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初中毕业升学科学模拟测试题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9212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初中毕业升学科学模拟测试题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初中毕业升学科学模拟测试题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初中毕业升学科学模拟测试题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初中毕业升学科学模拟测试题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初中毕业升学科学模拟测试题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初中毕业升学科学模拟测试题卷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初中毕业升学科学模拟测试题卷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初中毕业升学科学模拟测试题卷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初中毕业升学科学模拟测试题卷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初中毕业升学科学模拟测试题卷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初中毕业升学科学模拟测试题卷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初中毕业升学科学模拟测试题卷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初中毕业升学科学模拟测试题卷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初中毕业升学科学模拟测试题卷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初中毕业升学科学模拟测试题卷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初中毕业升学科学模拟测试题卷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初中毕业升学科学模拟测试题卷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初中毕业升学科学模拟测试题卷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初中毕业升学科学模拟测试题卷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初中毕业升学科学模拟测试题卷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初中毕业升学科学模拟测试题卷含答案.docx

《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初中毕业升学科学模拟测试题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初中毕业升学科学模拟测试题卷含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初中毕业升学科学模拟测试题卷含答案.docx

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初中毕业升学科学模拟测试题卷含答案

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初中毕业升学模拟测试题卷

科 学

注意事项:

1.本卷包括卷Ⅰ(必考部分)和卷Ⅱ(选考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卷Ⅰ满分130分;卷Ⅱ满分30分,分A、B、C三组,每组2题,A组每题8分,B组每题10分,C组每题12分,请在每组中任选1题作答。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S–32Cl-35.5Cu–64Zn–65

本卷g取10N/kg

4.答题时请仔细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认真审题,细心答题。

卷Ⅰ必考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C.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2.海宁市区有不少可供市民休闲散步的公园,以下关于公园内生物的描述,属于种群的是

A.西山公园内所有的鸟类B.洛塘河公园内所有的植物

C.城南公园内所有的荷花

D.鹃湖公园内所有的生物

3.系统由器官组成,下列器官属于循环系统的是

 

AB

C

D

4.下列实验中与其它三个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是

A.甲:

研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B.乙:

研究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快慢的因素

C.丙:

研究宇宙膨胀和星系运动的特点D.丁:

证明动物呼吸是否需要氧气

5.太阳能产业是海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图是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示

意图,玻璃吸热管是太阳能热水器中最重要的结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吸热管涂成黑色利于吸热

B.太阳能热水器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C.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太阳能都是面向北方安装的

D.吸热管的两层玻璃间吸成真空主要的目的减少热量的损失

6.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数目是一样的

B.因为堂兄妹或表兄妹结婚,后代一定会患遗传病,所以我国禁止近亲结婚

C.一对夫妇生了一对女孩,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男孩的可能性更大

D.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来实现的

7.下列关于学说的提出、模型的建立或科学实验完成等先后顺序,不符合科学史实的是

A.对太阳系的认识:

先提出日心说,后提出地心说

B.对海陆变迁的认识:

先提出大陆漂移假说,后建立板块构造学说

C.对电磁现象的认识:

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制造出发电机

D.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卢瑟福先完成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

8.海宁民间曾流传着这么几句口头禅,“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

这些带着灰色幽默的词汇深入我们的生活,对上述植物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碗豆属于被子植物

B.苹果树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苹果树

C.用大蒜的蒜头进行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D.吃生姜时分泌唾液的行为属于反射

9.如图所示,有一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倾斜放置,有一小球位于平面镜的左

侧,为使小球在镜中的像竖直向下运动,应使小球

A.竖直向上运动 B.竖直向下运动 

C.水平向左运动 D.水平向右运动

10.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匀质长直木板长度L为50厘米,质量为2千克,它的

右端与桌面相齐,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2牛.若在长木板左端用一水平力F将其

匀速推下桌子,水平推力至少要做功

A.0.5JB.1.0JC.2.0JD.5.0J

1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

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

三个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接到

电源两端,其中在丙容器的外部,将一个电阻和这个容器内的电阻并联。

通电一段时间后,U形管中两侧的液面高度差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三个相同

12.宏达学校科学兴趣班上,有人做了如图所示的一个实验,用铅笔尖顶着一个纸风车,置于一杯热水上,风车就会转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风车转动时,风车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

B.移除热水,风车由于惯性不会立刻停转

C.热水杯上方的白雾是热水汽化形成的

D.热水变冷,风车最终也会停下来,所以这个实验不遵守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13.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3Fe+2O2

Fe3O4;化合反应

B.通电使水分解;2H2O

2H2↑+O2↑;分解反应

C.用稀硫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Cu+H2SO4═CuSO4+H2↑;置换反应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

Cu+CO2;复分解反应

14.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伏,更换5个定值电阻Rx,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2.5伏不变

B.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1欧~5欧

C.将Rx从5欧换成10欧后,应将滑片P向右移

D.由图乙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电压不变时,电阻与电流成反比

 

15.下列实验过程中与图像描述相符的一组是

A.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溶液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

B.向等质量的镁、铁中分别加入稀盐酸

C.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16空格,每空格2分,共32分)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是北半球的▲季。

(2)此时,太阳直射在▲(填序号)。

A.北回归线B.南回归线C.赤道

(3)此时海宁某小区内,正午阳光通过窗户照进朝南房间的面积▲

A.最大B.最小C.介于 最大和最小之间

17.如图为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

A,B,C,D表示物质,

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

请据图回答:

(1)当人体完成了A和B的气体交换后,该处血管中的血液

变成了▲血。

(2)通过生理过程③进入血管的物质有▲(写出两种)

18.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A、B、C、D,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

应.其中A、B、C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A

B

C

D

 

氢原子

氧原子

碳原子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g

50

2

2

25

反应后质量/g

2

46

29

x

(1)A、B、C中属于单质的是▲。

(2)x的值为▲。

(3)试推断出D中含有哪几种元素?

▲。

19.科学家罗伯特胡克一生为科学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1)胡克曾协助科学家玻意耳发明了抽气机。

当抽气机将

密闭玻璃罩中的部分空气抽出时(如图甲),玻璃罩对底盘的

压强▲。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2)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时,

发现了细胞,其实胡克观察到的是软木细胞的细胞壁。

细胞壁具有▲的功能。

(3)胡克研究弹性物体的形变程度与力的大小关系,得出了“弹性物体的形变程度与力的大小成正比”规律。

实验室中哪种测量工具是利用此规律制成的?

▲。

20.实验室采用还原法制备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其流程如图所示

(1)纳米级Fe粉在空气中易燃烧,其生成物的化学式为▲。

(2)实验中通入N2的是保护气体,则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若要从乙的溶液中析出晶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2)配制t3℃时,甲的饱和溶液100克,所需水的质量为▲克。

(3)若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冷却到t1℃,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11空格,每空3分,共33分)

22.某小组同学为探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能力,准备5支含有等量唾液淀粉酶溶液但PH值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加1小块1cm3的面包块,试管均置于37℃的水浴中,实验从将装有面包块的细玻璃管放入试管中开始计时,将各试管面包块消失的时间记录于下表:

酶溶液的PH值

3

4

5

6

7

8

9

面包块消失的时间(min)

>60

58

45

21

9

25

>60

同学们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后,制成甲、乙两幅图,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一定量的淀粉在少量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下分解产生的麦芽糖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根据图甲,你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能力能得出什么结论?

▲;

(2)在实验过程中,图乙中e点(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或d点

(产生麦芽糖最大量时的最短时间)的位置可能会发生移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H=a时,e点下移B.淀粉量增加时,e点上移

C.温度升高时,d点不变D.酶的量减少时,d点右移

23.碘化钾(KI)是白色固体,保存不当会被氧化为单质碘(I2)而泛

黄变质。

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碘化钾变质的原因,开展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Ⅰ.碘化钾变质有下列两种可能原因:

甲:

4KI+O2+2H2O=4KOH+2I2

乙:

4KI+O2+2CO2=2K2CO3+2I2(需在潮湿环境中进行)

Ⅱ.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K2CO3与Na2CO3的化学性质相似。

【实验探究】

(1)取少量已泛黄变质的碘化钾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

并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上述固体中有▲存在。

以上现象能否证明碘化钾变质的原因乙造成的呢?

对此有同学提出了异议。

认为不能以此

证明“碘化钾变质是原因乙造成的”。

其理由是▲。

(2)为了探究得到碘化钾变质的原因,兴趣小组的同学又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则在乙瓶中

应加入▲(填写物质名称)。

24.在用伏安法做测定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的小灯泡

L的额定电功率的实验时,张强小组和李辉小组的实验电路分别

如图17(a)和(b)所示。

实验中张强小组测得的额定功率为0.625W,

李辉小组测得的额定功率为0.500W。

他们交流时发现,两组测得

的额定电功率并不相同,于是向老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两组测得

的电功率不同呢?

”老师笑而不答,要他们自己去进一步探究。

同学们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甲同学认为“可能两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本来就不同”;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实验的操作不当引起的”;

丙同学认为“可能是测量的读数不对引起的”;

丁同学认为“可能是两小组所用电表不一致引起的”;

戊同学仔细观察两组实验电路,认为“可能是电路不同引起的”。

(1)为了确定五位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两组同学首先各自仔细检查了电路接线情况,又重做了实验,在正确操作和读数的情况下,测量结果不变,于是他们排除了两同学的“认为”。

接着两组同学仍用自己小组的器材,只是互相用对方电路进行实验,分别得到了与对方原测量相同的结果,于是他们又排除了▲两同学的“认为”。

最后他们一致同意戊同学“认为”的可能性最大。

(2)他们再进一步分析、讨论后认为,从理论上讲,两个小组所测定的电功率都不是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也不是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

这是因为实际的电流表的电阻不是▲,实际的电压表的电阻不是无穷大。

(3)最后他们得到结论:

用(a)电路测得的电功率比灯泡的额定电功率偏大;用(b)电路测得的电功率比灯泡的额定电功率偏小。

请解释其原因▲(请选择其中一个电路的情况进行解释)

25.如图甲所示,A是木块,B是长木板,C是弹簧测力计,另有砝码、

棉布、毛巾等物。

若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可测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1)此实验的目的是:

研究▲。

(2)如图甲所示,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的过程中,请写出水平

方向的一对平衡力▲。

(3)在图乙中,D是一个电动装置,可带动木板在水平桌面上作匀速

运动。

此过程中,木块A相对于木板B▲(选填“向左运动”、

“向右运动”或“保持静止”)

四.简答题(本题有3小题10空格每空格2分,共20分)

26.去年期末,我校九年级不少班级中,有部分同学出现了流感的症状,请假回家。

流感,是有流感病毒引起的。

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以及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专家建议,流感的防治要从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入手;要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也可以通过接种流感疫苗来进行预防。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从传染病学分析,流感病毒属于▲。

(2)通过接种流感疫苗来进行预防流感,这属于▲免疫。

(3)要求流感的病人请假回家休息,一方面有利于病人的恢复,另一方面也可避免流感在教室中扩散。

这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那个环节?

▲。

27.某校举行科学实验操作考查,由学生抽签确定考查的实验内容,要求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完成相关实验。

(1)A组实验有:

①过滤含泥沙的食盐水;②蒸发氯化钠

溶液获得晶体;③用实验室方法制取一瓶二氧化碳。

甲同

学抽到的是A组中的一个实验,需要如下器材:

则他抽

到的实验是▲(选填序号)。

(2)乙同学抽到的是B组中的一个实验:

配制80克10%的氯化钠溶液。

为完成该实验,他应称取固体氯化钠▲克。

(3)丙同学抽到的是B组中另一个实验:

验证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到的试剂有:

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实验结束后,他将实验后的溶液全部倒入废液缸,混合溶液呈蓝色,则混合溶液中除石蕊外还含有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28.用身边的器材“测物质的密度”。

小宇同学用均匀木杆和支架自制了一架天平,并用输完液的输液瓶和输液管制成滴管代替砝码。

(1)为了使滴出的每一滴水滴大小相等,要保持滴管口处的压强恒定,则图甲中与大气相通的管,安装符合要求的是▲(填字母)。

(2)现要测一小矿石的密度,小宇进行了如下步骤:

①在自制的天平左右两盘中各放一只一次性纸杯。

将待测矿石放入左边的纸杯中,用自制的滴管向右盘的杯中滴水,使天平刚好平衡,如图乙所示,记下水的滴数为54滴。

在这一步中,小宇同学忘记了一个关键步骤是:

在天平左右两盘中各放一只一次性纸杯之后,放入矿石之前进行▲。

经过同学们的提醒,小宇及时进行了纠正。

②取出小矿石,在两杯中均加入适量的水,用滴管调节两杯中水的多少使天平水平平衡。

用细线系住矿石使其浸没在左边杯中(不触底),再用滴管在右边杯中滴入水,使天平再次平衡,如图丙所示。

记录下水的滴数为20滴,此步操作的目的是为了测出矿石的▲,则矿石的密度为▲kg/m3。

卷Ⅱ选考部分

A组

29.海宁黄湾有水蜜桃采摘园。

春天,各个品种的桃花竞相开放,相互传粉。

小科疑惑:

结出的

桃子是否会由于异花传粉、受精而改变口味?

小科咨询果农得到以下信息:

①种植多年的桃树结出的果实口味没有改变;

②桃核繁殖的桃树结出的果实口味改变,退化严重;

③桃核繁殖的桃树只能作为嫁接时的砧木。

小科思考后明白了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请回答:

(1)图甲中的桃花传粉受精后,最终发育成图乙的结构。

图中A结构的名称是▲。

(2)果实口味鲜美是一种优良性状,由▲决定。

不同品种的桃花相互传粉受精改变的

是▲的基因组成(选填“果皮细胞”或“种子中胚的细胞”)。

(3)小科吃水蜜桃可以较多的补充人体所需的那些营养素?

▲(写出三种)

30.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

利用玉米

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

(1)玉米秸秆预处理后,因该选用纤维素酶

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葡萄糖。

然后可以由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来替代汽油。

写出酵母菌发酵的文字表达式▲

(2)下图是一幅贴在汽车加油站上的宣传广告。

围绕这幅广告画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玉米汁可用作汽车燃料

B.由玉米生产的酒精汽油可作汽车燃料

C.推广玉米生产的燃料可以解决当前的能源危机

D.以农作物为原料来生产化学品是可行的

(3)玉米种子萌发时,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足够的空气,充足的

水分。

玉米植株生长过程中,它的茎不能长粗,原因是▲。

B组

31.向含CuCl2和HCl的65.3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

据图回答:

(1)原混合溶液呈▲色。

(2)P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3)试通过计算确定m1的值

(4)M点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2.为了测定某粉末状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阳阳同学取一定质量的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烧杯中,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9.20

8.55

7.90

7.80

请你计算:

(1)阳阳同学称取黄铜样品的质量是▲克。

(2)有人用黄铜冒充黄金行骗,下列可以用于鉴别假黄金的方法是▲(填字母)。

A.观察颜色B.加热固体C.滴加稀硫酸D.滴加硝酸铜溶液

(3)到第二次反应结束,阳阳同学收集到多少氢气?

(4)第三次实验反应完毕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留0.1%)。

 

C组

33.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简单机械。

 

(1)如图是家用手摇晾衣架,A、B两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

(2)若衣服和晾衣架的质量为20千克,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静止时绳的拉力F=▲

(3)若把图甲的家用手摇晾衣架改造电动晾衣架,电动机在5秒钟内,把总重为200N的晾衣架提升1米,电动机对晾衣架做的功是多少?

(4)若电动机接在家庭电路,此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多大?

(忽略绳重和摩擦,不考虑电动机自身电阻影响)

 

34.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温度控制器”工作时有加热和恒温两种状态。

电路如图甲所示,S为开关,双金属开关在温度低时闭合、温度到达一定值时自动断开,降温后再闭合,循环工作,起到调节温度作用,指示灯的额定电压为200V,且亮起即正常工作,发热电阻阻值为40Ω。

求:

(1)当温度控制器处于加热状态时,指示灯▲。

(填“发光”或“熄灭”)

(2)温度控制器正常工作时,记录灯泡在一段时间内,规律性亮灭情况如图乙,则温度控制器在1个小时内完成▲次亮、暗工作循坏。

(3)指示灯的电阻值。

(4)加热状态时,温度控制器所消耗的电功率。

上外附属浙江宏达学校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测试

答题卡【九年级科学】

生须知

1.考生务必在每张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考场号、座位号、班级、姓名、班级号、编号等信息填写、填涂清楚。

2.班级号、编号、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要书写工整、字迹清楚;切勿在答题区右上角打分框内作答。

正确填涂:

缺考:

违纪:

【教师填涂!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A

B

C

D

1A

A

B

C

D

2C

A

B

C

D

3A

A

B

C

D

4C

A

B

C

D

5C

A

B

C

D

6D

A

B

C

D

7A

A

B

C

D

8C

A

B

C

D

9D

A

B

C

D

10A

A

B

C

D

11B

A

B

C

D

12B

A

B

C

D

13B

A

B

C

D

14D

A

B

C

D

15B

二、填空题(共6小题16空格,每空格2分,共32分)

16.(6分)

 

(1)冬

(2)B(3)A

17.(4分)

(1)动脉

(2)水、葡萄糖、无机盐等

18.(6分)

(1)A

(2)2(3)C、H、O

19.(6分)

(1)变大

(2)保护、支撑

(3)弹簧测力计

20.(4分)

(1)Fe3O4

(2)FeCl2+H2===Fe+2HCl(条件高温)

21.(6分)

(1)蒸发结晶

(2)66.7(3)乙丙甲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3分)

22.(6分)

(1)其他条件相同,淀粉酶催化能力随PH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2)A、C

23.(9分)

(1)碳酸钾

(2)氢氧化钾吸收二氧化碳,变成碳酸钾

(3)水、氧气、二氧化碳

24.(9分)

(1)甲丁

(2)零

(3)a:

电流表读数偏大;b:

灯两端电压没达到2.5V

25.(9分)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拉力和摩擦力

(3)向左运动

四、解答题(共3小题10空格,每空2分,,共20分)

26.(6分)

(1)病原体

(2)特异性

(3)控制传染源

27.(6分)

(1)2

(2)8

(3)Na2SO4、NaOH

28.(8分)

(1)B

(2)①调节天平平衡

②体积2700

卷Ⅱ题(有A、B、C三组,每组2题,共6小题,每组任选1题,如果两题都做默认第1题,A组每小题8分,B组每小题10分,C组每小题12分,,共30分)

A组

29.(8分)

(1)种子

(2)基因种子中胚的细胞

(3)水、无机盐、维生素等

30.(8分)

(1)葡萄糖→酒精+二氧化碳

(2)A

(3)适宜的温度没有形成层

 

B组

31.(10分)

(1)蓝

(2)氯化钠、氯化铜

(3)120克

 

(4)10%

 

32.(10分)

(1)9.85

(2)B、C、D

(3)0.04克

 

(4)12.8%

 

C组

33.(12分)

(1)B

(2)50牛

(3)200J

 

(4)0.18A

 

34.(12分)

(1)熄灭

(2)20

(3)400欧

 

(4)1210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