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学生品德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7921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小学生品德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当前小学生品德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当前小学生品德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当前小学生品德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当前小学生品德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当前小学生品德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当前小学生品德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当前小学生品德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前小学生品德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当前小学生品德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小学生品德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当前小学生品德问题及对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生在校惹了祸;

打破了玻璃、辱骂了同学或不遵守学校的规则,老师就说:

“把你家长找来。

”于是家长到校替孩子赔偿道歉。

学生觉得,反正有父母处理后果,自己无非就是挨一顿批评而已,顶多感以自己是给父母惹祸了。

上述种种,由于许多父母都为孩子代劳一切,老师也喜欢动不动找家长解决问题,所以孩子缺乏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也就失去了锻炼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机会。

这样,孩子长大后不仅不会自己总结教训和反思自我,反而助长了今后更加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联合国的教科文组织21世界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强调:

社会的每一位成员在其职业、文化、结社和消费活动中,每天都应承担自己对他人的责任。

一个21世纪的合格公民应该具备健全的权利和义务观念,并对社会和他人积极承担责任。

这一观念和行为不是与生俱来有的,需要教育与培养。

特别是从小就从点滴小事做起,常扪心自思:

我有什么责任?

逐渐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要引导孩子善于利用过失进行精神上的自我解剖,努力寻找自己的责任,增强责任感。

学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享受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还应提高他们的社会生活技能,并鼓励他们参加具体工作。

2、让孩子更诚信。

假冒伪劣商品让我们担惊受怕,坑蒙拐骗令无数人伤悲不已。

诚信也成为塑造社会形象、塑造企业形象的重要课题。

在还未走向社会、人格尚未定型的孩子群体中,80%以上的孩子都有说谎话或未履行承诺的记录。

自己犯了错,当值周教师询问时,可以随意修改自己的姓名和班级;

为了向家长索取钱财购买自己喜好的东西,可以以种种谎言为借口;

在教师或家长的耳提面命之后,自己作出的承诺(诸如按时完成作业,不进游戏厅等)如同云雾一样轻薄;

答应同学的事,常常视同儿戏,不能履行。

凡此种种,令社会、家长和教师们忧心忡忡,重视诚信教育呼声鹊起。

未来社会是一个广泛交流和合作的社会,人与人之间良好的事务关系除法律的约束外,更重要取决于高尚的人格建构——诚实守信。

要让每个孩子知道“诚信”是立世之本和进行可靠性社会交往的保证,明白“君子一言,驷骊难追”的道理,对人坦诚,光明磊落,不虚假,不欺骗,遵守诺言,讲求信用。

3、学会关注和关心。

中国现有3.2亿个家庭,20%为独生子女家庭,即中国至少有6400万独生子女。

如此大规模的独生子女群体,是人类生命史上从未有过的事性。

独生子女的父母都是没有经验的父母,他们往往对孩子更多珍惜、更多爱护,甚至爱到疯狂爱到畸形仍不罢休。

于是“六人围着一人转”成为中国家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孩子来到这个世上,享受众多人的关爱,生活起居、衣食住行全部由人大包大揽,“小太阳”们公主、王子式的生活让他们感觉“享受”是那么理所当然。

这种过度保护带来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孩子们变得更孤傲,破坏了心理中索取与奉献的平衡性,唯我唯大,轻视他人,缺乏爱心。

4、崇尚法制。

我们向3—6年级学生发出“当你的人生安全或合法权益受到伤害或影响时,你该怎和办?

”的调查问题,名列前三的选项是:

找父母、老师或他人帮忙(40%);

打110(35%);

求助法律(20%)。

由此可知,法律与法律在孩子心目中竟是那么苍白。

他们之所以有了事情“找父母、老师或他人帮忙”,是因为这些人比他们幼小的身躯有力量,可以给他们“解忧报仇”。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除了社会因素、法制不健全等之外,影视上解决这类问题的方式往往也是“大哥以一种无畏的勇气和复仇的信念去搏杀和消灭敌人”。

这种个人英雄主义式的作品明白地告诉孩子们:

力量就是胜利,力量就是尊严。

于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的力量,校园内出现了“青龙帮”、“斧头帮”之类的小帮会,他们或图一时新鲜好玩,或逞一时之勇,或去打抱不平,或收保护费。

部分孩子为了不受他人侵扰,在自愿或强迫情况下也加入这些组织。

制止这种现象,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和影视部门加强合作,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法律功能,加大法制威力,让法律走向孩子们的心灵,实现崇尚法制的目的。

5、形成健康的心理。

二、瞩目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的危机

1、家庭过度保护。

爱是阳光。

“没有爱就没有世界”可谓至理名言。

当谈到孩子的时候,这“爱”字更是频率极高的使用着,否则就难以立说。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许多父母之爱不仅让孩子品行出现偏差,而且结出的都是苦果。

有位中学生在给某报社的信中说:

“我知道妈妈爱我,可那种让人窒息的感觉,我都想去死!

”用日本人的评论说:

“中国的父母给孩子世界上最多的保护。

”譬如:

不少家长常对孩子念叨这样一句话:

只要你把学习搞好,别的什么也不用管。

在这种片面教育的影响下,孩子整体素质出现了明显的缺陷,特别突出地表现在生存意识、实践能力及意识品格等方面。

2000年我校在对1000名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

48%的学生长期由家长整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61%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离开父母就束手无策。

上海宝山区对500名小学生调查,低年级学生不会穿衣占37%,不会扫地占30%,不会整理书包占97%。

中年级学生不会整理房间占60%。

高年级学生中不会烧饭的占63%,不会钉钮扣占57%。

他们都害怕劳动。

中国的教育也是不出事的教育:

孩子参加劳动不能伤着;

学生外出不能少着。

一切活动全部由家长或教师小心翼翼地包揽和周详地安排。

前段时间在教育界流传一个“段子”,学生外出教师要守好“四口”:

乘车坐在车门口,睡觉躺在房门口,进店守好店门口,见了陌生人让孩子少开口。

中国有句漂亮的口号:

把最美好的东西给孩子。

在许多人的理解中,“最美好的东西”即物质的东西,如最好的食品、最好的衣物、最好的图收等。

不错,应当把这些给孩子。

然而最美好的东西是否也包括精神在内呢?

也许可以说,爱是一门挺深奥的学问。

譬如,爱的前提是理解和尊重,爱的定义是奉献和责任,爱的方法是关心和帮助。

实际上,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他人的爱,任何一个人的成熟都离不开爱他人。

2、问题家庭。

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社会生活的全面革新,传统的家庭道德观念受到冲击,家庭的稳定性遭到侵蚀。

家庭解体、父母离异给孩子的心灵的创伤难以弥合,往往表现为偏执、冷漠、对他人信任感降低等;

另一方面,家庭成员的吸毒、家庭暴力、刑事犯罪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给孩子人格和品德发展上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据不完全统计,90%问题家庭的孩子在品行表现上都有一定的偏差和缺陷,道德畸变的孩子的教育历程长、波动大,难度高。

因此,加强家庭成员的道德教育,提高父母的素养已成为孩子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失控的大众传媒

80年代以来,随着是视等大众媒体的普及,我国儿童进入了大众传媒的新时代。

一项调查表明:

我国儿童接触的主要媒体有电视、报纸、广播、卡通、录音带、杂志、电影、电了游戏机、录像带、计算机、是子出版物、互联网等十三种。

城市儿童平均每天接触四种左右的媒介,每天每种媒介的接触时间为半个小时左右。

大众媒介传播,构成了儿童成长的重要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一。

媒介接触,尤其是电视等新兴电子媒介的接触,对儿童的社会适应及品德形成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以电视为标志的大众传媒普及以前,儿童与成人社会的接触是有限的。

他们的生活主要局限于学校、家庭和社区。

大众传媒普及以后,儿童借助大众传媒进入了社会,尤其是进入了成人社会。

他们看到了本该看到的东西,比如更广泛的知识和更适合他们成长的经验等,但也看到了他们不该看到的东西,比如暴力、色情内容等。

就社会而言,儿童接触这些内容几乎没有什么明确和有力的限制。

电子游戏、录像厅的黄色和暴力录像、广告及影视片中的低纸品味及不良导向等,对孩子的价值观和道德养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至今我们仍记忆犹新的是,在我们即将跨越世纪变更线之际,一部《还珠格格》在全国大大小小的视频传媒上疯狂地争相播放,“小燕子”令无数天真的孩子魂牵梦绕。

在肯定作品张扬个性、倡导判道的同时,许多有识之士对作品将对孩子产生的负面影响深表忧虑。

主题歌这样唱道:

“……没事吵吵小架,反正醒着也是醒着。

没事说说小谎,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我就是这个姑娘,成天嘻嘻哈哈看见风儿就起浪,也曾日日夜夜大祸小祸一起闯…….”影片对这种行为的褒扬和小燕子鲜活个性的正面雕塑,究竟要告诉孩子们什么?

宫庭里仅有一位小燕子,就热闹非常,有人高兴有人愁,有人欢喜有人悲。

若我们社会有千千万万个小燕子,我们孩子都“迷迷糊糊”地闯点小祸、说点小谎、胡诌点在语,那么在其中生活的小燕子又能象影片中那样快乐吗?

“小燕子”冲击波给孩子成长的影响恐怕任何人也不能说清道明。

从理论上讲,媒介传播对儿童的发展有两种不同的影响。

一是积极影响,即儿童通过媒介接触,逐步培养起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另一种是消极影响,即儿童通过媒介接触,接受了与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相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大众媒介不断地为儿童提供现实生活的图境和人生模型,所呈现的世界远远超过儿童所能直接体验的限度。

可以说,是在媒介传播的影响下,儿童逐渐建立了关于社会现实的概念和信仰。

与媒介的巨大影响相比,我们的管理和教育非常落后。

首先,有些媒介传播不利于儿童在长的内容,而我们对此没有批判意识和有效的控制措施;

其次,儿童常常可以不受限制地得到这些消极内容;

再次,家长或教育者媒介知识较少,不知如何对孩子进行媒介教育。

所以,一方面是媒介传播的强大影响,另一方面,是媒介传播管理的滞后,这就造成了社会教育的危机。

(三)学校德育“空泛化”

德育是一项塑造人魂、教化社会的工作,远比“传道、授业、解惑”复杂。

在内容及方式上,更讲情感,更讲艺术,更讲策略。

学校德育“空泛化”在内容上表现为大而空(口号式德育),我们常听见爱罚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养成教育之类的话语,切合学生实际、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现律、贴近社会生活的具体内容又有多少呢?

在育人方式上少(方式单一)而实(指向学生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口令式、训导式的德育充斥学校。

概括起来,学校德育缺少“五性”:

其一,实践性。

通过各种途径的努力,学生头脑中德育认识结构已比较完备和发达,对他人行为的判断和鉴别已能准确地加以确认。

但问题是,我们常常这样反问学生:

你明明知道是错的,为什么还要去做?

知行脱节已成为一道德育难题。

铸成这道难题的原因之一就是淡化德育实践,孩子头脑中堆垒的道德口令与生活实际不能很好地链接;

其二,主体性。

孩子是教育的主体,无论什么内容,采取何种方式都依赖于孩子的自觉参与和主动接受,“外因必须通过内因发挥作用”这句哲学名言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育者只能给孩子创设一个氛围,引导孩子主动去认识、去选择,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这才是德育的真谛所在;

其三,民主性。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孩子在家是父母的附庸,在校是老师的附庸,缺少人格独立性。

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德育领域也盛行不衰,批评式、训导式、指令式等诸多简单易行的操行模式在部分教师中备受青睐。

“你应该做什么?

该怎么做?

”等指令性信息由教师源源不断地传递给学生,学生的最佳状态就是接受老师所告诉的一切。

当孩子的行为结果与老师所告知的规范相悖时,就接受批评,改正错误。

这种缺少对话和情感体验的非民主教育方式,只能让孩子“说一套,做一套”和对教育厌倦;

其四,整体性。

整体性原理告诉我们:

1+1>

2,教育力量的协调和同步同相对孩子施加的影响将是有效而积极的。

德育最忌紊乱无序和各自为阵,孩子在这种“内耗式”教育环境将是无所适从。

三、对策与实践

(一)整体优化德育环境

1、在家长学校里学习做父母。

在现代社会中,没有人天生就有资格作父母,这是专家在一次家庭教育调查中得了的重要结论。

在家长调查问卷上,罗列了42个家教问题,请家长选择;

在中小学调查问卷,设置25个家庭问题,请中小学选择。

结果发现:

家长在理解孩子方面、在正确评价学习成绩方面、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方面、如休认识和避免社会负责影响方面,以及教育方法上都存在较严重的问题。

因此,学习做父母是每位父母应该完成的必修课。

近几年来,我们成立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社区也应该成立相应的机构,或在市民学校里增加家教课程,使家长培训工作途径更广泛、力量更壮大、效果更明显。

2、全面建构家庭课程。

剑南路小学从九九年开始,全面启动课程整体优化实验,创设“3+2”课程模式,以统筹安排、科学实用、全面育人为原则,构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三在板块有要协调的教育活动展开体系,形成学科课程的基础,活动课程求发展,隐性课程重熏陶、家庭课程为社区课程为补充的课程格局,并使各课程系列协市井贯通、互为补充。

在《剑南路小学家庭课程建设指导纲要》中,我们明确规定孩子在家庭中的四项学习内容:

居室美化、实习厨艺、家政服务、自主设计(为家庭在员带来快乐)。

分年段提出学习要求,制订“家庭课程学习卡”,每月由家长、班主任共同评定学习等级。

例如:

我们在校本课程“习惯培养课”设置了孝敬父母的内容,尽管在教育方式上采取模拟家庭的形式,让孩子领悟“孝”的道理和如何去“孝”,但这毕竟属于纸上谈兵,对孩子的触动不够深。

为此,我们在“家政服务课”中,规定中高年级每天固定的家庭服务项目(如为父母盛饭等)和为长辈设计生日庆祝活动,及时将情况在“家庭课程学习卡”中予以记载,评定等级。

3、“净化”社区环境。

4、加强大众传媒的监管。

5、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经过多年的思考与实践探索,我们认为:

对学校内部环境进行设计和优化——科学地构建隐性课程将会幅射出巨大的教育能量。

形成有教育价值的“教育场”,通过陶冶、熏陶、暗示、启迪等独特的育人机制,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以及生理与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为此,我们在在个方面进行实施:

其一,美化物质环境,增强校园魅力。

校园布局、环境设施、物品陈设等物质空间与环境,是物化了的思想、观念及教育价值观,我们按美的规律对校园环境进行设计和改造,力求实现净化、美化、绿化、教育化、知识化、儿童化、秩序化,让每堵墙说话;

其二,改善人际环境,创设和谐氛围。

创设和谐、友爱、平等的人际关系是我们孜孜追求的目标,通过倡导教育民主、建立合作学习机制、实施“爱心工程”等方式,力求在人际道德关系上体现“自尊、尊人”,在人际心理关系上体现“和谐、真诚”,在人际行为关系上体现“合作、竞争”;

其三,优化心理环境,实现行为引导。

(二)全面创新德育机制

近年来,我校针对新形势下德育工作呈现的新特点,引导教师积极转变观念,彻底摒弃僵化、机械的单一的德育模式,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素质发展需要,努力追求教育的真(科学育人)、善(情感育人)、美(智慧育人),全面创新教育机制,收效明显。

1、以成功为成功之母。

我们认为:

自尊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强。

在剑南路小学,教师们努力实践着成功教育,以每位学生都成功为己任,关爱每一个学生,细心呵护每一个学生的点滴进步。

精心制造成功的机会,积极评选“每周之星”,不念经孩子以前是否犯过错,成绩是否好,只要他们有出色的表现,就授予这个称号,在国旗下宣扬他们的事迹,让孩子体验成功的愉悦;

同时,学校努力增加成功的层面,开展雏鹰争章、日常行为达标、校园艺术节、体育运动会、信息发布、故事大王及演讲比赛、个人才艺表演、学科竞赛……,使孩子人人可以“露一手”,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都有受赞扬的可能。

高参与面,高中奖面,也就有高成功率;

对已陷入失败境地或产生失败情绪的学生,要求教师运用教育机智引导他们走出困境,获得成功的喜悦,化预期失败为成功。

2、倡导自主教育。

“教育走向生本”是我校德育活动的主流思想,在其指导下,构建自主教育模式,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体验,让学生自理。

(1)自主管理。

学校通过民主形式竞聘队干部和红领巾监督岗,遇偶发事件,学生先自己处理,处理不了再让教师解决。

各班将班级管理事务分解成若干岗位,设立值日班长、环保员、安全员、公物管理员、小实验员、班风纠察员等职务。

让学生自主选择和竞聘服务岗位,周末进行民主评议,对每位同学履职情况进行考核。

学生参与管理,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2)自主体验。

学校开展“今天我当家长”、“我是班长”、“假如我是班主任”等活动,让学生换位体验角色,从而让其在对各自活动的理解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3)自主设计。

如在妈妈生日,老师提醒学生为其母亲设计一个生日晚会;

围绕班级管理存在的疸,自己设计一个解决问题的班队会;

校外活动,学生自拟主题和安排意见,自己准备用具,自己设置节目,自己拟定纪律要求;

(4)自主交往。

包括近交和远交。

近交要求在同班同校学生中交朋友,交流学习心得,交流思想感情。

远交则鼓励学生同外校、外县、外省、外国的小朋友交流,或用电话,或用信函,或用网站,培养孩子的开放意识,增强交往能力。

3、创设多样化的德育实践活动。

为了解决“知行脱节”问题,让德育生动地走向学生生活,我们开展系列自主设计及主题实践活动。

在“三八”节来临,我们要求每位孩子为母亲设计并组织一个精彩的庆祝活动。

孩子们为了博得妈妈一笑,费尽心机设计活动,或给妈妈制作一件小礼物,或给妈妈编排一台节目,或帮助妈妈干一天家务活……一位母亲在“反馈栏”中这样写道:

“三八”节,对于我这个长年上运转班的纺织女工来说,简直就是没有这个节日的概念。

这次孩子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用她自己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给我买了一件小礼物——两个活动可爱的小可人。

虽然这件礼物对我来说并不适用,但我还是深深地感动了。

她一句“祝妈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让我忘掉了所有的辛苦和烦恼。

我觉得学校举办的这次活动非常好,非常有意义,让孩子学会用爱心去关心别人,回报社会。

4、以美育人。

艺术教育的个体性功能告诉我们:

艺术教育在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作用。

我们除开好传统的音、美课程外,一方面,加强隐性课程中美育因素的构建,例如学校软硬环境的美化,师生的仪表美、情感美、语言美,教学中的创造美等。

另一方面,在低段强化艺术教育,开设音乐欣赏课、综合艺术课、文学作品诵读课,定期举办全校性校园艺术和个人的艺术作品展。

三个方面的整合,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的美育网络,其目的侧重于让学生在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达到以美储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的目的。

5、学科教学的生动渗透。

(三)科学构建德育载体

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构成因子既互相联系,又互相作用。

有效地推进德育工作,必须寻找和确立科学的切入点,抓住德育工作的“牛鼻子”,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1、着眼“习惯好”,开展日常行为达标活动。

“习惯”是做一个文明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试图通过日常行为达标活动,让每位孩子自觉遵从做人的守则和社会规范。

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剑小学生一日常规》为内容,全方位开展创日常行为示范生、日常行业达标班、日常行为合格年级活动,以评价、评优、互控、互学为手段,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2、让孩子“有爱心”,大力实施“爱心工程”。

难以设想,一个不孝父母、不爱他人的人能有爱国之心。

我们在重视爱国主义常规教育的同志,重点要求孩子“孝父母、爱他人、护环境”。

以“手拉手,结对子”、主题实践活动、自主交往、社会调查等为载体,要求每位孩子以“不妨碍别人—以礼待人—乐于助人—助人为乐”逐步提高自己的关爱层次。

学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并愿意承担一份责任和义务。

3、鼓励孩子“自理”,切实执行《雏鹰争章计划》。

为了让每位孩子自立、自强、自护,体验进步的快乐,少先队大队部根据《中国少年雏鹰行动计划》,制订《剑南路小学雏鹰争章实施意见》,指导各中队的“雏鹰争章”活动,通过“定章—守章—颁章—护章”等教育序列,孩子们的“五自”意识明显增强。

德育工作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和系统性,摆在全社会和每位德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还很多,任务还很艰巨,工作也非朝夕之功或一蹴而就,但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全方位配合,寻找科学的育人方法,德育工作将愈加辉煌,社会也将呈现崭新文明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