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9495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儿童发展心理学》笔记Word文件下载.docx

1.原因:

儿童生活的环境各种各样,这些环境因素也被视为儿童行为的生态圈。

在这些生态环境中,儿童接触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分别是家庭、学校和社区。

在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这些生态环境对他的影响是不同的。

五、提出帮助与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模式,测量和解释发展的个别差异,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以及探究不同的外在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儿童顺利地度过每个发展阶段,帮助儿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或暂时的障碍。

2.与普心相比:

普通心理学是从一个“横切面”,儿童发展心理学则是从一个“纵剖面”,处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交叉面。

补充:

1.新近的研究趋向

a.从对心理现象的描述和测量转向对因果关系的揭示。

b.从研究单一的心理机能转向对儿童整体发展的研究。

c.早起发展和早起教育研究占据重要的地位。

d.研究过程和资料分析过程中,大量现代化仪器设备的应用。

f.研究中的生态化运动。

2.生态化运动

a.强调在活生生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中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的本质与规律。

b.减少研究的人为性,提高研究效度。

c.脱胎于生态学理论,实质是现代系统科学方法在发展心理学中的应用。

3.生态化运动的基本观点

a.人与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共同演进。

心理发展变化时生态系统适应性调节的结果。

b.心理活动不是鼓励的,既受自身内部因素的影响,又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第二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形成

一、西方早期的儿童观

二、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

1.两个基础:

①自然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②进化论的影响

2.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标志:

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W.Preyer)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

第三节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1.发展的定义:

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2.发展的特点:

①反应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

②反应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演变。

③从认识客体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演变。

④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

一、连续性与阶段性

1.目前的看法:

心理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累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2.连续发展模型:

(growthmodel)发展被视为是感知、运动、认知技能与操作上的平稳的、连续的量的增加。

3.发展的阶段模型:

(stagemodel)将发展看成是非连续的,在前后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具有质的差异。

4.分化-层次模型:

随年龄增长,结构可能重组,水平越来越高。

5.汇聚模型:

例如,本来可以发出世界上所有的音,随年龄增长,慢慢不会了。

6.人本主义模型:

由于自我的作用,成长无限发展。

二、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1.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正常情况下,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

儿童体内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是:

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

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是:

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脑细胞发育的顺序是:

轴突、树突、轴突的髓鞘化(起绝缘作用,保证神经传导沿某一个特定通路,即定向化)。

三、不平衡性

1.不平衡性:

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发展的,而是体现出多元化的模式,表现在:

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方面不同;

同一技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四、个别差异

1.个别差异:

每个人的发展优势(方向)、发展的速度、高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五、关键期

1.劳伦兹母亲印刻(imprinting)(发生在出生[24,36]小时内)动物辨认母亲的关键期(criticalperiod)

2.关键期的定义:

心理学家运用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地发展;

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

3.敏感期:

对于人类大部分心理功能而言,也许用敏感期(sensitiveperiod)这样的概念更为合适:

各种心理功能,成长与发展的敏感期不同,在敏感期内,个体比较容易接受某些刺激的影响,比较容易进行某些形式的学习。

1.白痴学者:

(idiotsavant)(IQ<

70)指轻度或中度精神发育不全,却同时在某(些)方面具有超群认知功能的人。

如:

舟舟。

2.21-三体综合征:

眼开、眼小、脸圆、舌头伸、流口水等表现。

可以快速计算,推算日期、字典在第几页。

3.关键期与早期学习:

内容取向:

以数字计算,识字为主,还是以感知、空间转换,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主。

3-7岁儿童早期比较:

中国:

概念、分类、时间、序列上优

日本:

运动、组合、空间转换上优

结果/过程取向:

结果取向:

会弹琴而不会欣赏音乐

过程取向:

灵活手指(开发大脑),懂音乐,陶冶情操。

六、发展的年龄特征

1.个体的心理年龄特征:

指在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具有普遍性)、本质的(表示具有一定的性质)、典型的(具有代表性)心理特征。

1.第一反抗期:

年龄:

2-4岁

特点:

随着动作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活动空间得以拓展导致自我意识与自主能力增强,对于大人的要求。

原因:

孩子喜欢在活动中学习如何把握某件事的进程,好玩的动作完全可以由自己来操作与控制,不考虑事情的后果。

大人的过程反应强化孩子的行为,要是父母的反应方式在他看来新奇有趣,会重复做。

2.自我中心主义:

6岁以前

儿童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世界,尚不能变换角度或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视角。

3.儿童期的多动行为:

6-10岁

注意力集中多动、冲动。

兴奋性神经元与抑制性神经元发展不平衡,如:

环境(节奏、玩具)。

4.青少年的“心理断乳”:

10-18岁,成熟期前倾。

渴望摆脱对父母的依附而寻求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和自主。

独立感自强,闭锁性突出;

对自我的过分关注,开始对自己全方位的审视;

对异性的向往。

研究者的元分析:

与父母冲突(早);

情感起伏(中);

异常与冒险行为(晚)。

第四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1.心理学的研究目的:

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应用

一、观察法

1.定义:

在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研究者利用感觉器官,或借助于其他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堆被观察者的外部行为进行考察,从而探究其心理与行为发展的规律,这种方法就成为观察法。

2.分类:

观察可以在自然情境中进行,通过对儿童青少年的行为作直接的观察与记录,从而获得有关行为变化的规律,属于自然观察法;

如果观察是在预先设置的情境中进行,则为控制观察法。

3.注意事项:

①在“单盲”情况下,观察的效果才较为客观可靠。

②要避免观察者的偏见,即观察要客观、真是,观察者不应受儿童其他心理特征的影响。

③事先准备观察单(checklist),并及时作好记录。

4.优点:

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且研究者的操作简便易行。

5.缺点:

主要缺点是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观察者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它只能有助于研究者了解事实现象,而不能解释器原因是什么,即只能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不能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同时,研究人员只能被动地等待心理行为的发生,而不能主动地控制其发生。

因此,观察法常常被用来作为发现问题的一种前期研究方法。

●确定观察内容

●选择观察策略

●制定观察记录表

二、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从某一总体中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取特定的样本,收集这些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进而通过对样本的分析研究来推论总体情况。

2.两种方式:

①问卷调查(问卷法)②访谈调查(访谈法)

三、测验法

测验法是指采用一套标准化的测验题目,按规定的程序,对个体心理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测量,然后测量结果与常模作比较,对心理发展水平或特点作出评定或诊断的研究方法。

四、评估法

五、临床法(clinicalmethod)

临床法又称诊断法,由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所倡导。

临床法实际上是自然主义的观察、测验和精神病学的临床诊断法的合并运用,包括对儿童的观察、谈话与儿童的实物操作三个部分。

通过对这三方面材料的分析、综合,可以了解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

六、心理生理法(psychologysiologicalmethods)

1.活动产品分析法:

评判:

①主题的新颖程度②材料的利用程度③材料利用的独创程度④图画的精致程度。

2.实验法:

见下节

3.发展认知神经科学:

研究认知发展的神经机制,脑发育与行为能力和认知发展之间关系的科学。

4.其他方法:

微电极记录发、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功能性磁共振、经颅磁刺激技术、脑磁图。

第五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常用研究设计

一、相关设计(correlationaldesign)

二、实验设计(实验法)

实验设计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作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由实验者操纵变化的变量即自变量,或称实验变量,由自变量而引起的某种特定反应即因变量,排除自变量以外的一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变量。

2.实验法的优点:

实验法不仅能够有助于研究者揭示“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能进一步探究为的根源“为什么”。

一旦揭示了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后对同类现象进行处理时,根据其刺激可以预测结果,根据结果也可了解原因,甚至可以认为地涉及某些刺激,以达到所希望的结果。

所以,通过实验法可以实现心理学描述、解释、预测以及控制行为等科学研究的目的。

3.实验法的分类:

①实验室实验②现场实验

1.儿童实验室的布置,应尽量与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环境保持一致,使儿童在是实验条件下表现自然。

三、横断设计(cross-sectionaldesign)

横断设计又称横断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规律或特点的研究设计。

2.优点:

横断研究最突出的优点是可以在段时间内收集到较多的资料,有助于描述心理发展的规律与趋势;

此外,样本也易选取与控制。

因此这种设计成本低,省时省力,见效快,目前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多采用这一设计。

3.不足:

由于被试的取样是几个年龄点,带有人为拼凑的性质,故不足以确切地反映出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

一句横断研究所描绘出的心理发展曲线有可能受到“出生组效应”(cohorteffect,也称世代效应)的影响。

四、纵向设计(longitudinaldesign)

纵向设计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规律或特点的研究设计。

2.特点:

通过长期的追踪研究,可以获得心理发展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资料,从而系统、相近地了解量变与质变的规律。

纵向研究还有助于探明早期发展与未来心理发展的联系,对了解发展的原因与机制十分有益、

3.问题:

①纵向研究周期长、费用大。

②被试可能会离开或因搬迁、厌烦等其他原因而放弃。

③研究的对象可能会变得具有“应试只会”,产生练习效应(practiceeffects)。

举例:

马格纳森(Magnusson)个体发展与适应研究,考察女孩生理成熟对其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发现早熟女孩对社会关系的关注比晚熟女孩大得多。

五、纵向时序设计(longitudinal-sequentialdesign)

六、微观发生设计(microgeneticdesign)

微观发生设计是纵向研究的一种变式。

给儿童呈现一向新任务,并在一连串间隔紧密的时间段中观察儿童从开始学习到稳定掌握该任务的情况。

2.三个关键特征:

①观察跨越从变化开始到相对稳定的整个时期。

②观察的密度与现象的变化率高度一致。

③对观察行为进行精细的反复试验分析,以推测产生质变和量变的过程。

(Siegler&

Crowley,1991)

幼儿错误信念理解与一直技能出现的先后关系。

(Flynnetal.,2004)

七、跨文化研究(cross-culturalstudy)

跨文化研究亦称交叉文化研究,在儿童发展心理学领域,是指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及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2.方法:

心理学研究中,一般将社会文化视为恒常条件,研究其中个人或群体行为的差异;

而跨文化研究则将同一文化背景中个人与群体行为的差异作为恒常,将文化模式当作变因,以研究不同文化中群体的心理与行为差异,考察文化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从而明确人类心理与行为发展变化的文化普适性和差异性。

3.三种文化等值:

马尔帕斯(Malpass,1986)等曾区分出三种文化等值性:

一时机能等值,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同一问题作出反应时产生的行为表现出基本相同的心理技能;

二是概念等值,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特定刺激物的意义有共同的理解;

三是测量等值,即从不同的文化中收集数据资料的心理测量方式具有可比较性。

1.米德(M.Mead,1939),《萨摩亚人的青春期生活》青少年的“狂飙期”问题。

2.斯蒂文森(Stevenson,1990)主持的小学儿童学校适应能力的比较研究中,中、美、日三国心理学家参与了研究,被试样本则取自中国北京、台北、日本仙台和美国芝加哥。

第六节儿童发展心理研究中的伦理道德

1.避免伤害:

(protectionfromharm)儿童在研究中有免受身体或心理伤害的权利,研究者不应该使用可能对儿童身心造成伤害的研究操作。

如果研究的有害影响存有疑虑,研究者应当征求其他人的意见。

如果可能存在伤害,那么研究者应当寻找其他方式获取所需信息或者放弃研究。

2.知情同意:

(informedconsent)包括儿童在内的所有被试,有权以适合于他们理解水平的语言,获得所有可能会影响他们参与意愿的针对研究问题的解释。

由于儿童的认知能力所限,他们对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对自身的影响尚难完整把握,因此,当儿童作为被试时,应当获得其父母以及能够代表儿童利益的其他人(如学校官员)的知情同意。

3.保护隐私:

(privacy)在研究过程中,儿童有权隐瞒所有能鉴别他们身份的信息。

他们的这一权利同样也使用与书面报告和任何对研究的非正式讨论。

4.告知结果:

(knowledgeofresults)儿童有权以适合于他们理解水平的语言来获悉研究的结果。

5.有益处理:

(beneficialtreatments)如果再调查中,实验处理被确信为是有益的,那么控制组的儿童有权得到其他可行的有益处理,即有权根据其意愿换到实验组。

第二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成熟势力说

1.成熟势力说:

简称成熟论

2.代表人物:

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A.Gesell,1880-1961)

3.主要观点:

格赛尔认为,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是按基因规定的顺序有规则、有次序地进行的,发展是由机体成熟阈限决定与表现的。

成熟是推动个体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与变化。

4.三个重要观点:

①发展是遗传因素的主要产物。

②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较好的年头与较差的年头(也即发展质量较高与较低)有序地交替。

③在儿童的身体类型和个性之间有明显的相关。

5.主要贡献:

收集儿童的许多数据,制定了行为发育的诊断量表,到今天还有影响。

6.著名实验:

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P35

结论:

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

成熟之前的学习与训练难有显著的效果。

48周53周55周

第二节行为主义观

一、华生的观点

1.代表人物: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2.三个原则:

①心理的本质就是行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可观察到的行为,而不是意识,一切行为都是刺激(S)-反应(R)的学习过程。

华生对待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源于洛克的“白板说”,认为儿童生来其心理类似一块“白板”,日后心理的发展就是在这块“白板”上学习建立起S-R联结的过程。

发展是行为模式和习惯的逐渐建立和复杂化,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因而不体现出阶段性。

②华生为行为主义者提出的研究方法有四:

观察法、条件反射法、言语报告法、测验法。

其中,条件反射最初是俄国生理学家巴普洛夫提出的,但它后来在心理学中的广泛运用则主要归功于华生。

③从刺激-反应的公式出发,华生认为遗传的来的是数量甚微的简单反射而已,他曾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发育良好的婴儿,和符合我要求的抚育他们的环境,我保证能把他们随便哪一个都训练成为我想要的任何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巨商,甚至乞丐和小偷,不论他的才智、嗜好、倾向、能力、秉性,以及她的宗族如何。

(1930)”

3.著名实验:

通过条件反射习得害怕——小艾伯特实验

4.局限:

难以解释个体高级心理过程的发展机制;

过分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虽然在行为矫治方面有独到的实际意义,但否定了儿童自身在发展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二、斯金纳的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1904-1990),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心理学家之首。

2.操作性条件作用对行为获得的解释:

斯金纳传承了华生的行为主义基本信条。

与华生不同的是,斯金纳用操作性条件作用来解释行为的获得。

他把行为分为两类:

①应答性行为,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由特定的、可观察的刺激引发的反应行为,如在巴普洛夫实验室里,狗看见食物或灯光就流唾液,食物或灯光是引起流唾液反应的明确的刺激。

②操作性行为是指在没有任何能观察到的外部刺激的情境下的有机体行为,它似乎是自发的,如白鼠在斯金纳箱中的按压杠杆行为就找不到明显的刺激。

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

每一个塑造出来的行为可以组合成同意完整的反应链,从而使个体的发展越来越朝人们预期的方向接近,得不到强化的行为就会逐渐消退(行为的获得、塑造与矫正)。

成人对儿童有意义行为的及时强化、对不良行为的淡然处置、程序教学过程中的小步子信息呈现、及时反馈与主动参与。

5缺点:

具有明显的机械主义色彩。

第三节社会学习论

一、班杜拉生平简介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Bandura,1925-)

二、观察学习:

心理与行为发展的主要途径

辩驳:

如果所有的行为都需要强化,那么要强化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观察学习是一种普遍的、有效的学习,班杜拉将它定义为:

经由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现存的反应特点得到矫正。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外显性的操作示范反应。

2.“替代强化”:

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结果,儿童既不需要直接作出反应,又不需要亲自体验强化,就可以完成学习,故这种学习也可称为“无尝试学习”。

3.主要实验:

通过对攻击性行为、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班杜拉坚定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一看法。

三、自我效能理论

第四节精神分析论

一、弗洛伊德及其理论

创立人,弗洛伊德(S.Freud),奥地利心理学家。

2.人格的结构: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心理结构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部分。

在他后期的著作中,他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3.本我:

(id)又称伊我,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是生物成分,遵循快乐原则。

4.自我:

(ego)是人格的心理成分,遵循现实原则。

5.超我:

(superego)是人格的社会成分,遵循至善至美原则。

6.心理性欲的发展:

在弗洛伊德看来,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心理的基本动力,心理的发展就是“性”的发展,或称心理性欲的发展。

弗洛伊德所指的“性”,不仅包括两性关系,还包括儿童由吮吸、排泄产生的快感、身体的舒适、快乐的情感。

7.性的能量:

力比多(libido)投向身体的不同部位,弗洛伊德称这些部位为性感区。

(erogenouszone).早期力比多的发展变化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特征和心理生活的正常与否。

8.心理发展五个阶段:

①口唇期(oralstage,0-1岁)②肛门期(analstage,1-3岁)③性器期(phallicstage,3-6岁)④潜伏期(latencystage,6-11岁)⑤青春期(genitalstage,11、12岁开始)。

二、埃里克森及其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德国。

2.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普遍的发展任务,这些任务都是由个体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间不断差生的冲突或矛盾所规定的。

3.八个发展阶段:

①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0-1岁)②自主对羞耻和疑虑(1-3岁)③主动对内疚(3-6岁)④勤奋对自卑(6-11岁)⑤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青春期)⑥亲密对孤独(成年早期)⑦繁殖对停滞(成年中期)⑧自我整合对绝望(成年晚期)

4精神分析:

强调性本能、潜意识与情感在发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儿童早期经验关注。

第五节相互作用论

一、皮亚杰生平简介

皮亚杰(J.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

二、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影响因素:

在他看来,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这四个因素是:

成熟、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