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9171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9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专题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专题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专题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专题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专题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专题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专题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专题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专题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专题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专题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专题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专题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专题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专题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专题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专题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

《专题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11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ocx

专题1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专题十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考纲要求] 

(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专题概要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既有诸如中共八大、“八字”方针等正确的决策,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与“文化大革命”的重大失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考点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课标: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活动,总结其经验教训

主题一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渡时期)

1.条件(背景)

(1)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权的巩固。

(2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1949-1952年底)。

(3)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结束和国营经济的建立(1952年底)。

2.过渡时期总路线(保障)

史论:

过渡时期

3.“一五”计划

名师助学1,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

⑴.工业:

飞机制造、汽车制造、重型机器制造等重要工业部门建立起来。

项目主要有: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等。

⑵.交通运输建成宝成(四川第一条铁路)、鹰厦等三十多条铁路,建成武汉长江大桥(1957年,长江上第一座大桥),使南北铁路贯通,建成康藏、青藏、新藏公路,沟通了西藏与内地的联系。

⑶.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粮棉增长有限。

2,“一五”计划的特点、成因

(1)两大特点:

优先发展与国防相关的重工业;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2)四大成因:

①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②从现实的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③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化的速度都比较快。

而社会主义苏联迅速工业化的经验中,也是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④从各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3,一五计划期间取得建设成就的原因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制定是符合当时国情的

2苏联的援助

3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④中国人民高涨的劳动热情、工人展开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运动;科技工作者大显身手;广大农村和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工业建设。

4,一五计划期间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原因

东北的资源优势很充分:

;东北平原地势广阔平坦,交通发展便利,河道也多,以之运输物资和人员,应有优势;有一定的工业基础;有利于苏联的援助。

4.三大改造

(3)评价:

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局限:

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

左倾思想开始出现。

延伸:

建国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前途

1950年的合理调整;1953—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

主要依据是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

【归纳概括】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1)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与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

(2)改造农业和手工业,建立起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

(3)在国民经济中,全民所有制和劳动者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居于统治地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已建立起来。

[思维导图] “一化”与“三改造”之间的关系(合称“一体两翼)

(工业化的实质---发展生产力;改造的实质----变革生产关系。

思维发散  三大改造的完成,对我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产生的影响

政治上:

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必修1)

经济上:

我国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必修2)

思想上:

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必修3)

文化上: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必修3)

【学法指导】用图示法归纳本考点(本知识点归纳为“一、一、二、三”)

综合探究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

(1)一个创举: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2)两大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生产力)和社会主义改造(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3)三项成果:

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了单一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4)四项举措: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制定共和国宪法。

主题二 曲折发展的十年与“文革”中的国民经济

一.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

1.背景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中苏关系开始出现裂痕。

2.正确的探索

(1).《论十大关系》:

1956年4月,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的政治报告,标志着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实际上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2).中共八大

3.失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知识延伸“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几个认识

(1)“大跃进”涉及生产力方面,人民公社化涉及生产关系方面。

二者的不同点在于:

“大跃进”的发动,反映了我党不顾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地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人民公社的建立反映了我党不顾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片面地变革生产关系的“左”倾错误,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2) 三面红旗(“左”倾错误事件)的特点和危害

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它是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指导思想。

其特征是多快好省,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忽视了基本国情,犯了“左”倾错误。

②“大跃进”特征--工业上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农业上浮夸冒进,谎报粮食产量;(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危害--“大跃进”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社会生产力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③人民公社化特征--共产风、“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危害--人民公社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农民积极性下降,农业发展停滞。

4.中央对“左”倾错误的调整

5.建设成就

物质文明

(1)工业方面:

建成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形成冶金、采矿、电站和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及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十几个基础行业。

(2)交通方面:

新修铁路8000多公里,除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宁夏、青海、新疆第一次通了火车。

(3)能源方面:

对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的石油已经实现自给,结束了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

5

(4)国防科技:

导弹实验成功,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

(5)医学:

世界上首次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5年)

精神文明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

[思维导图] 十年探索的经验与教训

主题三、“文革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1.重大破坏(初期):

“文革”爆发及“全面夺权”的狂潮使中国经济陷入一片混乱。

2.出现起色

3.复苏发展

4.“文革”的影响

文革经济变化发展图

史论 “文革”的教训与启示

(1)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2)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3)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盲目求快,要科学发展。

(4)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

(5)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易错警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经济建设中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冒进行为,但并没有偏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文革”不仅是严重的“左”倾错误,而且偏离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

易错分析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错误。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但并没有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2.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社会是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

正确。

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是近代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形式。

3.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

正确。

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实现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过渡。

但由于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中共八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正确。

中共八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当时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但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

5.“大跃进”给我们最主要的教训是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水平。

错误。

“大跃进”最重要的特征是高指标、浮夸风,其主要教训是要遵循客观规律。

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们最主要的教训是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要语必背1.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年)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2.三大改造是“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一场用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私有制,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代替旧生产关系的革命,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3.通过“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我国形成了以单一公有制、行政计划命令管理、平均分配为特征的计划经济模式,体现了苏联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的影响。

4.1956年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指出国内主要矛盾是先进工业国的要求与落后农业国的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是尽快将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5.“大跃进”违背客观规律,严重破坏社会生产力,打乱正常生产秩序,造成各部门之间、积累和消费之间比例严重失调。

6.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大跃进”中发展起来的。

它的特点是“一大二公”。

即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权力过分集中,基层生产单位没有自主权,生产中没有责任制,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这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7.1960年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5年底,国民经济开始好转。

考点2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课标: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1.标志: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内容

3.意义

【特别提醒】“三中全会”有“三新”。

一是新道路:

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二是新时期:

开始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三是新领导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名师点拨】用图示法归纳本考点(本知识点归纳为“两次转折、两次起点”)

二、从农村到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思维导图:

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

(1)原因: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人民公社体制)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的温饱问题得不到解决。

(2)过程:

开端:

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1980年四川广汉向阳公社率先取消人民公社,“改社建乡,政社分开”。

推广:

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人民公社体制也在全国逐步废除。

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已达93%。

(3)主要内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

(4)意义:

①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革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②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着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点拨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先从农村开始

①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使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②一些地方的农民尚未解决温饱问题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关系社会稳定。

【温馨提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经营方式改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2.城市

(1)原因:

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高度集中体制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依据: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①基本任务:

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②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③目标: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3)国企改革

史论1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几次调整

1,土地改革----主要原因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

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结果-------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农业合作化主要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人民公社化主要原因是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发展。

核心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规模。

结果----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原因---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合作化和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

核心内容---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

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史论2 新中国经济体制的几次转变

(1)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1949—1956年):

建国初到1956年,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2)多种所有制并存(1978~199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经济为辅的经济体制。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主要转变:

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考点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课标: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根本目的: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过程

【归纳概括】经济特区的“特”的体现

(1)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2)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

(3)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3,格局:

到20世纪90年代初,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4,意义:

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知识延伸1,经济特区最先设在广东和福建的原因-----著名的侨乡;沿海,交通发达。

2,厦门----近代最早被动开放和现代主动开放的城市

3,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重点、点面结合。

【名师点拨】本考点结构图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邓小平南方谈话(条件)

2.中共十四大(提出)

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主要

内容

4.中共十五大(深化)

思维发散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计划经济中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判断姓“资”还是姓“社”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加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史论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大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在宏观调控上,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要以市场为基础,总体上应当是指导性的计划。

史论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的四个关键节点

(1)提出目标:

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目标具体化: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3)理论发展(深化):

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体制建立:

21世纪初,中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

易错分析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拥有土地的所有权。

错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其经营方式改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2.家庭联产承包责。

制并不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要。

正确。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落后的农村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要。

3.经济特区特殊之处并不是社会制度。

正确。

经济特区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享受特殊经济政策、灵活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地区,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如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实行特殊社会制度的地区是特别行政区。

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

错误。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当前我国允许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存在。

要语必背:

1.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基本特点:

由群众自发到政府推广、推动;由农村到城市;由个别地区试点到全国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是主要内容2.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形成了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