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二模卷中实验题汇总.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7266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二模卷中实验题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上海市二模卷中实验题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上海市二模卷中实验题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上海市二模卷中实验题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上海市二模卷中实验题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上海市二模卷中实验题汇总.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上海市二模卷中实验题汇总.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上海市二模卷中实验题汇总.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上海市二模卷中实验题汇总.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上海市二模卷中实验题汇总.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上海市二模卷中实验题汇总.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上海市二模卷中实验题汇总.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上海市二模卷中实验题汇总.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上海市二模卷中实验题汇总.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上海市二模卷中实验题汇总.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上海市二模卷中实验题汇总.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二模卷中实验题汇总.doc

《上海市二模卷中实验题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二模卷中实验题汇总.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二模卷中实验题汇总.doc

2011年上海市二模卷中实验题汇总

二模中实验题分析

一、气体的制备、收集方式、尾气、实验仪器的名称

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除杂实验,包括通过药品顺序、填药品名称、药品的用途、写实验现象

三、探究实验,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来推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设计实验等

a

b

1、(长宁区2011年初三理化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右图是制取某气体的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编号的仪器名称:

a①、b②

(2)使用该装置制取气体,需满足的条件是 ③(用A~G表示)

A、反应物是固体 B、反应物是液体C、反应物是气体

D、反应需要加热E、反应不需要加热

F、制取的气体易溶于水 G、制取的气体不易溶于水

(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就可以利用此装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④。

制得的氧气还可选用⑤方法收集。

(4)实验室还可用过氧化氢制得氧气。

若要制得0.1mol氧气,需4%的过氧化氢溶液多少克?

(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⑥并列式进行计算⑦)。

2、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

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内容。

[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①。

[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如图A所示。

小洁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如图B所示。

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实验原理]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②;

装置B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③。

[实验结论]小刚认为:

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小洁认为:

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你认为④的结论正确,请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

⑤。

[实验设计修改]请你帮忙完善实验装置的设计,使两位同学都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把你的想法记录在横线中。

(描述的文字不得超过30字)

⑥。

3、(上海市卢湾区2010二模试卷)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

4.一包黑色粉末可能由氧化铜、木炭粉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为探究其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选择以下部分装置进行实验。

C

B

F

无水CuSO4

D

浓硫酸

澄清石灰水

E

黑色粉末

A

X

弹簧夹

Zn

稀硫酸

Ⅰ.小亮用装置A与E连接,关闭弹簧夹X,给排尽空气后的盛有黑色粉末的硬质玻璃管加热。

一段时间后,若黑色粉末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判断该黑色粉末的成分是(10)(写化学式),写出产生上述现象时,玻璃管内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1);

若黑色粉末不变色,澄清石灰水也不变浑浊,则无法确定黑色粉末的成分。

为进一步确定其成分,小明帮助小亮又进行如下实验:

他将干燥的氢气与A中的黑色粉末反应,并检验其产物。

你认为他应选择的仪器装置以及连接顺序依次为(12)(填字母代号),在给黑色固体加热前,应先通入氢气,目的是(13)。

若实验现象为(14),则黑色粉末的成分是氧化铜;若无上述实验现象则为木炭。

Ⅱ.除上述方法外,小强又设想出另一种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法:

取少量粉末于试管中,再加入过量(15)试剂(填试剂名称),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的结论如下表所示(表中未列完所有情况),请你完成下表:

实验现象

结论

有黑色不溶物,溶液呈蓝色

(16)

(17)

只含木炭

(18)

(19)

5、(2011年黄浦区模拟考试)甲图所示的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装置。

甲乙

a

b

请你回答:

①a仪器的名称是;b仪器的名称是。

②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如果没有伸到液面以下造成的后果是。

③可以用如甲图所示的收集方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④乙图中的发生装置在实验室中还可以用来制氢气。

其原因是:

6.有一瓶气体,可能由氢气和甲烷两种气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为证明该气体的组成,进行了下面二组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将该气体点燃后,产生的气体先后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和

澄清石灰水。

无水硫酸铜变蓝

澄清石灰水出现

浑浊现象

推断:

肯定有

____________。

可能有______。

②若为进一步确定气体的组成,设计了两种方案。

将1.6g该气体完全燃烧,依次通过右图所示的装置(每步均完全吸收),称量装置前后变化的质量。

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A

氢氧化钠溶液增重6.8g;

浓硫酸增重1.2g

你认为A、B方案中不正确的是

理由是。

由此确定气体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物质的量是

____________。

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B

浓硫酸增重3.6g,氢氧化钠溶液增重4.4g

7、(普陀区二模化学部分)铜粉中常混有少量的氧化铜粉末,现要测量某铜粉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以下两组同学均取样品10g进行实验。

(Ⅰ)甲组同学准备用还原法还原氧化铜,实验室可用的还原剂有H2、CO、以及炭粉。

①实验室中制取CO可用甲酸和浓硫酸加热反应制得,则制取CO气体可用到的仪器装置编号是(23)(从左图中选择,填写“a、b、c”编号)。

图中编号“A”的仪器名称是(24)。

左图右图

②若利用气体进行还原,甲同学考虑使用H2,使用H2比使用CO的优点是(25)

如果反应前后样品质量减少0.08g,则样品中铜粉的质量分数是(26)。

③若利用右图装置进行碳还原氧化铜,利用吸收液吸收产生的CO2,在加热实验前,先通入N2赶尽装置内的剩余空气。

吸收CO2溶液可以是(27)溶液。

如果反应中只有CO2生成且完全被吸收,则得到CO2amol时,样品中CuO的物质的量为(28)mol。

8、根据实验回答:

(1)写出图中a、b仪器名称: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

(2)图A中的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_。

(3)用图B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结果偏低,改进的措施是___________。

(4)图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方法有__________处错误。

(嘉定区、宝山区二模)52.下列是化学实验中的常见示意图:

Ⅰ.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

a

(1);b

(2)。

Ⅱ.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先进行的操作是(3)。

Ⅲ.实验室若用氯酸钾制取较纯的氧气,选择的装置是(4);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

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5),二氧化锰的作用是(6)。

Ⅳ.在装置B中用25克大理石与100克稀盐酸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装置

B中所得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16.2克。

试计算:

①可制得(7)摩尔二氧化碳。

②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

(8)(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9.任何科学结论都要经过实验验证,实验是重要的学科能力。

为弄清楚某废弃的防空洞内气体成分中是否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用下列盛有药品的仪器(图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检验防空洞内气体成分。

(假设B、C、D吸收完全)

ABCD

①甲组逐一检验是否含有上述某一种气体,若检验其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应选用(填编号)_(14)_,若防空洞内含有水蒸气,则B中的现象是_(15)_;若A中玻璃管内物质由黑色变成红色,则防空洞内含有_(16)_。

②乙组用上述仪器组装一套装置,通过一次实验同时检验上述气体,按气体通过的先后顺序,连接的仪器依次是(填编号,仪器可以重复使用)__(17)__。

③若已验证防空洞内气体中不存在一氧化碳,则我们进防空洞前需要进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较高的实验,其方法是_(18)_,方能安全进入洞中。

10、(金山区)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几种装置,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号仪器为:

(1)  ,b 

(2)  

(2)装置A可用作实验室制取O2或CO2的发生装置,用此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小勤同学从装置A得到启发,在装置A的基础上增加了隔离铜网改成装置B来制取氢气,又用一支底部有一个小洞的试管和矿泉水瓶组合成装置C(夹持仪器都略去)。

则B与A相比优点是 (4)  ,C与B相比不同之处是 (5)  ;而装置B显示的化学反应状态为 (6)  (填“进行中”或“已停止”)。

(4)在实验室用装置C制取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7),若隔离网改用铁丝做成,则产生的后果是(8)   ,说明金属活动性Fe  (9)Cu(填“=”或“>”或“<”)

11、(闵行区2010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考试)根据下列实验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

①,②。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O2的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可回收二氧化锰。

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填写选项序号)。

a.烘干b.溶解c.过滤d.洗涤

(3)实验室制取CO2的实验装置中,F装置相对于B装置具有的优点是。

右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的体积,其

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请在右图方框的广口瓶上添加玻璃导管,完成测量

生成的CO2的体积装置。

(用黑色水笔画图)

12.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

电池

木炭

白磷

铜片

白磷

80℃热水

(1)A中可燃物应取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试管①收集到的气体是;

D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请将上述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装置加以改正。

13、(浦东新区)51.下图甲~己是实验室制取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图。

甲乙丙丁戊己

(1)仪器a、b的名称是a(19)、b(20);

(2)甲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1);

(3)以下方案是对排水法与排空气法收集O2的比较(使用体积相同的集气瓶收集O2

比较项目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集气法

结论

方法可行性

O2的密度比空气(22)(填“大”或“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

O2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两种方法均可行

收集的过程

“验满”分析:

即便用带火星的木条移近集气瓶口,木条复燃也难以证明空气被排尽,因气体无色,集满与否较难确定。

集满O2的现象是

(23)

排水法收集O2更易于观察何时集满

收集O2的纯度

分别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

气法收集两瓶氧气(A和B),

放入两支相同的蜡烛。

可观察到B瓶内的

蜡烛熄灭较早。

结论(24)

(4)装置乙和丙都能用于实验室制取CO2,丙相对于乙在操作方面的优点为(25);

(5)使用丁装置制取气体时,对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26);

(6)用块状的石灰石与过量稀盐酸反应制取CO2,若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0.1mol,请回答:

Ⅰ.反应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为(27)(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Ⅱ.待块状石灰石与过量稀盐酸反应至不再冒气泡后,过滤反应后的混合物,并向滤 液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到如下曲线:

(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①写出AB段反应的实验现象(28);

②BC段的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9);

③DE段所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和(30)。

14、(普陀区二模)铜粉中常混有少量的氧化铜粉末,现要测量某铜粉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以下两组同学均取样品10g进行实验。

(Ⅰ)甲组同学准备用还原法还原氧化铜,实验室可用的还原剂有H2、CO、以及炭粉。

①实验室中制取CO可用甲酸和浓硫酸加热反应制得,则制取CO气体可用到的仪器装置编号是(23)(从左图中选择,填写“a、b、c”编号)。

图中编号“A”的仪器名称是(24)。

左图右图

②若利用气体进行还原,甲同学考虑使用H2,使用H2比使用CO的优点是(25)

如果反应前后样品质量减少0.08g,则样品中铜粉的质量分数是(26)。

③若利用右图装置进行碳还原氧化铜,利用吸收液吸收产生的CO2,在加热实验前,先通入N2赶尽装置内的剩余空气。

吸收CO2溶液可以是(27)溶液。

如果反应中只有CO2生成且完全被吸收,则得到CO2amol时,样品中CuO的物质的量为(28)mol。

(Ⅱ)乙组同学采用稀硫酸反应的方法,实验的具体流程如下图所示:

④写出样品中加入稀硫酸发生的化学方程式(29);

⑤该组所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以及(30),实验过程中使用玻璃棒的用途是搅拌和(31)。

完成下列实验步骤,空白处实验操作的名称是(32)。

无论甲组还是乙组同学设计的实验,都利用了相同的化学原理,该化学原理是(33)。

15、(2011年青浦区)结合下列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答问: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a  ①   b  ②  

(2)用气体装置B,能制备气体  ③  (填一种),其制备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④  ,收集该气体宜选用装置  ⑤  (填装置序号,下同)

(3)如果实验室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同时要收集一瓶用于做蜡烛燃烧实验的氧气,则最好的收集方法是  ⑥  ;(填字母编号)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小枫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⑦  ,收集装置是  ⑧  ;(填字母编号)

(5)某同学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而且水变  ⑨  ;(填一种颜色)

(6)某校化学实验室用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和碳酸钙用来制取二氧化碳0.1mol,问需碳酸钙多少克?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16.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杂质氯化钠,为了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浓硫酸具有干躁作用)

B

C

主要步骤如下,请填空:

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查①:

②将10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为300g;④从分液漏斗中滴入20%的稀硫酸,直到②为止,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⑦重复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称得质量为303.3g。

回答下列问题;

(1)试样中纯碱与20%的稀硫酸反应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是;④g。

(2)步骤⑤的目的是:

⑤。

(3)整个装置中碱石灰不同的作用是:

⑥。

(4)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不能换成浓盐酸,理由是:

⑦。

(5)若用沉淀的方法来测定试样中的质量分数,应选用的试剂是:

⑧。

17、(2011年松江区)实验室现有下列实验仪器

①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a;e。

②利用上述仪器中的(填仪器编号)可以组装一套制备O2的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都可以用法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③实验室也可以利用上述相同的发生装置,使草酸(H2C2O4)固体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来制取CO气体:

H2C2O4CO2↑+CO↑+H2O。

如果要利用纯净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铜,则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选填下列装置的序号,假设各步均完全反应):

发生装置(产生混合气体)→,该套实验装置存在的一个缺点是

无水硫酸铜

浓硫酸

NaOH溶液

Ca(OH)2溶液

CuO

ABCDE

18.徐汇区2009年初三中考化学模拟考试卷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锰作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时,设计了以下实验报告,请将该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探究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用品】

药品:

二氧化锰、氯酸钾

仪器:

木条、火柴、试管夹、药匙,还需补充的仪器是、。

【实验内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1.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加热较长时

间,木条复

燃。

氯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

总结:

二氧化锰是

氯酸钾受热

分解的催化剂

2.加热二氧化锰,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木条不复燃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

氧气。

3.将MnO2与KClO3的混

合物加热,用带火星的

木条检验氧气。

木条迅速复

燃。

二氧化锰能氯酸

钾的分解速度。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思考】

①上述探究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还需补充设计实验,验证从反应后的剩余物中分离出的固体物质性质不变,并证明MnO2在KClO3分解前后不变;

②探究实验中,只做实验3可行吗,说明理由。

19.闵行区2009初三化学模拟卷今天是实验室的开放日,实验室提供了以下装置,现邀请你与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来参加实验探究活动。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

a,b。

(2)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一瓶氧气,则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上述装置选择的依据是(填字母)。

A.属于固固型加热的反应B.属于固液型不加热的反应

C.制取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D.制取的气体难溶于水

(3)李同学设计了下(图1)装置制取和收集CO2,A装置的名称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装置是否正在产生CO2________(填“是”或“否”)。

双氧水与MnO2粉末混合制氧气不能使用该装置的主要原因是___。

(4)若要得到干燥的CO2,(图1)还需要一个干燥装置,干燥剂为浓硫酸[如(图2)所示]。

请你用箭头在(图2)中标明气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