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39243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为了解所教学生政治学科“反思性思维”的能力状况,我在2011年9月从反思意识、反思技能、反思毅力三个方面设置了28项具体指标,对高三(7)、(8)、(15)班共16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附件一),结论表1和图1所示:

表1:

所有样本(165人)各项指标平均分、标准差详细表

(说明:

数据前有“#”对应该维度中的最高分,“*”对应该维度中的最低分。

“##”表示该数据为28项最高分,“**”表示该数据为28项最低分。

图1:

政治反思性学习能力各维度平均值情况

 

从图表可以看出,相对于“反思意识”和“反思毅力”,学生“反思技能”的平均为值2.18(最低)。

这反映了学生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反思意识和反思毅力,但自我监管、自我归因的能力较差,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反思,缺乏“反思技能”。

二、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

在《我们怎么思维》一书中,杜威详细介绍了教学活动中如何进行“反思性思维”的训练与培养。

提出了五步说:

感觉到的困难——困难的所在和界定——对不同解决办法的设想——运用推理对设想的意义所作的发挥——进一步的观察和试验,得出结论。

根据杜威“反思性思维”训练的五步理论,结合学生的“反思技能”状况和学科特点,我对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的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

基于问题反思学习过程和结果——发现、界定问题——制定策略——实践检验——总结和提高。

图2:

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的思维训练模式

(一)基于问题反思学习过程和结果,提高评价和分析技能

杜威认为,思维起因于直接的经验的情境,因此,“反思性思维”的训练需要特定的情境。

我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选择的情境是学生在模拟考试中出现的疑惑。

1.反思形式:

书写考试反思(800——1500字)

鲁宾什坦说过:

“问题情景一般是思维的起点。

当人们产生了认识什么的需要时,必就开始了思维。

思维通常是从好奇、从困惑、从矛盾开始的。

”自2011年9月以来,我先后布置学生写了《第一次月考,反映出我的政治学习存在什么具体问题?

》、《期末考试小结》、《假如二模就是高考》等学习反思。

引导学生从结果与预期的差距角度反思学习过程和结果。

2.反思内容:

知识框架+思维框架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思维导图反思知识框架

知识储备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系统掌握知识,才能在应用过程中准确地提点知识。

所以,培养学生“反思技能”的第一项思维训练内容是反思知识框架。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构建思维导图反思自己是否已从宏观、中观、围观、细微观四个层次系统掌握学科知识。

以反思“价格”的知识框架为例,我引导学生构建的思维导图如下:

图3:

学生反思知识框架的思维导图案例

(2)通过引导学生反思审题过程、答题模式反思思维框架

①反思审题过程

2011年广东高考文综的政治试题,紧扣社会热点、创新题目形式、全面考察学科素养,凸显能力立意。

这启示我们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通过严谨的审题过程,理解和判断出题人的意图。

反思审题过程,是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

反思审题过程前,必须先明确高考常见的命题模式,根据命题模式确定审题步骤。

以2011年广东高考文综政治主观题为例:

36题:

(1)结合材料一,分析“刘易斯拐点”可能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影响。

(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为广东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提出建议。

(10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简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国际形势。

(11分)

37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行政主管部门发文“叫停”的原因。

(9分)

(2)结合材料二,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

(3)结合材料二,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谈谈你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解。

可见高考常见的命题模式为(图4):

所以,引导学生审题过程必须反思审问题和审材料两个步骤:

步骤一:

反思审问题过程。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有否通过严谨的审问题过程,确定知识(考点)范围和设问(题型)范围。

确定知识(考点)范围包括模块范围,章节范围和具体考点;

确定设问(题型)范围主要是判断题目设问的类型是原因(依据)、措施(如何、建议)、影响(意义)、认识评价、关系、表明(说明)中的哪一类型题。

步骤二:

反思审材料过程。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有否通过严谨的审材料过程,确定材料涉及到知识(考点)范围的那些观点和顺序。

为按出题人意图组织答案奠定基础。

审材料的过程要与审问题的过程结合,根据问题设定的考点和题型要求审材料。

把材料里与问题设定的考点和题型相关的句子按主谓宾提炼出来。

提炼主谓宾的方法是找出:

谁做了什么?

如何做的?

为什么这么做?

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影响)?

不做有什么影响(危害)?

②反思答题模式(主观题)

政治学科主观题答题的通用模式是:

原理+材料。

但在高考的常考题型中,每一类型题的答题模式和要求是不一样的。

且每一类型题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模块中思考的角度和方向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反思答题模式是培养学生“反思技能”的思维训练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反思答题模式,学生确定自己是否系统掌握不同类型题在不同知识模块中的答题方法。

通过反思过往的经济模块意义类型题,学生得出答题模式(图5)如下:

(二)、发现、界定问题,提高交往和分析技能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发展不是由外在客体决定的,也非源于主体先天的潜能,而是在主体间的交往、对话中不断地批判、生成、创新而发展起来的。

我引导学生发现、界定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建立互动反思机制。

一是“师生互动”机制。

在批改模拟考试试卷时我记下每道题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然后作为榜样在班上表扬,并让他介绍自己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对其考试总出现的问题我则会通过面谈引导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可激发受表扬者经过反思对自己的优点有认识上质的飞跃,并积极主动的去反思弥补不足。

如2011年广东高考文综25题:

2011年一季度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5.0%,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

在此情况下,不考虑其他因素,消费者理性的应对措施是

A.增加现期消费B.提前归还债务

C.持有债券D.增加储蓄

该题在2011年高考中做对率为15%。

很多学生认为是考消费者如何应对通货膨胀,马上把A项排除了。

我邀请做对该题的朱宝如同学与15班同学分享她做这一题的审题思路。

她分析说:

题目的设问“在此情况下”指的是第一季度价格已经上涨了,而且预期(以后)还会继续涨。

同学们的思路豁然开朗。

二是“相观而善”机制。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最常用的载体是6人学习小组。

仍以“价格”为例,我通过布置学习小组对比和分析某位同学的思维导图发现、界定该同学知识框架存在的具体问题。

图6:

学生发现、界定知识框架的思维导图案例

引导学生发现、界定思维框架问题时,我布置不同的学习小组各研究某一题型在某一知识模块的题目(要求每个小组至少要看5份模拟试卷),然后围绕着“怎样审材料、审设问?

怎样组织答案?

与同类型题比较有何异同点?

答案上有而同学想到的观点是否合理?

同学想到而答案上却没有的是否合理?

学习小组的同学失误较集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等问题展开讨论。

(三)制定策略,提高策略技能

在学生发现、界定问题后,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最关键的一环是引导学生制定具体可行的应对策略。

由于这时学生寻找知识的活动是有方向、有针对性的,是自我定向的,因而,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际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实验班高三(15)班梁浩贤同学在第一学期的反思中总结了自己发现、界定问题并提出具体方案解的过程(附件二):

第一次月考,选择题只错了一题可惜,大题却只拿了20分。

我决定一定要一字不陋把主观题背熟。

第二次月考,选择题保持只错一题,可是主观题又打击了我。

最后两题哲学题一点也不会,太可怕了。

我又延续上次的计划,背主观题。

但是,重点摆在了哲学上。

第三次月考很快又来了。

选择题还是只错一题。

然而主观题上,再一次失败了。

原因?

一味知道把背的默下去,考完时还觉得很简单,根本没有按固定模式,没有带着问题看材料。

连考了又考的“收入与公平”也没拿满分。

传说中的期末考试来了,我已经充分准备好,答题模式也消化掉了。

78分,虽然不是全级第一,但对得起家乡父老了。

平衡班高三(8)班黄静文同学根据自己知识框架和思维框架掌握的都不是很牢固的情况下,制定了寒假(年前)的复习策略:

表2:

学生制定策略案例

(四)实践检验,提高实践技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通过实践检验以上阶段所形成的概念和策略方法。

如果能够解释或解决当前的疑惑,说明检验成功,问题解决了,于是进入总结提高阶段;

如果不能,或者在检验过程中遇到新的具体问题,从而又进入反思的第一环节,开始新的循环。

(五)总结和提高,提高“反思技能”的整体素质

学生通过总结经验、提炼方法、优化探索、深化延拓等方法优化自己的思维过程,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

三、成果与反思

我校2012届高三8个文科班中,有1个潜力班,4个平衡班,两个实验班,一个艺术班。

高二期末考试,平衡班(7)班和(8)班在同类型班中位列倒数一、二名。

实验班(15)班比同类型的(14)班低3.1分。

自2011年9月我对学生进行培养“反思技能”的思维训练以来,(7)班和(8)班在平衡班中各项数据名列前茅,实验班(15)班的各项数据在历次考试中均超越(14)班,且优势越来越明显。

表3:

学生成绩分析

(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本科上线人数的数据来源于学校的历次考试统计数据,其中,本科上线人数是假定在学校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各班完成人数的数值)

经过实践,我发现培养学生“反思技能”的思维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政治素养。

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从学生的发展规律出发,把上述模式加以完善,通过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反思技能”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威.我们怎样思维·

经验与教育(第二版)[M].姜文闵译.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季月丽.运用概念图培养中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3]郑菊萍.反思性学习简论.上海教育科研,2002(8)

[4]钟启泉.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02

(1).

附件一

政治学科反思性学习能力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

本问卷只为教学研究之用,不记姓名和成绩,不评价你的学习状况,但你回答的真实性对老师的有效备考很重要。

以下是一些同学在政治学习时的一些做法和体验,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出一项适合你的答案的字母。

1、在学完政治学科的知识后,回过头来看看、想想教师所讲的内容是()

A.浪费时间,不如多做几道题B.或许有用,偶尔可以做做

C.是很必要的,必须坚持不懈

2、我认为通过回顾和分析解题过程对于加深相关政治学科知识的理解来说

A有很大帮助B有一些帮助C没有帮助

3、我会对政治老师讲的知识和书本上的知识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A从不这样B偶尔这样C有时这样D经常这样E总是这样

4、觉得政治老师课堂内讲解的思路和方法都不是唯一的。

5、练习题完成后,我只检查答案,若正确,我就不再思考。

6、在政治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我会思考自己的学习方法,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7、在政治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我会思考自己学习政治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7、关注政治学科学习的状况,会定期的对自己政治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

8、能够尝试的找出政治学科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9、课后就没懂的政治学科知识会查找相关资料,自己思考寻找解决的办法。

10、课后就没弄懂的政治学科知识内容积极和同学交流讨论。

11、对于同学交流讨论没弄懂的政治学科知识,积极和老师交流讨论。

12、学习新的政治学科知识后,思考它与前面的知识有没有联系。

13、解答完政治学科题目后回顾自己的解题过程,分析解决这道题的关键在何处。

14、解答完政治学科题目后我会思考这道题还有没有其他更简洁的思路和更佳的解法,争取一题多解。

15、解答政治学科的问题之后,我会考虑:

“实际社会中的政治情景有哪些与此问题类似?

16、在解题过程中,我常总结解题规律和解题的方法。

17、解答完政治学科的问题之后,我会提醒自己重新理解所用过的政治学科的概念或规律。

18、解答完政治学科的问题之后,我会把它与以前所解答过的题目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

19、听课时,我把不理解的问题或联想起来的问题记下,以便课后进一步思考、理解。

20、每次上完政治课后,我会主动回忆老师上课时讲的知识点,并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

21、学完一单元或期中、期末时我会把所学的政治学科知识串联起来作个知识结构图。

22、能和同学的解题思路相比较,体验别人的思路技巧。

23、自觉地做好政治学科的错题笔记,并对错误的原因仔细分析。

24、政治学科学习过程中获得某种经验或规律后,我会找一些练习来做,检查自己获得某种经验或规律是否可靠,自己是否真的学会了。

25、如果发现以往的经验不能解决新的政治学科的问题时,能够分析其原因并调整政治学科学习的策略。

26、在反思政治学科的学习问题时,能倾听各方的意见。

27、我反思学习问题时,能坦诚自己错误的学习观念。

28、我反思学习问题时,能重视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附件二

政治学科年终总结

——高三(15)班:

梁浩贤

自从上了高三以后,上课不睡觉了,精神爽利了,做作业总是拿出200%的细心,害怕上课做罚站的“鸟人”。

自从上了高三,逢一、三、五午休时间,宿舍书声郎郎,宿管也制止不了我们害怕被罚的行为。

自从上了高三,逢二、四、六午休时间,宿舍总是有“沙沙沙”地抄书声,必定是昨天

默写的牺牲品

幸好,我只参加了一、三、五午休的“活动”,二、四、六的就轮不到我了。

高三一开始对政治完全只有厌恶感,但慢慢接受老师的洗礼后,找到了些许成就感,后

来觉得自己有点变了,觉得每天不背政治,混身不舒服。

而每次月考的成绩,虽有些许波动,但总体来说是波动上升的

第一次,可以说是最有成就感的一次月考了。

选择题人品大爆发,只错了一题,可惜,

大题只拿了20分。

被老师批了两个字“活该”。

通过这次考试,我决定一定要一字不陋把主观题背熟。

然后,我满怀期待地迎来了第二次月考,也就是惠州统考。

可是主观题又打击了我。

前哲学基本没听,听了也忘了。

最后两题哲学题真的一点也不会,太可怕了。

但这次选择题也只错了一题,难道人品又爆发?

接着,我又延续上次的计划,背主观题,但是,重点摆在了哲学上。

我也有充分准备迎接这次考试了。

而这一次选择题还是只错一

题,还记得那一题是被徐悲鸿与毕加索害惨了。

我才认识到自己不是人品太好了,是因为在老师的指导下走向了光明的道路。

然而主观题上,又一次失败了。

一味知道把背的默下去就行了,考完时候还觉得很简单,没想到自己的大题答题时,根本没有按固定模式,没有带着问题看材料。

连考了又考的“收入与公平”也没拿满分

经过前三次月考,我有点想放弃了,但后来有一晚上老师来十五班指导时,突然接了一

个电话,听见你说话的预期,一般人很难想象你对学生是多么严厉的。

自己虽说是为自己读书,但是看见父母每星期过来探望自己,觉得读不好书对不起他们一番苦心。

后来,我振作起来了。

传说中的期末考试来了,顶着一顶“东莞一模”的帽子来了。

我觉得自己已经充分准备

好了,答题模式也消化掉了。

这次终于能对的起家乡父老了。

虽然不是全级第一,但是78分,也是自己对这学期的努力的认可。

经过这一学期,我深知老师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对高考是非常有效的,应贯彻下去。

听老师的话的学生越来越好,这是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