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每一个家长的心头肉 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7590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孩子是每一个家长的心头肉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孩子是每一个家长的心头肉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孩子是每一个家长的心头肉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孩子是每一个家长的心头肉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孩子是每一个家长的心头肉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孩子是每一个家长的心头肉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孩子是每一个家长的心头肉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孩子是每一个家长的心头肉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孩子是每一个家长的心头肉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孩子是每一个家长的心头肉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孩子是每一个家长的心头肉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孩子是每一个家长的心头肉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孩子是每一个家长的心头肉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孩子是每一个家长的心头肉 2.docx

《孩子是每一个家长的心头肉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孩子是每一个家长的心头肉 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孩子是每一个家长的心头肉 2.docx

孩子是每一个家长的心头肉2

临河九中家长会家教材料

尊敬的各位家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临河九中全体教师向前来出席今天家长会的各位家长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深深的谢意!

   今天,我们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其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要使各位的子女---我们的学生读好书、做好人,将来能有所作为,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做到家庭与学校协调,步调一致,形成家校合力,才能使孩子们更加健康的成长。

  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待加强,他们表现出的种种现象令人堪忧,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厌学队伍日渐扩大,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还有一部分是留守儿童、少年,父母不在其身边,隔代抚养过程中又充满了溺爱,基础道德方面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最近一段时间,媒体接连报导学生伤害教师的极端案例实在令人震惊!

请看如下案例:

 今年9月28日上午10时05分,郑州市某中学高中二年级历史课期中考试,王老师和刘老师两位老师监考。

开考刚10分钟左右,一名叫王明明(化名)的考生就拿着考卷走上讲台准备交卷,当时王老师劝阻王明明,让他好好回想下所学知识,坚持到考试结束,并说:

“学校有规定,考试没有结束,学生不能离开考场。

”王明明一句话也没说,把卷子扔在讲桌上,扭头向教室的后门走去,边走边说:

“你算老几啊?

”王老师追过去,拦住王明明不让他离场。

这时,隔壁教室的杨老师也过来力劝王明明回到座位上去。

王明明大吼:

“你是谁啊,用你来管我嘛。

”王明明继续朝着楼梯口走去。

两位老师就去拉王明明的胳膊,王明明突然转身,一脚把王老师踹倒在地。

之后,他又连续踹了两脚。

在多位老师的帮助下,才把王明明拦下来。

此时,王老师已经无法站立。

10月22日,浙江省丽水盘溪中学初中九(3)班的潘老师被学生丁某骗到山上残忍的杀害了。

而事发的起因居然是该生因上网被老师发现,害怕老师家访,把老师骗到山上,说父母在山上干活。

老师信以为真,到了山上,丁某趁老师不备,趁机将老师推向山崖,又将老师勒死。

手段极其残忍。

现实中还不乏这样的典型案例,父母对孩子百般关爱的结果是孩子和家长反目成仇,憎恨父母,打骂父母,甚至伤害父母。

2007年住在广州出租屋协助父母做生意的王涛开始策划谋杀父母。

6月7日,他曾准备用铁锤砸父亲,但因想到父亲会“很痛”而未实施。

 6月12日下午,父亲外出进货,家里只留下他和母亲。

王涛又一次开始实施“计划”,并告诫自己这次一定要“意志坚定”。

于是,他拿起木棒朝母亲使劲打去,母亲惊讶地喊:

“你打我干什么,我是你妈啊!

”但连续几次重击终于使她昏厥,王涛继而用菜刀向母亲颈部割去,直到确认母亲死亡。

半小时后,回家的父亲发现了一切,当即准备报警,王涛又用菜刀砍向父亲。

父亲受伤后夺门而逃。

案发后的王涛畏罪潜逃,公安部门于13日凌晨将他擒获。

最近,在广州白云区瑶台村,一17岁青年阿涛,因为向母亲讨要几十元上网费不得,竟恼羞成怒将母亲砍死,将父亲砍伤。

再让我们来看一组信息:

1、几个初中学生为了打发时间、找点儿新鲜和刺激,就把一个乞丐套在麻袋里,然后是一顿疯狂的殴打和拳击,甚至用上了棍棒,结果导致乞丐死亡;

2、在一项调查研究中,有的孩子因为父母的打骂教育,竟然滋生出“恨不得和他们拼了”、“长大以后找他们算账”等想法;

3、由于网络的普及,少年儿童可能接触的不健康的信息源较多,有的未成年人面对网络几乎迷失了自己。

当被问到“你都访问过下列哪些站点”时,24.1%的被访问少年儿童选择了“聊天室”;23.4%选择了“交友天地”;17.0%选择了“影视娱乐”;7.2%选择了“占卜星座”;1.8%选择了“成人保健”。

此类案例最近几年也是呈逐年上升趋势,难道还不值得大家反思吗?

这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在“关心他人”方面做得差。

处处表现为“我行我素”、“自私自利”。

“攀比”思想严重,表现在比吃、比穿、比玩上,劳动观念淡薄。

这些事件和数据一次又一次向全社会敲响了警钟,对我们如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深刻的反思,学生的可塑性很大,中学时期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

因此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亟待社会、学校和家庭加以高度重视。

可是家长们对家庭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所造成的。

任何事情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家庭教育也如此,不可本末倒置。

孩子的智力开发与品德培养,应以德为先,智育主要由学校负责、家长的首要任务是抓好孩子的品德教育。

德是人才的灵魂,是立身之本,一个人学习成绩的高低,对他的一生有一定影响,但品德的好环,则影响他的一生。

一个品德良好的人,即使智力水平不高,他照样可在不同岗位上为国家做贡献、却不会危害社会。

而一个品德低劣的人,则可能在人生道路上走邪道,危害社会、他人。

正如俗话说的那样:

有德有才是圣人,有德无才是君子,有才无德是小人,无德无才不是人。

另外,很难想象一个对国家、人民无任何责任感、意志薄弱、畏惧困难、不愿劳动、贪图享受的人,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发挥他的最大潜能。

德国学者福禄贝尔曾经说过:

“家庭生活在儿童生长的每一个时期,在人的整个一生中,是无可比拟的重要的。

可见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但是,很多父母却缺乏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

学生今天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多多少少和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

我想与家长共同学习探讨几点教子的方法。

孩子是每一位家长的心头肉。

而且现在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往往有六个长辈争着爱。

有人说,孩子是未成年人,家长怎么保护都不过分。

这就使我想到了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针对子女教育问题讲过一句很经典的话:

  “爱孩子,是母鸡都会的事。

就看你怎么爱。

  那么,怎么爱才算合适呢?

我的观点是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学会感恩

心中有他人,时时处处想着别人是一种优良的品德,心中有他人的孩子容易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儿童自身和社会的发展,这种教育对当今独身子女尤为重要。

一、提出问题:

  【案例呈现】

     爸爸妈妈下班回家,一手拎着工作包,一手拎着给孩子买的糕点,对站在孩子身后的爷爷奶奶视而不见,对孩子喊道:

“宝贝,快来啊,看爸爸妈妈给你买什么好吃的了。

”然后理所当然的全给了孩子。

    小明是三年级的孩子,成绩优秀,霸气十足。

在学校小伙伴们都不愿和他一起玩,每次游戏的时候,他总是要做最好的角色,让所有的人听他的安排和指挥,不能有任何意见,所以在学校他很孤单,大多数孩子都不和他做朋友。

    琳琳十一岁,小学四年级。

是家里高傲的小公主,家里有四个老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她要星星不敢给月亮,爸爸妈妈对她也是无可奈何,每次知道家里要来客人了,马上把自己的玩具啊、零食全藏起来,如果有小朋友要和她一起玩,她也会拒绝。

家长们也觉得很难堪,但从不去责怪和教育她。

    现在农村条件好了很多,家里的好吃好玩的都不少,但很少有孩子主动拿给长辈的。

张爷爷有四个孙子,这些孩子有的都上大学了,每次回来总是从爷爷家带走许多,从不曾给爷爷奶奶带点什么。

这种现象在许多家庭都存在。

过渡:

看到这些现象,我们不禁要想:

该怎样培养独身子女心中有他人的意识?

通过什么形式让他们能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培养与人友好相处,关心他人,并善于合作的人呢?

二、分析问题:

1、 注重独身子女“心中有他人”的引导与培养。

A、学会分享。

让孩子懂得,在自己享有食物或游戏玩具时,要想到家里的人或小伙伴们,与他们共同享用。

有些家长总是舍不得吃穿,尽最大的可能让孩子吃好玩好穿好,只要是孩子爱吃、爱玩的东西,无论花多少钱,家长都要给孩子买。

而且买来以后由孩子专玩专用专吃。

刚才前面列举的案例:

琳琳小姑娘身上的这种“小气”,正是父母平日里溺爱所造成的。

孩子对自己家里的人,包括父母和爷爷奶奶,对身边的小伙伴一点都不关心和热爱,长大了,又怎么可能与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东西和快乐呢?

怎么可能孝敬父母,服务于社会呢?

B、学会谦让。

谦让就是谦虚礼让,是“心中有他人”的一种表现。

时代在发生巨变,竞争精神已成为整个社会中的主导精神。

但是这并不与谦让精神相矛盾。

家长应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谦让的习惯,比如坐公共汽车时教孩子给老爷爷、老奶奶或抱小孩的叔叔阿姨让座;与小朋友一起游戏的时候,让小朋友先玩等等。

当然家长不是笼统教育孩子遇事就让,而要孩子们在一起游戏的时候,家长应教育孩子对年龄比自己小的、身体有残疾的孩子要谦让,让他们先玩,而在游戏竞争中,仍应努力争取胜利,这样才可以使谦让精神符合时代精神而为孩子所接受。

过渡:

2、 培养能与人友好相处,能关心他人。

A、学会相帮。

就是他人有困难,有需要时去帮助他人。

“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这是一首歌德歌词,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一双帮助之手就是最好的“心中有他人”的体现。

例如:

在别人摔倒时,就伸出一双手;在别人乘车时,让出一个座;在别人淋雨时,与他共用一把伞。

………..等等这些生活中小小的举措,是孩子“心中有他人”的情感的表露。

B、学会宽容。

宽容就是宽以待人。

做到心中有他人,就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孩子们在游戏、学习中难免会发生摩擦,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处理这些摩擦,教给孩子对其他小朋友多一点忍让,多一份关心,多一些两节,遇到事情学会体谅别人。

比如:

在写大字的时候,有同学不小心将墨汁弄脏了自己的衣物;玩游戏时有同学不小心撞疼了自己,只要是同伴“不小心”所为,而又不是故意的,且人家又向你道歉了,你就应该谅解别人,而不应该得理不饶人。

孩子学会了宽容,就会赢得朋友,有了朋友,孩子才会真正体会生活的快乐。

过渡:

3、 怎样培养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他人工作时不打扰,不愿做的事不强加。

A、他人工作时休息时不打扰。

“心中有他人”总会自觉地想到别人,别人在休息或工作的时候,就会考虑为他人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不影响到他人的工作休息。

比如:

在家里爸爸正在看书学习,看电视时就叫孩子声音开小一点,邻居的伯伯要上夜班,白天在家里睡觉,让孩子到远处玩耍,不要大喊大叫,让邻居伯伯安心休息,等等。

B、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这也是心中有他人的重要内容,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讲的为他人着想。

许多孩子任性的现象严重,总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自己想做的非要去做不可,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比如:

爸爸妈妈劳累了一天,孩子还要闹着他们带他去公园啊,出去玩,甚至提许多无理的要求,或者在外面玩了一天,吃饭的时候了爸爸妈妈怎么也喊不回去,硬要父母端着饭去游戏的地方吃。

这些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要教育孩子当别人不愿做事情的时候不要强加,要体会别人的感受,设身处地的为比人着想。

 

4、家长学校教师建议:

A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要互相关心。

比如:

吃饭时,爸爸没回来,妈妈要提醒孩子给爸爸留饭留菜或耐心等待爸爸。

当孩子学着给父母做一点事时,哪怕是给妈妈倒杯茶,给爸爸拿支笔,父母都应该给予鼓励。

在家里家长要教育孩子对长辈要体贴照料,对亲友要问寒问暖。

谁生病了,主动伺候;谁有困难,主动帮助。

父母要做出榜样,主动、热情地关心家人或其他人;相反,如果父母说一套做一套,不能以身作则,也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B由近及远,逐步提高。

孩子的认知特点是具体形象的,他们往往是从身边的小事情开始认识世界,然后逐步深化提高,扩展到其他方面的。

所以教育孩子关心他人,不能一开始就讲大道理,要他去做他一时还做不到的事,这样会引起他的反感。

应该从他身边,从他最亲近的人,从他最接近的事物教育起,让孩子先关心家人、再关心朋友、同学、老师、直至关心其他人,最后升华至关心集体,关心社会。

逐层递进,逐步较深,凸显出教育的层次性,这样才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使教育有效。

 

C潜移默化,角色置换。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太小,他们根本不会关心人,不会感受他人的情绪情感,因此,父母常常不会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自己的情感,其实孩子虽小,但是他也有自己的感觉,也能感受到他人的情绪情感,作为父母,应当有意识的引导和教育孩子去感受他人的情绪。

例如:

当孩子把小朋友的脸抠伤了,父母可以问孩子:

“要是把你的脸也抠个口子,流出血,你疼不疼?

”孩子只有设身处地想象,与被打的孩子“调换”一下位置,就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不安、羞愧。

“角色置换”能帮助孩子设身处地的考虑别人的感受和需要,形成利他的行为。

教育孩子心中有父母,建议家长每天饭后可以与孩子聊聊天,通过聊天,不仅能听听孩子学校的趣事,同时父母可以适当的向孩子讲讲自己工作中的繁忙与辛劳,让孩子明白为了他的生活幸福,父母要付出多少的汗水和心血。

使孩子理解任何人都有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应该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去关心、爱护和帮助。

 

 作为家长,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子方法,重视孩子的思想教育,理智爱子,写好人字文章。

加强对家教理论的学习,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学习先进的家教经验与方法,避免教育的盲目性,乃至错误的认识和做法。

正确理解和履行父母的职责,家长主要责任虽说是赚钱养家,但不要忘记“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的义务”。

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生活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要重视孩子的优良品德、良好习惯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

加强与学校的密切配合,要经常与老师取得联系,加强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主动地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取得老师对家庭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加强与孩子和家庭成员的沟通,缩小代沟,形成育人合力。

 

最后,我以简单介绍2013年中国“十大孝心少年”的事迹结束今天的谈话。

 

一群平凡的孩子,他们来自农村,来自大山,但对这个年龄来说,他们所做的事却是不平凡的,他们孝敬长辈、自强不息,他们阳光向上、自立自强!

 

黄凤:

板车女孩

 谈起未来,黄凤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爸爸能够慢慢好起来。

“不管多难,我都要好好读书,以后还要用板车带着爸爸读高中,读大学,有爸爸的地方就有家”。

黄凤说她以后想读护理专业,希望能更好地护理病床上的爸爸,也为了报答每一个帮助她的人。

  

吴林香:

一把锄头扛起整个家 逆境中她始终微笑 

家住重庆市忠县马灌镇桂阳村的吴林香,她被称为中国最坚强的女孩之一,她只有13岁,却勇敢地扛起一把锄头撑起着这个苦难的家庭。

马灌镇桂阳村党支部书记介绍“一个年仅13的女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社会诠释了什么是坚强,什么是忠孝。

她是我们教育子女、反省自己的一本‘活教材’。

“我们会坚强地活下去。

”小林香坚称,要陪妈妈一起与病魔抗争到底。

 

邵帅:

少年捐髓救母

  12岁本该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习;12岁,还是依偎在妈妈身旁撒娇的年龄,但徐州男孩邵帅却在12岁的年纪勇敢挑起了保护身患白血病的妈妈的重任,为了挽救妈妈的生命,他捐献了自己的骨髓。

邵帅说,“我的生命是妈妈给的,我救妈妈天经地义!

  

龙花:

开在吊脚楼里的小花

  湖南省凤凰县落潮井乡牛堰村17岁苗族女孩龙花本该和其他山里孩子一样,坐在教室里读书,等将来走出大山,却为了照顾重病的母亲和两个年幼的弟弟妹妹,肩负起一个家她选择了放弃学业,勇敢担起一个家。

然而,龙花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梦想,这朵开在吊脚楼里的坚强小花用她的乐观照顾着家庭,用她的坚持守望着梦想。

  2013年5月31日,不幸还是降临在小花的身上,她最爱的妈妈永远离开了她。

但龙花并没有消沉,她决定出外打工,供弟弟和妹妹上学。

龙花说:

只要她在,这个家永远都在!

  

徐沁烨:

妈妈的好女儿

  徐沁烨是林城镇太傅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去年12月她的母亲被诊断出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病重期间,母亲强忍病痛坚持绣完一幅长约2米,宽约1米,名为“旭日东升”的十字绣,作为女儿的嫁妆。

为治好母亲的病,年仅13岁的徐沁烨决定拍卖母亲在病痛中给自己一针一线绣出的嫁妆。

“卖嫁妆救母”,长兴女孩的举动曾让无数人感动。

  下半年,徐沁烨就要读六年级,很快就要上初中了,对于未来,徐沁烨有自己的打算。

徐沁烨给我看她平时的作业,几乎全部都是“优”,老师的评语也都是夸奖的。

“爸爸说到城里读书好,我觉得在哪里读书都一样的,不一定要去城里,只要自己努力学习,在乡镇中学读书也是一样的。

我现在就希望妈妈的病能好起来,一家人健健康康地在一起,然后我以后能找一份好工作,让爸爸妈妈都过上好日子,不再吃苦。

  

赵文龙:

十三岁的“男子汉”

  12岁,正是一个男孩贪玩儿好动、顽皮叛逆的年龄,可在赵文龙脸上,这些特质都没有,很多时候他都在默默地沉思。

这么多年,他几乎从未有过玩耍时间,不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陪着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症的妈妈去医院透析。

虽然只有12岁,赵文龙几乎会做所有家常菜。

赵文龙是包钢八中一名普通的初一学生,而他每天需要承担的却是一般学生父母双倍的责任。

他打算考一所自己心仪的军校,当军人是他的梦想,更重要的是国家还会补贴学费。

“省下一分钱,妈妈的病就有一分治愈的可能”。

    

高雨欣:

卖烧烤的小女孩

  高雨欣8岁父母离异,跟着妈妈和姥姥一起生活,那一年,妈妈右手落下残疾,从此小雨欣变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力,帮助妈妈照顾年迈的姥姥和幼小的妹妹。

她学习刻苦今年小学毕业考得全县第一

  高雨欣虽然生活在贫困的家中,笑容却很阳光。

记者试着问了一句“你感觉幸福吗?

”雨欣点点头。

“因为我有妈妈,看着妈妈我就知道家还没有散,我的努力是有意义的;妹妹一天天长大了,她会叫姐姐了,她很依赖我;还有姥姥,她身体还好,政府给我们搬了家,今年的冬天不会再冷了。

还有那么多的叔叔阿姨帮助我,为我们捐款捐物,我相信,我们的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林章羽、何秀巡姐弟:

嫩肩撑起一个家

  宣恩县万寨乡大河村的林章羽、何秀巡姐弟俩,在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外出打工的情况下,自强不息、阳光向上、孝老敬亲,常年坚持代父母行孝,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年事已高的外婆,用稚嫩的肩膀支撑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

  今年秋季开学,15岁的林章羽进入宣恩一中学习。

林章羽上高中后,她的弟弟——11岁的何秀巡悄悄地给远在天堂的妈妈写了一封信。

信中写道:

妈妈,您知道吗?

姐姐对我非常好,她上了高中,我真为她高兴。

妈妈,你放心,我会做个男子汉,让家人过上好生活……

  

王芹秀:

爱比血缘更美丽

  王芹秀刚出生不久便被遗弃在镇里的中学门口,是养父把她抱了回来。

现在家里只有61岁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养父和一个86岁高龄且体弱多病的奶奶,一家人靠每月180元的低保金过活。

芹秀从懂事起就帮助奶奶担起了照顾全家的重任。

她虽然知道自己的身世,但从不怨天尤人,非常坚强、勤快、乐观。

  住校期间,王芹秀从来舍不得花钱坐车,舍不得买菜,每星期会从家里带足腌菜。

有时候买一瓶2块钱的豆腐乳或者辣酱,就当做一个星期的菜。

王芹秀学习很努力,上个学期,语文和数学都得了优秀。

  有人问她最想做什么时,她回答得很简单:

“我最想多一点时间做作业!

徐力维:

坚强的成长

家住新县新集镇的徐力维走过了艰辛的成长之路,没有享受快乐幸福的少年时光,她勇敢地帮妈妈承担起赡养老人,照顾爸爸的义务,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未来的路依然漫长,但徐力维却毫不畏惧,她在日记中写到: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要与那雏鹰一样,用大自然生存的残酷历练心智,以凤凰涅槃的精神坚定信仰。

我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自己不放弃努力,笑对生活,残缺的家庭也会充满爱的温暖,也能收获美好的明天!

 

 举个例子:

假如一个7岁的孩子对妈妈说,今天老师打他脸了。

  作为家长,你会怎么反应呢?

  最近我就做过一个调查,有人说:

“给两个耳光打那狗屁老师!

不用客气的。

  在现实种即便是很有知识,很有修养的家长也会“啪地一声拍案而起。

”要去“找校长,去教育局反映情况。

给儿子转班,不行就转校。

更有甚者,干脆冲到学校殴打老师。

  其实,处理类似事件的方法非常简单。

首先,家长不要过于在意孩子的话,却也不能敷衍,即便是老师真的体罚了学生,依然要理智处理,先把事情真相弄明白了再做决定也不迟嘛。

  可是,大人为什么敢轻易地说出转班、转学这样底气十足的话呢?

无非是有能力、有钱、有人等因素做“后盾”。

然而孩子一旦真转了,后果可能更严重了。

我们假设几种常见的情况。

新的老师从此不再管他,理由是“不敢管”。

同学关系疏远了,大家都因此瞧不起他。

也许新的老师则根本不愿意接收,结果像踢皮球一样又踢回来了,孩子以后他不管遇到什么矛盾都回来告状,家长成了“消防员”。

甚至还有更为严重的其他后果,这对孩子心理的发育,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会有利吗?

 

  如果我们可以做点换位思考的话,那么老师也是人。

假如你就是老师,遇到下列情况你将会怎么做?

  现在有些孩子,上课不听课还捣乱前后左右;有的就是不写作业,放学后老师义务帮助他辅导作业家长却指着老师的鼻子说“你非法拘禁儿童”;有的孩子随便骂人,无故打了别的小朋友还偏偏说人家打他了;老师根本没打过他,他却凭空说“老师打我脸了”,老师踢我了,还有厉害的不但老师的话不听还当面骂老师。

遇到了诸如此类的学生,你将怎么办?

    我们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孩子逐步学会处理和调整好自己与他人关系,自己与社会关系的能力和艺术。

要实现这一目标,帮助孩子学会对自己行为负责是基本的原则,尊重和交流则是基本的方法,幽默是最高的艺术境界,而父母过激的言行则是导致孩子的人格障碍的主要因素。

 

1、有求必应

    打从孩子出生开始,你就给他所有他要的东西,如此一来就算他以后长大成人还是会倔强的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世界欠他的。

2、他出口成“脏”你一笑置之

  当孩子讲出不得体的话甚至口出秽言时,你却只是笑了笑,这将会使他认为自己很可爱他说的话很讨喜,你的反应不外乎是鼓励他下次再挑些更讨喜的话来讲。

3、从不训练他精神独立

  从小一切帮他打点好一切事情由你来负责,等到他20岁时再突然告诉他“自己决定吧!

”,我们不难想象孩子们对这种突如其来且迟来的恩准反应会是措手不及。

4、从不告诉他你错了

  如此将造成他日后严重的罪恶感,若我们一直避免把错字冠诸孩子的不良行为,一直不告诉他孰是孰非,待某**抵触了法律,犯下了父母再也无法替他掩饰的罪行,他还以为整个社会都与他作对,是他自己受到迫害。

5 、替他收拾所有弄乱的东西

  像个名符其实的老妈子一样地跟在他后面,捡起他丢再地上的书鞋子脏衣服,帮他整理房间做东做西打理一切,养成他日后推卸责任,将别人的好意当成是理所当然的恶习。

6、毫不限制他的读物

  小心啊,虽然碗筷洗了餐具消毒了,孩子嘴巴吃得干净,脑子吃的却是垃圾。

7、常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日后父母离婚了家庭破碎了,你也不用为孩子麻木不仁无关痛痒的反应感到震惊与不解。

8、当他的摇钱树

  若金钱对他们而言太容易到手,想买东西时只要他们摇一摇、吵一吵钱就掉下来了,不让孩子明白金钱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赚取的,如此要他们如何能了解“钱歹赚”,如何使他们能有正确的金钱概念。

9、满足他所有的口腹之欲

  当你自始至终永远满足他的需求时,你会发现一次的拒绝,就足以对他造成伤害极大的挫折感。

10、永远站在他这边

  站在孩子这边固然是好的,但要永远吗?

当孩子真的犯错时呢?

你能想象这种心态“都是别人不好他们都对我的孩子有偏见”会造成他日后一生多少问题吗?

永远站在孩子这边,永远教他与邻居师长警察对立,不过是提早让他走上不归路罢了。

11、我就是拿他没办法

  当孩子们闯了大祸犯了大错,若你只是一次又一次拿这句话来搪塞,替自己的不是找借口找台阶下,孩子们以后如何能尊重你呢?

他难道不会想,“既然没办法,那就干脆让你一辈子都没办法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