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下午会议实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9456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6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下午会议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下午会议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下午会议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下午会议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下午会议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下午会议实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下午会议实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下午会议实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下午会议实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下午会议实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下午会议实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下午会议实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下午会议实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下午会议实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下午会议实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下午会议实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下午会议实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下午会议实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下午会议实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下午会议实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下午会议实录.docx

《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下午会议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下午会议实录.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下午会议实录.docx

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下午会议实录

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24日下午会议实录

由科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主办的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于2006年5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论坛主题为创新、发展、合作、共赢!

新浪财经全程图文直播此次会议,以下为24日下午会议实录:

  主持人:

下午的会议现在开始,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

  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今天上午在这里隆重开幕了,我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社的魏谷,按照论坛的安排,下午的大会由我主持。

今天下午出席这个论坛并且发表演讲的嘉宾多都是我们产业经济界的精英人士,下面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到会演讲的嘉宾,他们是国家信息中心首席工程师宁家骏先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总经理刘高倬先生,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副总裁薛亚松先生,中国科学勋北京分院副云长乔均录先生,WAPI产业联盟轮值主席韩康先生,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董事长周寰先生,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研究院院长韦卫先生,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冯军先生,北京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卫华诚先生。

  下面有请国家信息中心首席工程师宁家骏先生演讲。

  宁家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下午好!

  我想跟大家汇报的内容是,主要是想跟大家再讨论有关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大家知道,信息化建设的背景是在上个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动的一场新的全球性的产业革命,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们在当前还有必要深刻的认识世界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早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提出我们“十一五”时期的发展的主要目标、知道原则重大部署,强调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时期尤为关键,要求我们一定要有告诉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大家都知道在当前,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

在世界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中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

  可以说,科技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焦点。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当今的时代,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了优势,谁就在发展上掌握了主动。

  在当今时代,我们已经也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

有这样一些标志,首先大家知道,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世界新科技革命和带来科学技术重大的发现、发明和广泛的应用,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生了前所惟有深刻的巨变,同时也引起了全球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利益格局、经济的格局和安全的格局都发生了变化。

标志着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正在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科技奖进一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知识传播应用进程的重要引擎,基地研究了重大突破将进一步为人类认知客观规律、推动技术和经济发展新的前景。

  党中央国务院一段坚持创新,推动了我国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经过广大科技人员的顽强拼搏,我们取得了一批以高性能计算机为标志的重大科技成果,拥有了一批在具有重要作用的知识产权,而且促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的迅速崛起,昨天我刚从宝钢回来,宝钢具有世界水平的生活,他们叫做MES,就是制造业的执行系统,第一代完全是引进,第二代是改造,第三代完全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现在我们的第四代已经出口到世界上20多个国家的钢铁企业里面。

所以这些拥有自主知识知名品牌的企业,这些企业显著的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综合竞争力。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我国信息化创新的水平还不是很高的,作为初级阶段发展中的大国,我们的信息化创新水平还不高,我们还面临许多突出的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只有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兴工业化的道路,调整工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缓解现在日趋紧张得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促进人口健康,和保障公共安全,同时维护国家的安全,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的需要通过信息化来创新发展我们的经济,来大力的推动创新,带动产业的转型和新的飞跃。

  今年我有幸参加的一些重大课题的研究,今年已经正式公布了从2006年到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组织制订“十一五”期间国家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在这个规划里面明确提出,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的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在这个面前,我们要紧紧围绕为经济社会服务的环节,把握科技发展的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所以在当前就是要统筹安排、整体推进,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中重点需要发展的,亟待需要科技制成的产业和行业作为重点领域,在这些重点领域中间,来突出的利用信息化来推进发展,转变发展模式,解决重大的公益问题,提高国家的保障能力。

  信息化建设对于推动我国整个创新体系的建设,意义非常重大,在当前我国抓住世界信息技术革命和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我们觉得有三点意义必须要明确第一,它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社生产力跨越发展,增强国力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条件。

  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信息化必须要创新,多次提到,我们在电子政务建设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中间,我们的能力还是比较弱的,特别是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是比较弱的。

  我们要创新,首先我们对信息化的认识必须创新。

我们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要从求真务实的态度来推进,要以改革开放的精神发展信息化。

  在信息化中间,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叫做推进政务信息公开。

从2003年5,国务院召开由于的会议,推进信息公开步伐。

我们下发了34号文件,加快政务信息公开的开发,今年国家会正式出台政务公开条例,这样一个条例的公布,对于我国信息化的建设,特别是信息资源的建设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因为我们必须要破除政务信息以不公开为原则,以公开为特例,要转变到已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特例来。

  大家可以看到,在政府网站中间,政府公开的占的比例比较多的,往往是比较简单的,而真正群众关心的,比如政府办事的流程,办事的过程实际上公布的比较少。

所以信息化建设,在当前推进的时候,包括推进政务信息化的时候,也经常碰到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个人这样看,我们必须要平稳的过渡信息化建设的磨合期,因为信息化建设,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项文化的建设,是人们一种文化观念的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我们发展中的国家来说,对于我们长期是从一个封建社会过来的国家,我们的信息化建设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扎实的做好基础工作,信息化建设也必须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就鱼跃若干基础工程和必要的磨合期,不可能一口吃成个胖子。

  二是要明确需求,以需求为导向,扎扎实实的推进。

  我们必须反思信息化的特点,从管理工程的角度来讲,信息化的工程不同意我们造桥修路,是人机合作的工程,它更加强调工程的协调性、有效性和对创新活动的理解。

没有我们对业务流程的创新、优化,是不可能搞好信息化的。

所以说信息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全国性和渐进性这样几个特征。

  当前要澄清几个误区,我们要求真务实,立足国情,需求导向,应用主导。

同时我们还要立足服务,务求实效。

概括起来说,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转变信息化建设的增长方式,来整合我们的资源,特别是抓住当前本世纪头20年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期,所以要把推进信息化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支撑点。

通过我们信息化的建设,通过电子政务的建设,要把改进政府的管理结合起来,来促进政府职能尽快转变到更好的完成经济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

  对“十一五”一些的摄像,我们现在正在讨论的规划有这样一些重点的任务,首先是要利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包括改造我们的装备制造业,改造我们的中小企业为农民服务,包括大力推进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信息安全和信息化环境的建设。

  同时我们今后15年的战略重点和布局,首先就是要提升国民经济的信息化水平,要引导企业信息化,要发展电子商务,同时要提高农村网络的普及率,解决信息支农、富农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

建设网络环境下的先进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我们自己要发展我们的动漫产业,发展我们的游戏,把我们网上的资源,鼓励社会力量来参与公益性的文化服务。

  同时我们要增强信息基础设施的能力,在最近一次中央的会议上,中央几位领导高度强调,“十一五”期间,一定要大力推进三网融合,绝对不能让三网分离的情况继续下去。

  同时我们要加快创新、优化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

同时要构建国家社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必须抓好的包括三个核心基础产业的创新工程,这是国家正在制订的“十一五”明确提高,要大力发展我们的软件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和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同时要加快装备制造业改造提升,比如说三维CAD仿真设计、计算机辅助工程等在装备制造业广泛普及,大力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装备,推进数控机床及功能不等智能生产工具再生产中的应用。

  同时还要兴建一批为农业服务的综合信息工程。

要大力推进金融信息化的提升。

  最后我再简单的说一下,“十一五”必须通过加强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对信息化的支撑能力,围绕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需求,引导和鼓励产、学、研用结合,组织实施重大自主创新项目,提高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积极推进重大装备的自主制造,提升软件企业的产业化和工程化能力,建立健全创业投资管理体制机制,支持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对自主创新形成的先进装备和产品,纳入政府有限采购的范围,建设重大信息化系统的模拟验证环境,提升国产信息化的配套能力。

  这些就是我向大家汇报的主要内容,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宁先生的演讲,接下来我们请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总经理刘高倬先生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自主创新是中国航空工业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

  刘高倬:

女士们先生们,非常感谢会议的盛情邀请。

我发言的题目是自主创新是迈向航空工业强国的必由之路。

  中国航空工业55年的历史,是一部自主创新的发展史,它每一项重大的成果,都闪烁着自主创新的光芒,特别是进入新的世纪以来,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之上,矢志不渝的走自主研发和创新之路。

在短短的七年时间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

实现了我国军机从第二代到第三代的跨越,实现了军用航空发动机从第二代向第三代,从涡喷向涡扇,实现了中等推理向大大推理跨越。

实现了空空导弹第三代第四代跨越,我们还实现了记载设备系统升级换代,达成了批量交付。

同时在民机产业、燃机产业、非航空产品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下面我就自主创新这个话题结合我们的实践谈几点体会和想法。

  一航空工业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只能走自主创新之路。

  航空工业是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工业水平国防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集中表现。

为此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不惜长期投入巨资支持其航空工业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最近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中国航空工业55年的发展历程,完全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中国航空工业创建以后,我们曾经试图学习国外的技术来发展自己的航空工业,但是这永远也摆脱不了落后的局面,中国航空工业是从修理起家的,在建国的初期,我们曾经希望前苏联来帮助我们发展航空工业,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苏联政府撤走了全部专家,到头来还是靠我们自己,我们也试图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建立我国的民机产业,但是由于没有注重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建设自主创新的体系,也不可能达到牢牢掌握设计的主动权,建成我们自己民机产业的目标。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必须发展自己航空工业,比较走充满荆棘的发展之路。

我们以强烈的使向世界航空科技高峰奋勇攀登,面对创新过程的磨难、压力和挑战,我们卧薪尝胆,迎难而上,我们锐意创新,无私奉献,用智慧和含水,用激情和生命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奋进之路。

  二以创新市场价值为目标,走多方位的自主创新之路。

  必须在观念、体制、机制、管理、文化服务等多方面创新,促进创新成果的市场化。

枭龙战机就是我们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引进国外资金,实践全方位创新得成功典范,就在上个月,由中国一航自主研制的,主要针对国际市场研制的,枭龙四代战机首飞成功以后,引起了国内外很大的轰动,这项战机采用了蚌式进气道设计基础。

创造了我国自主研制新机的速度,正如中央高层领导给我们的批示说的,这不仅标志着我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且探索了一条使用国外的资金,进行国际合作的路子。

枭龙飞机的研制实现了六个方面的创新,一是观念创新,探索出了一条以市场和用户为导向,参研各方自筹资金,开发适应市场需要的新型战斗机的道路,开创了军工采用市场经济的模式来运作的新局面。

  二是体制机制创新,三是设计理念的创新,按照机好价廉的要求,实现的成本控制的目标,不仅使该飞机具有很高的性价比,还培养了我国飞机研发人员,适应时代潮流的成本目标控制能力。

四是设计手段的创新,在飞机设计与生产的一体化上,做了大量的创新工作。

五是研制流程创新,实施并行工程,合理进行了流程的叠加,边设计、边试验、边生产,大幅度的缩短了研制的周期。

六是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拆用了总体气动布局,采用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国际航空电子系统,配置了良好的、具有良好人机界面的座舱设备等综合制造技术,实现了性能的突破,使该型飞机具有很强的整体性能和综合作战能力。

  再举一个例子——新舟60,2002年我国新舟研制成功,但是市场的销售情况不理想,到了04年,我们抓住机遇,针对我们最薄弱的市场观念和服务理念进行创新,大力的提升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一举实现了出口零的突破,现在我们出口的飞机在国外有非常好的表现,到现在已经累计签订了17架的合同,该型飞机在2010年左右预计出口100架左右。

  三克服浮躁的心态,持续不断的推进自主创新,航空科研项目具有高的投入,慢的产出,长周期的特点,一个创新项目的成功,是漫长而艰苦,需要不断的投入大量的资源,需要付出与大德努力,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往往一届领导班子是无法见到成果的,甚至科研人员付出毕生的精力,我们的体会是必须克服浮躁的作风和心态,坚持不懈的推进自主创新,才可能取得成功。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业绩观,我们的飞机、发动机导弹等产品的自主创新,通常是一届甚至几届领导所作出的决策,往往是几代人拼搏的精神,我们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因此从领导到科技人员,要有给别人做嫁衣的牺牲精神,传递好接力棒,不能把自主创新仅仅作为口号,鞠躬尽力。

  其次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要敢为人先、要敢于想前人没有想过,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在任何事情我们都不妄自菲薄,即使差距很大,也要增强赶超的信心。

  第三要扎实的练就自主创新的真本领,要克服想走捷径的浮躁心态,高度重视创新知识的学习,用于奇思妙想,为自主创新得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开展国际合作,航空工业是一个国际化的产业,而且国际化程度还越来越高,在资金的筹措、研发和生产,供应商的选择等方面都日趋国际化。

其市场就更是面向国际了,因此要发展中国的航空工业,必须按国际规则办事,不但要全力加强自主创新也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合作中把握原则,不要失去自我,不但提升能力,赢取更多的话语权,在共赢的基础上实现发展。

  我们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目前,我们已经成为国外著名飞机和发动机公司一些零部件唯一供应商,还直接参与了在国外正在研制的最先进的波音787等客机零部件的生产,实现了转包机的零的突破。

  我们在研制ARJ21的时候,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与国际合作的结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通过招标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成功了选择了19家国际一流的供应商为我们的飞机配套,它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国际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当前ARJ21飞机已经转入了制造阶段,在2008年将实现首飞,该机已经实现了41架的销售合同。

除了牢牢掌握自主产权,高起点的掌握自主研制之外,还进行了重大的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了民机的市场开发,产品研制和客户服务等三大体系。

在技术上,运用了超临界机翼等最新技术应用,实现了100%的数字化设计,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按照一系列的要求来做好工作,努力提升其市场上的竞争力,ARJ21一旦研制成功,将是我国民机产业在自主创新能力上来的一个飞跃,也是在国际合作上的一次提升,使我国在世界民机占一席之地,对此我们充满了信心。

  五,建设创新型集团,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航空强国。

中国的航空工业虽然取得了成就,但是同世界发达国家的航空工业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我们依然任重道远。

我们下定决心,将着力采取以下措施,加快建设创新型集团。

  1,营造创新的范围,激发创新激情。

加速战略思维的创新,摆脱一步一区的惯性,实现无边界的超越。

提速体制机制的创新,使创新贯穿于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当中。

  2、推进自主创新方式的转变,加速由重点关注技术创新向以产业发展为目标的多方位创新的转变,加速经济增加方式从依靠资产扩张为主到依靠科技进步为主的转变。

加速自主创新由学习型到独创型的转变,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3、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的体系建设,努力建立和完善开发、高效、产、学、研、军民结合的研发体系,强占航空科技的制高点,加速关键和核心技术的创新,2010年,我们将科技创新的投入要占到整个销售收入的比例提升到5%。

加强品牌建设,加速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努力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4、加速培养创新型人才,坚持疏通各类人才成长的渠道,改进人才评价的分离,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培育和吸引一批创新型的人才。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走自主创新之路,就一定能够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航空工业的强国。

谢谢!

  主持人:

感谢刘总的演讲,下面请北京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卫华诚先生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国药业的机遇与挑战。

  卫华诚:

大会主席、各位嘉宾下午好!

  非常荣幸大会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跟大家交流一下中国医药发展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同时也想更加多的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分享一下未来我国中国制药业如何走国际化的路子。

  从中国制药业发展来看,2005年医药工业总产值超过了4300亿人民币,在这15年中,生物医药产业的增长大体上是GDP的一倍,是世界增长率最高的市场。

同时在市场规范、专项治理、药品的分类管理环境的制约条件下,生物医药的发展将更加回归理性化。

  从产业结构上来看,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分化进一步加剧,低成本竞争进入长期化的局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可改变。

比如我们整个创新性的研发比较弱,产业的整体局面小散低慢,品牌性的产品比较少,国际于国内竞争的相互影响,特别是信息化带来的是全球性的研发,这个研发必然带来国内大型企业把它的研发逐步的向低成本的地区做分包。

同时把一些盈利点和成本减低点往中国转移。

我这个趋势可能就会给我们进入国际化带来机遇,在这样总体的国内外的机遇环境下,探索并实践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是关系中国制药业生死存亡的核心命题。

在原创上不行,综合创新上行不行?

现在特别是在研发领域里面,原来我们讲研发作为一个产业的组成部分的时候,现在国际上已经把研发作为一个新的产品链,在独立阶段的外包,已经形成资源性的战略,这个是否能成为我们将来走出去的优势点。

归纳起来看,中国药业国际化面临的机遇就是国际制药产业的分工,和中国不断增长的市场内需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吸引力。

而我们的挑战是我们的自己的制药工业在低利润、低投入的情况下,导致了低成本的竞争,大体上,我们能从纯消的角度来看,我们大体是1000亿的消费,这里面大概分了三块,30%是全进口,30%是合资合作,30%是国内自己的制造业,4700个经过GIP认证的企业在这300亿的市场上竞争。

能不能借鉴一些已经成功走出来的模式,比如说印度,印度不如我们的就是他们没有一个巨大的内需市场,他的药品在市场上形成了两极分化的情况比我国大的多,同时他们的消费量只是我国的十分之一,但是它确实走出了一条国际化的炉子,所以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市场里面,能够看到印度的身影。

从我国来看,在海正探索的一些发展上的路子,都是一些很好的尝试。

  对于我们来说,要进入到国际市场上,我们的定位和主供的方向应该是什么?

  作为原创我们无法和辉瑞、莫克来比较,我们可以看一些品牌仿制药公司,他们都是以仿制药为主,创新为辅的。

比如像以色列的一家公司,在五年前八年前不被人看好的公司,现在却是不得不让人关注的公司,这些已经真正成为全球意义的公司。

他们的特点主要是在名列前茅的普药的国际化。

在品牌药物公司里面,现在面临的是产业链的不断的拉长和不断的缩小,就是在整合过程中,成本要降低的过程。

原创药面临的挑战就是投入越来越大,化合物的寻找越来越少,周期越来越长。

比如说去年辉瑞投入将近50个亿美金的研发,居然没有一个药出来,最后没有办法买了五个药。

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结合我们的创新型国家来谈,到底创新型人才有什么联系。

  中国要想出国际化大的品牌公司,你的国际化的人才应该是什么样的。

  第二个大的方面的问题,就是我们对西方药品需求市场上的政策法规的理解和认识非常欠缺。

  第三个方面的挑战,就是我们缺乏对市场运作、市场把控这样一种人才。

  我们现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行进,这里面有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说国内的市场还没有做好,国内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内需,国内先做好,再作国际市场。

有的人就认为应该先做国际市场。

因为在现在,这个门槛已经铲平了,没有门槛。

还有人认为,我们既要关注国内市场,又要关注国际市场。

在这个里面,首先是把国际化作为全方位的进程能否确定下来。

其次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就是IP系统上要下大力气了。

  这两天有一个会,谈的就是没有必要把这个知识产权通过你的国家的渠道去给别的国家形成一种新的竞争。

还有一种问题,就是能不能在保证你不侵权,你在整个市场上不侵权,同时也要保证我们这个技术在你这个国家生根以后,你不到另外一个国家去。

为什么提出这些问题呢?

实际上就是我们没有信誉的基础,而且看不起我们,所以才能鸡蛋里面挑骨头。

比尔盖茨你在这里也不是一样被侵权吗?

所以他们就是反映出完全的不信任。

这样的一种状况更加迫使我们一方面在内部把知识产权做好,另外一方面一定要走出去。

  在走国际化道路上,我们分析出了三条路,一条是OEM+CGMP,另外就是研发+OEM+CGMP,另外就是资本运作+研发+OEM+CGMP。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是提出一个要求,多层次,多样性,系统化,综合化。

就是我们在一个线上可能做的很好,但是我们在整个系统上我们做的不好。

在这里面我们怎么样通过多层次、多样性、系统化综合化来解决这个问题,另外就是制剂的创新。

  对于环境支持来看,我个人感觉到如果在政策层面上不给予大力支持,“单枪匹马的闯关东”,可能会使我们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更加漫长。

就是在政策上、在一些税收上,在开发资金的投入上,大体上药品的开发一代人不可能完成一个药品的研发,原创的药品大体上是10个美金、10年出一个药,是在5到8万个化学分子式里面筛选出来的。

所以在政策方面的支持,甚至一些补贴。

  另外就是建立一种群聚性的平台效应。

以往我们在招商的时候,都是单打独斗。

今年四月份参加美国芝加哥的一个会议上,看到中国以一个整体的位置出现,在此基础上,研发领域深入到企业里面,能不能形成一个聚合。

谁都想抱着自己的,搞一个小山头这种是无法走向国际化的。

  作为北药集团的发展战略,我们是成立于1979年,现在有20多家控股子公司,15家参股子公司,2万多名员工,两家上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