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县法制副校长法制教育讲稿二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9680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洞口县法制副校长法制教育讲稿二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洞口县法制副校长法制教育讲稿二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洞口县法制副校长法制教育讲稿二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洞口县法制副校长法制教育讲稿二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洞口县法制副校长法制教育讲稿二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洞口县法制副校长法制教育讲稿二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洞口县法制副校长法制教育讲稿二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洞口县法制副校长法制教育讲稿二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洞口县法制副校长法制教育讲稿二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洞口县法制副校长法制教育讲稿二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洞口县法制副校长法制教育讲稿二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洞口县法制副校长法制教育讲稿二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洞口县法制副校长法制教育讲稿二1.docx

《洞口县法制副校长法制教育讲稿二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洞口县法制副校长法制教育讲稿二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洞口县法制副校长法制教育讲稿二1.docx

洞口县法制副校长法制教育讲稿二1

洞口县法制副校长法制教育讲稿

(二)

课时安排:

两个课时

——力行“十戒”,预防犯罪

同学们,你们都是未成年人,是青少年。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教育和培养好青少年,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根本大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基础工程,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社会责任。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培养教育,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长。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仍然突出,是现阶段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力行“十戒”,预防犯罪》。

什么是“十戒”呢?

第一是戒“贪”、第二是戒“奢”、第三是戒“骄”、第四是戒“假”、第五是戒“黄”、第六是戒“毒”、第七是戒“赌”、第八是戒“网”、第九是戒“妒”、第十是戒“伙”。

这十种需要“戒”的都是同学们容易沾染的不良习惯、不好的性格或不健康的东西,这些不良习惯、性格或不健康的东西如果让它在你身上滋长、蔓延或不能有效地远离它,那么就会从“量变”到“质变”,最终就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成为人民所唾骂的阶下囚。

人们常说“科学与谬误只有一步之遥”,违法犯罪与否我认为也只是一念之差,两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但是同学们应该明白,这个犯罪之“念”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它多方面、多层次的原因,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只要同学们加强自身的修养,理解并确实做到“十戒”,时刻预防犯罪之“念”的产生,自然就能够预防罪。

第一戒“贪”

所谓的“贪”。

是指对某种事物欲望老不满足,有很强的物质占有欲。

表现在行为上就是爱占小便宜、小偷小摸、拾到物品不交。

如果这种占有欲膨胀,以非法的手段将他人的财物占为己有,严重危害了社会,那就是犯罪。

据我统计,以我国刑法规定的罪名中,与“贪”字沾边的罪,约占二、三十个。

如: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秘密手段窃取他人财物的盗窃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抢劫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自己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或者将他人遗忘物、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退还或者交出的侵占罪,以及贪污、受贿等等。

因贪而被判刑的人非常之多,小的在你们学生当中,大的到高级官员都有,你说成克杰、胡长青的官够大了吧?

因“贪”最终被执行死刑或被判无期。

从我县来说,盗窃、抢劫、诈骗、贪污等案件占了总案件数的65%以上,他们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刑罚制裁。

报刊上曾报道有一个女性少年走上了犯罪道路的过程值得我们深思:

陈某13岁时被亲生父母卖到外地,给他人当童养媳。

由于家庭经济十分困难,陈某从小对邻居的宽裕生活十分羡慕;陈某忍受不住给别人当童养媳的生活,曾勇敢地只身偷跑回养父家。

当然,路费是陈某靠在路上乞讨筹集的。

这个经历使陈某深深感到“钱”的重要性,物质占有欲开始强烈。

第二年即1999年,陈某在某帮忙公司当打扫卫生钟点工,一个月收入达到500元,但是陈某不满足,时常乘房东不注意之机将小件物品占为己有,公司老板发觉后,陈某被赶出公司。

2000年7月间,陈某以该公司的名义窜某电站一住宅打扫卫生,见房间无人顺手牵羊,把现金、人参蜂王浆、手表、照相机、外币等窃为己有。

在对陈某审判的时候,问她为什么要盗取别人财物,她说,那些东西她家里没有,实在太诱人,东西就象磁铁一样不自觉地把她的手吸引过去。

陈某原来的经历固然值得人们同情,但她不甘清贫而用盗窃的钱财满足自己的欲望却是可耻的,因她构成了盗窃罪,被判处了徒刑。

我省某初中学生入室抢劫案也是一个因贪而犯罪的例子,陈某是初中三年级学生,他平时贪图享乐,时常乘市场里一开食杂店的人不注意之机,将小样食品偷来。

后被食杂店的人发现,告诉了陈某的父亲,陈某的父亲为此对陈某进行严厉的看管,放学回家后就不让陈某上街闲逛,陈某人虽在家里,心却飞到了食杂店里的食物。

2000年间11月间的一天晚上凌晨2点,他携带一把水果刀和一块蓝布窜至该食杂店,用蓝布蒙面,踢门入店,把正在熟睡的一看店妇女揪起来,把水果刀架在该妇女的脖子上要她拿出钱来,陈某抢得人民币155元。

第二天,陈某把抢劫的事告诉了同学刘某、陈某、朱某和林某,并用抢来的钱买了鸭头、鸡爪和啤酒请刘某等四人。

刘某等四人发现陈某得钱这么容易,于是四人就共同又用同样的手段去抢劫,共抢得人民币920元及香烟、高梁酒等,四人分赃后将赃款、赃物挥霍掉。

后这五个人因犯入室抢劫罪,分别被判有期徒刑八年六个月、八年、六年六个月。

那么,我们怎么戒“贪”呢?

我认为首先要培养正确的消费观,抵制畸形消费,不能染上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气;其次要通过正当途径,获得合法利益,禁止采取如上所述的偷、抢、贪污等手段取得财物。

第二戒“奢”

所谓“奢”是指花费大量钱财,追求享受。

表现在行为中如:

出手大方,生活奢侈,经常出入高消费场所、住的追求豪华,穿的追求名牌,讲攀比,附风雅等。

一“奢”之下,钱财滚滚出,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被你奢得干净,尔后怎么办呢?

只好孤注一掷:

去偷、去抢!

以满足你的奢侈!

当然这种行为最终逃脱不了人民对你的审判。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奢”比“贪”更可怕,“奢”是温柔之刀,在无形中致你于死地,因此要戒“奢”。

因“奢”而走上犯罪道路的,也不乏其例。

如少年犯许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许某的家庭十分富裕,他平时只知玩乐,不思念书,上初中时就经常邀集一群狐朋狗友上馆店吃喝,还时常到麻将馆里小赌一番。

被其父亲发觉后许某确实被父亲打了一顿,并且断了财源,没有了零花钱。

但父亲的教育丝毫没能改变许某奢侈、高消费的习惯,于是在2000年8月间与同伴们趁夜深人静,采取撬门、爬窗入室的手段,进入西槟镇多家饮食店、批发部盗取香烟、啤酒、卤味及猪脚等,价值人民币1600元。

后许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了有期徒刑。

怎么才能戒掉“奢”呢?

首先同学们要树立勤劳致富的思想,积极参加劳动,养成节俭习惯,反对奢侈浪费;其次要参与家庭理财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

第三戒“骄”

“骄”字有二层意思,一是指自豪;二是指自高自大、自满、自以为是。

对于前者之“骄”,我们不但不能戒,还要大力提倡和培养。

我们所要戒的是后者之“骄”。

具有“骄”的人,往往分不清是非,满足现有的成绩,认为“老子天下第一”。

表现在行为上有:

拉帮派、当“大哥”、胆大妄为,大的同学敲诈小的同学,严重的打群架、斗殴,无辜殴打、随意追着他人,进行流氓活动,严重扰乱社会和校园秩序,所以对骄而引起的犯罪我们要狠狠地打击!

据调查,中小学生带着“骄”的还比较普遍,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那些具有拉帮派、爱打架、以大欺小、敲诈学生行为的同学,应及早悬崖勒马,不能继续“骄”下去,否则发展到犯罪,悔之晚矣!

因骄而犯罪的也有很多案例,如少年犯蒋某,就是一个由“骄”引起犯罪的典型例子。

蒋某是个独生子,6岁那年因为淘气不小心从二楼摔至地上,造成头颅前骨破裂,惊医院抢救,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头颅前骨不能硬化,该处颅骨软如皮肤、如豆腐,只要用手轻轻一按,则会陷及脑浆,因此蒋某成为残疾人。

本来对蒋某非常疼爱的父母,此后对蒋某更是爱护有加。

从小学到初中,同学、老师知道蒋某是残疾人,都让他三分,生怕不小心触及将某的豆腐脑,惑祸上身。

但蒋某却认为自己有威信,是“大哥”,经常在校园里滋事。

冬天,他经常把学生宿舍的棉被抱到学校背后的山上,躺在棉被上晒太阳;又一次他在街旁饭店喝酒时,看见对面2个人嘀嘀咕咕着什么,认为这二人太大根,没把他放在眼里,竟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捅伤其中一人的屁股;1999年10月10日晚,蒋某骑着自行车经过校门口,该校一名白头发老师看蒋两眼,蒋某认为这个老师看不起他,于是就于次日邀集一名社会青年要找白头发老师算帐。

在校门口遇到该校林老师,蒋某问林老师白头发老师在哪里,当林老师回答没看见时,蒋某就动手殴打林老师,被旁人劝住。

蒋某随后跑到校门前的饮食店里拿了一把柴刀,冲动教师宿舍找林老师算帐未果,就用脚踢坏教师宿舍门,并打碎宿舍窗户玻璃,将某被当场抓获。

自然,蒋某因犯寻衅糍事罪受到了刑罚制裁。

例二、我县高沙镇肖某寻衅滋事案,肖某从小就狂妄自大,念初中因经常打架而闻名全校,被学校开除走上社会后他仍不改恶习。

2000年间的一天晚上8时,他在一家发廊店邀少女陈某上舞厅跳舞,遭到陈某拒绝,这时陈某的男朋友从县城找陈某,并和陈某一起到舞厅跳舞,肖某看在眼里,恨在心里,认为自己没有面子,于是邀集了三个社会青年,准备了马刀,守候在发廊店旁。

当陈某和其男友跳舞回到发廊店时,肖某即和三个社会青年冲上前,将陈某的男友砍伤。

以上案例都是由骄而引起的犯罪。

要做到戒骄,要求同学们做到两点:

一是要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不能自满;二是要谦虚谨慎,积极进取,不能逞强好胜、称王称霸。

第四是戒“假”

所谓“假”是指虚伪、不真实。

勿庸多说,我们一些同学的“假”主要表现在学习上,少数同学学习不努力不太认真,却想通过舞弊弄虚作假来掩盖。

比如考试时舞弊想得一个假高分,有的甚至篡改印学校给家长通知书的分数,来欺骗父母,当然这并不构成犯罪,但是同学们都知道一句警语“做贼从偷瓜起”。

如果你从小就学做假,养成了习惯后,难保以后不做假,如果以后你在国家组织的高考或英语等级考试和其他资格考试中舞弊做假,那就触犯国家法律法规了,就要受到惩治处理。

如果成人之后还做假,一不小心就构成犯罪了,在社会上与“假”相关的数不胜数,同学们也应该体会到身边“假”之泛滥,如:

假话、假币、假酒、假冒产品等,假的东西已经充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所造成的危害涉及到财产、人的身体健康甚至人的生命。

因此我国政府对“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予以严厉打击,取得了显著成绩。

涉及到“假”的犯罪也不少,如: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罪。

不知同学们注意到前年和去年春节联欢会赵本山表演的《卖拐》和《卖车》没有?

用一副拐杖骗取现金和自行车;一年以后将自行车改装成手扶式轮椅骗取他人的现金和手表。

赵所表演的内容实际就是诈骗行为。

还有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也构成犯罪。

在几年前,曾发生过震惊全国的假药案;此外假酒喝死人的事件还时有发生。

据说有人为了假冒中国名酒“茅台”酒的淳香味,竟用剧毒农药“敌敌畏”掺入兑水的白酒中,喝了这种酒的后果同学们应该很清楚;电视曾报道,有个地下工厂用矿物油代替食用油做饼干,使几十个幼儿园小朋友吃了这种饼干中毒。

“假”的危害如此之大,作为新世纪的年青人有什么理由不戒呢?

戒假要戒两个方面:

一方面要戒自己,即自己不讲假话,不欺骗他人,不用假的坑害他人,尤其是在学习上不能弄虚作假,在考试时不要做假舞弊。

另一方面要坚决抵制和批评别人的弄虚作假行为。

我送给同学们十六个字:

“珍惜荣誉、摒弃虚荣;诚实守信,实事求是。

第五是戒“黄”

黄也称黄色,指下流、堕落的、淫秽的,特制色情,如黄色书刊、黄色录像、色情服务等。

我国的改革开放,一方面从国外引进了很多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效;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不健康、黄色的、淫秽的东西也随之渗透到国内,不断腐蚀人们的心灵,很多抵制不住诱惑的人被黄色拉下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对色的危害性,古人早就有一个非常确切的比喻,即“色为杀人不痛之刀”,意思是一旦染上色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断送自己的性命。

同学们,你们正处于青春期,对黄色的东西抵御能力较差,因此需要远离“色之刀”,即要“戒黄”。

因黄而犯罪的例子很多,如:

16岁的中学生李某看了黄色书刊后,躁动不安,把邻居家9岁的小女孩骗到他的卧室,掐其脖子,使其窒息,实施强奸,施暴后,见小女孩还活着,便将其掐死,李某后被判了有期徒刑12年,20岁的蒋某受色情书刊的影响,数次窜至多所学校,潜入女厕所、女澡堂等处进行窥视,1997年6月17日晚,蒋某潜入某校女厕所强奸并勒死该校学生陈某,后被判处死刑。

邵某等12名少年,游戏机上的淫秽画面让他们想入非非,后又在街头录像厅迷上了黄色录像,从此非“三级片”不看,几天不看就觉得空虚,最终从欣赏到模仿。

1996年6月15日晚,将一名18岁的女孩轮奸。

前段时间福建“东南卫视”也报道了这样一个案件:

一名15岁的少年看了黄色录像后,心里躁动不安,有一天其见堂姐一人在屋,就试图奸淫堂姐,遭到堂姐的反抗,一怒之下砸死堂姐尔后奸尸。

这个少年犯下了强奸、杀人的弥天大罪!

但是,戒黄不等于你们不要了解性知识,实际上“性盲”有时候也会走上犯罪道路,如有电视报道:

有个少年模仿电视镜头亲了一女孩,后该少年听说跟女孩亲嘴女孩会大肚子,他十分害怕,于是该少年准备了一把刀,乘女孩子不注意时将其捅死。

这个少年因“性盲”而杀人的教训是沉痛的。

所以我们在戒黄的同时,要提倡性教育,要学习青春期知识,提高免疫力;要接受性道德教育,增强抗腐力。

第六戒“毒”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毒”,如果不了解毒品,那么戒毒就无从谈起。

曾经有个笑话:

某市政府进行“拆墙透绿”,在市政府楼门口的花园里种上鲜花,市政府楼的环境焕然一新。

在该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名贵花卉,引得众人驻足观赏。

其中有种花开得特别鲜艳,特别引人注目,观赏者啧啧称奇。

后有知花者打电话给市政府领导,说那是罂粟花,市政府赶紧派人查实后,连夜把该罂粟花铲除掉。

“毒”即毒品:

包括鸦片(俗称大烟,是用罂粟果实中的乳状汁液制成的毒品)、海洛因(俗称白面、白粉,是有吗啡制成的一种毒品,为白色晶体)、吗啡(是由鸦片中提取的一种麻醉药物),还有甲基苯丙胺、大麻、可卡因等,这些物品吸食后可麻醉人的精神,使人们丧失意志,数次吸食后就可上瘾成癖,对人体危害非常之大。

因此制造、贩卖、吸食毒品均为各国政府所禁止。

毒品的危害很大,请看以下案例:

16岁的少女禾某,原本品学兼优并擅长书法,1996年因交友不慎染上毒瘾,以卖淫的方法取得毒资,1999年2月被民警送进戒毒所强制戒毒。

禾某在戒毒所中忏悔道:

“我真的很后悔,是毒品把我的一切都毁了。

”24岁的文某,从小与外婆相依为命,染上毒瘾后经常向外婆强索毒资,1999年大年初二,因向外婆索要毒资不成,竟将外婆勒死。

后文某被判处死刑。

据说,我们现在某些迪吧还供应摇头丸,而摇头丸是用某些毒品制成的,服食之后,摇头如飘仙,食久会上瘾。

不知你们当中有没有人食用这种东西,如果有请你们及时戒掉。

总之,我们要进行全民戒毒,才能有效地阻止源头,让毒品无藏身之地。

那么,怎么戒毒呢?

我也有两句话送给同学们:

一是了解毒品性质和危害,提高禁毒意识;二是克服不健康心理,培养健全人格。

第七戒“赌”

“赌”即赌博,指用斗牌、掷色子等形式,拿财物做注比输赢。

赌博危害很大,一旦沉迷于赌博,不但会造成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而且还会引发其他如盗窃、抢劫、杀人等犯罪。

请看以下案例:

1998年8月18日13时许,我省某地一姓王的村民在汤某家中赌博时,王借被害人陈某人民币60元,事后陈某向其讨要,姓王的还了50元,尚欠10元,被陈某责备,两人发生争执。

后姓王的村民从菜橱取出一玻璃瓶,趁陈某不备,从背后朝其头部敲去,陈被敲后还手,姓王的便手持敲断的酒瓶与其对打,并朝其右腋下刺去,致陈倒地后,逃离现场。

陈被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案发后,姓王的村民潜逃到广州、浙江、云南等地,于2001年7月14日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被公安人员抓获。

2002年4月16日,姓王的村民因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判处死刑,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

10元赌债,两条人命呀,同学们应以此为戒!

邵东县陈某,因做生意赚了很多钱,后陈某染上了赌博恶习。

2000年8月间,发赌博为业的张某(女性)勾邀陈某到福州赌博,不到一个月,陈某不但将一百多万元钱输得干净,而且还欠下了十万元的赌债。

最终,张某因犯赌博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五万元,陈某也受到了法律制裁。

如何戒赌呢?

要求同学们一要克服贪婪好胜的心理,自己不参与赌博;二是要努力劝阻你的亲戚朋友赌博,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八戒“网”

戒网是指戒除“网隐”。

现在,上网已成为一种时尚,网吧随处可见,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广阔、活跃的虚拟新世界。

然而作为未成年人,痴迷网络是很危险的。

我们同学们涉世不深,阅历比较浅,对事物的鉴别能力较弱,并且好奇心比较强,喜欢追求刺激事物,喜欢空想,喜欢把自己溶入虚幻、迷惘的世界里。

因此,一旦上网成瘾,陷入到网络和网络游戏里,就难以自拔,造成令你想不到的十分危险的后果,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青少年沉迷于网吧,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危害一:

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

痴迷“网吧”的青少年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有的学习成绩大幅下跌,有的甚至完全荒废了学业。

一些中小学生早晨背着书包出门,家长以为是上学去了,然而他们却背着书包进了网吧。

有的孩子在网吧通宵达旦地玩乐不回家,家长半夜四处寻找。

这些青少年因为长期泡网吧,户外活动减少,一些人经常头晕、眼胀,提不起精神来,看上去就是一幅很颓废的样子。

他们的成绩每况愈下,荒废了学业。

危害二:

严重扭曲了青少年的人生价值观。

一些深度痴迷网吧的青少年往往逃避现实,失去了正常的生活态度和理想,扭曲了人性,干出一些伤天害理的不可理喻的事情。

我举一案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年龄为16周岁,这对姐妹痴迷于网吧,不上网就觉得无聊,日子难过。

因此经常逃课,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上网游戏和交友上,拒绝参加学校里的正常活动和同学间的正常交往。

这样时间一长,这对姐妹的思维完全停留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脑子无时不在想网络虚拟世界的人和事,想象自己在网络游戏里游走生活,完全与现实生活脱节,最后竟把不准自己上网的父母用老鼠药毒死。

父母惨死在自己亲生的女儿手里,而害死自己父母的这对姐妹,因为她们未年满十八周岁,而不适用死刑。

当她们在监狱里清醒后,面对的将是今后漫长的铁窗生涯和人生漫长岁月里良心的煎熬,而被自己亲手断送的前途、理想,也不会再来光顾她们了,网吧,把这本来幸福的一家害得家破人亡。

危害三:

这些违章违规网吧是引导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温床。

一些青少年进网吧上网成瘾,有的参与网络赌博,有的进入黄色网页观看黄色内容。

在上届世界杯足球赛中,网络上就出现了竞猜足球进球个数的赌博,此类网络还会在网上编造一些网民的留言,给网民制造一些确实有人参与、汇款和中奖的假象,诱导涉出不深的青少年上当。

一些青少年因参与网络赌博受骗上当后,输掉了家长给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有的借了款无法归还,有的甚至借了高利贷屡受黑社会迫害。

这些青少年为了搞钱而去盗窃、诈骗甚至抢劫,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危害中:

危害和摧残女青少年,女青少年在网吧上网后受到伤害的案例在隆回县和我县发生了多起。

一些黑社会的人或不怀好心的人利用网络引诱摧残女青少年,他们在网上装成正人君子用谈心交友的方式来引诱女青少年,一些女青少年因涉世不深难识真伪不知人心险恶,被其甜言蜜语所诱惑,怀着美好想象去和网上的所谓心中情人见面甚至私奔,有的女青少年与网上的所谓心中情人私奔后,往往被威迫卖淫。

我县就发生了几起这样的案件,一些在校的女学生在上网吧后就失踪了。

经警方调查后发现都是被网上黑社会的人或不怀好心的人拐骗劫持了,这些女青少年的家里在倾家荡产出资四处寻找后,有的有幸找了回来,也遍体伤痕身心倍受摧残,甚至染有性病,有的杳无音讯、寻找不着、不知死活了。

违规黑心网吧对青少年的危害,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我刚才仅仅讲了四个方面的危害,网吧危害青少年方面的事例还很多。

青少年痴迷网吧不仅严重影响学习,扭曲了人生价值观,诱导违法犯罪,还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一些青少年通宵达旦几天几夜在网吧上网玩乐,严重摧残身体。

前年在我们高沙镇,一个学生几天几夜在网吧上网不休息,最后导致精神和身体崩溃,突然倒在网吧里猝死了。

年仅16岁的这个少年,就这样毫无价值地结束了短短的生命,令人痛心。

总之,青少年进入网吧痴迷网络,所产生的危害与引起的犯罪,确实触目惊心。

我希望以上简略的介绍,能引起同学们的足够重视。

为了避免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网吧给青少年带来的危害,国务院于2002年8月颁布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该条例于2002年11月施行。

该条例明令禁止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条例》第21条明确规定: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在营业场所入口处的显著悬挂未成年人禁入标志。

为了戒除网瘾,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我们要学法,要认真学习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中禁止未成人进入网吧的规定。

在生活中,要遵守条例我规定,就是要守法。

我认识到,我们是未成年人,一进入网吧就是违法,违反了国务院颁的法规规定。

我们在前面讲过,犯罪由违法开始。

我们如果就在你不知不觉痴迷网吧后产生。

学习荒废、精神和身体受到摧残,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断送了自己的一生。

所以我们要坚决不进网吧。

路过网吧时,快步通过,不要停步张望,以免控制不住自己而陷入其中。

同学之间要互相监督互相帮助,相互勉励不进网吧,发现有同学出入网吧的,要及时告诉其家长和老师。

2、要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学校里的各项活动。

比如打球、春游、登山以及课外科技活动,使自己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业余兴趣与爱好也能得到发挥。

空闲时间,多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这样既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又抵制了网吧的引诱。

对有网瘾的青少年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

要动员全社会力量,重视和关注青少年上网成瘾的严重性。

大家都来关心未成年人,特别是要使心理学者或专家或心理学方面的人才关心青少年上网成瘾的问题,到学校去举办辅导学习班,对青少年进行心理教育辅导,帮助他们脱离“网瘾”的控制和危害。

而我们同学自己要认识到网瘾的严重危害性,要积极配合学校和家长的教育,使自己尽快脱离网瘾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

第九戒“妒”

所谓的“妒”是指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妒与犯罪也是有关联的,有一个妹夫抢大舅的案件很能说明问题:

张某是罗某的妹夫,妹夫张某赌博输掉十几万,跑至广东打工;大舅罗某在广东开店赚了很多钱。

张某在打工时认识了陈某,讲起赌博输钱之事,张某对某大舅赚那么多钱,心生忌妒,和陈某决定抢劫罗某财物,对勾邀了在广东打工的堂妹张某某,对罗某的住宅进行踩点,并购买了女丝袜、水果刀作案工具。

当晚,由堂妹望风,张某和陈某用丝袜蒙面,到罗某的住宅敲门。

罗某开门后,张某和陈某即用刀威胁罗某交出钱来,遭到罗某的反抗,张某和陈某逃离现场。

张某和陈某仍不死心,数次挂电话给罗某,要罗某给出五万元放在某地点,否则看着办。

罗某一方面准备了五万元放在张某指定的地点,另一方面向公安机关报警。

当张某到某地点将五万元取出时,即被埋伏在附近的公安人员抓获。

张某和陈某因犯抢劫和敲诈勒索罪,数罪并罚,被判处八年有期徒刑,而堂妹张某某也因犯抢劫罪,被判处四年有期徒刑。

如何戒妒呢?

我认为一是要树立信心,赶超他人;二是要主动交流,抒发感情,要心胸广,心怀大志。

第十戒“伙”

所谓戒“伙”,指戒“成群结伙”。

有些青少年本来是品学兼优的,只是由于没有管束好自己,看到一些闲事,放任自己去参与,抱着一种侥幸心理,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社会经验比较缺乏的青少年更是如此。

单独一个人时,一般都比较理智,不会做出格的事,但成群结伙时,容易受到同伙的影响而失去理智,干出违法犯罪的事。

比如说有这样一个案例,在我县高沙镇也是象你们一样的两个学生,因为他们之间曾经发生过矛盾,甲同学被乙同学打伤过,一天,甲为了报复乙,于是他就去叫了几位所谓讲义气的同学丙某、丁某等6人,一起去对找乙某,当时甲某和其纠集的同伙也没有一个明确目的,也并没有想致乙某于死地,如果甲某是抱这样的目的,丙、丁等同学也绝不会伙同他去,杀人犯罪的事是不敢去做的,然而聚众寻衅糍事出出风头显示哥们义气,却是一些不懂世事青少年的追捧和爱好。

他们一伙在高沙镇一网吧找到了乙某的一个好友,逼迫他说出乙某的下落,得知乙某在洞口县城一网吧上网,便留下丁某监视他,防他走漏风声,甲某一伙打的去了洞口县城,在一网吧找着了乙某,一见面就吵了起来,随甲某一起来的同伙为了显示哥儿们义气,便也七手八脚对乙某动起手脚,在混乱中,甲某拿了一把刀向乙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