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培优化学图像专题.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39653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老师培优化学图像专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张老师培优化学图像专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张老师培优化学图像专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张老师培优化学图像专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张老师培优化学图像专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张老师培优化学图像专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张老师培优化学图像专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张老师培优化学图像专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老师培优化学图像专题.doc

《张老师培优化学图像专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老师培优化学图像专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张老师培优化学图像专题.doc

化学培优专题(四)

——化学图像专题

[考点导航]

化学过程用图象来描述,是研究化学问题的一种基本手段,在实际应用中作用较大。

如何将化学问题与图像有机结合起来,是值得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去总结的。

本单元的例题与习题都是化学图像题。

解决此类问题必须注意如下二点,必须明确题目所描述的化学情景;其二,看懂图象所描述的化学意义。

[专题解析]

一、金属与酸反应类型

1.室温下,等质量的镁片和铝片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2.用相同质量的镁、铝、锌,分别跟足量的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反应情况用下列图线表示,纵坐标是氢气的质量,横坐标是反应时间,其中图线正确的是

3.过量的Mg、Zn、Fe三种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放出H2的质量w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正确的是

4.等质量的三种金属a、b、c和相同浓度的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都生成+2价金属的硫酸盐,其反应情况如右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金属活动性顺序

相对原子质量大小排序

A

a

a>b>c

B

a

b>a>c

C

a>c>b

c>b>a

D

a>b>c

a>b>c

X

Y

Al

Mg

5.如图表示等质量的金属Mg和Al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表示反应所用时间,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B.X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Y表示反应所用时间

C.X表示滴加稀硫酸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D.X表示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二、溶液酸碱度的变化

6.将一定浓度的硫酸加水稀释,下列图像可能符合的是(m为加水的质量)

7.下列各图能表示18.25g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与20g质量分数为2%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8.下列溶液通入气体后与下图中的曲线变化相符的是

A.氯化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

B.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盐酸中不断通入氨气

D.碳酸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

9.在进食过程中与进食后时测定唾液的pH,发现进食开始至10分钟,唾液的酸性逐渐增强;10分钟至40分钟,酸性逐渐减弱。

下列符合此事实的图像是()

10.某种药片的有效成份中的氢氧化镁能减缓胃酸过多引起的疼痛,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的过程中,胃液pH变化的情况是

时间时间时间时间

PHPHPHPH

ABCD

三、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11.有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只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同时放在两只试管内加热。

下列有关放出氧的质量(g)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图中a是纯氯酸钾的曲线,b是混有二氧化锰的曲线)中正确的是

A.B.C.D.

四、质量守恒定律型

12.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含空气)中加热,下列图示中能正确表示容器中所盛物质质量变化的是

13.红磷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时间

时间

原子种类

物质质量

时间

原子个数

时间

元素种类

Y(克)

X(克)

0.2

0

1

2

3

4

5

6

ABCD

14.某不纯的铁粉与稀硫酸反应时,质量关系如图38-6所示,x表

示不纯铁粉消耗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试判断不纯铁粉

中混入的杂质是

A.MgB.Zn

C.CuD.Ag

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型

15.农业上常用饱和的食盐水选种。

在室温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

对此过程的描述,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16.某温度时,将烧杯中的mgKNO3饱和溶液恒温下蒸发部分溶剂,然后再将烧杯中的物质逐渐升温(假设溶剂没有损失),能够正确表示此过程中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与时间(t)关系的示意图是

五、综合型

17.下列四个示意图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不断滴入蒸馏水

B.在恒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

C.向一定量的硝酸和硝酸钙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

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入稀硫酸

18.向100g质量分数为3.65%盐酸中逐渐加入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测定溶液的pH值及HCl和NaCl的质量分数(w),分别以它们为纵坐标,并以每次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m为横坐标,画出下列函数图像。

图像基本正确的是()

19.将某H2SO4溶液分成两等份,分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ZnO,ZnCO3固体,充分反应,所得ZnSO4溶淮质量分数与所加固体质量关系图正确的是()

20.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映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下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④

21.下列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对应的四个操作过程,其中与事实不相吻合的是:

A.一定量Ba(NO3)2溶液中滴加稀H2SO4

B.一定量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

C.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固体KNO3

D.质量相同的KClO3中加入催化剂(MnO2)与不加入催化剂加热制取O2

22.如图表示向硫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时溶液的导电性变化。

试解释:

(1)由A到B导电性降低的原因?

(2)B点表示什么意义?

(3)由B到C导电性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23.向含CuCl2和HCl的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仅考虑沉淀为Cu(OH)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个反应过程中,氯离子个数不变

B.P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C.M点溶液比P点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D.沉淀完全时,M1的数值为80

24.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相符合的是

A.图①表示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盐酸

B.图②表示向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镁和锌

C.图③表示将一定质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晶体析出

D.图④表示向氢氧化钠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25.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C.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

D.分别向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

26.下列曲线图与实验事实相一致的是

27.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若继续通入CO2,白色沉淀将完全溶解。

其反应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当CO2持续不断地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时,沉淀质量的变化符合下列图象中的

28.已知Al(OH)3沉淀可溶解于NaOH溶液中。

向一定量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示中,能大致表示加入的NaOH的质量(x轴)和生成的沉淀的质量(y轴)关系的是

29.向足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适量的镁粉后(生成的MgCl2在溶液中呈中性),发生的有关变化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符合下图中的

六、计算型

30.将29.1g由NaCl和BaCl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解于94.2mL水中(P水=1g/cm3),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4.2%的Na2SO4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右图是所加Na2SO4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图,

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1.在一烧杯中盛有100g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

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的总质量是______g。

(2)在实验过程中加入80gNaOH溶液时所得溶液的pH是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在实验过程中加入80gNaOH溶液时,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至0.1%)

32.把MgCl2、AlCl3两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后,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10%的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如图所示,

试回答[提示:

Al(OH)3+NaOH==NaAlO2+2H2O,NaAlO2可溶于水]

(1)A点的的沉淀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点的沉淀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为_______g.AlCl3质量为_______g.

33.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做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后,废液桶中有大量的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

为避免污染环境并回收利用废液,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取废液桶上层清液共11.88k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1.2%的碳酸钠溶液。

所得溶液pH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1)通过右图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kg时,

废液恰好处理完(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完全转化成氯化钠溶液)。

(2)此时所得溶液能否用于该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小麦选种

(选种液要求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在10%一20%之间)?

请通过计算回答。

烧杯中溶液的质量/g

0

106g

212g

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g

A

B

34.在一烧杯中盛有100g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有气体放出,还可以看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

(2)在实验过程中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g。

(3)当滴入Na2CO3溶液至图中B点时,通过计算求此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