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7780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doc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doc

…………○…………内…………○…………装…………○…………订…………○…………线…………○…………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外…………○…………装…………○…………订…………○…………线…………○…………

兰州十一中教育集团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二

九年级化学试卷

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O—16H—1Ca—40

一、选择题(各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10小题每题1分,11—25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丝生锈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C.车胎爆炸D.酒精燃烧

2.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

A.红磷B.硫黄C.木炭D.蜡烛

3.下列物质不会污染空气的是()

A.焚烧垃圾产生的气体B.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

C.汽车排放的尾气D.工厂排放的废气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5.关于碳的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铅笔芯的粉末可以使锁的开启变的灵活

B.璀璨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C.活性炭可用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

D.铅笔芯主要用铅和少量碳粉制成

6.小明人称“小马虎”,下面是从他的实验报告中摘录的实验现象,你认为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7.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由这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是()

A.FeB.N2C.2MgD.O

8.对下列所示的微粒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原子B.它们都属于稳定结构

C.它们都是离子D.它们都是同一种元素

9.臭氧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50Km的高空,形成臭氧层。

臭氧层吸收了太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臭氧的化学式为O3,它属于()。

A.金属单质B.非金属单质C.化合物D.混合物

10.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

中。

火柴燃烧所起的作用是()

A.升高铁丝的着火点B.升高铁丝的温度

C.增加可燃物D.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11.下表是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你认为下列中错误的是()。

配料表精制海盐、碘酸钾(KIO3)A.碘酸钾是化合物

含碘量35±15mg/kgB.碘酸钾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储藏方法通风、防潮C.碘酸钾是一种氧化物

食用方法待食物熟后加入碘盐D.在KIO3中,碘元素化合价为+5价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与非金属组成的化合物是()

A.FeOB.CaOC.Fe2O3D.Al2O3

13.下列气体中,前者只能用排水法收集,后者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O2、H2B.O2、CO2

C.CO、CO2D.CO、H2

14.鉴别CO2、H2和O2这三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用澄清的石灰水实验B.用燃着的木条试验

C.用灼热CuO试验D.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激光

TiO2

15.科学家们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绿色能源---氢气,

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2O2H2↑+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iO2在反应中作反应物B.水分解不产生污染物

C.TiO2在反应中作催化剂D.该技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

16.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制干冰B.用来灭火C.制纯碱D.制化肥

17.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采用的方法是()

A.通入石灰水B.通过灼热的CuOC.通入石蕊溶液D.倾倒混合气体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B.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二氧化碳具有还原性D.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19.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2CO+O22CO2B.C+CO22CO

C.H2+Cl22HClD.2H2+O22H2O

20.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与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分B.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

C.CO2的过多排放可导致酸雨的产生D.金刚石和石墨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1.居里夫人在1898年从几吨含铀废料中提炼出0.3g镭。

镭元素的核电荷数为88,相对原

子质量为226,镭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26B.88C.138D.314

22.在化学反应A+2B=3C+D中,6gA恰好与8gB完全反应,有9gD生成。

若要生成15gC,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A.8gB.24gC.12gD.16g

23.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进入古井前,应先做灯火试验

B.冬天用煤炉取暖,为防止热量散失,应关紧门窗

C.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可减少温室效应

D.油锅不慎着火,应立即用大量的水浇灭

24.葡萄糖(C6H12O6)是一种重要营养物质,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由6种碳元素、12种氢元素和6种氧元素组成

B.葡萄糖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C.每个葡萄糖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为24

D.每个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6:

1:

8

25.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质量/g

4

10

1

21

反应后质量/g

0

12

15

待测

且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Q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反应物是Y和Z,生成物是X和Q

B.反应后生成15gZ

C.参加反应的Y与Q的质量比是1:

1

D.该反应方程式中X与Q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

3

二、填空题(每空1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共20分)

26.(4分)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4个氮原子,

(2)干冰的化学式

(3)4个硫酸根离子   ,(4)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27.(4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学好化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请按要求回

答下列问题:

(1)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

(填“单质

或“元素”或“原子”)

(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

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如果地

下水硬度大,或者坑水中病原微生物过多,都可以采取方法,来降低硬度和杀灭

病原微生物。

(3)烧煤气(主要成分为CO)的家用燃气灶,改烧天然气后,空气进气管的直径应__________。

(填“改大”或“改小”)

28.(12分)用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氢气、氧气、木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气体单质是_____;

⑵能用于灭火的是________;

⑶属于有毒气体是_______;

⑷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气体是___,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⑹能使灼热的氧化铜还原成铜的气体化合物是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空1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共15分)

29.(3分)福岛核泄漏引发全球关注核安全。

核电站提供了世界约17%的电能,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有效地缓解了化石燃料贮量不足带来的能源危机。

化石燃料是指煤、和天然气,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0.(6分)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下列净水方法中,通常用于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的是_____

A.过滤 B.煮沸 C.蒸馏 D.吸附

(2)为了探究水的组成,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①该实验中,与两个电极相连的a、b两支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

和(填化学式),质量比为。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1.(6分)A是非金属,E是金属,B、C、D是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

(1)在①②③④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现象是:

(3)在实验室里,反应①选择下图中的(选填甲、乙、丙,

下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②选择下图中的实验。

四.实验题(共17分)

a

b

32.(11分)观看下图后回答:

多功能瓶

(1)写出有关仪器的名称ab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填序号,以下同),收集装置应选。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若用多功能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哪一端进(选择a或者b)。

所用药品是(填名称),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3.(6分)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

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12装置进行实验。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现象

解释

a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

热水中白磷、b试管中红磷都没有燃烧的原因是①;②。

【反思与评价】

(1)改进后的图12装置与图11装置比较,优点是。

(2)小林同学指出图1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1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拓展与迁移】实验小结时,小朱同学说:

“待a试管冷却后,如果将试管口紧贴水面(室温下)。

并取下橡皮塞,将看到液体进入试管。

”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小晶问:

“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

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

甲:

接近试管容积的1/5;乙:

不一定接近试管容积的1/5。

你赞同的预测是(填“甲”或“乙”),理由是。

五、计算题。

(共8分)

34.(3分)我国首台使用二甲醚为燃料的城市客车有效地解决了公交车冒黑烟的问题。

(1)已知二甲醚的化学式为C2H6O,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计算二甲醚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5.(5分)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10.0克于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稀盐酸50.0克,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为56.7克。

(1)生成CO2的质量。

(2)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CABADCAABBCDCBABBCAC

BBACD

二、填空题(每空1分,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共20分)

26、

(1)4N

(2)CO2(3)4SO42-(4)略

27、

(1)元素

(2)肥皂水煮沸(3)改大

28、

(1)H2

(2)CO2(3)CO(4)CO2CO2+Ca(OH)2=CaCO3↓+H2O

(5)CO2CO2+H2O=H2CO3(6)COCO+CuO=Cu+CO2

三、简答题(每空1分,每个方程式2分,共15分)

29、

(1)石油CH4+2O22H2O+CO2

30、 

(1)A

 

(2)①H2O21:

8②略

31、

(1)③④

(2)略现象:

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变浑浊(3)丙甲

四、实验题(本题2小题,共17分)

32、

(1)酒精灯铁架台

(2)AC或E 2KMnO4==K2MnO4+MnO2+O2↑

(3)Ba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

33、①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②没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优点:

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而危害人体健康

作用:

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弹出

若写的是甲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且上述实验白磷量足、气密性好,所以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能接近试管容积的1/5

若写的是乙装置漏气(其他答案合理也行)

四、计算题(本题2小题,共8分)

34、(3分)

(1)46

(2)4:

1(3)碳元素的质量分数52.2%

35、(5分)

(1)3.3g

(2)解:

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X3.3g

100/44=x/3.3

x=7.5g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7.5/10×100%=75%

答: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75%

第9页共10页◎第10页共10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参考答案

答案第1页,总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