两轮,大小相等或外轮的较小,花被筒短或很短,有的花后增大变成杯状或盘状的果托;

雄蕊着生在花被筒的喉部,数目一定,稀数目不定,通常排列呈4轮,每轮2~4,花丝基部有2腺体或无,有时部分雄蕊特别是最内轮的雄蕊不发育,成为退化雄蕊,花药2~4室,以裂瓣开裂,子房上位1室,有胚珠1颗,花柱1,柱头盘状,扩大或开裂,有时不明显。

果为浆果状核果,有时为宿存的花被或花被筒承托,部分包围或全部封闭;

果梗圆柱形,有时肉质。

种子无胚乳,子叶厚肉质,胚芽明显。

导管大多中等,以单穿孔为主。

花粉粒无萌发孔,多少圆形,直径24~40(70)微米,外壁薄,通常具小刺或小刺状突起,外壁雕纹模糊。

染色体基数x=7,12。

香樟树

苋科: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少数攀援藤本或灌木。

叶互生或对生,全缘,少数有微齿,无托叶。

花小,两性或单性同株或异株,或杂性,有时退化成不育花,花簇生在叶腋内,成疏散或密集的穗状花序、头状花序、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

苞片1及小苞片2,干膜质,绿色或着色;

花被片3-5,干膜质,覆瓦状排列,常和果实同脱落,少有宿存;

雄蕊常和花被片等数且对生,偶较少,花丝分离,或基部合生成杯状或管状,花药2室或1室;

有或无退化雄蕊;

子房上位,1室,具基生胎座,胚珠1个或多数,珠柄短或伸长,花柱1-3,宿存,柱头头状或2-3裂。

果实为胞果或小坚果,少数为浆果,果皮薄膜质,不裂、不规则开裂或顶端盖裂。

种子1个或多数,凸镜状或近肾形,光滑或有小疣点,胚环状,胚乳粉质。

该科植物多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攀援藤本或灌木。

单叶,互生或对生,无托叶。

花两性,稀单性,为腋生的聚伞花序或排成圆锥花序;

苞片小,小苞片2,干膜质,花被片3~5,常干膜质,雄蕊常和花被片同数且对生,子房上位、1室,具基生胎座,果为胞果、小坚果或盖裂的胞果。

种子小,凸透镜状或肾形。

胚环形,胚乳粉质。

染色体基数x=6,7,8,9,10,17

鸡冠花

漆树科:

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中经济价值较大的1科。

绝大多数为乔木或灌木,少有木质藤本和亚灌木状草本。

叶互生,多为羽状复叶,也有单叶或掌状3小叶,无托叶。

花小,单性或杂性异株,少有两性,整齐、排列成圆锥花序;

离瓣,3~5基数,稀为单被或无被;

雄蕊与花瓣同数或为其2倍,有时部分退化,花药2室,内侧向纵裂;

花盘存在,多样;

心皮合生,稀分离,子房上位,少有半下位至下位,1~5室,每室1胚珠,倒生,珠柄自子房室基部直立或沿子房壁弧形上升或伸长至室顶而下垂。

核果;

种子无胚乳或有少量胚乳。

韧皮部具裂生性树脂道,分泌乳液或水状汁液。

木质部年轮不明显,导管单穿孔,纹孔通常互列,螺纹只见于漆树族(主要在黄连木属和黄栌属)中;

射线细而不显;

木薄壁组织一般较少;

木质纤维多具薄壁,整齐径向排列。

花粉粒3沟孔型,但黄连木和九子母2属为筛孔型。

染色体基数x=7,10,14,15,16,18,20,30。

约60属600余种。

美国红栌

黄栌

藤黄科:

乔木或灌木。

叶对生或轮生,稀互生,单叶,无托叶。

花通常为单性,有时在同一植株上有两性花,但在功能上为杂性异株,稀全部为两性;

萼片2~10(或以上),交互对生或覆瓦状排列;

花瓣4~12,通常覆瓦状排列,近镊合状排列或旋转;

雄蕊少或多数,下位着生,分离或不同程度合生,常集合成束,花药2室,纵向开裂;

雄花中常有退化雌蕊;

花粉粒经常具3孔沟,扁球形至长球形;

雌蕊1,子房上位,1至多室,心皮3或5或与子房室同数,胎座为中轴基底或为侧膜,每个胎座具1至多数胚珠,胚珠倒生,花柱数目与心皮或子房室同数且常合生,柱头常呈盾状或辐射状。

果常为蒴果状;

有时为浆果或核果;

种子有很大的胚但无胚乳,常具假种皮。

本科以具有裂生的空隙或小渠道为其特征,内含树脂或油。

在薄壁组织及幼茎射线细胞中常出现有分泌细胞。

气孔茜草型,导管具单穿孔,木薄壁组织发达,木纤维的胞壁厚至极厚,具少数单纹或不显著的重纹。

铁力木属及胡桐属存在环孔管胞。

金丝桃

冬青科:

冬青科植物最早出现于北半球晚白垩纪,即该科植物在中生代晚期就已存在。

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的冬青目。

常绿、落叶乔木或灌木。

单叶互生,稀对生。

聚伞花序、伞形花序或簇叶腋,稀单生。

花小,辐射对称,单性,稀两性或杂性,4~6数;

花萼分裂,宿存;

花瓣分离或基部连合;

雄蕊与花瓣互生,花丝粗短(雌花中形成假雄蕊,有时花瓣形),花药2室;

子房上位,2至多室,每室有胚珠1~2颗(雄蕊中有退化雄蕊),花柱短或缺,柱头头状、盘状或脐状。

核果有分核2至多颗,稀为1核,分核背面维管束形成各种雕纹,为分类的主要特征;

种子具丰富胚乳,胚小,直生。

花粉为长球形、近球形或扁球形,极面观为3裂圆形(18~40)×

(18~38)微米,3孔沟,沟较宽,内孔横长而较窄,常不明显,表面具明显的瘤(棒)状纹饰,较密。

染色体基数x=9,10。

有2属400多种。

法国冬青

枸骨冬青

忍冬科:

双子叶植物,15属,约450种,分布于温带地区,中国有12属,207种,广布于全国,很多种类供观赏用,有些入药。

灌木,稀为小乔木或革本;

叶对生,单叶或羽状复叶,通常无托叶;

花两性,辐射对称或左右对称;

萼4~5裂;

花冠管状或轮状,4~5裂,很少2裂;

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且与彼等互生;

子房下位,1~5室,每室有胚珠1至多颗;

忍冬科植物绝大部分是藤本植物或灌木,只有少数种为草本植物,有常绿植物也有落叶植物,叶对生、单叶;

花两性,5基数,花冠合瓣;

果实一般为浆果,也有蒴果或核果。

金银花

大戟科:

大戟科植物为草本、灌木或乔木,体内常有乳白色液汁。

叶通常互生,单叶,稀复叶,有托叶,基部或叶柄上有时有腺体。

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聚生成各种花序,通常为聚伞花序或特殊的杯状聚伞花序(大戟花序);

有些属的种类有花萼而无花瓣,也有的花萼和花瓣均无;

萼片离生或合生,覆瓦状或镊合状排列;

有花盘或退化为腺体;

雄花:

雄蕊与花被片同数,或2倍,或极多或很少或1(在大戟属整朵花仅含1裸露雄蕊);

花丝离生或联合成柱状,花药2~4室,退化子房有或无;

雌花:

退化雄蕊有或无;

子房上位,通常3室,稀1至多室,每室有胚珠1~2颗,生于中轴胎座上,花柱与子房室同数。

果多数为蒴果,成熟时分裂成3瓣,有时不开裂而成浆果状或核果状。

种子常有种阜,内有丰富的肉质胚乳及位于中央的大而伸直或弯曲的胚。

染色体基数x=7~13。

乌桕

金缕梅科:

常绿或落叶乔木和灌木木本。

单叶互生,具掌状脉或羽状脉,托叶明显(红花荷属例外)。

花两性,稀单性同株,萼管与子房多少合生,萼齿4~5;

花瓣4~5,有时较多,或缺;

雄蕊4~5或多数,子房下位至半下位,稀上位,2室,花柱2,离生,胚珠每室多个至1个。

蒴果2裂;

种子多粒或1粒,种皮骨质,或有狭翅,有胚乳。

花粉3沟或多孔。

染色体基数x=12,15。

红花檵木

枫香

蜡瓣梅

毛茛科:

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稀为灌木或木质藤本。

叶基生或互生,掌状分裂或羽状分裂,或1至多回3小叶复叶。

花两性,整齐,花部分离;

萼片3至多数;

雄蕊、心皮多数。

各部常螺旋状排列,稀轮状排列;

萼片时呈花瓣状或萼片玉华办成距而具特殊蜜腺;

心皮结合或两侧对称。

瘦果或蓇葖果,稀浆果;

染色体X=6~10、13。

天葵

卫矛科:

常绿或落叶乔木、灌木或藤本灌木及匍匐小灌木。

单叶对生或互生,少为三叶轮生并类似互生;

托叶细小,早落或无,稀明显而与叶俱存。

花两性或退化为功能性不育的单性花,杂性同株,较少异株;

聚伞花序1至多次分枝,具有较小的苞片和小苞片;

花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