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复习提纲+复习导学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8702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71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复习提纲+复习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复习提纲+复习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复习提纲+复习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复习提纲+复习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复习提纲+复习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复习提纲+复习导学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复习提纲+复习导学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复习提纲+复习导学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复习提纲+复习导学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复习提纲+复习导学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复习提纲+复习导学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复习提纲+复习导学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复习提纲+复习导学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复习提纲+复习导学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复习提纲+复习导学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复习提纲+复习导学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复习提纲+复习导学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复习提纲+复习导学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复习提纲+复习导学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复习提纲+复习导学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复习提纲+复习导学案.doc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复习提纲+复习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复习提纲+复习导学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复习提纲+复习导学案.doc

马石立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复习导学案-

第七章<力>复习

知识回顾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____________。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的,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它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因此,一个施力物体同时又是一个____________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

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或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

3.力的三要素:

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三要素决定,要准确地描述一个力,必须同时描述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_,用符号______表示。

5.要详细反映力的三要素可以用;如果只是粗略的反映力的情况则可以用.

6.因物体发生____________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通常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实质都是弹力。

7.弹簧测力计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

8.一对相互作用力一定大小______,方向________,且在________上。

但分别是作用在________个物体上的,它们_______产生_______消失。

它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在于.

9.由于______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符号“____”;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

10.重力的大小: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______成正比,即G=______,式中的g=______N/kg。

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值会随地球纬度变化而变化,但是我们一般计算中当作是定值.

11.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的,即和物体所处的水平面垂直向下的方向。

人们利用这个特点,制作了_______来检查墙壁是否_______,窗台是否________.

12.重力在物体上的等效作用点叫___________。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_______上。

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法来确定.

13.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他们发生或要发生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的力,叫做摩擦力.如果相对运动没有发生,此时的摩擦力是 力;如果发生的相对运动是滑动,则此时的摩擦力是力;如果相对运动为滚动,则此时的摩擦为.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N)跟物体间接触表面的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有关,表面越____________,摩擦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越大,摩擦力越大。

3.增大滑动摩擦的方法:

增大______和增大接触面的____________。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减小______,增大______或者用_________代替滑动;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形成油膜;形成气垫,使摩擦面彼此分离.

典例精讲

例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而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摩擦力

B.产生摩擦力时可能只有一个物体

C.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摩擦力作用时,它自身也会受摩擦力作用

D.产生摩擦力的两个物体不一定要接触,因为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例2.如图所示,一个木块在斜面上匀速下滑的过程中如不计空气阻力,请画出木块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例3.计算题.

质量是150g的瓶子里装满水后重为3.92N,求

(1)水的质量是多少kg?

(2)水重多少N?

(g=9.8N/Kg)

当堂训练1.(2008年哈尔滨)赛车比赛是人们喜欢观看的运动项目,在比赛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以赛车为参照物,车内赛车手是静止的B、赛车速度越大,通过的路程越长

C、加速或转弯时,力改变了赛车的运动状态D、赛车车身很低,轮子相距较远,在快速行驶时不易翻倒

2.(2008年佛山市)以下现象与相应物理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震时,石头会往山下滚:

因为石头受重力作用

B、山上滚下的石头把汽车压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运动越快的石头越难停下来:

速度大惯性大

D、贝贝想搬动大石头,但搬不动:

贝贝对大石头没有做功

3.(2008年江苏淮安市)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在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船浆 B、湖水 C、同学 D、龙舟

图6图7

4.(09宜昌)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的器材有:

正方体木块、读数准确的弹簧测力计、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棉布、毛巾等。

(1)在采用如图6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很难读数。

请分析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如图7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为什么能解决上述问题?

.

5、作图题.

用力的图示法表示下列各力:

  

(1)B小车受到与水平方向成300角,斜向右上方大小为50N的拉力;

  

(2)C物块质量为20kg,画出重力的图示;取g=10N/kg)

  (3)D物块在斜面上受重力为15N,对斜面的压力为10N,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

第八章《运动和力》复习导学案

知识再现一:

牛顿第一定律

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又叫做___________。

可知,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以______的作用,力是__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物体从______变为运动或从______变为静止,物体速度的______或______发生变化,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

4.物体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________。

物体的_______越大,惯性就越大,惯性与物体的是否受力、运动快慢均无关。

当堂训练1.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飞出了太阳系,如果探测器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

A.沿原路返回地球B.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C.沿原方向做加速运动D.沿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疑难点拔1: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将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突然不受外力,将以力撤销的那一瞬间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永远保持静止状态

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堂训练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静止时不容易推动,所以物体在静止时比在运动时惯性大

B.物体在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当物体没有受到力作用时,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物体不受外力时才有惯性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当堂训练3.甲、乙两位同学坐在静止的列车上,在他们之间的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只静止的鸡蛋。

列车向与甲的朝向相同方向启动时,乙将看到鸡蛋(   )

A.向甲运动B.向乙运动

C.静止不动D.在原位置转动

疑难点拔2:

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的4个步骤如下:

一、先确定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二、突然发生变化的情况;三、由于惯性研究对象继续保持原来的状态;四、所以研究对象会发生……。

知识再现二:

二力平衡

5.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状态和状态。

6.作用在_________上的两个力,如果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这两个力平衡。

7.物体在__________作用下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反之,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则它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

当堂训练4.(多选)判断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随传送带一块上升的物体  B.正在起步的汽车  C.悬吊着的电灯

D.围绕地球转动的卫星   E.匀速上升的电梯

疑难点拔3:

力与运动的关系如下:

(1)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运动状态不变;(2)受非平衡力时物体做变速运动,即运动状态改变。

当堂训练5.一个文具盒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一对力中是平衡力的是()

A.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文具盒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B.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水平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

C.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D.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文具盒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疑难点拔4:

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异同:

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知识再现三:

摩擦力

8.摩擦力: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__________________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生活中的摩擦有三种,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因素有关。

10.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__________________,摩擦力越___________,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________,摩擦力越__________。

11.增大摩擦的方法有(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减小摩擦的方法有(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训练6.爬杆是一项有益的体育运动,王明同学在爬杆的过程中,手紧紧地握住杆向上爬,则他的手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摩擦力(填“滑动”或“静”),方向向_____;当他抱住杆滑下时,他的身体受到的是_______摩擦力(填“滑动”或“静”),方向向______。

疑难点拔5: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或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相反。

当堂训练7.试判断一下下面几个示例中是通过改变什么因素来增大还是减小摩擦力的:

A.乒乓球拍上的胶粒:

____________。

B.水泥路上的刻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用力刹车,使车快速停住:

_______________。

D.雪橇的底部要做得光滑一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训练8.摩擦无处不在,在生活中或生产中有时需要增大有益摩擦,有时需要减小有害摩擦,下列叙述中,属于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A.螺丝刀的手柄上刻有一些凹槽B.旱冰场冰场的地面做得很光滑

C.自行车的转动部位要经常加一些润滑油D.行李包的包底上装有四个小轮

知识再现四:

科学研究方法

本章用到的科学很多,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用到了实验推理法,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也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当堂训练11

(1)如图甲所示,箱子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画出它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2)下图所示,水平地面有一快速运动的物体,当它遇到一表面粗糙的斜坡时,由于惯性,它将继续沿斜坡滑行一段,请在图中画出该物体向上滑行时的受力示意图。

第九章压强复习学案

知识点一:

压力

例、作出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示意图:

F

归纳总结:

1、压力:

(1)定义:

(2)方向:

(3)作用点:

(4)施力物体:

讨论:

压力和重力是一回事吗?

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什么时候压力和重力的大小相等?

并完成下列表格。

定义

施力物体

方向

作用点

重力

压力

说明: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只有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

物体受到的重力。

2、压力作用效果:

学生活动:

用两食指同时按住铅笔的两端,第一次用较小的力按,体验感觉,第二次用

较大的力按,体验感觉。

结论: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和有关。

思考:

本实验采用了什么物理研究方法?

知识点二:

固体的压强

⑴定义:

⑵ 物理意义:

⑶ 公式: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

p:

;F:

;S:

(4)适用范围:

(5)增大和减小压强

增大压强的方法:

减小压强的方法:

例、如图所示,将重为100N底面积为2m2的木箱放在面积为1.5m2的水平桌面上,则木箱对桌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大?

如图所示,用50牛的水平推力将20牛重的物体A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A与墙的接触面积为0.01米2,则物体对墙的压强为多少?

知识点三:

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的测量――压强计

(1)构造:

、、、。

(2)使用方法:

①无力作用薄膜时,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为;②用手压薄膜时,U形管两液面会

产生高度差;力对薄膜压力越大,对薄膜的压强越。

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越。

原理:

当探头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两边的液面会形成,

越大,则压强越。

刻度板

③如图丙,当把压强计探头放入液体中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说明液体__________有压强。

④根据上述步骤完成实验探究:

比较d、e与f,说明:

比较a与b,说明:

比较b与c,说明:

学生总结:

2、液体压强的特点:

①液体内部向方向都有压强,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②液体的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

③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有关系,__________越大,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⑴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

想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

⑵推导过程:

小液柱的体积为:

小液柱的质量为:

小液柱的重力为:

小液柱产生的压强为:

即:

液体内部深度为h处的压强:

⑶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①从公式中看出:

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而与液体的

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②式中p表示,ρ表示。

③h表示深度,而不是高度,深度和高度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深度是指从液体的自由面到计算压强的那一点之间的竖直距离,即深度是由上往下量的,高度是指液体中某一点到底部的竖直距离,即高度是由下往上量的;

例:

如图,盛有水的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底部A、B、C三点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④公式的适用范围是。

4、液体压强的应用:

例1、为什么大坝的结构是下宽上窄?

5、连通器:

(1)叫连通器。

(2)举出生活中连通器的例子:

(3)连通器原理:

知识点4大气压强

(1)产生原因

空气受到重力作用,而且空气能流动,因此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个压强就叫大气压强.

(2)马德堡半球实验:

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同时还可说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3)大气压的测定

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大小.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测量结果和玻璃管的粗细、形状、长度(足够长的玻璃管)无关;如果实验时玻璃管倾斜,则水银柱的长度变长,但水银柱的高度,即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变;这个高度是由当时的大气压的大小和水银的密度所共同决定的,通常情况下,为76厘米左右.

水银气压计是根据托里拆利实验制成的,它在测量时,必须挂竖直,如果挂歪斜了,则测量结果将比实际值偏大.

金属盒气压计即无液气压计,如将其刻度盘上所标的大气压值折算成高度,则成了航空、登山用的高度计.

8.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都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普通的抽水机工作时,其抽水高度约10米左右.这是由于1标准大气压大约能支持10.3米高的水柱.

第十章浮力复习导学案

板块一、知识梳理

1、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

浮力方向:

,施力物体:

液(气)体

2、称量法求浮力公式:

3、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

(2)、公式表示:

F浮===从公式中可以看出:

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和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

4、物体的浮沉条件:

(1)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

比较F浮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G

F浮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F浮

G

F浮

F浮

G

G

下沉悬浮上浮漂浮

F浮GF浮GF浮GF浮G

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

思考

1)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ρ

分析过程:

2)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不同:

用个情景体现悬浮与漂浮进行思考好

5、浮力的利用:

(1)、轮船:

是采用方法来增大浮力的。

排水量:

由排水量m可计算出:

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

(2)、潜水艇下潜和上浮是靠来实现的。

(3)、气球和飞艇是升空的。

气球里充的是密度空气的气体

板块二、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及应用

1、阿基米德原理

(1)由两图可知物体的浮力为。

(2)由两图可知物休排开液体的重力为。

(3)由以上两步可得出的结论为。

应用一、1.如下图,两个体积相等的铜球和铝球,分别浸没在酒精和水中,则它们所受浮力关系是:

F铜浮____F铝浮。

(ρ酒<ρ水)

(填“<”、“=”、“>”)

酒精

应用二、2.如图甲所示,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铜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如果立方体铜块处于图乙的位置,浮力又是多少?

如果把这个铜块压扁,再把它浸没在水中,其所受到的浮力会不会发生变化?

(g=10N/kg)

提升1、一个质量为79kg的铁块,浸没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为多少?

(ρ铁=7.9×103kg/m3,g取10N/kg)

提升2、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铁球和木球,放入水中,静止后哪个球的浮力大

分析过程

反馈练习:

1、根据下面给出的数据,一定能用阿基米德定律计算出浮力大小的一组数据是(  )

A.物体体积和液体密度  B.物体体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