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社会调查报告模板汇编8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438635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社会调查报告模板汇编8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有关社会调查报告模板汇编8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有关社会调查报告模板汇编8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有关社会调查报告模板汇编8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有关社会调查报告模板汇编8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有关社会调查报告模板汇编8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有关社会调查报告模板汇编8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有关社会调查报告模板汇编8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有关社会调查报告模板汇编8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有关社会调查报告模板汇编8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有关社会调查报告模板汇编8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有关社会调查报告模板汇编8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有关社会调查报告模板汇编8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有关社会调查报告模板汇编8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有关社会调查报告模板汇编8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有关社会调查报告模板汇编8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有关社会调查报告模板汇编8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关社会调查报告模板汇编8篇Word文档格式.docx

《有关社会调查报告模板汇编8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社会调查报告模板汇编8篇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关社会调查报告模板汇编8篇Word文档格式.docx

Z表示,“苏州真的很好,民风好,风景好,我很喜欢。

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我不能在这里定居,算是一种遗憾,可能很快就会离开,很不舍。

”群体认同

  群体认同,即群体身份认同,认为自己归属于外地人还是本地人。

  调查结果显示,“蚁族”有较强的“外地人”身份认同倾向。

  “蚁族”满怀对城市资源与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来到城市,却因各种问题无法融入到城市的制度和生活体系,他们又不愿意回归资源紧张的小城市,便会在两难和困惑中形成“双重边缘人”的社会认同。

在接受访谈中,Y曾谈到,“我毕业4年了,和老公结婚三年了,我们都是外地人,在苏州工作两年。

年初时我下了下狠心,有这几年的积蓄加上亲戚借的在我们老家的5线以下的城市买了套期房,打算生孩子时好歹有个窝,现在我俩的工作都在苏州这边,回家意味着放弃这边的一切重新来过,老公的专业比较窄,老家就业形势又不好,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

”地位认同地位认同即社会经济地位身份认同,个人对自己在社会阶层结构

  中所占据的位置的感知。

结果显示,大多数“蚁族”倾向于认同为中层和中下层,也有部分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处于模糊状态。

在社会经济地位评价中,原住地居民以及迁入地的新苏州人都会成为“蚁族”评估的参照群体。

  “蚁族”还会根据未来经济成功的想象以及迁移前后的经济状况变化来评估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

如W所说,“我好歹也是大学毕业,我可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大城市工资要比家里那边高,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在的生存状态。

  职业认同职业认同具体操作化为“福利待遇”、“薪水”、“升迁机会”、“工作量”、“劳动设施与条件”、“与老板、同事的关系”等指标。

  调查显示,“蚁族”职业认同的总体水平处于中间水平,由于急切希望通过职业成功来证明自己的决定和所付出的高教育成本,再加上生活成本所造成的压力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于职业的满意度。

在日企工作的W提到,“房子真的是买不起,我现在租住在苏州工业园区优租房,但只能申请住两年。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自己的家。

”虽然已有一份稳定不错的工作,但是W依然觉得生活压力大。

在苏州一家旅游公司工作的M表示,“在小地方,找个工作都要靠关系。

这边比较好找工作,相对公平,工作环境也好很多,公司还会组织一些活动……但是城市里到处都是大学生。

毕业一年多已经换了两个工作了。

大专文凭,学的是工商管理,却只能做做销售、客服和文员之类的工作。

”大学毕业生

  三、“蚁族”社会认同的影响因素制度性因素根据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身份是主体与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

如果“蚁族”感受到的社会接纳越多,他们就会倾向于主动向本地社会认同进行转换。

户籍制度不但直接关系到“蚁族”的基本生活保障,如住房、教育、医疗等重要方面,而且体现了当地政府的社会态度:

制度性社会排斥-接纳的程度。

无法获得本地户口、与用工单位的劳动合同签订率相对较低、劳动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等让“蚁族”感受到制度性社会排斥。

同时,城市居住证的使用可以促进“蚁族”将迁入地社会纳入社会身份的建构当中。

  苏州作为江苏省居住证制度试点城市,自20xx年来,流动人口居住证累计发放超过1000万张。

这为“蚁族”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享有与本地居民一样的“同城待遇”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

  社会经济地位追求更大的经济成功几乎是每个“蚁族”迁移的动力之一。

然而在所有社会中,人们掌握的社会资源不等,存在着社会经济地位的分化。

如果说制度合法性使“蚁族”在基本社会保障方面有所差异,那么,对个体而言,社会经济地位则直接关系到“蚁族”的直接现实利益。

根据社会认同理论,若是城市“蚁族”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积极的自我体验就越多,自尊感越强,这种自尊感可以通过社会比较来实现,如与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本地居民比较以及获得家乡人的社会羡慕等。

因此,提高“蚁族”的社会经济地,更有利于他们进行积极的社会认同建构。

  社会记忆社会记忆是“蚁族”建构社会认同的基础。

根据原生论观点,人们在一个社会中生活的时间越久,他们越可能形成自然依恋性情感。

  当“蚁族”自依恋情感越深,他们越可能形社会认同。

此外,歧视性记忆和支持性记忆反映出“蚁族”与本地居民的互动结果。

然而事实上一些“蚁族”在融入迁入地过程中,与城市市民之间缺乏情感沟通和互动交往,无法建立起与城市居民相融合的生活圈子,甚至会面临一些偏见和歧视,主要表现为地域偏见、语言轻蔑、有意回避、职业排斥和人格侮辱等。

例如,在一家快递公司工作的R所说,“同事知道我是苏北来的,第一反应就是苏北的人是不是都很穷啊,这让我很尴尬……有些矛盾,可能这个地方真的不属于我吧。

  四、促进“蚁族”社会认同的思考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和谐政府作为城市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蚁族”

  “进程”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在考虑现实城市容量、承载力和城市发展潜力的前提下,把“蚁族”的城市融入问题放在社会和谐目标框架中,积极探索和科学规划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体制以及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提高其收入水平,提升其就业质量,提改善其生活状况。

  1.健全制度保障,创新社会管理。

在享有社会资源和获得社会机

  遇等诸多方面,户籍制附带的就业、医疗、公共资源等方面的差别待遇成为“蚁族”的阻碍,表征着对“蚁族”的社会排斥,影响其城市融入。

因此,改革户籍制度,推动社会合理流动势在必行。

  苏州市自20xx年起便开始推进居住证制度建设工作,以适应社会管理创新的形势需要,积极保障大量来苏建设者公平享受苏州改革发展成果。

居住证制度的实施,是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获得融合共生的制度性保障,政府应以此为基础,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增强“蚁族”社会认同。

  2.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居者有其屋。

政府要落实中央公共租赁住房政策要求,出台一系列加快推进公租房和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

条件允许的地方政府可以建造专门供“蚁族”居住的廉价公寓,按照大学宿舍的形式或居民区的方式来建造。

除此之外,政府还应着力加强“蚁族”聚居区周围的公共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如公园、公共交通、娱乐消费场所等。

  20xx年底,为解决城市新人群的居住难题,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居者有其屋”的管理经验,推出优租房制度,为城市新人群解决“蜗居”难题提供了一种解法。

但房源有限,仅能解决部分“蚁族”短期住房需求,政府还应进一步加快推进此类保障性住房建设。

  3.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蚁族”职业认同。

政府可以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对“蚁族”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蚁族”的就业能力、将失业“蚁族”纳入城市社会救助保障范围,使其在失业、住房、医疗等方面享受基本生活保障。

  加大社区支持范围,增强社区归属感社区是“蚁族”最为集中的聚居地,是“蚁族”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载体,也是落实“蚁族”社会支持工作的主要落脚点。

然而更多的“蚁族”具有较强的“过客”心理,只是将租住的社区作为暂时的栖身之所,造成该群体缺乏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活动的积极性。

基于此,社区要组织多类符合“蚁族”需求的活动,促进“蚁族”在社区内的沟通和交流,社区要发挥在社会支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充分保障“蚁族”应得的社会支持与服务,增强其社区归属感。

  提高非政府组织支持能力,助力“蚁族”城市融入大部分“蚁族”城市的生活、行动得不到有效支持,挫败感、焦虑感和被排斥感普遍存在于怀揣“城市梦“的“蚁族”中。

一方面,非政府组织要拓宽社会服务的范畴,通过为“蚁族”开展职业安全与健康教育、提供法律援助、组织文化发展与休闲娱乐活动等方式实行各种福利服务和便民生活服务,满足“蚁族”需求,使其得到生活帮助和心理援助,促进“蚁族”城市认同感。

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应充当政府和“蚁族”沟通的桥梁,向政府反馈“蚁族”城市融入困境和诉求的同时,向“蚁族”传达政府的政策意图,增进政府和“蚁族”相互理解。

  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加强社会的人文关怀德国学者冈瑟?

舒尔茨所说:

当德国需要大量外劳时,外来劳力被当成“客人”而受到主流社会的欢迎;

然而,当德国的失业率上升,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之后,“客人”就被描绘成了“从第三世界到发达国家瓜分我们现有社会福利的入侵者”,排斥外来移民的社会舆论随即占了上风。

  城市要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对“蚁族”的奋斗精神、亲情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给予充分肯定,形成各阶层理解、关心、鼓励“蚁族”的良好氛围。

城市要该以一份宽广的心胸接纳“蚁族”的到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这不仅能够体现

  城市的襟怀与底蕴,同时关系到城市良性有序发展。

  社会调查报告篇5每天走在整洁美观的大街小巷,你是否会想起他们--被称为城市的”美容师”的环卫工人?

他们每天起早贪黑的扫过千家万户,在最脏、最苦、最累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着,只为让城市的明天更加美好。

但是社会上歧视环卫工人的事却时有发生,环卫工人的生存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鉴于此,本人现场调查XX市环卫工人的日常,其中涉及三个主题:

环卫工人烈日下的坚守、环卫工人”老龄化”、关爱环卫工人,从我做起。

  环卫工人烈日下的坚守进入夏季以来,马路上人流量增多,加上有些市民不注意环境卫生,随手扔掉的冷饮包装袋,纸巾到处都是,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聚增。

  高温炎热的天气,加上繁重的清扫任务,环卫工人的辛苦可想而知。

  在我与环卫工人的交谈时间里,她也没有停止手中的工作,”为了保持道路的干净,我们每天在路上巡回捡扫十多遍,就是在高温天气,也没间断过”.作为环卫工人的张奶奶对我说道。

  为了真正体验他们的艰辛,我拿起扫帚和簸箕,与张奶奶在40摄氏度的高温下工作。

刚工作几分钟汗水就将衣服湿透,每扫一次就会有呛人的灰尘扑面而来。

我不得不停下来原地休息,擦脸的纸巾上不仅有汗,还有黑色的污垢。

但是张奶奶一直没停下工作,扫完一段路程后,她都站直身子喘口气,擦擦汗水,就弯腰继续工作。

张奶奶,她每天要反复打扫很多次,累得腰酸背痛不说,每天吃灰尘,呼吸道也很不舒服。

  经过检索媒体报道,在高温天气下,各地已发生多起环卫工人中暑死亡的事件,他们的艰辛却很少被理解,他们的安危却很少得到关注,环卫工人中暑死亡得不到赔偿这一问题为什么得不到解决呢?

  环卫工人”老龄化”众所周知,环卫工人现在大都是一些”5060”群体。

再过个两三年这些人干不动了,怎么办?

工人年纪大,身体较弱,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危险系数提高。

每年报道环卫工人被擦伤、骨折、晕倒的案例数不胜数。

当然,这些与环卫工人年纪大,反应和行动慢也有关系。

  工人年纪大也降低了工作效率。

  “老人过马路被搀扶”的影像,相信多数人都记忆犹新。

如今的老年人”扫马路”岂不是让我们汗颜。

”不能管吃,不能管住,还那么累,工资还低,没人来”经过询问多人,得到的答案便是这个。

年轻人不愿意加入这个群体,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环卫工人的报酬问题得不到解决,1000多一个月的工资,应该让环卫工人的待遇慢慢接近其他重劳力行业的待遇。

否则,环卫工人的工资水平永远在最长期的最低工资线上。

  其次,社会上对环卫工人的看法是不是也要有所改变呢?

”职位无贵贱”不再只是一句口头禅的体现方式不同,他们也要有应有的尊重。

  关爱环卫工人,从我做起环卫工人一直被誉为”马路天使”,可是太多的空头赞美是没有用的,他们的社保,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女职工特殊保护等各个方面都还是问题,没有假期没有休息,面临加班等现象更是存在。

  他们的合法权益也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

社会上的歧视更是让他们缺少应有的尊重和体面,成为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

他们的人生安全和心理健康应该得到保护。

  尽管现在听到一些企业家请环卫工人吃早餐,爱心市民送来西瓜等,尽管感到欣慰,可是据我所知这些事例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很多环卫工人可能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只能租房子居住,靠捡垃圾补贴家用。

”老家在农村”,”收入少”也成了他们更多的描述词。

  有时对于我们来说,一个细小的动作,如不随手扔垃圾、不车窗抛物、不随地吐痰,就是对环卫工人的尊重,也是自身素质的体现。

  关起环卫工人,就是关爱我们的环境;

尊重环卫工人,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

要在社会上营造一种尊重环卫工人的氛围,关心、理解、尊重环卫工人,人人平等对待环卫工人,自觉养成文明习惯。

毕竟这些从幼儿园开始教起的,我们成年人难道不会么?

让我们说一声,环卫工人,您们辛苦了!

社会调查报告篇6实践目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越

  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由于有些老人的子女工作繁忙,无暇照顾老人,有的是子女常年出门在外,很少回家,老人们孤独寂寞,行动不便,又无人照顾,即使住进了敬老院,内心也感受不到很多温暖,他们渴望得到家人和社会的更多的关怀。

因此,通过实践,希望可以呼吁社会关注这群被遗忘的人,关爱这些老人,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

一声问候,一个笑脸,一份爱心,让我们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温暖老人们的心窝,使他们爱的天空不再是灰色,而是充满了欢言笑语。

开展献爱心活动,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实践过程:

  1、送出爱的礼,走进爱的心一大早,阳光明媚,我和几个同学就一起带着爱心礼物来到了敬老院,我们把小小的礼物送到他们手里,却把大大的温暖送到了他们心里。

老人们都很感动,和蔼可亲的,有的还和我们谈起心来。

  穿着大红棉袄的李奶奶非常健谈,她曾经是一名英语教师,爱好唱歌跳舞,她饶有兴趣地跟我们探讨着英语的语法,时不时从嘴里蹦出几句怀旧版的英语对白,那举手投足之间让我们全然忘记了她是一位老人。

刘爷爷是位退伍军人,老伴很早就过世了,他告诉我们,他的儿女常年在外,自己一个人很孤独,所以来敬老院找找朋友,找点安慰,让自己不再那么寂寞。

老人和我们谈起了他参军的情况时,很是感动,慷慨激昂,仿佛又回到了部队,眼睛里流露出的是兴奋与不舍,但可以看出其中夹杂着这么多年来的辛酸泪,一个人的寂寞生活让他的面容更显憔悴了。

  2、拉着爱的手,唱着爱的歌让人难以忘怀的是80高龄的陈奶奶,老奶奶常年坐在轮椅上,尽管行动不便,但她每个星期都会坚持写写字,听听老歌。

她还教我们唱起了《五字“不老”歌》,人老心不老,勤动手足脑;

人老神不老,乐观精神好;

人老气不老,烦愁被吓跑;

人老志不老,奉献不能少;

人老情不老,相伴乐陶陶;

人老不服老,生活有目标;

人老不摆老,学习永不骄;

人老不怕老,困难吓不倒……伴着动人的歌声,手着拉手,老奶奶露出了久违的笑,我们也笑了,笑得有点心疼,那一刻,真的很快乐。

  3、将爱付出行动和老人们谈谈心之后,我们开始帮他们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把爱付诸了实际行动,大家都热火朝天地动手干了起来。

每个人都带着关爱的心,做着关爱的事,如给老人们晾衣服,晒被子,倒垃圾……有的给老人轻轻按摩,有的还帮老人剪指甲,看着小手拉大手,心中有说不出的温暖。

到了午饭时间,我们主动给一些老人喂起饭来,一口,两口……此刻的他们就像婴儿般渴望得到捧在手心里关怀,那幸福的笑脸,感动的泪水,看得心里很不是滋味。

为了丰富老人们的娱乐生活,我们还带来了一些欢笑。

有讲笑话的,有跳舞的,有吹笛子的,每个人都希望给小小的院子,带来大大的温暖。

身体硬朗的张爷爷干脆还给我们伴起奏来,他拿出了搁置很久了的二胡。

拉着二胡,哼着小调,别有一番风味,老人们的脸上都露出的久违的笑,很甜很美。

  4、进行深入调查最后,我们找到了敬老院的院长赵伯伯,聊起了敬老院的近况。

  他告诉我们:

  “院里的老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还是有保障,也还算丰富,但精神生活就太贫乏了。

老人们的内心其实也和孩子们一样,他们更加害怕孤独,更加渴望得到温暖。

有的老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开朗,但他们内心的那扇门却把自己关了起来,最痛苦的是,当想到亲人时,只能自己独自一人在黑夜里默默流泪。

”正如,有的老人拉着你的手,滔滔不绝地诉说着坎坷的经历和家事,情到深处时,泪如雨下。

落寞惆怅衰飒,似乎充斥着他们的整个生命。

连容纳幸福快乐的空间都挤不进去,鹿鸣思长草,愁人思故乡。

  我想他们一定很思恋那个自己曾经住过大半辈子的家,因为在这里,幸福快乐并不是会蔓延到每一个角落,也并不惠及每一位老人。

走出大门时,我看出了大家的依依不舍,也看到了有的人在偷偷擦眼泪。

  实践结果:

通过这次的关爱老人活动,可以看出老人们其实很怕孤独,一点点的关爱都可以让他们冰封的心融化,感受到人间的温情,要多陪他们聊聊天,多关爱他们。

当子女不在身边的时候,老人们最需要的是一份温暖的关怀和问候。

我们应该从各方面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社会调查报告篇7大学之初,我就决定一定要在暑假做点社会工作,好好亲近一下社会,积累点社会经验,为以后进入社会做点准备。

况且这又是我大学里的第一个暑假,离家已半年的我很想回去过年时给父母及弟弟妹妹带点儿湖北特产。

如果能用自己打工挣得的钱那更是再好不过了。

  这样想着,我就在校自强社的帮助下,在暑假1月22号至1月27号到武汉徐东那边的武汉新视点市场研究公司作了话务员。

因为是在市场研究公司,所以所谓话务员,并不是我以前所认为的简单的帮助公司接电话的人员,而是通过网上随机拨号对拨通后收听电话的人进行问卷调查与访问的人员。

当然,随着问卷与访问内容的不同,对可以接受调查访问的人群的条件限制也不同。

如果对受访人群的条件限制越大,那么访问就越难以开始,也就是说你所拨通的电话的那头的那个人很可能不是你要访问的那类人,如他的年龄不属于30岁至40岁之间或他不是女性等,这时访问自动终止。

虽然这次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社会实践只有短短的5天,但我却从这5天的话务员经历中更深刻地理解了很多,更直接地得到了许多,也更深入地思考了很多。

  一、我所更深刻地理解的:

要遵守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所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这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所学到的知识,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才对这一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去报道的第一天,督导就把公司职员所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拿给我看,要我仔细阅读并记在心间。

像做访问时不能向透露所调研的产品的相关信息,不能向问及问卷之外其他的问题,言语一定要有礼貌等,这些都是作为一名话务员所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中的一部分。

  计件工资更有利于资本家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计件工资是资本家克扣工人工资的手段之一,资本家可以借口产品的质量不合格而克扣工人的工资。

计件工资也是资本家迫使工人提高劳动强度,延长工作日的手段。

产品数量越多,工人工资越高,工人不得不自动延长工作日,提高劳动强度。

这是我在”政治经济学”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虽然这些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用在社会主义的中国的公司与工人身上不太合适,但通过这几天的经历,我对这些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话务员的日工资就是计件工资,即按当日所完成的合乎要求的问卷的数量来决定,因为同一问卷的单价是相同的。

所以,不管你拨出去了多少个电话,花费了多少口舌,耗费了多少精力,只要完成的合乎要求的问卷数为零,你就挣不到一分钱。

因此,我在第一天上班的时候尽管都下午6点半了,我还是再坚持打了一个多小时,因为在新视点公司晚上可工作到9点。

好不容易把电话从300个打到了380的个,这样才把完成的问卷从1份变为了3份。

可第二天上班时,督导却说我完成的问卷只有2份。

那还有一份呢?

今天继续努力,争取多完成几份。

督导避而不答怎么不合格,搁下这些话后转身离去,弄得我一头雾水。

  二、我所更直接地得到的: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访问的态度不同。

  5天的工作中我共拨出了1872个电话,其中拨通的电话共有1153

  个,这些每天电脑上都有显示。

若接电话的是位女士,”女士您好!

我是武汉新视点市场研究公司的访问员,我们正在对女性消费者进行一项有关美容化妆品方面的访问,想听听您的宝贵意见与建议,能耽误您一会时间吗?

非常感谢!

”这是我们访问的开场白,若接电话的是男士或小孩则稍有变化。

从拨通的这1153个电话中我发现:

  1、年龄在30岁以下的人都比较随意,在时间方面比较豁达。

听了我的开场白一般都会笑着慢条斯理地说句”那你问吧”!

  2、年龄在30岁至50岁之间的人大多很暴躁,给人的感觉是不会浪费哪怕是一秒的时间。

他们中礼貌一点的一般是听完我的开场白后搁出一句”我没时间”,然后”嘭”的一声挂掉电话、3、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则如孔子所云”而耳顺”。

他们通常会以聊天的口气回答你的问题,”孩子们都在外工作,只有我们老两口在家。

  社会调查报告篇8

  一.调查背景:

古老的开县城,有18XX年历史,方圆

  2.5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五万人。

然而历史在前进,社会在文明。

三峡工程的建设,水位上升将淹没这座古城。

不甘于平凡的开县,在党政的领导下,在专家教授、能工巧匠的辛勤下,由原来的不足5万的人口发展到现在150万的人口大县,开县与时俱进,挥戈上阵,决心建设一座山水风光,园林成形,城市面貌,景观美丽,具有历史文化的现代文明的新县城。

九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拔地而起的新城,是多么的耀眼,让人向往。

并且建设中的新城是渝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是重庆市具有标志性的一座县城。

挥起“举子之乡”美名,发扬“伯承元帅”精神的“赞美开县新城赋”的活动在开县举行。

虽然昨日,开县是一个村庄,生活,多少年来一个模样。

贫穷落后困扰着人们,现在文明是那样遥远、渺茫。

  但是今日,人们告别了昨天的贫穷落后,一座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山水风光与城市景观交相辉映的现代化城市展现在人们面前。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良好道德意识的培养却缺乏自觉性,社会责任感意识逐渐薄弱。

开县人民对自己的家乡的变化却不以为然,认为新城的建设是对旧城悠久历史文化的泯灭。

甚至觉得开县新城的搬迁,三峡水库的移民是在浪费国家的人力资源,浪费老百姓的钱财。

  所以,要让全开县人民了解三峡工程的重要性,要引起开县人民的高度关注。

  由此,做一份关于“魅力开县:

新城与新生活”的调查显得尤为有意义。

我将开县现在繁荣的新城与以往的旧城作对比,以及对现在开县人民的新生活进行了一些调查。

所以,赞美新开县,调查开县新城的魅力风貌,调查开县人民的新生活,将开县的新城发展与百姓拥有的新生活展示出来。

让自己对开县的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