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鲁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3689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77 大小:13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鲁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7页
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鲁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7页
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鲁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7页
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鲁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7页
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鲁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7页
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鲁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7页
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鲁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7页
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鲁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7页
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鲁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7页
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鲁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7页
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鲁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7页
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鲁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7页
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鲁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7页
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鲁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7页
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鲁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7页
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鲁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7页
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鲁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7页
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鲁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7页
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鲁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7页
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鲁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鲁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鲁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鲁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政治 全册教案 鲁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板书课题:

第一课公平、正义——人们的永恒追求

二、新课导学:

板书框题:

一、我们向往公平

1.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

情境活动一:

(见教材P3—4页材料)

学校开展小科技制作和小发明活动,李明邀请同班几个同学组成科技制作小组积极参加。

他们准备制作一个航空飞机模型,可是,当图纸设计完毕,材料准备齐全,模型制作即将开始时,李明的母亲因病住院,他必须每天放学后到医院陪妈妈,没有时间再参加小组的活动。

后来,这个小组制作的飞机模型在学校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在颁奖大会上,上台领奖的同学中没有李明,获奖证书上也没有他的名字。

议一议:

※你认为这对李明公平吗?

为什么?

※应该怎样理解生活中的公平?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小结、板书)

(1)公平要求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和统一

讨论交流:

※什么是公平?

(公平意味着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承担应分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到的利益。

公平要求对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都要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和统一。

※说说你对公平与不公平的理解。

(不公平的表现)

(如果一个人承担的责任少于他应承担的责任,或者获得的利益多于他应获得的利益,则是不公平的。

)辨一辨:

(详见教材P4页爱因斯坦名言)

“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的东西。

”爱因斯坦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①公平意味着每一个人既要承担应分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的利益;

②公平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实现权力和义务的对等和统一。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公平涵义的理解。

解答此题,首先要懂得公平是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分担自己该做的事情。

如果一个人没有承担他应该承担的责任,或者没有得到她应该得到的利益,人们就会认为这是不公平的。

由此可见,爱因斯坦这句话的意思是“公平意味着每一个人既要承担应分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的利益;

”)

情境活动二:

(详见教材P4——5页材料)

王某和刘某是好朋友,看见别人做服装生意很赚钱,便商量决定合作开一家服装店。

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两人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

协议规定:

王某出资4万元,刘某出资2万元,利润按出资比例分成,若出现赔本也按出资比例分担;

王某负责进货,刘某负责销售。

开业后,两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生意日益红火起来。

一年下来,按协议王某分的利润1万元,刘某分得利润5000元。

第二年,王某又让自己的妻子在附近开立一家相同的服装店,他把所进服装的大部分紧俏货放到该店销售,致使王某刘某合作的服装店生意越来越冷清,利润下降。

而在利润分红时,王某仍按原定协议分成。

※王某的做法对刘某是否公平?

这种做法会导致什么结果?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板书标题如下!

(2)公平是合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学生阅读教材后教师简述,强调要点!

社会需要合作,更需要良好的合作,公平是合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因此,在生活中我们与他人合作时,需要树立公平意识,努力维护合作公平!

情景活动三:

(详见教材P5)填一填(略——见教材P5)

人们在社会合作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下列表现中,哪些是利于合作公平的表现,请把它们挑选出来。

为他人着想自私自利负责任利益共享歧视对方少负责多取利益自己说了算

互惠互利尊重理解双赢不取不应得利益积极承担责任相互平等

※属于合作公平表现得是:

※合作公平的要求还有:

2.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

公平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只有社会公平,才会有今天生活的安定祥和。

所以,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1)社会公平在我国的表现: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公平,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国家为了维护社会公平采取了多种措施,取得了很大成效。

情境活动四:

(详见教材P6页)※照片中的现象体现公平吗,为什么?

※列举你所知道的有关社会公平的现象。

(学生阅读教材后思考讨论)

社会公平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社会公平主要表现为社会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并使每个人都能够按自己的劳动和贡献得到应得到的利益。

教师讲述:

教材谈到的社会公平主要是指公民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结果分配公平。

通常所说的社会公平,一般包含公民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等几个方面。

教材选取了三个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来介绍。

权利公平主要表现为公民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人格上的平等,全力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机会公平主要表现为公民参与社会合作,要求社会确保机会平等,就是要使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对于一切机会、植物和地位,都有资格平等参与竞争;

结果分配公平主要是指社会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分配要合理,要顾及全体人民的利益,走共同富裕之路。

结果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根本内涵和最高层次,是合作公平的主要表现形式。

情境活动五:

(详见教材P6——7页材料)

※国家采取上述措施表明了什么?

(表明我国已经本实现了社会公平,并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

※请列举我国社会公平的表现。

在经济生活中: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下岗职工再就业经济适用房制度,国家对一些贫困地区实行优惠的经济发展制度国家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工资扶贫工程再就业工程

在政治生活中:

民族平等制度法律援助制度法律监督制度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公民平等地享有法律赋予的政治权利

在文化教育生活中:

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国家对一些少数民族考生实施高考加分政策

对贫困考生的贴息助学贷款制度对贫困考生的助学希望工程

相关链接:

(详见教材P7页链接材料)(略)

(2)维护社会公平对社会稳定的作用(学生阅读教材后思考讨论)

想一想:

维护社会公平有何意义?

(公平对社会的作用?

)(见教材P8页第一段)

①维护社会公平能促进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的不断延续;

②维护社会公平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③维护社会公平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情境活动六:

(详见教材P8页材料)(略)

※温总理帮助农民工追讨工资对维护社会的稳定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生的思维应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拖欠农民工工资是不公道、不公平的,农民工辛苦一年付出了劳动却得不到应得的报酬,不符合公平的原则,温总理帮助农民工追讨拖欠工资是维护社会公平的义举;

第二,大量的农民工工资拖欠,应得的利益得不到兑现和保障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产生新的社会矛盾,甚至引起社会冲突。

温总理帮助农民工追讨头拖欠工资,使社会矛盾得到了正确处理,有利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总之,温总理这一行为的重要意义在于:

一是维护社会公平,二是保持社会稳定。

(3)维护公平是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维护社会公平,不仅要靠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力量,而且要靠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努力。

※维护社会公平对每个社会成员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我们应该如何维护社会公平?

维护社会公平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而又不侵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填一填说一说

※青少年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平等参与的机会有:

受教育、享受法定权利、履行法定义务等。

※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我们现在能够承担的社会责任有:

自觉接受义务教育、遵守各种规则、履行应尽义务。

※怎样才能做到不损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尊重他人、平等地对待他人;

遵守各种规则、自觉维护社会公平。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知识点:

(略)

四、作业安排

1.(详见《练习册》P3页)

2.作业本:

(1)什么是公平?

(2)社会公平的表现是什么?

(3)维护社会公平有何意义?

(4)维护社会公平对每个社会成员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第3、4课时(总第三、四课时)

第二框——为正义高歌

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

教学难点:

1.公平要求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和统一

导学过程

一、板书框题:

为正义高歌

1.分清生活中的正义和非正义行为(P9)

(详见教材P9页材料)议一议:

※国家为什么要打击社会黑恶势力?

(社会需要正义。

国家打击社会黑恶势力,表章见义勇为就是伸张正义,维护社会秩序和人们的安定生活。

列举社会生活中的正义行为。

(见义勇为、扶贫助困、捐资助学、扶老携幼、助残帮困、爱心捐助……)

教师简述:

从古至今,人们在不断地追求正义,因为我们都愿意生活在一个充满正义的社会里。

历史和现实都告述我们,社会正义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1)社会正义是人们追求的共同目标(P9)

那么,判断正义和非正义行为的标准是什么呢?

(2)判断正义和非正义行为的标准(P9)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情,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什么是正义行为?

(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

※划分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标准是什么呢?

(学生阅读教材P9页地二段正文,讨论回答)

(区分正义行为的标准:

一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行为;

二是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行为。

符合这两点就是正义行为,不符合的就是非正义行为。

(详见教材P9—10页材料)(略)

※请继续列举社会的规则和程序。

※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制度、规则和程序,社会生活将会怎样?

(学生讨论交流)

通过讨论我们明白了,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必须有自己的制度、规则和程序。

每个人都能从制度、规则、程序的正常运转中受益,也都受正义制度的约束。

如果没有制度、规则和程序,社会将陷入无序和混乱。

由此可见,要维护社会正义,必然要求人们要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

(3)正义要求人们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P10)(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讨论交流)

思考讨论交流:

※什么是正义制度?

制度的正义性是什么?

正义的要求有哪些?

(社会离不开规则和程序,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程序就是正义制度)

(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普遍性,制度之所以是正义的,是因为,社会规则和程序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正义代表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违反这些规则和程序就是违背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

(正义制度要求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不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就不符合正义的要求,就是非正义的。

总之,每个人都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转中受益,也都受正义制度的约束,如果没有正义制度规则的支持,社会合作就无法进行,就难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

人们制定的规则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公平的。

在规则面前,人们平等地遵守,则是正义。

请你选择:

(详见教材P10)

逃票乘车——非正义行为;

考试作弊——非正义行为;

参与选举——正义行为

试填写下列表格:

范围常见的正义行为

常见的非正义行为

(4)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后果(P11)

正义行为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应得到人们的赞扬和支持;

非正义行为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正当权益,必然遭到道德的谴责或法律的制裁。

情境活动三:

(详见教材P11页材料)(略)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以不正义的手段多得利益的行为?

(非正义行为损害公共利益和和他人的正当权益,我们应鄙视、制止和谴责以不正义的手段多获得利益的行为。

2.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P12)

(1)要为人正直:

(详见教材P12页材料)(略)(阅读思考讨论交流)

吵架过后,吕毅为什么还要投何雯的票?

(虽然吕毅与何雯平时有矛盾、有误会,但是在选三好学生时仍投了何雯的票,这表明了吕毅为人正直,这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应有的表现。

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当时是怎样做的?

(2)自觉遵守规则(学生阅读教材)(P12)

(详见教材P12)(略)

※议一议:

邓亚萍为什么这样做?

她的做法导致金牌丢失,值不值得?

(邓亚萍遵守规则,虽然失去了金牌,但却赢得了对手和外国人的尊敬,体现了中国运动员的高尚风格。

她这种坚持正义的精神比金牌还要宝贵。

这一事例告诉我们,遵守规则、具有规则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制度、规则和程序不仅仅是对人行为的一种约束,同时也是对人自由行为的一种保护,在制度规则和程序范围内是自由的,超越出这个范围,就是不自由的了。

因此,尊重和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是一个现代人应有的品格,是一个人有教养、有文化的表现,没有规则意识,就不会成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板书)

(3)要坚持正义的标准(P13页)

辨别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不是凭个人情感的好恶,而是看是否符合正义的标准。

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一定要坚持正义标准。

有正义感的人都有哪些表现呢?

(按照正义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违反正义标准的事坚决不做,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集中表现。

(4)不侵害他人的利益(P13页)

(详见教材P13)(略)

※小强等人的行为错在哪里?

※※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义气算不算正义行为?

(课后作业)

(※小强为同学打抱不平,为受欺负的同学报仇不是正义的行为。

因为他的行为侵犯了别人的利益,伤害了他人的身体,是最严重的非正义行为。

(※※“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义气”不是正义的行为。

因为这种行为侵害了他人的利益、伤害了他人的身体。

而不伤害他人、不侵害他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最起码要求。

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是决不会做侵害他人利益的事的。

(学生阅读教材正文)

※※※怎样才能做到不侵害他人的利益?

(见教材P13页中)

(5)敢于与非正义行为作斗争(P13页)(阅读教材正文后思考讨论交流)

说一说:

※当你遇到非正义行为发生时应怎样做?

※※怎样做有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有正义感的人应当鄙视以不正当的手段多的利益的行为,当遇到非正义行为发生时,对实施非正义行为的人要进行积极的劝说和制止,必要时依自己的勇敢和机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①要为人正直;

②自觉遵守正义规则。

尊重和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是一个现代人应有的品格;

③要坚持正义的标准。

按照正义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违反正义标准的事坚决不做,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的集中表现;

④不侵害他人的利益。

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最起码要求。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乃至生命是最严重的非正义行为;

⑤敢于与非正义行为作斗争。

(详见教材P14页)

(详见教材P14页材料后)

三、课堂小结(按板书小结本课要点)

1.完成《练习册》第一棵——课时评价内容

(1)正义行为及划分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标准是什么呢?

(2)什么是正义制度?

正义的要求有哪些?

(3)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们义气算不算正义行为?

(4)当你遇到非正义行为发生时应怎样做?

(5)怎样做有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第二课在承担责任重成长

导学目标

课标内容

2.3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4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2.5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认清自己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

认识到不承担责任带来的不良后果,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以积极的心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体验、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树立法律意识;

树立在承担责任中成长、努力做一个负责任公民的人生追求。

能分清责任的来源;

能够随着身份的变换,承担不同的责任;

能够为自己负责;

正确对待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做出最合理的选择;

培养关爱社会、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能力;

学会承担责任,努力履行责任,提高青少年遵纪守法的能力。

知道责任的含义、责任的来源;

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懂得每个人应该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

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懂得承担责任虽然有代价,但不能逃避和推卸责任,而要积极承担;

懂得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意义,自觉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教学重点1.承担责任的意义和代价2.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1.责任的产生问题2.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计划用七课时授完

(一)责任对于你我他

第一框——责任对于你我他

身份不同责任不同

责任的产生问题

2课时授完

第1课时(总第五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导入语:

(详见教材P15页导言)……(略)2.板书课题:

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二)新课导学:

(一)责任对于你我他

一、有承诺就有责任(P15)

(详见教材P15页材料)(略)

(学生结合教材讨论)

※列举生活中的承诺现象。

※※想一想承诺意味着什么?

(承诺就意味着应该信守诺言,就是应该做的事。

(承诺就意味着责任的产生,承诺就要负责,就要挑起责任的担子)

当一个人向另一个人做出承诺时,他就承担了信守承诺或“说话算数”的责任和义务,他就同意了履行这一责任的义务。

因此,承诺就意味着责任的产生(板书),承诺就要负责,就要挑起责任的担子。

1.责任产生于人们之间的相互承诺(P16)(学生阅读教材后教师讲述)

在社会生活中承诺有多种形式,但有了承诺就有了责任。

承诺是责任产生的重要来源,我们要重视承诺,谨慎承诺,既然承诺就要勇于负责。

看图、阅读、思考讨论

※评论韩亮和小飞的言行,是否对朋友的所有要求都应承诺?

※※你曾经对他人承诺过什么?

你是否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有承诺就有责任,我们要认真履行自己的承诺和责任。

但现实生活中并非对所有的要求都要承诺,也并非所有的“承诺”都要承担责任,承诺之前首先要考虑我们的承诺是否符合道德和法律规范,是否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我们承诺的意义和责任和在?

2.责任的来源(P16页)教师讲述:

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必然随之产生一定的责任。

比如,在父母子女关系中,会产生父母和子女各自的责任;

在消费关系中,会产生厂家、商家和消费者各自的责任;

在工作关系中,会产生员工和领导、员工和员工之间各自的责任等等。

那么什么是责任呢?

责任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学生阅读材料P16页第二段后讨论交流)

※什么是责任呢?

※※责任产生的来源是什么?

(※责任是对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

※※责任产生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归根结底是由于人们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不同的社会关系就会规定或要求人们承担不同的责任。

)(板书)

(详见教材P17页链接材料)(学生阅读材料后教师讲述)

相关链接材料向我们介绍了责任产生的不同来源,常见的责任产生的来源有:

养育、承诺、分配、任命、职业、法律、习俗、公民原则、道德原则等。

一些责任可能只有一个来源,一些责任可能有多种来源。

总之,人的责任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弄清自己的责任,增强责任感,承担起我们的各种责任。

(三)课堂小结(按板书小结本课要点)

(四)作业安排

第2课时(总第六课时)

(一)复习导入

复习提问:

什么是责任呢?

责任产生的来源是什么?

(二)导学过程

二、身份不同,责任不同(P17)

1.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不同,责任就不同(P18)

怎样理解“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不同,责任就不同”呢?

(见下——教师讲述)

(学生阅读教材P18页第一段)

(详见教材P17——18页材料)(略)

填一填:

李华都处在哪些社会关系当中?

(详见教材P18页图示)

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李华应承担哪些责任?

所处对象社会关系类型应承担的责任

与父母——(父子关系)——————赡养父母的责任;

与妻子——(婚姻关系,夫妻关系)——做丈夫的责任

与女儿——(父女关系)——————抚养教育的责任

与乘客——(服务关系)——————热忱周到服务的责任

与公司——(合同、雇佣关系)———为公司尽职尽责服务的责任

与交警队——(法律监督关系)———遵守交通规则的责任

与商场——(消费关系)——————文明消费、遵守消法的责任

与同事——(工作关系)——————团结协作的责任

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处于不同社会关系的人,其行为动机、行为方式、行为后果都会受到客观必然性的制约,就会产生做某些事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就会产生不同的责任。

不同的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不同,责任就不同;

同一个人与不同的人结成不同的社会关系,就会承担着多种社会责任。

(“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不同,责任就不同”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